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甘肃省融资担保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23.03.2016  18:55

甘工信发〔2016〕129号

 

 

各市、州工信委: 
  现将《甘肃省融资担保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印发你们,请贯彻执行。 

 

 

 

                                                    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6年3月22日

 

 

甘肃省融资担保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发展融资担保业是破解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引导我省融资担保业在“十三五”期间向规范化、规模化、布局合理化发展,全面提高我省融资担保机构抵御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营造良好投融资环境,特制定本规划。

一、融资担保行业发展概况

 

(一)行业现状

  “十二五”期间,我省融资担保业着力强化引导和服务,建立健全监管框架体系,坚持规范与发展并重的原则,行业发展与监督管理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全省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一是机构数量迅速增加,资本势力增强。“十二五”期间,全省融资担保机构增加了197户,达到321户,基本实现了全省各县(区)融资担保机构全覆盖;总注册资本金达到了201.8亿元,年均增长33.9%。

二是融资担保业务快速增长。“十二五”期间,全省融资担保机构担保业务额、年末在保责任余额分别以每年平均30.8%、37.6%的速度快速增长,分别达到了268亿元、361.6亿元。

三是服务小微企业、支持“三农”经济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全省融资担保机构提供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额以平均24.2%速度增长,达到177亿元,占全省新增融资担保额的66%;支持“三农”经济融资担保额以26.8%的速度增长,达到53.8亿元,占到全省新增融资担保额的20%。

四是风险控制良好。全行业大部分融资担保机构都建立了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体系,对防范化解担保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十二五”期间,全省融资担保机构担保代偿额7.9亿元,累计解除担保额1005亿元,担保代偿率0.8%,处于较低水平。

五是监管体系日臻完善。为贯彻落实七部委《融资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精神,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符合我省实际、有利于融资担保行业规范发展的政策规定和制度文件,为监管部门依法依规监管、促进全行业规范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六是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十二五”期间,共举办了11期全省融资担保机构董事、监事、高管人员培训班,有近2000人进行了培训,基本完成了全省所有担保机构董事、监事、高管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全省担保机构董事、监事、高管人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较大提高,有效地带动了全省融资担保行业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二)存在问题

一是整体发展水平不高,行业素质有待提升。融资担保机构在资产规模、人员素质、业务模式创新以及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行业资信实力、融资担保服务能力、盈利能力弱,业务拓展与机构数量增长不同步。2015年,全省融资担保机构平均放大倍数仅为1.7倍,担保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自我发展与积累难度大。

 

二是区域布局不均衡,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从融资担保机构户数看, 2015年兰州市达到102户,占到全省总数的31.8%,融资担保机构较为集中;从担保业务放大倍数看,2015年7个市州超过了2倍,最高为白银市和武威市,分别为2.79、2.52倍,最低为兰州市和酒泉市,不足1倍,行业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十分突出。

三是经营难度增大,风险有所上升。受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影响,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能力难度增大,在保小微企业偿还贷款能力较弱,致使融资担保行业的经营难度逐步提升,增加了融资担保机构代偿风险,全省融资担保机构代偿额有快速增长的趋势。   

四是银担合作不畅,发展环境有待改善。绝大部分融资担保机构在银担合作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2015年,融资担保机构与四大国有银行开展业务的只有124户,占全省融资担保机构总数的53.7%,其余融资担保机构主要与农信社、城信社及小额贷款公司合作甚至参与民间借贷担保,难以起到有效推动企业向金融机构融资的作用。另外,抵质押登记不顺畅等问题也制约了融资担保业的发展。

五是再担保机制不完善,政策性功能发挥有限。省再担保集团成立时间短,资本实力较弱,再担保服务范围小,管理要求和服务标准尚未统一,提升全省融资担保机构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还较弱。

六是风险分担机制尚未建立,难以分散担保风险。银担合作中风险共担机制难以实行;再担保分担风险的机制尚不健全,提供风险分担的能力较弱;省级层面尚未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对融资担保机构发生的风险难以进行合理补偿等,由于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使融资担保机构的经营风险难以得到分散。

二、融资担保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融资担保行业未来五年发展将迎来较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一)发展优势

