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环境保护厅赴澳大利亚、新西兰关于《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及环境保护合作交流》报告

12.03.2015  23:20

   一、    赴澳大利亚、新西兰国家交流活动概况

  2014年11月18日至11月25日历时8天由甘肃省环境保护厅带领直属单位一行6人,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进行了《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及环境保护合作交流》活动,这次主要交流内容有:澳、新两国社会、农村生态环境概况及发展特点;农牧业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自然保护区与国家地质公园的保护;环境法制体系与执法;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有关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非政府组织在环境保护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农牧场、农村居住区水体污染防治的环境保护技术;环境规划在城市、农村管网建设中的作用;环境教育及可持续发展等。交流活动期间,在澳大利亚主要拜访了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专业气象台钟爱红主任、博士,澳大利亚国家气象局科研院院长张虎强院长、博导、研究员,并参观了澳大利亚气象局(BOM)气象要素分析中心等部门,与澳洲专家进行了座谈、交流与探讨。BOM总部设在墨尔本(Melbourne),是行政和业务的双重管理部门。BOM对外提供天气、气候和水文方面的服务。BOM下设三个中心:国家气候中心(National Climate Centre)、气象局培训中心(the Bureau of Meteorology Training Centre)、气象局研究中心(the Bureau of Meteorology Research Centre)。BOM的职责是负责气象观测和气象资料搜集整理,研究澳大利亚的天气和气候,为政府提供气象服务。下设的7个气象分局,负责天气预报和服务,直接归联邦政府管理。观测的有关气象数据服务于农业生态,气象预测服务于环境评价等内容。另外,考察了悉尼蓝山自然保护区等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在新西兰期间与奥克兰市爱考麦特斯(ECOMATTERS)环境信托协会非政府组织主要负责人及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在新西兰还参观考察了世界遗产峡湾国家公园,放牧轮牧场,养牛养羊场、农村污水治理,粪便处理,河流保护等方面的现场。

  通过对澳、新的交流与考察,使我们在农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方面有了一定了解,特别是他们在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及自然生态保护方面的先进经验和科学管理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二、澳大利亚、新西兰社会、农村生态环境概况及发展特点

   (一)、澳、新 社会、农村生态环境概况

   澳大利亚 是大洋洲地区的主要国家,幅员辽阔、人口稀少、国土总面积769.2万平方公里,是全球土地面积第六大的国家,国土面积比整个西欧大一半。人口1900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2.1人。澳大利亚不仅国土辽阔,而且物产丰富,是南半球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澳大利亚属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气候并存,自然条件优越,境内地势低平、草原辽阔、牧业发达、饲养的绵羊头数居世界前列,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除畜牧业外,澳洲主要农作物有谷类、甘蔗,主要果树有苹果、柑桔、梨、葡萄等,其他重要农作物有烟草、水稻、玉米等。 主要农产品状况: 谷物 ,澳大利亚的谷物分冬季作物和夏季作物两类。冬季作物包括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与其轮作的有油菜籽、羽扇豆等。夏季作物包括稻米、玉米和高粱等。在澳北部,稻米可产两季。 小麦是澳大利亚产量最高的谷物。主要小麦种植带横贯昆州中部、新州、维州、南澳以及西澳地区。澳大利亚是全球第三大小麦出口国,占世界小麦贸易总量的16%。 燕麦是澳大利亚传统的温带农作物。如今经过改良的品种使燕麦可以在更广泛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生长。新州是燕麦的最大产地,西澳和维州分居二、三位。大麦在澳大利亚主要用作麦芽供应酿酒业,在一些地区丰收时也将其作为饲料使用。一般情况下,大麦与小麦、燕麦及牧草进行轮种。南澳是大麦的最大产地。 高粱在澳大利亚属于夏季作物。昆州为主要产区,占澳大利亚高粱总收成的一半以上。大米在澳大利亚几乎全部种植在新州。 棉花 ,澳大利亚是南半球的主要产棉国,也是全球皮棉出口大国。澳大利亚生产的棉花90%出口国际市场,使其成为澳大利亚第二大农作物,仅次于小麦。 油料 ,澳大利亚生产的油料主要有油菜籽、葵花籽、大豆、红花籽和亚麻籽等。葵花籽和大豆是夏季作物,其他为冬季作物。近十多年来,油菜籽迅速发展成为澳大利亚的主要油料作物。 蔗糖 ,澳大利亚甘蔗的商业性种植主要在东部海岸,昆州是主要产地,其产量占全国总量的95%。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糖出口大国,糖产量的大部分出口海外市场。 牛羊和肉类 ,牛在澳大利亚各州都有牧养,奶牛主要在南部和沿海地区,肉牛主要在昆州和新州。澳大利亚牛的总数约为2774万头;羊只存栏数为1.11亿只,羊的放养经常与养牛和谷物种植混合进行,农场主澳大利亚的屠宰生产肉类总产值为112.6亿澳元,鲜肉产量达313万吨,鲜肉出口为183.5万吨,肉类和活牛羊出口总值为65.5亿澳元。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牛肉出口国。 乳品业 ,乳品业是澳大利亚的重要农业部门,继小麦和牛肉生产之后产值居第三位。 羊毛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羊毛生产国和出口国。澳大利亚羊毛产量为60.7万吨,对华出口羊毛达27.2万吨,也就是说占当年羊毛产量的44.8%输往中国,羊毛对华出口总值达14.5亿澳元。羊毛是澳大利亚对华出口的传统大宗商品,中国市场强劲需求是澳羊毛业的重要支撑力。 蔬菜、水果等园艺业 ,园艺业在澳大利亚农业中属于劳动密集性产业,澳大利亚出产多种水果,既有菠萝、芒果和木瓜等热带水果,又有苹果、橙子、梨、核果和浆果等温带水果。

