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好“组合拳”打赢攻坚战 ——通渭县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纪实
通渭县是国家六盘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2014年底,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212户、10.5112万人、贫困面为26.25%。
为实现2017年整体脱贫摘帽、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两步走”的节点目标,近两年来通渭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部署及各项保障措施,举全县之力,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优化打出了一套“组合拳”。2015年,全县78个村实现整体脱贫,减少贫困人口7970户3.7441万人、贫困面缩小到16.95%。
落实基本保障基础设施显著改善
“过去,村子里交通十分落后,路窄土大,就连农用三轮车也开不进村里。”通渭县鸡川镇川道村村民刘军提起村里的变化,高兴地向记者介绍说:“你看这条新修水泥硬化路平展展的,开车进出村子多方便啊!去年修通了这条路后,村里就新购进农用三轮车16辆呢!”
川道村的变化,是通渭县落实贫困村基本保障的缩影。近年来,通渭县从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条件和基本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入手,补齐全面小康短板,精准攻坚拔寨,让农村的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条件有很大改善。仅2015年一年,全县就解决了39.43万人的饮水问题,完成了95个贫困村的303个自然村动力电覆盖工程;续建了2014年农村通畅工程道路329.1公里、新建农村道路380.5公里,在定西市率先实现了所有建制村通水泥路,通畅率达100%,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农村公路工作先进县”。同时,县里还投资4787.5万元改造农村危房4000户,其中改造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2752户。
通渭县常河镇泉湾村段富宝一家,是因病、因学致贫的贫困户,为治病,家里先后花了几万元,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去年,政府部门通过精准扶贫,为段富宝一家建起了牛棚发展养殖业,家里的危房也改造了,还为孩子上学补助了4000多元,段富宝感觉生活一下子“松快”了。有了这样的基础,段富宝的心思活了起来,贷了5万元的扶贫款,购置了一辆四轮旋耕机为村民旋耕土地挣钱,家里还种了全膜玉米。到年底一算账:养牛收入1.4万元,耕地收入2万多元,玉米收入1万多元,经济收入一下子翻了几番。段富宝感激地说:“以前想致富,但基础太薄弱,挣的钱全填了家里的‘窟窿’;现在党和政府帮助我夯实了基础,致富路上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强化多项支撑增收能力不断提升
在落实基本保障的同时,通渭县还通过强化发展富民产业、加大财政投入等多项措施,夯实持续发展后劲。县委县政府认识明确:富民产业是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支撑,没有产业支撑,群众只能一时脱贫却不能长久致富。
为了突出产业扶持,通渭县制定了《关于富民产业培育工程支持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措施,着力培育玉米和小杂粮、马铃薯和中药材、草畜、林果等特色优势产业,并实现了贫困村特色产业全覆盖。同时,县里还“向技术要发展能力”,在每个贫困村组建科技特派员服务团1个,每个服务团由5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培养科技示范户440户、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3个;举办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910余场(次),培训农民12.2万人次,其中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占贫困户比例达65%以上,创劳务收入16.97亿元。在富民产业的带动下,去年通渭贫困村畜禽饲养总量达171.72万头(只、匹);新增省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家、市级1家,使全县省市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到了13家,实现销售收入8.7亿元;1014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辐射带动贫困户6997户;全县网店累计197个、完成交易额1080万元。
第三铺乡小岔村贫困户郜兴隆,是从富民产业发展中增收的众多农民之一。由于产业上游有了龙头企业带动,去年他种的玉米、小麦、胡麻、豌豆、黑豆、莜麦、大麦都获得了丰收,收入近5万元,改变了过去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郜兴隆真切地感受到富民产业发展中市场的“脉动”:“莜麦、黑豆等小杂粮产品在市场上价格好、销售快,今年打算多种点。”而鸡川镇上店村的贫困户牛小泰,则从中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过去他按照传统方式管理果园,产量总是上不去。去年开春时节,他参加了县乡的技术培训后,用科学的方法管理果园,产量一下子提高了。他感慨地说:“传统的老办法确实收入不高,去年我引进了科学的果园管理技术,产量明显提高,苹果收入超过了2万元。”
创新扶贫方式脱贫攻坚收到实效
针对不同原因致贫的贫困户以及彼此不同的发展能力,通渭县在扶贫攻坚的过程中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出发点,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改革创新,不断探索着行之有效的扶贫方式。
“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是第三铺万岔村党支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新模式。村党支部先是鼓励党维成等3名致富能人返乡创办了恒星养殖专业合作社,再由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投母还犊、育肥牛收购等方式,带动26户贫困户发展养殖产业,目前户均养牛2头以上、增收3000多元。“支部+村委会+贫困户”是第三铺乡万岔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模式,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引进村外能人创办了星威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在村里流转土地800亩,吸纳贫困户妇女季节性务工,户均年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
截至目前,通渭县在实践工作中已探索和创新出了“652”工作法、“1+3”精准扶贫贷款发放模式、“公司+基地+农户”天耀模式等诸多方式,对脱贫攻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通过企业助推模式,全县鼓励和支持45家县内企业结对帮扶45个拟脱贫村,引导企业投入帮扶资金89.6万元,发展订单种植面积2.74万亩,吸纳210名贫困劳动力到企业就业。
不仅如此,在通渭县常河镇的贫困户家中,家家还挂有一张精准扶贫一览表。这张表对县里“1+16+5”政策文件逐项分解,详细列出了精准扶贫政策、贫困户基本情况和镇政府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等6个方面的40项内容。该镇负责人呼自立介绍说:“这张表的内容是由贫困户根据自身需求‘照单点菜’所定,由帮扶人员列出任务清单狠抓落实,直至所有帮扶事项全部完成。这样也能将精准扶贫工作公开于‘阳光’下,让贫困户明确自己今年的发展项目和发展目标,让帮扶干部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记者杨世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