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甘肃省委 甘肃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补齐发展短板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6年7月29日)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推动落实“十三五”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发展短板,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围绕与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深化省情认识,正视我省发展短板
“十二五”时期我省综合实力实现重大跨越,人均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城乡面貌发生重大变化,人民生活得到重大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与全国相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还相对滞后,经济总量小,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较为突出,还存在许多短板。
(一)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繁重。 农业仍然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仍然是全面小康的短板,农业转型升级基础薄弱,农业主导产业竞争力弱、农业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到2015年末,全省还有农村贫困人口289万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投入不足,部分地区农村饮水安全标准低、不稳定;建制村通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出行难、运输难问题仍未完全解决。富民产业规模小、产业链短、竞争力弱,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和重大项目支撑。
(二)总量供给不足,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础设施瓶颈制约突出。 一是交通网络化程度低,覆盖全省的交通骨干网络尚未形成。全省铁路网密度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0%左右,运营里程仅占全国路网规模的3%。市州之间连接公路的等级较低,只有53个县区通高速公路,全省尚无立体化布局的综合客运枢纽。民航机场数量较少,机场密度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0%,航线网络不完善,支线机场体量小、亏损严重。二是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工程型和水质型缺水并存,全省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2;耕地亩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流域、区域间水系连通程度低,水资源配置能力不足,供水可靠性不高,城乡经济和农业生产应对持续性干旱能力依然脆弱。三是生态地位重要和保护建设投入不足的矛盾突出,生态保护与建设任务艰巨,治理难度加大,全省森林覆盖率居全国第27位,90%的可利用草原出现退化,沙化土地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8%,湿地功能退化,水土流失治理度仅27.37%,生态灾害频发多发,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四是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路网密度低,道路拥堵问题突出;供水管网老化、漏失水较为严重,建成区供水管道密度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50%、排水管道密度占全国平均水平的63%,城市污水处理率8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约5个百分点;集中连片供热设施建设不足。全省城镇化率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6%。五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仅为33%,农村4M带宽覆盖率65%,网络覆盖深度广度、宽带普及水平、业务应用水平等基本指标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电信业务总量、用户、宽带普及率等基础指标排名处于全国后列。
(三)产业结构矛盾突出,增长模式不可持续。 一是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外的重型产业结构带来的成本压力和风险增大,传统产业产能过剩,企业产品结构单一且以“原”字号和“初”字号为主;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产业行业上下游不配套;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生活性服务业有效供给不足、质量水平不高。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规模仍然较小,不足以弥补传统增长动力弱化所形成的缺口。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缺乏;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和软件业、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等高精尖领域的产业和技术基础薄弱,产业竞争力弱。三是风光电等新能源就地消纳能力不强,跨区域电力外输通道建设滞后、外送通道容量偏小,调峰能力不足,制约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城乡配电网建设水平相对滞后,局部电网结构薄弱,部分农村地区供电质量和可靠性不高。
(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薄弱,保障水平低。 一是教育总体发展程度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人均受教育年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年(我省8.5年,全国为10.5年)。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城乡、区域、校际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仍很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与优势不明显,缺乏竞争力。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债务沉重,生均占地面积和生均建筑面积分别仅为57平方米和27平方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持续发展面临瓶颈制约。二是卫生资源相对不足,健康产业发展滞后,难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城乡地区间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城乡居民可享受的医疗卫生服务不均等。养老服务机构专业水平低,现有机构护理型床位只占1.5%,护理员队伍规模小,人员流失问题普遍存在。养老服务业发展缓慢,产业链尚未形成。三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历史欠账较多,地区发展不平衡。全省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达标率在60%以下。村、社区文化服务设施严重不足,文化服务管理人员缺乏,服务质量效益水平低。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全省39%的3A级以上景区道路在三级以下,没有形成一家固定的景区大型驻场演出项目。