     澳大利亚农业已实现了现代化,农、林、渔业的总产值占GDP的4%,农产品的出口额占全部出口总值的22%,虽然农业产值占GDP的比例低,但澳大利亚是靠农业创业的国家,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是全球第四大农产品出口国,也是多种矿产出口量全球第一的国家如铁矿石、煤炭等。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奉行多元文化,有五分之一的居民出生在澳大利亚以外的国家和地区。澳大利亚也是一个体育强国,是全球多项体育盛事的常年举办国。

   新西兰 位于太平洋西南部,面积约26.87万km2,全国人口为三百六十万人,而国土面积却与日本或英国相似,由北岛、南岛及其他一些岛屿组成。除北岛北部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外,绝大部分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新西兰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国家。国土风貌变化多端,使外国学生拥有既丰富又完整的学习环境。学生在新西兰期间可以接受高质素的教育和从事许多不同的有趣活动。他们不仅能够扩大自己的视野和对自我重新认识,还可以为他们在未来的世界上建立起自己的起点。

  新西兰的风景,生活方式和文化有着丰富的美和绚丽多彩的内涵。从延绵的群山、绿茵茵的农田到苍茫的火山荒漠,从清澈的海水和金色的沙滩到雄浑的大雪山,新西兰这片小小的国土向您展现了几乎各种地形风貌。许多外国游客最容易注意到的特点是宽敞的生活空间。

  新西兰人很是关心他们的生活环境。他们是全世界第一个宣布自己的国家为非核地区。新西兰人还以热情好客、坚毅与独立自主的精神面貌而知名于世界。新西兰是一个英语国家,以欧式文化为主流,毛利族文化和太平洋岛国文化传统更是为新西兰的文化锦上添花。新西兰国民一般都有在许多地方旅行观光的经历,对国际事务的看法很豁达。并且欢迎来自不国家的客人,特别是来自亚洲国家的新移民。新西兰实行议会民主政治,政治上既安全又稳定,对外国客人和移民很有吸引力。

  新西兰大多数人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在许多领域,如艺术、科学技术和制造业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全国中、小学实行免费教育制,直至学生到16岁为止,但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在中学继续学习,努力使他们获得高等教育机构的学历资格。

   (二)、 澳、新农村 生态环境发展的特点    

   澳大利亚 由于其自然条件、社会制度、经济技术、劳动力等条件,以及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农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1 、粗放与集约并存 ,土地单产较低,劳动生产率很高。澳大利亚是个地多人少、高度城市化的国家,发展农业不是靠人力投入的增加,而是靠土地的增加和现代技术的应用及科学管理。澳大利亚每个农业劳动力负担的土地面积,在农业发达国家中名列前茅,农场规模比较大。即使在灌溉区的集约种植业,最小的农场面积也有50公顷左右。干旱区粗放牧场每个平均占地高达5万公顷。牧场平均规模约3万公顷,比美国牧场大十多倍。每个农牧业劳动力负担土地约1200多公顷。在农业用地中,90%左右是粗放的天然牧场经营。因此与世界其他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澳大利亚农业平均单位面积产量和载畜量都比较低,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澳大利亚畜牧业劳动生产力高的基本原因是大规模放牧式饲养,低的土地产出率却造就了高的劳动生产率。生产的专业化也是澳大利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澳大利亚每个农业劳动力(不包括渔业林业和农业服务人员)人均饲养270只羊、76头牛,人均生产小麦65吨、大麦34吨、羊毛1.6吨、鲜奶29580公升,等等。全国农业劳动力人均GDP高达63150澳元,劳动生产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 、农业商品率高、受 外向化影响程度大 ,农业受国际市场和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并且,由于澳大利亚人少、国内消费市场容量就小,而农产品品种较多、产品量大,农产品不得不主要依赖出口,国际市场成为澳大利亚农产品生产的主要目标。澳大利亚常年农产品出口量约占农产品产量的75%。因此,澳大利亚农业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外向型。澳大利亚农业受国际市场影响很大。另一方面,澳大利亚人少地多,农地收成受自然条件影响也较大。特别是澳大利亚水资源比较短缺,凡遇干旱年份,农业生产便大幅度下降。由于上述两方面的影响,澳大利亚农业生产年际水平不稳定,农业收成变化幅度较大。

