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省经济运行稳中有升

21.07.2015  03:46

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 同比增长9.3% 农村居民 同比增长11.6%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集中精力抓项目,攻坚克难稳增长,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升。7月20日上午,记者从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我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升。上半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2612.88亿元,同比增长8.0%。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43元,同比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5元,同比增长11.6%。

    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

    主要有四大亮点

    ●一是经济增速回升

    ●二是工业企业效益由亏转盈

    ●三是财政收支增速提高

    ●四是金融机构贷款增速加快

    八大类商品呈“七升一降”格局

    ▲衣着价格同比上涨3.0%

    ▲居住价格上涨3.0%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2.0%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1.8%

    ▲食品价格上涨1.4%

    ▲烟酒价格上涨0.8%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7%

    ▲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1.5%

    我省经济增长凸显四大亮点

    “全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其中一个主要特点就是经济增长由高速向中高速换档。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甘肃生产总值增速由过去的两位数换挡回归到8%,是合理的,也有利于全省经济结构的调整。”省统计局副局长陈波在解读今年我省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时表示。

    陈波副局长分析认为,上半年全省的经济运行主要有四大亮点:一是经济增速回升。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长5.0%,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8.2%,增速提高0.5个百分点。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普遍加大的情况下,这一速度的取得很不容易;二是工业企业效益由亏转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1至4月亏损3.5亿元转为1至5月盈利3.1亿元;三是财政收支增速提高。上半年,全省大口径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3.35%,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07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13.83%,增速比一季度提高2.28个百分点;四是金融机构贷款增速加快。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增长26.98%,增速比3月末提高0.6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同时,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2%。对比增速,可以得出第三产业比重在继续提高,产业结构在进一步优化。

    在谈到当前全省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时,陈波副局长认为:首先是市场需求不振。消费品市场增速逐月走低。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由1至2月的10.5%逐月回落至上半年的8.6%。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看,也在持续下降。2012年2月以来,工业生产者价格累计同比持续下降,今年上半年,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10.9%,降幅进一步扩大,说明工业产品市场需求较弱,还涉及到企业的盈利问题。其次是畜牧业增速回落。尤其是生猪生产出现存出栏双下降。2015年上半年,生猪存栏同比下降4.4%,出栏下降2.3%。同时,工业生产经营困难。除了前面提到的市场价格因素外,传统产业增速回落较为明显。从主要产品产量看,除天然原油、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增长外,原煤、原油加工量、发电量、钢材等主要产品产量均有所下降。从效益看,企业面临的困难也不少,一方面成本费用占比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冶金、有色、煤炭行业亏损加剧。1至5月,冶金行业亏损额比1至4月增加6.8亿元,有色行业亏损额增加3.0亿元,煤炭行业亏损额增加0.9亿元;最后是投资支撑力较弱。上半年,投资增长增速虽比1至5月回升0.3个百分点,但是与去年同期相比回落17.7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明显增加

    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43元,同比增长9.3%,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3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9.4%,经营净收入增长12.5%,财产净收入增长11.1%,转移净收入增长6.7%;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5元,同比增长11.6%,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8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12.6%,经营净收入增长17.2%,财产净收入增长27.9%,转移净收入增长4.2%。

    从统计数据来看,城镇居民收入有明显增加。对此,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副总队长李瑞虎分析认为,今年我省政策补贴落实到位,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9.4%。主要原因为:机关事业单位津贴补贴标准提高;去年上调机关事业单位取暖费补贴标准;部分市县区行政事业单位兑现了上年度科学发展考核奖、目标管理奖、未休假补贴及奖励工资等;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正常晋升并兑现职务工资;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拉动收入增长。

    从全省来看,创造了良好发展环境,经营净收入同比增长12.5%。全省上下在扶持创业就业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中小微型企业经营环境不断改善;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与其紧密相关的物流业也迅速发展,经营净收入不断增长。

    居民投资渠道日趋多元化,财产净收入同比增长11.1%。随着城镇居民财产总量的不断增加和理财意识的不断增强,城镇居民已经形成了房屋出租、银行储蓄、投资理财和股权分红等多层次的财产组合。此外,补助标准逐步提高,转移净收入同比增长6.7%。主要原因:近年来,各级政府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了失业保险金和工伤保险金标准、提高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提高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提高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和因工伤残等人员采暖费补助标准、提高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

    工农业生产平稳增长

    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98.6亿元,同比增长7.6%,增速与一季度持平。从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增长8.2%,轻工业增长4.3%;从重点支柱行业看,有色、机械、食品工业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石化、电力、冶金、建材和煤炭行业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工业企业效益由亏转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1至4月亏损3.5亿元转为1至5月盈利3.1亿元,其中,5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6亿元,比4月份增加4.6亿元。

    在农业生产方面,全省农业生产形势良好。今年全省夏粮面积1372.19万亩,比上年增长0.6%;预计夏粮总产量322.8万吨,增长4.0%。上半年,全省蔬菜面积496.43万亩,同比增长2.5%;预计产量491.96万吨,增长6.2%。牛存、出栏分别增长2.1%和3.6%,羊存、出栏分别增长4.8%和6.2%,生猪存、出栏分别下降4.4%和2.3%。

    消费品市场增速放缓

    上半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5.33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101.06亿元,增长8.3%;乡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74.27亿元,增长10.0%。从限额以上企业主要商品零售情况看,上半年,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57.4%,饮料类增长15.6%,烟酒类增长11.8%;服装类增长7.7%;金银珠宝类增长5.1%;汽车类增长4.5%;石油及其制品类下降17.3%。

    1至6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所放缓。省统计局副局长陈波分析称,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结构性的影响。在甘肃石油及其制品类、汽车类两项占限额以上零售额的比重达55.4%,占比较高,上半年这两项零售额的回落幅度比较明显。石油及其制品类占限额以上商品类值的30.7%,同比下降17.3%。一方面是因为市场半径缩小,另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对成品油的需求不足。此外,汽车类的需求也没有以前旺盛了。上半年,全省汽车类占限额以上商品类值的24.7%,同比增长4.5%,增速回落幅度较大。

    CPI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总水平同比上涨1.5%,涨幅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与一季度持平。

    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呈”七升一降“格局。其中,衣着价格同比上涨3.0%,居住价格上涨3.0%,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2.0%,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1.8%,食品价格上涨1.4%,烟酒价格上涨0.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7%;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1.5%。

    财政金融运行良好

    上半年,全省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733.94亿元,同比增长13.35%,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07个百分点。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7.18亿元,增长9.02%;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76.29亿元,增长13.83%。

    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5577.38亿元,同比增长12.43%,增速比3月末回落5.34个百分点;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2644.83亿元,同比增长26.98%,增速比3月末提高0.6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