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宝君厅长在2015年全省水利局长会议上的讲话
认清新形势 把握新机遇
努力推动全省水利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2015年全省水利局长会议上的讲话
省水利厅厅长 魏宝君
(2015年2月12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14年水利工作,分析水利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安排部署2015年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2014年的工作回顾
2014年,是我省水利改革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年。全省水利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一手抓水利建设,一手抓改革管理,水利工作取得了新成效。总的来看,有四个方面的特色和亮点。
一是水利建设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和投资方向,加强对上汇报衔接。全省水利总投资达114.13亿元,其中中央投资达到76.33亿,较2013年分别增长7.8%、13.2%,水利投入再创历史新高。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建成通水试运行;古浪黄花滩水利骨干工程开始发挥效益;靖远双永供水主体工程建成;会宁北部供水、引洮入潭、引洮济合、积石山引水、石门河引水、南阳山片移民供水、引大入秦渠道除险加固项目建设进度明显加快;天水城区供水和兰州新区石门沟2号、3号水库开工建设。在解决了国家下达的规划内180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的同时,又解决了7个试点县规划外26.83万农村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河西走廊国家级高效节水灌溉、中东南部地区特色农业节水和全省抗旱规划项目、重点山洪沟道治理项目启动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持续向好,敦煌党河流域重点治理稳步推进,黑河流域近期治理成效得到进一步巩固。
二是前期工作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果。 引洮供水二期、黄河干流甘肃段防洪治理、引哈济党、民勤红崖山水库加高扩建、白龙江引水、马莲河水库、青走道水库7个新建项目;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和田间高效节水灌溉2个续建项目;以及配合国家实施的南水北调西线一期、黑河黄藏寺水利枢纽、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治理3个项目累计12个项目列入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范围。引洮二期成为我省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史上推进最快的一个项目,项目建议书和我省提出的新的建设管理体制一次性得到国家批复,可研报告获批后将在今年开工建设。其他项目的前期工作在国家推进重大节水供水建设的背景下也取得了重大进展。黄河干流治理可研报告即将由国家发改委审批,也将在今年开工建设。民勤红崖山水库加高扩建工程项目建议书国家发改委已批复。引哈济党工程项目建议书即将进入国家发改委审批程序。白龙江引水工程规划报告及各专题报告已上报水利部审查。马莲河水库、青走道水库项目建议书正在编制。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治理上升为国家层面推进的重大战略规划项目后,各项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三是水利改革有了新进展,取得新成绩。 以水权改革奠基础、以水价改革增动力、以投融资改革添活力、以水管改革促激力,厅党组确定的四项重点改革工作取得新进展。我省被水利部列为全国水权改革7个试点省份之一,疏勒河流域水权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将凉州、民勤、民乐、高台、白银5县(区)列为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县,省上选择在疏勒河灌区开展灌溉用水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展开。全国水利改革试点确定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基本完成,水利部确定的武都区、白银区、凉州区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陇南市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方案即将由省水利厅、陇南市政府联合批复实施。省水投公司组建运营,全面负责引洮二期工程前期及建设管理工作,承接银行贷款支持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控股建设天水城区供水工程,与兰州新区和山丹、秦安、张家川、庄浪、清水、民勤、凉州等7县(区)签订了水务一体化合作协议,在创新重大水利工程建管体制、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水利建设、推进水务一体化合作经营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彰显了水利改革的强大活力和激力,也印证了水利改革发展的社会愿望和内在动力。
四是水利管理迈出新步伐,呈现新气象。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省市县三级坚持以上带下、以下促上、上下联动抓整改、转作风,细化管护任务,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水问题,树立了水利部门执政为民、兴水为民的良好形象。坚持依法行政,大力减政放权,省级水行政审批事项减少为12项,调整下放了部分水利项目的审批权限,对建设项目招标备案实行分级管理,激发了市县工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工作通过了国务院组织的首次考核,各项指标达到控制要求,“三条红线”指标分解细化到14个市州、86个县区。水利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甘肃省河道管理条例》、《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和《石羊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管理办法》颁布施行;《甘肃省农村饮用水供水管理条例》列为2015年省人大立法计划。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积极支持纪检监察部门履行监督责任,水利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推进,为水利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障。
