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郑文凯一行深入定西市渭源县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29.02.2016  11:36

2月24日,国务院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郑文凯带领调研组深入定西市渭源县,专题调研脱贫攻坚工作。省扶贫办副主任李世英,市委书记张令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陈国栋及市委农工部(市扶贫办),渭源县党政主要负责人陪同调研。

郑文凯一行来到田家河乡元古堆村,深入圣源公司生态旅游及特色养殖项目现场和良种羊繁育专业合作社,仔细观看元古堆村史馆,实地察看精准脱贫特别是产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对元古堆村在精准脱贫经验中总结出的“党建+”、“科技特派员领办

企业+农户保本分红”、“公司投资+农户土地入股”、“企业主办+群众入股”联办经营实体、“能人+贫困户”创办小微企业等模式办法,以及在精准脱贫工作中采取的工作措施和取得的工作成绩表示充分肯定,并勉励镇村干部一定要继续发扬党员先锋工作作风,出点子,多谋划,为当地老百姓多做一些好事、实事,争取早日脱贫摘帽。

随后,郑文凯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市、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以及对国务院扶贫办定点帮扶工作的意见建议。他指出,定西是全国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扶贫开发的发源地,扶贫开发30年来,探索出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为甘肃省乃至全国扶贫工作创造了经验。在新一轮精准脱贫工作中,定西市又创新提出了“3456”精准扶贫工作思路,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郑文凯指出,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到了啃硬骨头的攻坚阶段,定西作为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核心区和最困难地区,脱贫任务更加艰巨。下一步,国务院扶贫办将继续把帮扶渭源作为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不断强化工作举措,继续加强东西协作等结对帮扶机制,努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精准脱贫。要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帮助渭源县发展电商扶贫、旅游扶贫,进一步拓宽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同时,国务院扶贫办将切实发挥好部门职能作用,完善扶贫政策,创新工作措施,健全考核办法,把脱贫成效作为对地方工作进行考核评估最主要的依据,看政策精准不精准、投入精准不精准、措施精准不精准,不断提高识别的精准度、脱贫的真实度和群众的认可度。

市委书记张令平在介绍定西市精准脱贫工作时说,2015年,全市上下坚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首位工作、一号工程,紧盯“六个精准”要求,举全市之力加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工作中,采取了七个方面的措施和办法。一是总结提炼出了水路电房、输加种养、教培文卫、迁保贷商的精准扶贫政策“16”字口诀,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掌握理解政策措施。二是探索建档立卡精准识别的有效方法,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五个统一”的工作标准,创新提出建档立卡“五步”工作法,全面完成了全市2014年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三是全面落实省委“853”精准脱贫管理办法,以挂图作业和农户台账的精细化管理,倒逼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落实。四是创新多元化富民产业培育模式,着力为贫困群众打造稳定增收的孵化基地。五是创新精准扶贫专项贷款模式,帮助贫困户找准致富门路和增收产业,充分放大专项贷款使用效益。六是创新互助资金担保贷款模式,放大资金使用效益。七是创新双联行动和社会帮扶模式,整合资源重点突破,进一步扩大社会力量帮扶的覆盖面。下一步,要坚持做到“八个抓好、八个强化”,即抓好一号工程、强化首位意识,抓好政策衔接、强化机遇意识,抓好数据平台、强化精准意识,抓好产业发展、强化核心意识,抓好内生动力、强化自强意识,抓好瓶颈突破、强化短板意识,抓好考核督查、强化责任意识,抓好舆论宣传、强化氛围意识,确保全市按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

就做好今后的帮扶工作,张令平提出两个方面的意见建议,一是将全国性光伏扶贫等试点工作优先安排在渭源县开展;二是在普遍性扶贫政策上对定西市和渭源县适度予以倾斜支持,进一步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供稿:定西市 范振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