   3 家庭农场占多数 农场呈现向大农场化发展趋势 。澳大利亚的农场按其经营方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农场主及其家庭成员为主从事生产的农场,称为“家庭农场”;另一类是由农场主雇工为主从事生产的农场。大多数农场为家庭牧场。家庭农场一般都拥有现代化的生产手段,并得到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持,而且经营也比较灵活。在澳大利亚,按农场的生产规模可分为三种类型:(1)小型农场,经营土地较少,一般为150~200公顷;(2)中型农场,经营土地一般在300~800公顷;(3)大型农场,经营土地在1000公顷或数千甚至数万公顷。虽然大型农场的比重很小,但占农场数3%的大农场却占农业用地的3/4。小型农场与大中型农场相比,相对耗费大、生产成本高、承受经济风险能力低。为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政府利用财政补贴、优惠贷款和减免税收等办法鼓励前景不佳的小农场主放弃土地改行谋生。如,前些年政府向准备离开农业的劳动者提供贷款,资助其重新创业,对成功者贷款变为无偿赠与,对失败者再以7年为限偿还政府,以加速农业劳动力转移。所以,几十年来澳大利亚农场呈现向大农场化集中的趋势,农业经营单位数量在减少,不过近年来农场数量趋于稳定并略有增加。

       4 、农业经营由混合向专业化发展,专业地带明显 。澳大利亚农业发展在相当长时期内一直为混合农业发展模式。随着农业生产发展和农业经营规模扩大,农业高度商品化促进了高度专业化,出现了经营某一行业或生产某一类产品的农场,甚至出现了某些工艺专业化,即一个生产单位只完成产品生产全过程的某一个环节。例如,肉牛生产中有的单位专门从事育肥,肉鸡和养猪生产中有高度专业分工。这种专业化的出现与自然条件的影响、产品国际化有着密切关系,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在地域上也出现了某些特定的作物带和畜牧带。如昆士兰州沿岸的甘蔗带、塔斯马尼亚州的苹果区、东南部的小麦带,以及绵羊南移、肉牛北迁的集中趋势等。

   5 农业由以畜牧业为主向畜牧业、 种植业 并举发展。

   新西兰 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农业劳动力约有13.2万,占经济活动人口的8.6%。全国2/3的土地适宜农牧,耕地面积38.5万km2。新西兰的大部分工业仍以农牧业产品为原料,农牧业的各种产品约占国民收入的3/4,以农牧业产品为原料的出口值将近占总出口值的一半。

     1 畜牧业在农业中居主导地位, 生产发展迅速,波动较小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畜牧业国家之一,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80%左右,从事畜牧业的人口约占农业人口的80%,是世界上按人口平均养羊、养牛最多的国家。新西兰的畜牧业是国家最重要的产业,是经济的基础。全国有牧场1365万km2,有羊场24400个,奶牛场16670个。畜牧业家畜饲养以牛、羊、鹿等草食家畜为主这些草食性畜类在畜产品总值中占90%以上。

   养牛业 ,肉的产量约61.8万 t,奶 ll13万 t。奶牛业的90%的奶牛分布在北岛,主要也在人工草场上放牧。品种主要是乳脂率高的娟姗牛、黑白花牛和爱尔夏牛。

   养羊业 , 占全国毛产量的70%,占世界总产量的40%。新西兰以品质优良的羔羊肉驰名于世,产量居新西兰各类肉产量之首,新西兰的羊毛产量很高,一些优良的公羊剪毛量平均可达10—12kg。

   养鹿业 近年来养鹿业发展较快,已经达到106万只。产鹿肉创汇9040万新元;出口的鹿茸共计45OO万新元。

         2 、重视依靠科技进步, 在保护天然草场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利用土地、气候资源,大力发展人工草场,提高劳动生产率 新西兰的畜牧业日益依靠提高单产来增加效益,畜产品增长主要依靠单产的提高。畜牧业仍以放牧为主,但人工草场的比例大,人工草场面积超过天然牧场一倍。政府十分重视天然草场的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严格限定载畜量。因此,新西兰的牧场规模比较小,经营方式比较集约化。新西兰依靠大规模人工培育的草场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畜牧业大国。