过去一年,省委省政府对水利工作高度重视,省委常委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和省长办公会议多次研究部署水利工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就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机制、水利投融资改革、抗旱防汛减灾作出重要批示,并多次深入引洮工地和饮水安全、高效节水灌溉现场调研指导工作;省上专门召开了高效节水灌溉现场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现场会和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电视电话会议。水利部对我省水利改革发展给予了极大地关心和支持,对重大水利项目前期、引洮一期工程攻坚、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水利重点领域改革等给予了精心指导。省政府与水利部深入座谈、密切衔接,共商甘肃水利改革发展大计,签署了《共同推进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水利工作框架协议》;联合印发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水利扶贫重点项目实施方案》以及推进水权、水价试点改革的多个方案。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认清存在的不足。 一是 项目法人责任制不落实的问题依然存在。 重建轻管、建管脱节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建后管护机制不健全,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和效益的发挥。 二是改革推进不得力的问题依然存在。 改革的统筹性和协调性不够,改革措施之间的融合度不高。对改革成果的提炼和总结不够,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停留在原地,没有复制和推广。 三是民生工程不精细的问题依然存在。 稽查、检查和审计发现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多。小型水利建设、末级渠系改造等农田水利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依然比较突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期望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四是能力建设不适应的问题依然存在。 基层实施的水利项目多、投资规模大,但技术人才缺乏,监管力量不足,建设管理和监督管理不到位的问题比较突出。对这些问题,我们要端正态度、认真研究,切实解决。
二、水利工作面临新的形势、机遇和要求
科学认识水利发展面临的形势、牢牢把握发展机遇、主动适应发展要求,是做好水利工作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大逻辑。”在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经济增长速度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就保障国家水安全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对水利工作赋予了新内涵、新任务和新要求。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水利部的大力支持下,我省水利得到了长足发展,一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水利投入力度越来越大,基建规模越来越大;一个最深切的感受,就是治水管水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以建为主向建管并重转变;一个最明显的事实,就是水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度越来越高,水利服务的面越来越广;一个最值得总结的经验,就是用改革的办法不断破解水利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水利事业才能健康快速发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新一轮治水兴水进程中,我省水利发展面临一些新的形势,迎来了新的机遇,也面临一些新的要求。对此,我们认识要到位,方法要对路,工作要适应,这样才能与势同步、与时俱进地抓好工作。
(一)牢牢把握节水优先的根本方针,集约高效优化配置水资源。 集约用水、高效用水、大力节水是实现水资源永续利用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我省水资源总量不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全国的1/2,耕地亩均水资源量约为全国的1/4;时空分布不均,与经济社会发展、人口及耕地的分布不匹配;利用效率低,全省农业灌溉用水占总用水量的80%左右,河西局地高达90%,灌溉水的效率仅为52%。客观的水资源现状和不合理的用水结构,要求我们必须走高效用水之路。当前,国家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对用水总量、用水效率、限制纳污控制都有严格要求,并且每年都要进行考核,这种硬约束和“紧箍咒”倒逼我们必须走集约用水之路。为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省委省政府确立了实施“3341”项目工程、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这些都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节水优先的根本方针,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加快实现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粗放用水向集约用水转变,使水利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民生改善的重要依托、扶贫攻坚的重要载体、生态建设的重要基础。
(二)准确把握经济转型升级新机遇,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水利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化解落后产能的重要渠道,也是增强经济韧性、拓展回旋余地的重要途径。在当前传统产业投资相对饱和、产能已近峰值的情况下,国家将把投资重点更多地转向铁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关系全局、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重大水利工程,特别要在中西部地区建设一批重大引调水工程、大型水库和节水灌溉骨干渠网。当前,我省7个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开展,引大济西、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工程的论证以及中小型水库项目的前期工作也在加快推进,我省重大项目建设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水利建设大有可为,全省水利投入必将迎来新的高峰。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一机遇,抓紧开展各类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尽早开工建设。
