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半年全省经济形势分析

20.07.2015  21:59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省政府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扎实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省经济保持了持续平稳增长,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上半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612.9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比1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6.7亿元,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1112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1314.2亿元,增长8.2  %。与1季度相比,一产、三产增速分别提高0.3和0.5个百分点,二产持平。

(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但部分农产品价格回落和农民工外出务工难的问题较为突出。 全省土壤墒情较好,夏粮播种面积减少,但单产和总产增加,预计夏粮总产量322.8万吨,比上年增加12.7万吨,高产秋粮面积稳中有增,“粮袋子”、“菜篮子”供应充足。畜牧业生产稳步增长,生猪供过于求的局面开始扭转,猪肉价格企稳回升,生猪存栏679.5万头、下降1.2%,出栏384.1万头、增长3.2%;牛羊肉生产有所恢复,牛、羊存栏为547.6万头、2263.5万只,分别增长4.9%、6.8%,牛、羊出栏为94.1万头、629.5万只,分别增长5.9%、7.3%。但由于市场供给持续增加,加之新疆等外部市场需求下降,牛、羊肉上半年均价比去年同期均有下降。蔬菜价格走势呈明显季节性波动,价格有所走低,部分蔬菜价格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效益不佳等影响,劳务市场需求低迷,农民工外出务工减少,工资收入下降,对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涉农消费制约较大。

(二)工业经济总体平稳,但效益下滑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局面尚未缓解。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与一季度持平。传统产业增长放缓,八大支柱行业呈现“三高二低三降”,有色、机械、食品行业高于全省平均增速,石化、电力行业低于全省平均增速,冶金、煤炭、建材行业下降。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民海生物工程、华天电子、兰石、奥凯种子机械、大禹节水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产销两旺、发展势头强劲。但受整体经济下行、外部需求减弱影响,加之生产成本上升和产品价格下降双向挤压,省内不少企业处于增产不增收、增收不增利的困境。反映工业运行的煤电油运等实物量指标继续下降,三大煤业集团原煤销量下降,库存增加;在有色行业用电量增长的拉动下,工业用电量增长9.3%,若剔除酒钢用电增量因素,全省工业用电量为下降2.5%;全省油品销售204万吨,同比下降3.5%,其中柴油下降11.8%;煤炭、钢材等大宗产品出省需求下降,铁路运输降幅扩大,其中货物发送量下降5.2%,货物周转量下降13.7%。公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分别增长15%、15.8%。

(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略有回升,但保持稳定增长的压力依然很大。 今年一季度以来,投资增速大幅下滑,4月、5月当月投资分别增长2.3%、4.1%,进一步拉低了累计增速。6月份以后,固定资产投资形势有所好转、开始止滑回升,上半年全省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898亿元,同比增长5.6%,比1-5月回升0.3个百分点,其中6月当月投资完成1508亿元,增长6.1%,总量相当于2008年全年水平。一是工业投资持续下降,工业投资同比下降12.8%,拉低投资增速4.5个百分点,主要是企业投资扩大生产意愿不高,招商引资企业投资谨慎,特别是国发62号文件清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部分企业对项目落地持观望态度,新上项目建设放缓。二是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持续回落,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020.5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2.27个百分点,主要是兰州至中川铁路、天水至平凉铁路今年均为收尾工程,纳入统计范围的铁路投资减少;受输送电网建设滞后、调峰能力不足、市场消纳能力不强等因素制约,风电光电等新能源投资下降;国家取消了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补助,地方融资平台公司不能代政府举债,加之土地出让收入减少,各地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明显不足。三是房地产投资小幅增长,随着全省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意见政策措施的逐步显效,房地产新开工面积降幅收窄,施工面积、竣工面积稳步增长,房地产投资完成296.2亿元,增长2.2%,增速比一季度回落7个百分点。四是大项目开工和社会资本参与不足。全省亿元及以上施工项目完成投资1475亿元,同比下降22.5%,降幅比一季度扩大13.7个百分点;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只有317个,比去年同期减少425个。260个PPP项目尚无实质性进展。五是重点市州投资完成进度不理想。兰州、酒泉、庆阳三市投资基数大,投资考核目标合计占全省的近一半,但1-6月除兰州市增长14.9%外,庆阳市仅增长7.1%,酒泉市下降8%,主力带动作用减弱。从投资结构看,工业投资、房地产投资所占比重下降,一产、三产等其他投资占比有所提高,工业投资持续下降和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回落,是造成全省投资增速下滑的主要因素。

(四)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但消费增长乏力的态势明显。 服务业稳中有增,主要是电信邮政、证券保险、房地产销售等增速加快。消费增速持续回落,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75.3亿元,同比增长8.6%,比一季度回落0.8个百分点,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受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调整影响,2014年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基数提高了257.5亿元,每月相应增加20亿元左右)。一是城乡消费增幅双降、走势分化,农村消费增速高于城镇1.7个百分点。二是传统消费增速放缓,受钢材、石油及其制品、水泥、白酒等产品价格下降影响,限额以上批发业实现销售额1613.5亿元,同比下降2.8%;汽车类消费增速回落,住宿餐饮小幅增长。三是新兴消费业态快速增长,尤其是电子商务、文化旅游消费快速增长,全省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通过公共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71.6%,对消费起到了拉动作用。四是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5%,八大类商品价格“七升一降”,其中衣着、居住、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等价格小幅上涨,交通通信价格下降,价格低位运行进一步影响居民消费预期。