(五)人力资本发展支撑薄弱,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一是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培训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信息化水平低,各类培训资源过于分散,培训内容和市场需求结合不紧密,培训质量不高。劳动力供给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实训基地、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发展滞后,创业孵化能力薄弱。就业退出人员流转安置机制尚未建立,保障兜底水平低。二是创业环境亟待优化,创业园区建设滞后,相关服务难以满足多元化需求。各地财政资金对初创人员、创业困难人员扶持力度较小,对就业创业投入不足,创业担保贷款规模呈现下滑趋势。专业技术人员中高职称人员流失严重,创业软硬环境建设亟待同步推进。三是企业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撑能力弱,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紧缺,研发设计乏力、规模小;大多数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领先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仍处在较低水平;产学研用融合度还不高,科技成果没有实现有效转化。
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深化省情认识,正视困难,下大力气化解困难矛盾,补齐发展短板,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差距,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扩大有效供给,增加和激活有效需求,提高经济发展整体性和协调性,实现我省转型发展,努力到2020年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优先补齐扶贫短板
(一)加快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深入实施“1+17”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案,到2020年,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农村公路基础设施网络逐步完善,贫困群众喝上方便、稳定、安全的饮用水,基本完成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十三五”完成建制村通畅工程1.44万公里、“千村美丽”示范村村组道路1万公里、农村路网改善工程1万公里。加快农电保障工程建设,2016年底实现全省6220个贫困村动力电覆盖率达到100%。实施贫困村供水改造提升工程,到2017年完成1107个贫困村的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26万户群众实现通水入户。加快易地扶贫搬迁,到2020年完成50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搬迁任务,基本实现符合条件和有搬迁意愿的群众应搬尽搬。启动实施“十化生态文明小康村”工程。着力优化贫困地区农村能源结构,深入推进光伏扶贫工程,通过集中式地面电站和户用分布式发电系统,带动9.2万贫困户持续20年年增收3000元左右。
(二)大力发展多元富民产业。 到2020年,全省特色优势产业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0%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5%,农业增加值达到130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00元,初步形成富民产业多元发展、体系日趋完善、带动农民收入稳定快速增长的良性发展格局。2016年新增特色产业面积150万亩,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1.5%,农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5%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以增加群众收入为核心,加快推进草食畜、优质林果、蔬菜、马铃薯、中药材、玉米制种六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建设,注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推动“企业+基地+农户”的一体化生产。加快创建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实施道地药材认证,扩大中药材标准化种植面积。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开发建设景区辐射型、古镇村落型、田园风光型、传统民俗型、养生度假型等多种类型的乡村旅游村镇,创建旅游强县和旅游名镇名村。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加大旅游扶贫重点村建设力度,2016年优先支持71个重点村建设专业旅游村;到2020年,全省建成专业旅游村500个以上。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农村流通市场建设,推广发展电子商务,完善功能及配套设施,促进我省农产品上网销售。
(三)稳固农业的基础保障地位。 深入推进“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力争到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520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农田高效节水技术推广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全省肉牛、肉羊规模化养殖比重分别达到50%和60%,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00个以上。实现到2016年底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200万亩,粮食产量达到1100万吨,农田高效节水应用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新增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600个,农机总动力达到2770万千瓦。着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和物质装备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稳定农业基础地位。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业经营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组织实施好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甘肃)建设项目。建设国家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培育一批在国际国内市场有竞争力的绿色品牌。
三、破解城乡发展瓶颈制约,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一)加快完善综合交通网络构架。 深入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6873”交通突破行动,完善城际交通和省域内交通网络,打造战略通道和区域交通枢纽。到“十三五”末,全省铁路网主骨架基本建成,高速铁路贯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形成快速客运网和大能力货运网,铁路运营里程达到7200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达2000公里以上,市州铁路覆盖率达到100%。全省新增公路通车里程600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73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乡镇通国省道、村村通沥青或水泥路,重点旅游景区道路与干线公路实现联网。全省民用机场达到12个,实现市州民航全覆盖、县级城市单元覆盖率达到85%,通用机场体系基本构建。