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重建家园的壮歌 ——岷县漳县灾后重建取得阶段性成果

23.07.2014  11:37

  一年前的7月22日,6.6级地震突如其来,无情地肆虐了美丽的岷县漳县。

  一年来,岷县、漳县把群众冷暖置于首位,抱着“一切为了群众”的共同信念,把灾后重建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战场,充分发扬“三苦”精神,凝聚合力,集中民智,用双手重建家园,用双手开创未来,谱写了一曲曲众志成城、重建家园的时代壮歌。

  一年后的今天,曾经满目疮痍、伤痕累累的地震灾区,经过干部群众的奋力建设,一幢幢崭新的住房拔地而起,一座座学校等公共设施焕然一新,灾区群众正在开启新的生活……

   灾后重建  有力有序推进

  盛夏7月,行走在岷漳大地,处处呈现出一派灾后重建的火热场面。新建的房屋、鲜红的对联、喜庆的鞭炮、灿烂的笑脸……时时在眼前闪现。废墟上,新建的农民新居,白墙青瓦,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相互辉映,美观漂亮;村庄中,规划一新的校园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彩旗猎猎,机声回响,火热的场面激情动人。

  路过岷县茶埠镇、梅川镇、漳县三岔镇,新拓的街道宽阔笔直,新建的楼房、铺面鳞次栉比,与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形成强烈反差。经过一年艰苦卓绝的拼搏,曾经哭泣的村镇,飞出欢声笑语,曾经破碎的山河,耀出流光溢彩,岷县漳县灾后重建取得可喜的成果。

  这一年,中央、省、市给予岷县、漳县深切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达岷县实施的居民住房、教育、卫生、基础设施、文化、社会保障、基层政权、社会福利、生态环境、特色产业10大类339项,总投资61.22亿元;下达漳县地震灾后重建项目291个,总投资26.59亿元。

  这一年,伴着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岷县、漳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吹来强劲的东风。两县借风起航,把灾后恢复重建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战场,作为各级机关改进作风的大考场,全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使各个项目建设有力有序推进。

  截至7月16日,岷县已开工建设183项。全县45758户住房重建户和35950户住房维修户,于6月15日前全部开工建设。重建户已完成主体38428户,占81.3%。维修户已全部竣工。10个重灾村和27个集中安置点正快速推进;梅川新区、茶埠新区、寺沟乡3个小城镇已全部开工建设;107项教育项目和23项卫生院重建项目,已于6月底全部开工建设,进展顺利,都能按《规划》要求如期完成建设任务;农村人饮工程、河道治理方面、水库及水文设施、水土保持及社会福利、基层政权、生态环境、特色产业等项目正在按《规划》要求有序推进。

  截至7月15日,省市下达漳县的291个地震灾后重建项目,开工建设175个,开工率为60.1%,正在招投标61个,施工图审查3个,完成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25个,正在编制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27个。特别是农村居民住房重建项目,已开工15996户,开工率100%,其中竣工7950户,占49.7%,完成主体7408户,占46.3%,基础施工638户,占4%,维修加固开工15600户,开工率100%,其中竣工15461户,占99.1%,农村居民住房重建配套设施也已开工建设。

   科学规划  以人为本进行布局

  灾后重建,规划先行。岷县漳县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思路,做到规划具有科学性、前瞻性、适用性。

  岷县及时组织编制了35个《行业专项规划》和《总体规划》。县上把梅川镇、茶埠镇定位为县域经济文化发展次中心,委托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等6家甲级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按照“方便生活,确保安全,节约资源,突出特色,生态宜居”的原则,对梅川、茶埠及寺沟等重点小城镇、集中安置点、重灾村进行了规划设计。

  漳县按照“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的原则,积极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国内知名度较高的设计单位进行对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领相关部门深入实地调研,征求群众意见,制订村镇规划。规划单位多次派出设计人员采取现场勘测、实地调研、入户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掌握第一手资料,从而科学编制了村镇规划。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岷县漳县采取“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编制思路,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组织讨论,征求县、乡、村三级干部和群众意见,邀请专家“把脉会诊”,对规划反复修改完善,确保规划科学合理,为科学有序推进灾后重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灾后重建,质量当先。为确保重建质量,岷县组织专家对全县2200多名工匠和县乡村技术骨干进行了集中培训。动员县内13家建筑企业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对群众进行建筑技能培训,累计培训群众4万多人,实现了重建户建筑实用技能培训深入到户。同时,县上还成立了9个群众建房技术指导小组,成立了灾后恢复重建技术质量安全监管小组,分片包干,并在18个乡镇310个村(社区)都确定现场负责人、技术指导员、安全监管员、质量监督员、建材检测员,现场全程指导群众建房,全程进行巡回监管。

  漳县积极开展了重建项目管理培训,对各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副书记,5个重灾村、11个集中安置点、3个小城镇和交通沿线84个村驻村组长等进行了全方位、系统化培训。住建等部门还聘请专家在13个乡镇分别举办了灾后重建工匠技能培训班。

   部门联动  确保完成重建任务

  为了切实抓好灾后重建落实,岷县成立了岷县城乡规划委员会、岷县灾后重建规划设计评审监督指导委员会、“7·2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以及小城镇建设、重灾村重建、集中安置点重建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及时建立了“四包”责任制,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包片区、其他县级领导干部包村、科级领导干部包组、县乡村组党员包户。