(三)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新要求,创新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 我省水利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长期以来积累的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水利建设受投资制约,工程运行受水价制约;水利市场化程度低,水管单位缺乏企业管理理念;水资源管理离完整的水权制度建设还有很大差距。当前,水旱灾害频发、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恶化等日益复杂,水利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这些问题,固然有自然和历史的因素,但更深层次的还是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李克强总理在水利部考察时指出,水利建设要通过深化改革,更多运用市场机制。在加大政府投入、盘活存量的同时,创新投融资机制,敞开大门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积极推行政府与私营部门合作等模式,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分担机制,让民间资本在水利建设运营领域尝到甜头、大显身手。更好发挥政策性金融支持水利的作用,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用改革红利促进水利事业发展。
去年11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对社会资本投资运营水利给予了明确的政策规定。目前,水利部会同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制定《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的实施意见》,对社会资本参与的范围和方式、优惠和扶持政策等做了进一步的细化。这个意见水利部已征求了各省区的意见,将在近期下发。在今年的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期间,水利部和中国农业银行召开了深化战略合作座谈会,并组织31个省(区)水利部门与农业银行分行就具体合作事宜进行对接。中国农业银行表示,将准确把握水利信贷“国家有指令、人民有期盼、投资有来源、运营有收益、本息能偿还、收益不丰厚”的特点,把握水利建设规律,积极探索创新,提供优惠利率,延长贷款期限,当好财务顾问,综合运用投资、信贷、证券、基金、保函等金融工具,采取资产证券化、PPP、BOT等方式,持续加大水利金融支持力度。各地要抓住社会资本投资水利、金融机构支持水利这一改革新机遇,结合本地实际,主动谋划和思考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本地水利工程建设运营有关工作,并主动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对接,进一步激活本地水利建设市场。
今年,国家将把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作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加以推进。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要求,要明晰农业水权,严格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完善用水计量设施,在保证农民定额内基本用水需求的同时,对超定额用水实行累进加价。要完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对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实行分类水价,并适当提高农业用水价格,力争达到成本水平。今年国家还将推进水权登记确权试点,深化农村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等。各地一定要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这一机遇,结合实际,务求实效地推进水权、水价、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构建水利又好又快发展的体制机制。
(四)准确把握农业转型发展新要求,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水利基础。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加快农业转型发展,就是要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高效节水灌溉是用现代技术装备武装农业生产、构建新型农业生产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促进水、肥等农业生产要素的高效利用,提升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年国家将继续实施东北节水增粮、西北节水增效、华北节水压采、南方节水减排等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并启动实施地表水过度开发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这为我省规模化推动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带来了十分重要的机遇。前一段时间,水利部正式印发了《西北地区节水增效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总体方案(2014—2018年)》,规划按照“节水增效、生态优先,改造为主、严控新增,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规模推进、差别对待,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原则,5年间在我省的河西走廊和沿黄灌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50万亩。去年11月,水利部分管领导在我省调研时指出,河西地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牢固树立节水增收两重目标,在把水节下来的同时,把老百姓的收入提上去。一是建立动力机制。要引导群众积极主动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大力培育头龙企业,产销对接,使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有动力。二是建立倒逼机制。要严格用水管理,强化对水资源利用的监管,用总量的刚性约束倒逼群众自觉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三是建立激励机制。要推进水权制度改革,构建水权交易平台,实现水权自由交易,让群众在节水中获得现实收益,激励群众走节水灌溉之路。四是建立运行机制。