教育实践活动不能没有“下回分解”

13.06.2014  13:34

  当前,教育实践活动已进入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的关键环节。但是,一些地方党员干部包括某些领导干部,在查摆“四风”问题、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的问题,不能站在正确的立场上,认为应付过去、坚持下来,到下一环节结束,基本就“大功告成”了,甚至有的根本就没有下言,见不到“下回分解”。

  毋庸置疑,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最终是为了解决问题。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也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好的开端,会后群众会更加热切地等待我们的“下回分解”。如果简单应付,或者以形式主义来对付形式主义,对于整改承诺不去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缺乏“下回分解”,即便过程再“扎实”、形式再“多样”,也不会赢得老百姓的掌声。

  不能抱有“临时”观念。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党的作风建设,是必须长期抓、抓长期的系统工程。但是,少数党员干部包括个别领导干部,不能正确认识教育实践活动和作风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常常找各种各样的借口为自己不能全身心投入活动来开脱,甚至有的还认为,过去也曾搞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也不过是那么回事,并且步骤基本相同,包括民主生活会,也就是开开而已,真正做到真刀真枪、红脸出汗的也没有多少,即便红红脸、出出汗了,也未必能排出毒素,落实不落实,也无关紧要。凡此种种,暴露的都是一种“临时”观念、无所谓态度。有这样的“临时”观念,也就不可能将更多精力放在“下回分解”上。

  不能存在“过关”思想。与以往历次党内集中学习教育活动不同的是,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不分段、不转段,必须做到环环相扣、压茬推进。但是,一些党员干部看起来认认真真、风生水起,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把自己摆进去。尽管面对“四面镜子”,却不敢照、不愿照、不深照,大谈普遍性、表面化问题,少谈甚至不谈个别化、深层次问题,照不到细处、查不出内里、找不准根源,有的甚至直接把民主生活会作为活动“终点”提上日程,琢磨着如何巧妙当好“过关”的“闯将”。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要防止这样的“闯关”思想,绝不能认为民主生活会开完就万事大吉、可以收摊清场了,绝不能有“松”的情绪、“软”的现象、“拖”的问题,必须以实际行动兑现承诺、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对查摆出来的问题要逐项研究,对干部群众提出的问题要盯住不放,做到有一件改一件、改一件成一件。只有这样,群众热切期待的“下回分解”才能更精彩。

  不能缺失“整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是自上而下梯次开展的作风问题的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这就要求在活动中必须树立全局观念、“整体”意识。特别是在整改方向、整改重点和整改措施上,不能一叶障目、以偏概全,只顾眼前,没有“下回分解”。既要抓好班子集体问题的整改,又要抓好班子成员个人的整改,既不能用班子整改代替个人整改,也不能只注重个人整改而忽视班子整改,要班子、个人同步整改、整体推进。既要解决工作上的问题,又要解决思想上的问题。工作上的问题,根源在思想上;思想上的问题,会反映在工作上。工作问题、思想问题一起改,才能真正见到成效。其中思想作风上的问题,是根本性问题。我们一定要立足长远、抓住根本,把解决工作上的问题与增强群众观念、提高党性修养结合起来,真正在思想上形成反对“四风”的意识,在行动上形成反对“四风”的习惯,将“下回分解”作为取信于民、检验活动成效的“赶考”。

  不能回避“具体”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风问题,不是抽象的概念和刻板的教条,都有着具体的表现形式。撰写对照检查材料,特别强调的就是要能够查摆出“四风”问题的具体事例,绝不能大而化之,整改落实更加需要一一对应,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落实。群众反映的作风问题都很具体,不能以原则来应对具体,要一一回应、具体解决。要确保整改取得实效,必须对提出的整改方向、整改重点和整改措施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制定“任务书”“时间表”,明确责任人和必须达到的目标要求,越具体越好、越实在越好。在具体实在的整改与作为中,唱好“下回分解”这出戏。

  “下回分解”能不能赢得满堂彩,思想是先导,群众是评判。群众说好,才是真的好。教育实践活动,特别是查摆问题、开展批评之后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必须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将整改内容、目标、时限、责任和进展情况通过一定方式向群众公开,让群众看清楚,请群众来评判,决不能用自我感觉代替群众评价。同时,党的作风建设,只有新起点,没有终点站。教育实践活动,只是党的作风建设的一项阶段性工作,要注意把平常工作和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巩固下去,推进整治“四风”常态化长效化,促进党风正、政风纯、民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