         3 、专业化水平高,出口比率大 目前将近有3/4的牧场以经营某一产品为主,专业化水平高的结果是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由于国内市场有限,绝大部分畜产品需要到国际市场上寻求销路。

  新西兰是农业的净出口国,近年来每年的净出口额大致保持在42亿。羊毛、肉类、奶制品、皮革等畜产品是新西兰最重要的出口产品,占出口总值的4/5以上。新西兰羊肉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

   三、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 环境保护经验 学习与借鉴

   (一)健全的环境法制体系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早出台环境保护法律的国家之一。目前,澳、新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环境立法主要分为联邦和州两级,联邦政府只负责有限范围内的环境保护活动,环境保护工作主要由各州负责。澳大利亚联邦先后出台了《海洋石油污染法》、《大陆架(生物自然资源)法》、《环境保护(拟议影响)法》、《国家拨款(自然保育、土壤保育)法》、《国家公园和野生生物保育法》、《臭氧层保护法》、《资源评价委员会法》和《全国环境保护委员会法》等50多部环境法律法规,还有《清洁空气法规》等20多部行政法规;在州层次上,涉及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则多达百余部,其中维多利亚州出台了《环境保护法》、新南威尔士州出台了《环境犯罪和惩罚法》等几十部地方环境法规,在环境污染控制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拥有全国70%左右的工业企业)。

  澳、新环境成文法主要有环境规划和污染控制、保护自然遗迹和人文遗迹、开发利用和管理自然资源、相关法规和刑事法律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等四大类。其主要特点: 一是 注重预防,有关排污许可证、环境影响评价、污染企业自我监控、矿山生态恢复等预防措施的内容占法律条款的绝大多数。 二是 法律条款很细、可操作性很强,如排污收费法规条款多达百余条,从收费的种类、标准、单位、计算公式到最大排污允许量、交费流程、费用减免等,都规定得十分详细,既避免了执法的随意性,减少了执法过程中的摩擦,又提高了执法的公正性和秉公执法的权威性。 三是 处罚面广且处罚严厉,不论是个人、企业,还是政府机构,只要违反了环保法律法规,都要受到严厉惩罚,如对法人可以判处百万元的罚金,对自然人可判处数万元罚金,对直接犯罪人可判处高达7年的有期徒刑;在澳洲有人曾因砍伐20多棵树而被判十多年徒刑;在澳洲如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许多城市都出台了严厉的节水措施,在时间上严格限制洗车、浇草坪等耗水性活动,任何人违反,都要受到处罚。 四是 重视运用经济手段,政府在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还制定了一系列积极的鼓励措施,如,为节约能源和减轻机动车造成的大气污染,政府鼓励机动车的动力由燃油改造成燃气,改造每辆车大约需要3000-4000澳元的费用,政府则给予每辆车1000澳元的补助;为抗击澳大利亚10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解决城市缺水这个突出问题,如昆士兰州州长在致市民的一封信中,鼓励居民实施明智的家庭节水方案,并公布相关网站可以查到相关的节水措施,帮助居民购买和在家里安装水罐、中水系统、双重冲水马桶、节水洗衣机和淋浴头等,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在新西兰农业环保反映在乙方为政府有立法。化学污染物排放到水里,有居民举报,要受到重罚;

  健全的环保机构、充足的人员编制和环保资金投入是澳大利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澳大利亚在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三个层次都设有专门的环保机构。澳大利亚联邦环境与遗产部有500名工作人员,各州环境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在1000人以上。近年来,澳大利亚每年的环境保护投资都约占GDP的1.6%。州环保局每年的经费预算大部分来源于州政府拨款,一部分来源于排污收费。为了确保环境法的严格执行,澳大利亚在强化环境监督管理的基础上,各州都在环保局组建了人数不少的"环保警"(SEPP)。约占环保局总人数的1/3,环保警察身着统一制服,佩带鲜明臂章,专司环境执法工作,具有很大权威。

  澳、新一些州市还成立了专门的环境法庭,从司法诉讼方面加强环境法的实施。此外,单位、公民和非政府组织对于环境法的实施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公众参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国家氛围

  在澳、新以人为本、公众参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非常鲜明的特色。令人感受最深的是这里湛蓝的天空、清洁的空气、清彻的海域和优美的环境。悉尼、墨尔本、奥克兰等主要城市多次被授予"联合国人居奖",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