要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允许财政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由财政资金形成的资产交由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持有和管护,资产收益由全体社员共同享有,实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可持续运行。李国英副部长的讲话,找到了高效节水灌溉和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契合点。我们一定要把管理和改革的措施融入到高效节水灌溉发展中来,建立以建促管、以建促改、以改促建、建管并重的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建设管理新机制,通过大力推广喷灌、滴灌、微灌、管道输水等节水灌溉新技术,促进水资源的节约、集约、高效利用,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着力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水利基础。
(五)主动适应从严治党新常态,深入推进水利党风廉政建设。 党的十八大后,中央保持反复倡廉高压态势,坚持打虎拍蝇,采取各种措施强化“不敢腐”的压力,建立“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去年,厅党组按照省委构建“3783”主体责任体系的要求,制定了《厅党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实施办法》,召开了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落实主体责任座谈(约谈)会,与市州水利部门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在开展日常性的监督检查,推动工作落实时,对市县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加强项目资金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近年来,随着大规模水利建设的推进,中小型工程投资强度大幅增加,已占到了全部水利投资的70%左右,工程项目多、建设任务重、实施基层化、监管难度大、廉政风险不断加大的趋势十分明显。尤其与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体制相比,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普遍存在监管体制不完善、市场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围标串标、转包和违法分包的现象时常发生,有些工程资金管理混乱、建设质量不达标、甚至发生腐败案件,影响了水利行业的形象。目前,水利部正在研究制定《关于加强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防范廉政风险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水利审计免疫系统向省市县三级延伸的意见》,这两个文件将在近期下发。前一段时间,省政府也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涉农项目资金监督管理的意见》,省财政厅印发了《甘肃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这些意见和办法,对水利项目建设管理和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都作出了明确规定、提出了具体要求,目的是要以织密扎紧制度的“笼子”为根本手段,对项目和资金的申报、评审、立项、审批、拨付、实施、验收等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管理,实行“谁主管项目、谁负总责”,坚持“使用必问效、低效必问责、违规必追究”。根据这种新要求,去年底厅里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意见》。各级水利部门要主动适应项目资金从严管理、从细管理新要求,把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防范廉政风险作为当前亟待加强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当地党委政府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部署,结合实际,从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完善机制、规范流程和强化监管等方面入手,加大廉政风险防范力度,营造干部廉洁、风清气正的水利建设环境,保障水利建设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和生产安全。
三、扎实抓好2015年水利工作
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水利改革发展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三五”水利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一年,全省水利工作的 总体要求是: 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水利发展新机遇,坚持抓人饮、打攻坚,强基础、惠民生,促改革、激活力,抓前期、促建设,抓廉政、保发展,转作风、求实效,圆满完成“十二五”水利改革发展任务,为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水利保障。
主要指标是: 解决规划内126.58万农村居民、26.08万农村学校师生和7个试点县规划外17.9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80%;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0万亩,新修梯田10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0平方公里,新增农村水电装机11万千瓦。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打好农村饮水攻坚战和保卫战。 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的收官之年,要实施的工程都是一些最难啃的“硬骨头”,特别是岷县、会宁、甘谷、榆中、麦积、武都、甘州、礼县等8个县(区),建设任务都在5万人以上,任务还相当艰巨。此外,今年还要解决7个试点县规划外17.9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实施甘南州规划外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整体来说建设任务还十分繁重。省委省政府对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将解决规划内126.5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列为为民要办的10项27件实事之一。我们要按照打攻坚战的要求,继续采取分片包干、对口督导和旬报告、月督查、季公示等行之有效的做法,强化责任落实,细化任务分解,倒排工期,节点控制,确保如期完成建设任务。要汲取去年审计、稽查中发现问题的教训,足额如实落实市县配套资金,落实管护责任,把这项工作做实做细做精,继续保持我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良好形象。