铁路方面,2016年建成铁路500公里以上,力争开工建设中卫至兰州客运专线、兰州至张掖三四线、平凉至庆阳铁路,加快推进西宁至合作至成都铁路、敦煌客专、宝鸡至中卫铁路增建二线、大兰州城际综合快速路网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兰州至重庆、宝鸡至兰州客专、银川至西安、兰州铁路综合货场、干塘至武威南铁路增建二线、兰州至合作、敦煌至格尔木铁路及兰州轨道交通建设进度。公路方面,2016年力争建成白疙瘩至明水、临洮至渭源、北仙路西渠至武威段、民勤至红沙岗等高速(一级)公路600公里;建成岭峰至角弓等二级公路2000公里;建成农村公路通畅工程1.5万公里。争取国家尽快批复G8513平凉至绵阳国家高速公路平凉至天水段、G1816乌海至玛沁国家高速公路景泰至中川段、G85银川至昆明高速公路彭阳(宁甘界)至平凉至大桥村(甘陕界)段等国家高速公路项目。加快建设柳沟至敦煌、瓜州至敦煌高速公路、盐池湾至雅丹旅游公路、敦煌景观大道及嘉宾出行大道等文博会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民航方面,2016年确保建成兰州中川机场二期扩建飞行区工程和兰州中川机场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加快敦煌机场扩建工程建设并力争早日建成投运。积极推进陇南成州机场建设进度;加快天水军民合用机场迁建、兰州中川机场改扩建工程及平凉、临夏、定西等支线机场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全省通用机场建设及相关前期工作。
(二)加强区域水资源保障能力建设。 到2020年,全省新增水资源配置能力5.4亿立方米,县级以上城市和工业区供水保证率达到95%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为我省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供水资源支撑与保障。2016年解决全省1107个贫困村26万户118万人饮水安全不稳定问题,新发展河西走廊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0万亩以上,新修梯田80万-10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0平方公里。以节水型社会建设和骨干水资源调蓄配置项目为突破口,深入实施“6363”水利保障行动,加快引洮供水二期、民勤红崖山水库加高扩建、天水城区供水、引洮济合、兰州市水源地、引黄济临、庆阳小盘河等在建工程进度,全力推动白龙江引水、马莲河水利枢纽等项目前期工作。
(三)加快推进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到202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12.58%以上,森林蓄积达到2.62亿立方米以上;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3%-54%,“三化”草原治理率达到55%;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30%,重点区域土地沙化得到有效防控,初步遏制湿地面积萎缩和河流生态功能下降趋势,生态补偿体制机制初步建立,生态产品供给有效增加。力争到2017年底,全省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2%-53%,“三化”草原治理率达到47%,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28%。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继续组织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快推进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工程,争取启动实施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及祁连山区、两江一水、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董志塬区固沟保塬综合治理工程。
(四)着力打造国家综合能源基地。 充分发挥我省能源资源综合优势,坚持稳增煤炭、稳增油气、稳增风光,强化能源消纳、转化利用和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加大电力外送,推动能源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到2020年,全省一次能源生产能力达到1.05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产能7500万吨、原油产能1000万吨左右、天然气5亿立方米左右;电力装机达到7500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2500万千瓦、光电装机1100万千瓦、水电装机950万千瓦、火电装机2950万千瓦;力争实现电力外送600亿千瓦时。以甘肃新能源综合示范区为重点,建设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和新能源外送基地。建设陇东国家大型煤电基地和煤电外送基地,推进陇东至东部地区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河西第二条新能源外送通道建设;加快酒泉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设,力争2017年建成投运;建设酒泉特高压工程配套瓜州常乐400万千瓦调峰火电项目。加快建设自西向东贯穿全省,连接河西、陇东两大能源基地的750千伏输电工程,加强与周边省区联网运行。通过发电权置换、弃风电量供暖、直接交易等多种形式,强化新能源就地消纳,努力推动新能源电力跨省区规模化外送。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强化煤炭资源勘探和接续保障,推动煤炭分质分级利用,提高煤炭高效清洁开发利用水平。促进油田规模高效开发,加快天然气勘探开发利用和省内天然气支线管道和输配气设施建设,提高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大力实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电能替代等电力惠民工程,推动能源消费升级。
(五)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打造一批县级小城市,2020年全省县级市和市辖区比例达到30%以上,建制镇比例达到70%以上。大力实施“两供两处一轨一廊一市一场”建设,“十三五”期间新建和改造供水管网2500公里、燃气管道2450公里、污水管网6100公里,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建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300公里以上,新增停车设施3300处、总泊位达到80万个。2016年新建和改造供水管网500公里、燃气管道480公里,新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50公里以上。着力解决“城市病”,新建、改造、拓宽一批城市道路,加强城市地下和地上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快棚户区和危房改造,有序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打造智慧城市,推进城市绿色发展,提高建筑标准和工程质量。争取国家支持兰州—西宁城市群、关中—天水城市群建设。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六)提升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覆盖水平。 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全省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量突破500万户,新增4G基站4.3万座,累计基站总数达到9万座,全省宽带信息网络覆盖城乡,城市宽带用户20Mbps宽带接入能力覆盖率达到100%,农村地区普遍具备8Mbps宽带接入能力,全省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总量达到2T以上。深入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全光纤网络城市和4G网络建设,推动光纤到户进程,统筹提高城乡宽带网络普及水平和接入能力。组织实施“宽带乡村”和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加快光纤宽带和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乡村工程。加快建设基于IPv6的下一代高速宽带网络,推进城域网高速互联。加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强化重要领域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促进信息互通互享,降低服务消费成本。