  漳县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漳县灾后恢复重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及综合协调组等8个小组,专门负责灾后重建的协调指挥、组织实施工作。县上将城乡居民住房建设逐户“焊接”到县、乡、村、社四级干部身上,严格落实“县级包乡领导负总责全面抓、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具体抓、住建部门指导抓、驻村组长包村抓、驻村干部分片抓、村社干部包户抓”的工作责任制。

  两县通过量化工作指标,细化工作职责,对号入座,认领任务,明确时限,责任到人,一个项目一个项目抓落实。同时,两县突出工作重点,抓重点乡、重点村和集中重建点、异地安置点重建任务,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推进重灾村和集中安置点以及教育、卫生、防灾减灾等公共服务项目和饮水、道路等项目。

  两县还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分行业、分项目靠实县直部门责任,着力抓各行业项目和小城镇、集中安置点、重灾村基础设施配套项目的落实。为了确保教育卫生项目按期保质保量完工,协调施工企业调度精兵强将,集中力量实施教育卫生项目。为了帮助重灾村群众尽快完成建房任务,专门对重灾村的分散建房户确定责任单位,实行单位包村、干部包户责任制,靠实了责任干部。

   多轮驱动  金融支持建材保障

  灾后重建启动以来,面对群众资金短缺这个难题,岷县漳县及时协调金融机构,千方百计筹措信贷资金,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手续,并制作宣传横幅、标语、传单等,对灾后重建贷款的金额、利率、期限、贷款方式及条件,进行广泛宣传,做到上门服务、方便群众。

  岷县辖区内金融机构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投身于灾后重建工作,积极“让利于民”,对贷款下调利率、期限适当延长,采取信用、联保、农村房屋及宅基地承诺抵押等方式灵活发放,尽最大力量帮助受灾农户重建家园。截至6月底,全县涉农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农房重建贷款9213笔、金额4.4亿元,分别占全县符合条件灾后重建贷款需求户数和需求金额的46.1%和55.1%。累计发放小微企业和农户恢复生产经营性贷款7809笔、金额8.37亿多元。漳县金融机构为每户重建户发放贷款5万元,贷款期限2年,利率下浮20%,已发放到位“安居宝”等各类贷款5078户2.06亿元。

  房屋重建和恢复生产经营性贷款的适时发放,有效缓解了灾后重建资金短缺的压力,有力助推了灾区经济的快速恢复和发展。

  面对灾后重建巨大的物资需求和交通运输、原料生产、质量要求之间的矛盾,两县与多家建材企业签订了重建物资供销协议,并对周边机砖、砂石料生产企业进行规范管理,全力组织生产,确保了水泥、钢材、机砖等大宗建材物资的供应。

  为了方便群众采购建材,岷县漳县在各乡镇建立建材直销点,仅岷县在18个乡镇建立建材直销点就达106个,使各直销点储备的物资满足了灾后重建需求。工商等部门加强了建材市场管理,对县内各类建材市场和建材供应渠道多次进行拉网式排查,对钢筋、水泥、机砖、商砼等建材物资不合格产品,全部清出重建市场,维护了建材价格的稳定。

   义无反顾  党员干部奋战一线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基层组织,就是一座战斗堡垒。

  岷县广大党员干部把“灾后重建做先锋,改进作风在一线”主题实践活动贯穿其中,38名县级领导稳下心、沉下身,对27个重建集中安置点、10个重灾村和3个小城镇建设实行包抓责任制,与镇村干部一道贴身解决全县重建户的各种困难。全县党员干部深入灾区重建联系点、联系户,一线走访、一线实践、一线解困,一支支“党员突击队”“党员先锋队”“党员志愿服务队”活跃在灾后重建第一线。

  “我为重建做贡献”实践活动在漳县深入开展。县上四大班子领导率先垂范,84个单位、445基层党组织、787名科级及以上干部、7788名党员全身心投入到实践活动中。他们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开展“重建攻坚”行动,在各级党组织中开展“重建堡垒”行动,在广大党员中开展“重建助力”行动。县乡村三级党员干部坚持在一线调查研究、在一线梳理思路、在一线跟踪服务、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监督考核、在一线锤炼能力、在一线培养感情、在一线转变作风。他们深入群众家中,驻扎在重建现场,认真征询群众的意见建议,做到对“建什么”心中有数、对“怎么建”胸有成竹,确保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推进。(记者王雨) 

庆阳市检察机关支持7位贫困户起诉讨回了欠薪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期,检察
庆阳市院为贫困群众发放司法救助金
    近日,庆阳市院干警前往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对正在住院治疗的国家司法救助申请人李某某现场发放救助金1.检察
甘肃检察机关2020年度聘用制书记员示范培训班圆满举办
    为提高全省检察机关聘用制书记员业务能力和综检察
省院开展刑检业务专题调研督导活动
    为认真贯彻全省检察长会议精神,检察
兰州市院召开“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专题学习会议
    为了进一步提高青年干警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理论检察
甘肃检察机关办理的涉野生动物典型案例
涉野生动物典型案例     目  录 案例1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