  在澳、新公众参与形式多样,政府鼓励公众参与,所有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排污者的违法行为提起诉讼,不管其利益是否受到直接损害,因此企业会自觉遵法守法,不敢越雷池一步。具体作法一是通过各种方式开展环境宣传教育,二是建立环保志愿者组织,参与社区环保活动和保护区建设,三是在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估中,公众有听证质询权,必要时对危害环境的政府和企业行为,可以起诉到法院,由法院裁定。

  在澳、新市政规划和环境建设方面,十分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居环境质量和保留历史文物古迹遗迹。对于每一个旧建筑,无论是公共设施还是私人住宅,都必须保留外表墙体,只允许在里面翻新或装修。为提高城市品位和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每个城市都建有大量的敞开式的公园和绿地,并配套建设相当数量的造型各异、惬意雅致的雕塑,使人流连忘返。除城市中心外,房屋建筑几乎淹没在丛林中,构成了红砖绿树相互辉映、鸟语花香环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田园诗般的壮丽景观。

  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是做好环境保护的基础。澳、新优美的环境,得益于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得益于公众具有强烈而自觉的环境保护意识。国家把环境保护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公民教育的全过程,人们可以从多种渠道、多个层次受到良好的环境教育,因此公众有很强的环境意识和环保理念,不仅能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而且还积极主动参与环境监督管理。一些环保组织、学校、生产企业、环保志愿者等在公园等经常在公共场所举办环保宣传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环保宣传活动告诉公众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科学知识,以及公民在保护环境方面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大力宣传环保产品,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不少城市都建有由非政府组织发起、政府支持、企业赞助的环保公园。这些公园既是科普教育基地,又是环保教育基地和人们休闲的好去处。在公众场合尤其是旅游胜地,使环境保护成为一种习惯和风尚。在著名的企鹅岛,数以千计的游客在持续两、三个小时的观看中,都能自觉遵守政府相关规定,默默观看企鹅归巢,没有发生大声喧哗和使用闪光灯照相的现象。在自然保护区我们看到,为了让一只小鸟安静孵卵,小鸟的周围被围栏围了起来,以防止人类活动的侵扰。在这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已得到充分体现。

     (三)非政府组织给环境保护事业注入了生机

  澳、新非政府组织将环境影响评价纳入经济发展评估体系,对环境保护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对新建、已建企业进行评估,既不单纯进行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还将其资源消耗情况、环境污染状况纳入企业经济发展评估体系以促使企业调整管理和生产工艺,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基金会、银行等金融投资机构也对企业环境问题高度关注。将企业的环境影响纳入经济评价体系,将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破坏及环境影响评价纳入国家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如同中国将企业的环境信用等级纳入了考核体系管理,尽管采用环境评估可能会在短期减少企业的经济效益,却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进而保证了企业与金融投资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期收益。尤其是一些企业还通过节省资源、能源、减少污染获得了经济利润,比如建筑开发商所建造大厦在设计和建造时考虑有利于节水、节电、绿色建筑材料使用、排水生态及土地利用等五个方面,被称为绿色建筑,为开发商创造了良好的市场前景。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规划的实施主要通过各种非政府组织实现。澳大利亚政府通过制定详细的环境保护发展规划、环境保护目标,开展涉及各行业、全社会各领域的多样化环保活动或计划,以促进全社会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各大型企业、机构对遵守环境法规都有充分认识,即使是对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的中小型企业,也可通过包括金融投资机构、行业协会等对其发展有约束的组织落实环保活动,实现环境目标。各州环保机构主要履行监管协调职责;各州非政府组织,包括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各种企业联合组织、民间组织及行业协会等,成为环保计划的主要实施者。例如新西兰Ecomatters(爱考麦斯特)慈善协会主要是配合地方环保部门与公司运营和奥克兰大学合作的第三方合作伙伴关系慈善机构,工商备案。做项目招投标资金(全新西兰12个中心)自负盈亏。该生活环境中心,服务人口40万人,奥克兰(西区)140万人(取决于资金来源)中心人口15万人,大量义工来源于企业还有兼职(员工是领域有丰富经验,可以与政府、企业、居民有合作基础,可赢得政府的信任)。工作资金地方政府来源60%,30%是中央政府给,10%私人投资;运行模式,是与社会有很多联系,政治上没有偏见,只做环保事情。签有机构合同,如建筑楼有环境破坏行为,要负责污染消除;工作内容有,居民生活用水节约,对河流污染、垃圾污染,与大学合作监测,垃圾清理要保证河流清洁、用水的需要,怎样教育民众,减少废物排放。

   新西兰 农场农产品生产主要污染源:农业占8-10%,20%排放水到海洋。主要影响对象是土地、水体,使物种减少,农业环保反映在化学污染物排放到水里,有居民举报,要得到罚款;另一种是要给农场主提供免费的方法,种树木提供免费化肥,对小河流要做研究工作。白天晚上河流含氧量不同,导致鱼类没办法游下去的环境。河流的挑战、海滩植物不可能让鱼类存活,免费在河流边种植树木,是创造两边无阳光生态平衡环境,不至于富营养化。同时鼓励河边居民参与环保,效果很好。