四、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一)实施创新驱动,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到2020年,力争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年均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1%,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达0.4件;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产业竞争力显著提高。围绕石油化工、冶金有色、装备制造、建材等特色优势领域,组织实施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加快推进先进实用技术在传统产业的应用,打造石油化工及合成材料、有色金属新材料、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绿色生态农产品加工等8大产业链,改变企业产品结构单一、产业行业上下游不配套的局面,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实施“中国制造2025”甘肃行动纲要和“互联网+制造”行动计划,推动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高层次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优势产业从半成品向产成品转化,从粗放低效向优质高效提升,从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从短链向全链循环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抓住国家发展改革委与我省建立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委省协同机制的有利机遇,加快推动我省优势产业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开展产业合作。
(二)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域,壮大发展规模。 到2020年,培育发展100户骨干企业,力争打造50条百亿元新兴产业链,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6%;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3%。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在加快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突出位置,以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和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型煤化工、现代服务业、公共安全等领域为重点,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攻坚战,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激发创新活力,在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环节方面取得突破。加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蓬勃发展,催生一批新产业和企业集群,不断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模。
(三)推进产业聚集发展,增强整体竞争力。 到2020年,打造15个特色鲜明、产业链完善、引领带动作用强的国家级和省级产业聚集区。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按照产业关联和产业链发展需求,合理布局各类产业聚集区,推动创新要素、骨干和配套企业向产业园区集聚,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围绕建设国家级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集合创新资源,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创新支撑能力。继续推进金昌有色金属新材料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聚集发展试点,依托金昌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兰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在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打造不同层次、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产业链完善、引领示范作用显著的专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形成对经济发展规模、质量具有引领作用的增长极。
五、推动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一)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力争到2020年底,全省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信息产业总收入达到800亿元,年均增长2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电子商务交易额和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35%。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现代化发展。放宽市场准入,全面落实鼓励类生产性服务业用水、用气、用电价格与工业并轨政策,完善行业标准,实现服务业与工业、农业等在更高水平有机融合。鼓励生产性服务业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工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发展研发设计、第三方物流、融资租赁、信息技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检验检测认证、电子商务、商务咨询、服务外包、售后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品牌建设、创业孵化等重点领域。加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公共平台建设,促进农业与信息技术服务融合,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建设,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二)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发展。 围绕人民群众对生活性服务的普遍关注和迫切期待,增加服务有效供给,提升服务质量水平,推动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引导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生活消费方式由生存型、传统型、物质型向发展型、现代型、服务型转变。健全标准体系,推动餐饮、住宿、批发零售、居民和家庭服务等传统生活性服务业规范化、精细化发展。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居民和家庭服务、健康养生服务等需求潜力大、带动力强的生活性服务业。围绕我省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加快旅游服务、体育服务、文化服务、法律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
