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甘肃省"最美人物"揭晓 樊锦诗等五人入选
痴呆智障老人的“好女儿” ——薛晓慧
甘肃新闻网兰州8月14日电 据兰州晨报报道:首批甘肃省“最美人物”评选新闻发布会于8月12日下午在兰州举行,经过对全省187位候选人的反复评选,最终评审委员会确定了樊锦诗、刘尚文、骆牧渊、孙得兵、薛晓慧5人为首批甘肃省“最美人物”。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范鹏介绍说,“最美人物”评选是中宣部先进典型宣传工作的新举措,也将会是甘肃省今后典型宣传工作的新平台。甘肃省“最美人物”大致分为最美工人、最美农民、最美教师、最美医生、最美战士、最美村官、最美婆媳、最美家庭等。值得一提的是,“最美人物”的推荐与以往先进典型的推荐方式略有不同,在审核事实的基础上,由新闻单位发现挖掘先进人物,增加了新闻媒体推荐环节。
今后甘肃省委宣传部将根据候选人的数量、质量和类型,确定“最美人物”发布名单和具体发布时间,每季度不少于2次,每次3到5人。同时,每季度发布后,将由甘肃省委宣传部向中宣部推荐人选,力争入选全国“最美人物”。年度“最美人物”也将成为当年“十大陇人骄子”自然候选人。
本次活动按照体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爱国敬业、孝老敬亲”的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评选出了首批甘肃省“最美人物”。此次入围的这5位“最美人物”虽然身份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但他们身上都闪耀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光芒。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品质,成为了崇德向善的航标。
“最美人物”先进事迹
献出毕生心血的“敦煌女儿” ——樊锦诗
樊锦诗,女,75岁,汉族,中共党员。敦煌研究院院长。
她25岁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来到敦煌莫高窟,不畏生活环境恶劣、工作条件艰苦,默默无闻地把50年韶华奉献给了莫高窟的考古研究和保护利用工作,并做出卓越的贡献。作为考古专家,她五十年来潜心于石窟考古研究工作,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洞窟的分期断代,揭示了各个时期洞窟发展演变的规律和时代特征。作为文物保护专家,她积极倡导运用世界先进科学技术保护莫高窟,使敦煌石窟保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科技保护体系。她是敦煌文化发扬光大、敦煌学真正走向世界的光荣使者;是长期扎根边远基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默默奉献的无数科研工作者的集中缩影;是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文化,传承历史文明,增强国家软实力的众多优秀文化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良好社会风尚的优秀典范。
绿化陇南的“焦裕禄式”干部——刘尚文
刘尚文,男,77岁,汉族,中共党员。原陇南行署副巡视员。
他是“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陇南北峪河流域防护林带建设,为白龙江两岸100多公里的绿色长廊的建成作出了巨大贡献,为陇南贫困山区群众依山靠林脱贫致富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陇南市武都区米仓山工作时,为改变恶劣生态环境,他拿出自己的工资购买树苗,动员当地群众植树造林,使昔日的荒山变得满目苍翠,境内林茂粮丰、群众收入大幅提升,森林覆盖率达到了85%。调到武都县工作后,他又积极倡导植树造林发展林业经济。目前,31万株树木不仅构成100多公里长的“绿色长廊”,当地群众还靠种植柑橘、无花果、油橄榄等经济林果走上了富裕路。退休后,他仍关心当地的绿化工作,为护林员解决了生活补助。退休后的15年里,他坚持自带树苗和群众栽树,自费帮助护林员解决生活困难,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忠实践行者,用一个普通党员干部的言行,在人们心中铸就了一座永恒的丰碑。
20年坚持为民的好文书 ——孙得兵
孙得兵,男,49岁,汉族,中共党员。张掖市黑泉乡定平村文书。
自1986年担任村电影放映员以来,他坚守岗位,已累计放映故事片2100余场(次),科教片600余场(次),年均100场左右。2005年电影体制改革,乡电影队停影后,他仍然坚持义务为乡亲们放电影。他用自己省吃俭用积攒下的2.7万元,购买了一套数字电影放映机,专门为本村及周边村的群众放电影。并经常从互联网付费网站上下载群众喜爱的各种影片。
目前,他个人已累计出资3万多元,用于付电费、下载影片等费用。他还把远程课程输入数字电影机,组织农村党员集中学习,解决了人员多但电视画面小,学习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孙得兵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他在个人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主动作为,默默无闻地为周围群众放电影20余年,在他的身上闪烁着中华传统“善”的美德,体现着他对人生对社会对乡亲最朴素却最真挚的情感。
骆牧渊,男,45岁,汉族,中共党员。退伍军人,中盐甘肃武阳盐化有限公司发展顾问。
骆牧渊同志16岁参军入伍,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累计排雷466颗,被誉为“排雷大王”。后来不幸触雷致残,双目失明。失明后的骆牧渊没有以战斗英雄、功臣自居,而是顽强地开始了盲文学习,并开始了盲文创作。他用盲文创作了260多首诗词,其中72首在《人民日报》等报纸杂志发表。20多年来,他没有向组织提过要求,要过照顾,而是坚持自主创业寻出路。他创办了甘肃省首家残疾人房屋开发公司,在经历了创业艰辛后最终获得了成功。他主动放弃了繁华的都市生活,带着资金和技术回到家乡,帮助家乡盐业企业转亏为盈,为40多名残疾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帮助孤寡老人梁乃义直到老人离世。他为农村学校捐款捐物,扶持贫困学生。自己创办了“金手杖书屋”,低价发行国防教育教材20多万册,接收安置复退军人30多名,个人出资20多万元慰问老功臣、伤残军人、烈士家属50多次。
痴呆智障老人的“好女儿” ——薛晓慧
薛晓慧,女,38岁,汉族,中共党员。天水市社会福利院护理员。
十五年如一日坚持在社会福利院最脏、最苦、最累的一线工作。视“三无”老人和孤儿为亲人,把满腔工作热情,一片儿女般的孝心和慈母般的爱心都奉献给了在院的老人和学生。为了帮助老年痴呆患者排便,薛晓慧亲自用手抠;为了帮助智障人员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她潜心研究了一套独特的训练启智方法。院里来了年轻人,她从护理技能上不厌其烦地反复示范。在她的带领下,认真钻研护理业务,兢兢业业做好服务在福利院蔚然成风。痴呆、智障的老人最难护理,但薛晓慧却从不计较,她连续护理了30多位患病、痴呆、智障老人,并且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在日常护理方面,总结归纳出“四边”的护理方法,使得天水市社会福利院的卧床老人护理技术得到了较大发展,卧床老人褥疮发病率显著降低。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对事业的热爱,体现了敬业奉献的优秀品质,值得人们敬佩和学习。(首席记者梁峡林 实习生马逸群)
原文标题:首批甘肃省“最美人物”揭晓
原文链接:http://www.lzcbnews.com/html/2014-08/14/content_283984.htm
甘肃新闻网 | 【编辑:刘薛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