  目前新西兰对怎样利用土地发展畜牧,意见不一致,反对土地利用差异。奶制品行业废水请第三方公司采取方法,经过处理要达标排放。新西兰分场面积大,是农场主单独处理,一般储存5年用大车辆拉运单独处理。在新西兰生活污水标准更严格。分散的农场、单位、家庭,有单独的自备储存设备,经过加药,随时拉运到处理场处理。有些经过管道处理,新西兰的管网是经雨污分流后水进入各自系统后雨水排入海洋。工业废水排到水污染处理控制系统,分类循环利用。

  政府对污水处理每家每户都要收费,2.8元/m3,社区按照进水的78%量清洁水收费,28%消耗。清洁水远远便宜,降水大不处理,废水处理贵,谁用谁付费。有的工业企业、家庭没有计量计的,靠估算(如家庭有几个厕所),加强用水节约意识,协会与奥克兰大学合作,搜集整理用水数据,指引政府管理用水,以用量140升/人 天×4人家庭,每天60元计算,一家一户房前屋后浇花,夏季缺水,是要另付费。

  奥克兰固废处理,玻璃、电池、金属都运送国外处理,但是塑料为当地处理;生产车辆、轻工业产品都要排放污染物,如食品加工业、塑料工业废物(过去可以烧,但立法后就不能烧了)。垃圾收费处理,用户付费原则。一个大奥克兰市原4个市区统一政策,生活垃圾分类、产品垃圾,回收后大包装拉运。每家每户负担,有专门的的车辆拉运 ,按照桶的大小分类收费,食品垃圾占48%,可回收利用。废水里也有污泥,也要回收利用,卖钱和利用。

     (四)政府投资与市场推动了环境污染治理

  政府投资、市场运作是治理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澳、新污染治理基本上采取的是政府投资建立集中式污染处理设施,由承包商按市场化运作方式承包经营,把政府的责任和企业的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使政府既承担了治理污染的社会责任,又丢掉了大量运行费用的包袱。同时,集中治理环境污染,一方面减轻了企业分散治理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便于政府对污染治理的监督和管理。

  鼓励企业参与环保产业的开发,是政府发动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成功做法。政府对从事环保事业的企业在税收、设施等方面给予优惠,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环保产业。澳洲某市有近80家企业从事垃圾收集、分类和填埋工作,每年创造1000多万美元的产值。政府还与商业企业合作,推出了"生态商业"计划,鼓励商业企业减少水、电、汽等资源的使用。

  澳、新两个国家的废物回收利用法规完善,人们环保意识强,养成了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都按可回收、不可回收分别装袋送到指定地点,由垃圾管理部门按时清运;危险废物和废旧电器电池等社区有指定倾倒地点,谁倾倒谁付费,最终由有资质的专业公司处理。如堪培拉"无垃圾城市"(NO WASTE)计划的推进,也是建立在广大居民积极参与的基础之上。废弃物资源回收率从42%上升到了70%多,目标是2010年不再填埋垃圾,实现全部垃圾的回收和利用。在计划实施的每一个阶段,政府有关机构都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和讲座等形式,告诉居民应该如何做,尤其是在大中小学校开展环境保护宣传和教育。环保部门还开办了"无垃圾城市"计划教育中心,为居民免费提供垃圾回收再利用的知识和技术,引导广大居民自觉参加到这项计划中来。同时采取多种促进资源回收利用措施,如废弃物回收中心设置资源分类回收点或废旧物资交换场地,便于居民投放大件垃圾、废气罐、轮胎等。

   (五)重视农村、城市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做法

  虽然澳、新国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但仍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特别是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带来的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1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澳、新两国自然生态环境极为优美。在动植物的保护方面有严格的法律、法规,绝不允许乱捕滥杀、私自屠宰和破坏;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均有严格的规定,绝不允许将超标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到河流、湖泊和大海里。到处是碧水、蓝天、绿地、动物与人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悉尼市海湾周边别墅星罗棋布,但雨水、污水分流制的收集和排放系统设计十分先进,没有对海水造成污染视自然生态平衡。

   2 重视自然生态平衡。 为保持自然平衡,森林中的树木死了,任其自然腐烂,回归自然循环;为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持原有的生物多样性,防止外来物种侵犯,不准引进外来物种,野生动物自然繁衍,自我平衡;发生自然灾害时,只要不危及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让生物自生自灭,顺其自然。