1、政策环境方面。从国家层面上看,对融资担保行业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2014年12月国家召开了全国促进融资担保行业发展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李克强总理就促进融资担保业发展专门做出了重要批示,马凯副总理做了重要讲话;2015年8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务院关于促进融资担保行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明确了融资担保业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等普惠领域的准公共产品属性,提出大力发展政府支持的政策性担保机构,构建可持续银担商业合作模式。从省级层面来看,出台了《关于加强融资担保业发展和监管工作的意见》、《甘肃省融资性担保机构审批管理办法》、《甘肃省融资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银行托管暂行办法》及《甘肃省融资担保业风险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等相关配套文件,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相关监管制度体系。同时面对中小企业日益增长的担保需求,社会各界对融资担保行业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视,尤其对服务小微企业、“三农”的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十三五”时期国家和省上对融资担保行业发展的政策向好,未来行业发展空间较大,是融资担保行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2、市场发展空间方面。一是从经济发展空间来看,“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关键节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将全面纳入科学发展轨道,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省仍处于经济发展周期的上升阶段,投融资需求旺盛,良好的经济发展质量和优质项目的实施,必将为融资担保行业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二是从融资担保市场发展来看,受各种因素制约,融资担保能力闲置与紧缺并存,一方面全省现有融资担保能力大量闲置,放大倍数较低,另一方面,社会对融资担保的需求仍然旺盛,由于小微企业达不到相应的贷款条件以及总量限制,难以达到融资需求。再者,现有通过融资担保解决的融资需求在银行贷款中占比非常低,债券、股权融资等新型融资方式覆盖面越来越大,对融资担保介入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融资担保服务边界下移的空间非常大。

3、自身发展方面。我省通过融资担保行业的规范整顿工作及加强监管力度,清退了一部分违法违规、不具备经营融资担保业务条件和能力的融资担保机构,一定程度上净化了融资担保业的市场环境,提高了融资担保业规范经营、风险控制、行业自律的意识。随着省再担保集团业务的深入开展,合作面的不断扩大,也将有力促进融资担保机构整体能力提升及全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二)面临的挑战

一是经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影响融资担保业的发展。全球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国内宏观发展环境虽然总体趋好,但面临的形势仍不乐观,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中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仍面临不少的困难,给融资担保机构带来了较大的经营风险。

二是国家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控信贷资金规模,制约融资担保业务规模的扩大。融资担保机构竞争压力加剧,进而影响到融资担保机构的经济效益,资本的逐利性易导致主业不强的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违规运作、急功近利,可能发生重大风险事件。

三是外部发展环境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融资担保行业的发展。如合作资金面窄,银担合作门槛高、资金量小,审贷条件较高,政策性风险补偿缺位,抵(质)押登记不顺畅,社会对融资担保行业的信任度低等,这些都不利于融资担保行业的快速发展。

三、融资担保业“十三五”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发展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缓解小微企业、“三农”融资难融资贵为导向,以大力发展政府支持的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为基础,以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为抓手,着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充分发挥融资担保机构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和防风险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主要目标

推进融资担保机构减量增质、做精做强,县市区实现政策性担保机构全覆盖,健全以省级担保机构为龙头、市州担保机构为主体、县市区级担保机构为支撑的全省融资担保体系;建立稳定的政府支持融资担保行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建立担保风险补偿机制,推进银担风险分担,形成政府、再担保、银行、担保共担分险、互利共赢的良好合作模式。到“十三五”末,全省融资担保余额突破1000亿元,其中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担保额占比达到70%,政策性担保机构数量及业务额占比分别达到50%、60%以上。

(三)基本原则

1、财政资金扶持与吸收社会资本相结合。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建立风险代偿补偿机制,重点支持服务小微企业、“三农”等普惠领域的融资担保机构;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充裕、灵活的优势,积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融资担保行业。

  2、提升行业层次与完善融资担保体系相结合。改善现有行业铺开面大、业务不精、定位不准、整体层次不高的局面,建立一支能力高、业务精的融资担保机构队伍,从机构提升实现行业提升;进一步完善省、市、县政策性担保机构全覆盖服务体系,形成布局合理、竞争适度、规范有序、运行高效的融资担保体系,提升整个行业的发展层次和实力。

3、活跃市场与强化监管相结合。积极运用融资担保资源,增加融资担保业的需求和供给,活跃市场;进一步规范融资担保行业经营行为,增加监管手段和人员力量,建立严密的监管网络,强化对融资担保机构的监管,形成市场活跃、经营规范的发展态势。

4、坚守主业与业务创新相结合。小微企业和“三农”是融资担保最重要的服务对象,是融资担保机构的主业,在此基础上,积极鼓励融资担保机构创新融资担保品种和业务模式,发展多元化业务,以寻求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

5、增强实力与优化布局相结合。通过财政注资和兼并重组,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水平高的区域性龙头融资担保机构;优化融资担保机构区域内的结构分布,建立与区域经济和小微企业数量相适应的行业布局,形成规模增强、行业布局优化的合理局面。