(五)对外出口形势有所好转,但进出口总体下降的态势没有改变。 全省出口完成204.4亿元,同比增长0.7%,增幅比1季度提高24.8个百分点,扭转了今年以来持续下降的势头,主要是外贸整体遇冷的情况下,农产品出口保持了快速增长,苹果、番茄酱等农产品出口大幅增长,出口品种由上年同期的92种提高到132种,出口国家由65个提高到73个;民营企业主导出口,民营企业占全省出口总值的90%以上;保税物流中心拉动作用显现,武威市出口成倍增长。全省进口完成72.1亿元,同比下降27.8%,降幅比1季度收窄13.8个百分点,主要是受到铜金矿、镍矿砂等资源性产品进口量价齐跌,以及机电设备进口减少影响。总体看,受国内外需求不足、国际大宗产品价格持续走低的影响,外贸进出口总体呈下降态势,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276.5亿元,同比下降8.7%。

(六)就业和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但提高就业质量和持续稳定增收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就业状况稳中有增,全省新增城镇就业29.6万人,同比增长9.2%,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4%;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主要得益于创新创业势头较好,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新注册企业快速增加,截至5月底,全省市场主体累计达到118.6万户,注册资金达到1.8万亿元。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1243元和2984.9元,同比分别增长9.3%和11.6%,城镇主要是政策性调资因素较大,农村主要是农民从国家惠农补贴、种养业结构调整、“双联”和精准扶贫中的收益增加。但部分市州反映受企业停产影响,隐性失业人员增多,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城镇居民增收难度加大。受部分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加之农民工外出务工渠道不畅,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尚不稳固。

(七)财政收支和银行信贷增长较快,但财政增收压力和企业融资难问题仍然存在。 在非税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带动下,全省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7.2亿元,同比增长9%,顺利实现双过半目标。税收收入完成268.6亿元,增长5.5%,主体税种增速缓中趋升,其中增值税增长6.3%,今年以来首次实现正增长,主要是成品油、有色行业增值税的提速带动;营业税增长4.7%,金融、房地产营业税成为支撑增长的主要动力;企业所得税增长31.3%,主要是金融行业受利润增长拉动,以及优惠政策到期影响;个人所得税增长10.4%。在部分政府性基金转列一般公共预算、金川公司“两权”价款入库增收带动下,非税收入完成108.6亿元,增长18.9%。全省财政支出较为理想,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376.3亿元,增长13.8%,其中教育、社会保障等民生重点领域支出占比81.4%,较上年同期提高2.75个百分点。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2644.8亿元,同比增长27%,比上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农业、交通、水利等重点行业贷款余额分别增长33%、28.7%、44.9%。但是市县财政增收压力较大,甘南、庆阳、平凉、白银4个市州和33个县区财政收入下降;中长期贷款增长趋缓,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未得到实质性缓解。

面对当前经济运行更加复杂严峻的局面,按照省委的总体部署,省政府高度重视和全力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每月召开常务会议,加强经济形势分析,特别是针对投资增速回落的态势,采取了一系列组合措施,两次召开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推进工作会议,及时推出  “六个一批”重大项目,派出督察组赴14个市州和兰州新区开展项目督查,启动项目观摩活动,加大中央投资争取力度,全力以赴促投资稳增长。同时,加大改革力度,稳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清理、取消和调整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改革竞争性领域产业财政专项资金投入方式,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运营,加快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支持和推动实体经济发展。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地实施,全省经济运行出现一些向好的迹象,投资增速止跌回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由亏转盈,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加快发展,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全省经济增长、新增就业、物价水平等调控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

总体来看,我省经济正处于新常态下速度降挡、结构重塑、动力转换的衔接调整期,较长时期内将面临经济下行压力,也要重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是部分指标增速跌出预期。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7.7个百分点,低于预期目标14.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去年同期回落4.4个百分点,低于预期目标3.4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低于预期目标13个百分点,投资和消费增速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是近年来同期最低水平。经济指标增速回落,主要是受周期性和结构性因素影响,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凸显,新兴产业还难以对冲传统行业较快回落的影响,经济增长的动力明显减弱,实现全年预期目标的难度加大。

二是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增多。 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持续下跌,上半年累计下降10.9%,降幅比一季度扩大0.6个百分点,6月份铝、锌价格有所上涨,钢材、硅铁、电解铜、镍、铅、动力煤、水泥等价格大幅下跌,对传统产业生产和企业效益造成较大影响。煤炭、冶金、有色等行业企业开工不足、库存增加、亏损加剧,酒钢集团、窑煤集团、靖煤公司、省公航旅集团、省物产集团等企业反映负债率高、还本付息压力大、货款回收困难,资金链紧张。同时,受市场变化影响,加之我省高载能企业电价相对高于周边省区、新环保法实施环保标准提高,各市州不同程度存在企业停产、减产现象。

三是经济调整分化趋势更加明显。 从各地经济运行情况看,区域间、行业间、企业间经济运行分化的态势逐步显现。从区域看,高度依赖资源和重化工主导的地区,如金昌、白银、嘉峪关、庆阳、平凉等产业链条短、转型升级缓慢的市州,经济增速普遍回落、降幅偏大;而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后发优势比较明显的临夏、陇南、定西等地和转型起步较早、产业结构较为合理的兰州、天水、张掖等地经济总体平稳增长。从行业看,重化工业调整幅度偏大,而食品、电子等其他工业行业和金融、信息技术、旅游等服务业运行相对平稳。从企业看,在同一行业中不少企业亏损的同时,具有核心竞争力、加快产业链整合重组、重视研发和创新供给的兰石、华天科技等企业,运行总体平稳。

四是部分干部为官不为、缺乏担当。 各地和有关部门在抓项目方面不同程度存在节奏放缓、协调推进不力等问题。一些单位和部门仍然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工作推诿扯皮,服务水平不高,营商环境不佳,中小微企业投资“两高两难两门”问题仍然突出。有的地区应对经济下行招数不多,一些干部不会干、不想干和不敢干并存,极少数地方还存在为官不为、做太平官等工作不到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