   3 、重视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在农业生产中,澳、新两国坚持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牧场、耕地实行轮作。为平衡草场的酸碱度,新西兰所有的牧场每隔4-5年就对部分牧场进行一次耕地种植玉米的轮作,收获的玉米及玉米秸秆发酵后作为牛羊的精饲料,以增强其免疫力和产奶量。农牧民严格遵守不准使用各种农药和抗生素、生长类激素等法令,为避免牛羊粪便污染,牧场内的小溪用栅栏隔离1米以上,牛羊饮用牧场内专门的饮水池,不直接饮用溪水。

   4 、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清洁能源利用 。澳、新两国水源均为地表水源,地下水禁止开采。以悉尼市为例,建有10个城市供水厂,整个悉尼地区有大小污水处理厂30多个,污水在处理达标后经管网排入深海60米以下排放,如果超标排放污水会受到环保部门的处罚甚至吊销执照。为了防止暴雨时雨水进入污水管道引起未经处理污水溢流,几乎所有城市都专门建设了溢流水储存管道。澳、新还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火山温泉发电、等新型环保能源。澳大利亚能源结构以风力、太阳能、水力发电为主,火力发电为辅;新西兰全国80%的电力为水力发电,其次为太阳能的利用,这两个国家的清洁能源利用率都在80%以上。在堪培拉,到处可见成排的玻璃厂房,利用阳光制成的敏化光伏电池,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家庭日用。在悉尼奥运村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社区,其太阳能设施每年能产生100万千瓦小时的电能,相当于一个小型发电所的发电量。在奥克兰远郊可见火山温泉电厂林立。

   5 、在城市内河治理方面的做法。 政府非常重视内河治理,一方面通过政府部门立法和开展工程建设,有效防止企业污水排入;另一方面则通过社会环保信托组织,深入社区开展宣传,组织公众和志愿者自觉维护两岸自然植被防止水土流失、防止向河沟内倾到垃圾等行为,以改善河流质量。通过多年的努力,这些城市中内河无论规模大小,都常年畅流,河床未经任何人工雕琢、两岸植被丰富,一派自然和谐景象。

   6 、在汽油挥发气体回收方面的做法。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两国联邦和州政府就规定油罐车、加油站加油设备必须回收挥发气体。为了确保加油站气体回收设备正常使用,澳大利亚悉尼是第一个引进了自动监控系统的城市,加油时如果气体回收设备不工作即发出警报,再过一段时间不用自动切断供油。悉尼市的这个做法值得借鉴。

   7 、对生活、工业废水、固废循环利用 的做法 澳、新政府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污水和垃圾处理。如约有150万人口的布里斯班市,就建有14个污水处理厂,对生活、工业废水经过层层处理,尽量做到循环利用,即便是排入大海的废水也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了澳大利亚海滩和洁净的海水。在公园里还到处可见用循环水浇灌绿地的标志牌。在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水除部分排放外,相当量的出水都循环用于公司的生产用水,从而节省了大量的水资源。悉尼市积极实施城市固体废弃物VR-3R项目,通过投资7000多万元建设资源回收利用设施,将减少城市生活垃圾量的80%,实现每年可回收利用资源17000吨。

   四、对我省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及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

  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相比,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而自然资源又相对短缺、相对落后、又亟待发展的国家。甘肃省自然、生态环境十分恶劣,如何保持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各级政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新的要求。澳大利亚、新西兰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对在甘肃省"十二五"期间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生态文明新农村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们应学习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以中国梦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为指导,以新思维、新高度、新举措、创造性地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提高和改善农村、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为推进甘肃省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建设中国西部生态功能区屏障奠定基础。

   (一)发挥本省优势,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未来的世界将会怎样,完全取决于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动,而真正的答案只有一个:"谁毁坏了生态,谁就失去了家园;谁保护好环境,谁就赢得了未来。"澳、新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成功经验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范例。与其他发达国家显著不同的是,澳、新没有走工业文明"短、平、快"之路,而是走出了一条以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基础、与生态承载力相适应、农畜牧业高度发达的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因此,在许多国家反思"先污染、后治理"教训的时候,澳大利亚却以得天独厚的优质的农畜牧业产品在世界独占鳌头,使澳大利亚的经济始终位于世界的前列。我们是否应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呢?也许有人说澳、新是"天生丽质"的一方净土,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到了21世纪初还能保持住这一方净土,的确是澳、新人对于全球环境、乃至全球生态文明的贡献。实践证明,21世纪的竞争将是优美环境的竞争、生态文明的竞争,人类将通过文明竞争,谁得到优美的环境谁就实现"共赢"与和谐发展。甘肃的跨越式的发展,面临生态环境危机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从人类文明进步的高度,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坚持"生态立省、文明兴省、保护优先、科学发展"的基本方针,立足甘肃是中国的生态屏障功能环境优势为切入点,全面贯彻和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新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甘肃生态屏障功能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把资源优势变为发展优势。通过倡导生态文明,努力构建人与人和睦相处、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社会,为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主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做出贡献。