四、融资担保业规范稳步健康发展措施

 

(一)破解行业发展制约

1、加强银担合作。通过政府部门积极协调,促使银行业金融机构扩大与融资担保机构合作,切实降低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成本,探索建立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适当放大担保倍数、创新担保合作方式,减少银担合作中的障碍,提高融资担保机构服务小微企业和“三农”的积极性,促进银、担、企三方合作互赢。

2、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对经营规范、业务规模较大、致力于为小微企业和“三农”提供融资服务的融资担保机构,帮助其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和税收优惠政策;积极争取省级财政资金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建立政府、融资担保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共担机制,缓解和分散融资担保机构的风险压力。

3、优化发展环境。在融资担保行业系统内部,要加强自身能力、管理制度建设,提升实力和信誉,经营好信用、管理好风险、承担好责任;在融资担保行业系统外部,各级监管部门要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融资担保机构主动对接,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依法为融资担保机构进行抵(质)押登记,并为其债权保护和追偿提供必要协助,维护融资担保机构合法权益。同时,积极推进全省融资担保机构加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实现信息互通与共享,为融资担保业发展营造好的发展环境。

4、加快人才建设。继续做好融资担保机构高管、董事、监事的培训考试工作,并组织开展多形式的从业人员业务培训,提高行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及专业水平;积极引进高层次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优化融资担保行业整体的人力资源,打造高素质融资担保从业人员队伍。

(二)强化行业监管力度

1、增强监管力量。增加融资担保行业监管部门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加强对现有监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监管技能,积极引进专业监管人才,建立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监管队伍。

2、创新监管手段。探索建立账户监管,融资担保机构银行账户与监管部门监管系统直接建立接口,实现账户和报表对接审查监管,将融资担保行业的资金流动严格控制在监管视野范围内,彻底消除融资担保机构资金违规流动行为,提高监管实效。

3、强化日常监管。根据分类监管制度,加大对D、E类融资担保机构的检查频次及退出;做好融资担保机构的年度审计工作,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完善信息报送系统,及时掌握融资担保机构的运行动态,以增强监管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加强省融资担保业发展及监管联系会议办公室各成员单位的沟通协调,加大融资担保机构违规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提高风险监管能力;加强融资担保风险的前瞻性分析研究,及时发现重大融资担保风险苗头;强化风险事件防范措施,形成及时、高效的融资担保风险处置机制。

4、建立清退机制。在年度审计及分类监管基础上,对存在违法、严重违规及长期不开展融资担保业务的担保机构要建立退出机制,彻底消除以融资担保为遮掩开展非法集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等违法现象,厘清融资担保行业队伍,去伪存真,消除金融风险隐患。

(三)优化行业发展布局
        1、积极发展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各市州、县市区重点发展政府控股、参股的融资担保机构,稳妥推进互助性融资担保机构发展,引导成立行业性或区域性互助融资担保机构。“十三五”末,各市州至少有1户资本金达到1亿元以上、各县(市、区)至少有1户资本金达到5000万元的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

2、合理控制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的分布。根据全省各市州经济发展情况,合理分布各地区融资担保行业的容量。对融资担保业发展过剩的地区,如兰州、庆阳等市州,适当控制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的总量;对融资担保业发展不足的地区,通过新设、增资商业性担保机构,增加社会资本注入,以增强当地的融资担保能力。

 

3、推进再担保体系建设。省再担保集团在服务贫困县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的基础上,将省内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及符合条件的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纳入再担保服务范围,实现再担保机构网络完整、功能完备、服务完善、吸纳各类融资担保机构的全省再担保体系。 

(四)引导行业做大做强

1、开拓创新业务。融资担保机构在继续做好贷款融资担保主体业务的同时,紧跟金融改革和发展形势,开拓新的业务品种,探索开展金融租赁、债券融资、新三板上市融资、资产管理等创新业务,增加新业务量,以降低对贷款担保单一业务品种的依赖。

2、细化提升行业层次。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种类融资需求,选择优质专业的融资担保机构,引导培育其专注服务于农业、服务业、批发零售业、仓储运输业等细分行业的担保服务,做精做专,带动和引导整个行业进行细分和提升,改变当前融资担保行业力量分散、专业不突出的局面。

3、鼓励兼并重组提高整体实力。积极引导有条件、有实力的融资担保机构,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积极引导现有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增资扩股,鼓励新的社会资本入股现有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提升全省融资担保业的资本实力和融资担保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