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七省区200余件文物掀开“五凉”神秘面纱

19.05.2022  04:46

  中新网兰州5月18日电 (记者 冯志军 李亚龙)“大道攸归:五文化展”18日亮相甘肃省博物馆。作为中国首次举办的“五凉文化展”,汇聚了中国7省区的青铜器、简牍、镇墓罐、画像砖、造像塔等237件(组)文物,用考古新发现和最新研究成果,掀开“五凉”神秘面纱,不少文物都是首次向公众展示。

  由甘肃、新疆、青海、陕西、山西、宁夏、四川七省区的22家文博单位联合举办的此次展览,分为“河西崛起”“五凉更迭”“交融会通”“赓续华章”四个部分,运用多手段、多角度、多维度,以物证史、以图讲史,讲述五凉背景下焦点人物和重要历史事件,让文物“”起来。

图为参观者参观“大道攸归:五凉文化展”展陈文物。 九美旦增 摄

  “五凉文化展览属全国首次,也填补了丝绸之路文化相关展览的空白。”该展览策展人、甘肃省博物馆研究部副主任茹实18日向中新社记者表示,五凉时期,河西地区一直是多民族聚居地,河西走廊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沟通东西、连接欧亚的交通要冲,在东西方商贸交通与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多种文化在此交流融合,造就了独具特色的五凉文化和丝路精神。

  五凉文化指魏晋十六国时期,在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先后建立的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和北凉五个政权所创造的文化成就,是中原文化、河西文化和西域文化互融共促的结果。

  “其文化上续汉、魏、西晋之学风,下开(北)魏、(北)齐、隋唐之制度,承前启后,继绝扶衰,五百年间绵延一脉。”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对此评价道。

图为参观者参观“大道攸归:五凉文化展”展陈文物。 九美旦增 摄

  茹实说,魏晋十六国时期,中原地区政权更迭频繁,百姓流离失所,但在河西地区反而出现了特殊的“五凉文化高地”,其在极盛时期的管辖范围超越河西乃至甘肃,向周边地区拓展。在历史教科书中,关于魏晋十六国时期的历史提及较少,但五凉文化的重要历史价值,值得后人不断去探索,然后通过文物解读出来。

  茹实表示,持续至今年10月7日的该展览,将在梳理五凉文化的形成脉络及其各方面文化成就的基础上,科学阐释五凉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深远影响。力求深度挖掘五凉文化及其历史遗存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引导民众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