   (二) 加快三个转变,构建“两 型”社会

  "十二五"期间,我省经济总量、资源、能源消耗总量将持续增长,而污染物排放总量、能源消耗必须比"十一五"期末要降低很多,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必须提高认识,面对我省资源环境形势的严峻性,借鉴澳、新的成功经验,加快实现"三个历史性"转变:即实现从重经济增长轻生态环境保护转变为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生态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生态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以习总书记讲话为指导,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也就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以生态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建立一种低消耗的生产体系、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持续循环的资源环境体系、稳定高效的经济体系、不断创新的技术体系、开放有序的贸易金融体系、注重社会公平的分配体系和开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民主体系,实现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以最小的社会、经济成本保护资源和环境,创建一流的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面对挑战,解决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

     我省与澳、新一样是一个畜牧业大省,有很多草场保护,资源利用方面需要借鉴,我省是黄河、长江的上游,有三大内陆河流,因此,

  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十分重要。一是积极推进生态补偿工作,研究生态补偿方法,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二是不断持续开展节水工作,如农村节水灌溉,城市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加强对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和政策的研究,逐步推广雨水收集利用等技术。不断强化全民环境意识。公民的环境意识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应该继续深入开展全民环境教育,通过多层面多形式的环保宣传和示范工作,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自觉爱护环境、建设环境、保护环境的氛围。

  我省高能耗高污染企业众多,各市州大气污染防治是重要工作,建议将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逐步向治理P2.5和汽车尾气产生的雾霾污染防治转移,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进一步重视易挥发有机物的监测监管。在污染削减和生态保护方面,将污染物排放总量经济互补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相结合。在节水方面促进再生水利用管网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应当制定和落实财政补助、费用减免、计划用水指标管理、表彰奖励等政策措施,建立有效节水激励机制。鼓励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循环用水和使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已具备再生水使用条件的区域,城市园林绿化、环境卫生、景观设施、洗车等用水应当使用再生水;从事洗浴、游泳、等业务的,应当安装使用节水设施;从事洗车业务的,应当采用低耗水洗车、循环用水洗车设备或者经处理的废水洗车设施设备。以此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鼓励公众自觉参与节约水资源和水的综合利用活动,形成节水人人有责、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气,确保城市供水安全。

     (四)立法,监管,执法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

  甘肃制定了一些环境保护条例但是,在生态环境法规体系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够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等现象。因此,要借鉴澳大利亚的环境立法经验,加强我市的生态环境法制建设。一是要完善地方法规政策体系,填补在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立法空白;二是强化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大运用经济手段加强管理、积极扶持发展环保产业、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鼓励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力度;三是要适时修改现有的法规规章,细化相关条款,增强可操作性,减少执法的随意性;四是要严格执法,任何单位和个人,只要违法,都应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五是要加强环境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环境执法能力和水平。

       环境保护工作不仅涉及面广、综合性、技术性和专业性强,而且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与我国其他省份相比,甘肃省的环境质量虽然居中,但是环境热点、难点问题仍然很多,随着民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社会各界也极为关注。

     这次交流活动,对于我们今后开展甘肃环境管理与农村生态综合整治和环境保护工作具有很好的示范和提示作用,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可借鉴的成功经验。通过交流,不仅学到了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知识,增进了中澳新人民之间的了解、加深了友谊,同时也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提高了认识,确实受益匪浅,收获颇多。甘肃环保厅及直属单位同志表示,将在各自的工作中将所学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学以致用,在本地区、本部门的环境保护工作中,在今后的环保管理、技术研究工作中予以充分发挥和不断创新提高。

    

   交流团全体人员

    

   2014 12 8

    

    

    

    

庆阳市检察机关支持7位贫困户起诉讨回了欠薪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期,检察
庆阳市院为贫困群众发放司法救助金
    近日,庆阳市院干警前往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对正在住院治疗的国家司法救助申请人李某某现场发放救助金1.检察
甘肃检察机关2020年度聘用制书记员示范培训班圆满举办
    为提高全省检察机关聘用制书记员业务能力和综检察
省院开展刑检业务专题调研督导活动
    为认真贯彻全省检察长会议精神,检察
兰州市院召开“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专题学习会议
    为了进一步提高青年干警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理论检察
甘肃检察机关办理的涉野生动物典型案例
涉野生动物典型案例     目  录 案例1检察
甘肃省检察院“野生动物保护”专题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甘肃省检察院召开“野生动物保护”专题新闻发布会 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