六、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一)着力推进教育协调发展。 到2020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均达到95%。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学前教育向行政村延伸,实现全省各地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儿园全覆盖。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均衡配置教师、校舍、设备、图书等资源,实施普通高中建设攻坚计划,支持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扩大培养能力,提高教育质量。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加快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建设,支持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试点,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二期工程,支持省属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增强高校服务地方发展能力。大力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加快建设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切实改善乡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
(二)着力健全公共卫生和健康服务体系。 到2020年,全省每千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5.5张;力争实现“15分钟养老服务圈”覆盖所有城镇居家老年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以上的乡镇、60%以上的农村社区和100%的贫困村,社会养老床位达到每千名老年人35张以上。加强县级及以下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覆盖。实施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促进工程、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服务保障工程、疑难病诊治能力提升工程,支持省级和地市级医院加强儿科、肿瘤、传染病等薄弱环节建设。加强食品药品技术支撑体系和突发安全事件应急体系建设。推进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设施、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年人活动中心建设。加快天水麦积、张掖甘州及庆阳、临夏等国家级和省级养老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探索旅游养老、养生养老、度假养老等新型养老模式。建立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医疗服务绿色通道,积极推动医养融合发展。
(三)着力推进文化旅游发展提质增效。 到2020年,实现省、市州、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公共文化设施达标,全省建成20个大景区,旅游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推动全省经济转型发展的富民产业和支柱产业。按照《甘肃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对达不到国家标准的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场馆进行新建或改扩建。实施大景区建设工程,谋划建设投资规模大、体验内容多、文化内涵深、带动功能强的旅游大项目。加强集散中心和游客咨询中心建设,加快连通景区道路和停车场、自驾车房车营地、旅游厕所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七、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建设科技创新型甘肃
(一)加强人力资源培育和人才队伍建设。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加快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大力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2016年力争新建2个国家级和4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实施好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青年人才等工程,在优势学科和重点领域培养一批人才。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依托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通过定向培养、联合培训等方式,为产业发展培育紧缺急需和实用性人才。打通职业教育升学渠道,构建从中职教育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继续利用财政资金补贴方式,支持骨干企业选用发展急需的大学毕业生,选拔、培养一批熟悉市场运营等方面的产业领军人才,提高企业技术人才整体水平。加强就业培训服务投入力度,高度重视对农民工、职业农民、退役军人等的培训,及时对失业人员进行技能再培训,使劳动者更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研究建立人才引进资金,制定更具竞争力、吸引力的人才引进制度,广泛吸纳海内外高级人才、知名科技专家到我省工作。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才选拔使用、合理流动和收入分配激励机制,为各类人才提供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
(二)加快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 到2020年,基本形成要素聚集、载体多元、服务专业、资源开放、形式丰富的创业创新生态体系。创建1-2个国家新兴产业“双创”示范基地,创建2个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10个省级“双创”示范县区市,建设完善10个大学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园。加大创业孵化基地和示范园区建设力度,到2020年建成100个省级创业示范基地,对符合条件的给予奖励补助;建设80个县级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基地,80个农民工返乡创业园,50个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训基地,20个创业创新示范园。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环境优、氛围好、开放式的众创空间,鼓励各类主体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发展新引擎。加强创新资源共享,积极构建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创业创新服务平台。深入实施创业创新示范园建设提速行动、大学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园提质扩容行动、农村创业富民行动和信息惠民新业态培育行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加强重点区域创业创新平台建设,增强城市创业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作用。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加大创新领域国际合作,做好新能源国际创新合作平台、中埃(开罗)大禹节水灌溉科研生产及工程技术服务基地、丝绸之路甘肃酒泉水科技国际合作园区等创新平台建设。
(三)建设科技创新型甘肃。 到2020年,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科技经济深度融合、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重点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进入国内先进行列,优势领域技术水平跻身国际先进水平。创建10个国家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0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0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2016年争取国家批准设立3个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要在创新资源配置、创新绩效评价、创新平台建设、创新收益分配、创新人才使用等五个关键环节上实现突破,把更多资源配置到优势企业和机构,最大限度促进科研成果就地转化,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龙头带动作用,积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在重点领域实现创新牵引,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机融合。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构建完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构建跨区域创新网络体系,推动创新要素互联互通,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健全科技市场体系,建设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搭建有利于科技成果快速转移转化的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通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通道,催生一批新兴产业,培育经济发展新亮点、新动力。
八、强化实施保障
(一)用足用好国家补短板的政策措施。 抢抓并用好国家加大“一带一路”建设、脱贫攻坚、城镇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方面资金、政策支持力度的机遇,加强项目谋划,积极向上争取,保持有效投资力度,合力推进补短板重点领域建设。降低企业债务负担,创新金融支持方式,提高企业技术改造投资能力。“一企一策”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制重组,转换经营机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充分用好国家进口贴息政策,鼓励企业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实施一批新的重大科技项目,打造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具备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创新企业。完善电价市场化形成机制,稳步推进电力直接交易,扩大新能源参与大用户直购电交易规模。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制度。
(二)加大政府支持和服务力度。 财政性资金要加大对薄弱环节、重点领域、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省级各部门申报、安排的专项资金优先保障补短板重大项目建设。创新投入机制,优化政府财政资金安排方式,建立健全权责一致的财政资金管理方式。根据不同项目情况,可通过投资补助、基金注资、担保补贴、贷款贴息、股权投资、资本金注入等方式支持建设,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实施“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落实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性贷款。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最大限度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同步落实事中事后监管措施,消除各类资本进入薄弱领域的壁垒。全面运用甘肃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推行项目并联审批,简化审批环节,提高项目建设便利化程度。
(三)创新和加大项目建设融资支持保障。 突出政府资金引导,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政府投资基金体系,吸引社会资本投资重点领域和项目。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单位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和集合债(票据)等各类债券,筹集项目建设资金。整合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设立工业和信息化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制造业升级和两化融合。开展改制重组,加快国有企业上市进程,创造条件实现集团整体上市,提升企业融资能力。完善上市培育服务体系,推进项目企业上市。鼓励上市公司通过配股、增发和发行可转换债券、公司债等方式再融资。支持项目单位通过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金融资产交易市场等融资。金融机构要采取总行直投、银团贷款、金融机构联合贷款、单列信贷计划和转让信贷资产等方式支持项目建设。开展集体林权、排污权、收费权、特许经营权、购买服务协议预期收益等抵质押贷款;利用城镇供水、供热、发电、污水垃圾处理等预期收益质押贷款,拓宽项目融资渠道。
(四)发挥社会资本的重要作用。 更加注重引入市场机制,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在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生态保护、基础设施等领域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的积极作用,加强薄弱环节建设,推动形成市场化、可持续的投入机制和运营机制。全面推行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筛选一批回报稳定的项目供社会资本进入。省级和有条件的市县设立PPP支持发展基金,为项目提供融资增信。改进政府投资使用方式,在同等条件下,政府投资优先支持引入社会资本的项目。继续加大申报利用专项建设基金力度,着力解决项目资本金不足问题,带动商业银行贷款促进薄弱环节建设。
(五)激发创新发展活力。 鼓励研发机构、高等院校通过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等方式,自主决定向企业或者其他组织转移持有的科技成果,不再审批或者备案。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要求,尽快将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全部下放给符合条件的项目承担单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所得收入全部留归单位,纳入单位预算,实行统一管理,处置收入不上缴国库。鼓励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创新主体转移转化科技成果,支持科研人员兼职和离岗转化科技成果,加强对创新人才的股权、期权、分红激励,科研负责人、骨干技术人员等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比例不低于60%。建立促进国有企业创新的激励制度,对国有科技型企业在创新中做出重要贡献的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落实支持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六)加强组织领导。 省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本意见,结合各自工作职责,积极推动补短板重大工程和工作任务落实。各市州和县市区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健全协调工作机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提升服务和管理能力,切实把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加强阶段性任务督促检查力度,确保补短板重点工作有序推进、按期完成,有力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