我省已建饮水安全工程量大面广、点多线长,管护任务十分繁重。各地要按照打“保卫战”的要求,巩固农村饮水安全成果,使农村饮水工程向“安全型”、“稳定型”转变。要继续组织开展农村饮水安全效益年活动,对已建工程开展“回头看”,及时查缺补漏。要健全管理服务机构,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和经费。要加快县级水质检测中心建设,加强水源保护,保证从“源头”到“龙头”的水质安全。要按照水利部的统一部署,精心组织编制“十三五”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规划,逐步提高饮水安全标准,把农村饮水安全的成果巩固住、稳定住。
(二)抓紧实施重点水利工程建设。 要抓紧组织开展引洮供水二期、黄河干流甘肃段防洪治理工程的初步设计工作,抓紧组织开展招投标和临建工程准备,国家发改委批复后立即开工建设。今年是实现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远期目标的最后一年,也是关键一年,要加快所有实施项目的扫尾工作,抓紧落实各项治理措施,确保远期目标如期实现。酒泉市、省疏管理局要抓紧推进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项目的实施,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各项要求,为引哈济党工程立项审批创造前提条件。靖远双永供水、会宁北部供水、引洮入潭、引洮济合、积石山引水、天水城区供水等区域性水资源配置项目,各地要按照既定的筹资方案落实配套资金,加快施工进度,争取早日建成投入运行。引黄济临工程中央补助资金将在今年下达,临夏州要细化工程建设方案,加快施工进度,将其打造成为省部合力推进水利扶贫攻坚的样板工程。省引洮建管局要抓紧优化落实一期工程运行管理方案,启动信息化自动控制项目建设。白银市、兰州市要加快一期配套工程建设,尽快使工程全面发挥效益。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征地补偿、耕地占补平衡实行与铁路等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同等政策。各地要用好这一政策,积极协调解决征地拆迁等问题,为重点项目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同时,要统筹抓好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江河主要支流和重点中小河流、重点山洪沟道治理,完成既定的水土流失、梯田建设、农村水电建设年度任务。基本完成岷县漳县地震水利灾后恢复重建任务。
(三)深入推动高效节水灌溉发展。 节水灌溉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项革命性基础工程,是国家支持的重点、农田水利建设的重中之重。去年以来,国家对我省节水灌溉的支持力度很大,目前很多工程正在实施中,资金支付和建设进度还需加快。如何按照“八个结合”的要求,把项目真正落到地块上并长久发挥效益,这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作。各级水利部门要站在推进全省农业转型发展大局的角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全力以赴抓好河西走廊国家级高效节水灌溉、以色列政府贷款农田节水、中东南部地区特色农业节水项目的实施。要深入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争取发改、财政、农牧、国土等部门的配合,赢得群众的理解和参与。要继续把好项目立项要件审查关,实行电子地图“四至坐标”定位管理,确保建一块、成一块、发挥效益一块。要继续完善设计施工总承包建设模式,优化项目申报和审批流程,确保项目精准落地。要把好设计关、材料关、施工关、验收关等关键环节,创造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让有实力、讲信誉的市场主体参与工程建设,确保项目建得放心、用得放心。要继续坚持不平衡照顾原则,对党委政府重视、群众积极性高的地区以及农场企业倾斜。要建立定期通报和约谈机制,赶进度、比质量。要通过实验研究等,积极探索不同型式的高效节水灌溉模式,并在有条件的地区配套建设土壤测墒、温湿度感应、水肥一体化配置等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要总结经验,凝炼政策,形成可复制的做法在全省推广,打好甘肃节水增效牌。
(四)打好深化水利改革组合拳。 今年是水利各项改革方案的落实年,要突出改革的系统性、协调性、有效性,以项目为载体融合推动水利各领域改革,做到“项目搭台、改革唱戏”。以重点项目建设为例,在论证的时候就要考虑投入产出比,做项目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效益分析。如果项目可行,就要按市场化理念破解资金难题,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社会资本进入了,还是用老一套建设管理体制,建个机构养一帮人,政事部分,效率低下,工程肯定建不好。遇到这个问题怎么办,就要改革传统的建管体制,这就要推行项目法人招标制、代建制、设计施工总承包制,让在行的、有技术、有实力的职业团队来干这个事。工程建成了,如何管得好、用得好、长受益,保障出资人的权益,这又是一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靠水价改革。对有社会资本参与的水利工程,水价实行协议定价,按照市场机制调节,可以高一点,还要推行差别水价等,暂时不到位的政府给予补贴。另外,就是要推行运行管理改革,维修养护向市场购买,推行物业化管理,减轻自身负担。再者,还要用活水权这一招,水利工程资产、水权都可以做抵押,也可以入股搞经营,这样就盘活了水资源和水利固定资产,一个成熟的水利市场机制就形成了。对小型水利工程而言,还可以更灵活。对于有财政资金投入的小工程,就可以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形式,推进工程建设。谁干得好、管得好,就给谁干,而且由他们自己干,多干多补,多干多奖,工程建成后资产所有权、使用权都可以交给村组集体或个人,水利部门只是指导和监督,不再大包大揽。
要着力抓好水利投融资改革。研究制定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具体办法,遴选一批项目开展试点,把国家给予补助资金、但有资金缺口的中小型水库项目、抗旱水源项目作为引进社会资本的重点,主动衔接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省水投公司要继续发挥好投融资改革实践者、引领者的作用,与金融机构广泛开展合作,与有意愿的县区积极开展水务一体化合作经营,朝着组建集团公司的目标迈进,并加快筹建甘肃水权交易中心。
(五)切实加强水利管理。 要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制定修订的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不断提高水利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要继续推进减政放权,做好现行水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工作,能下放的要坚决下放,能整合的要坚决整合,能简化手续的要简化手续,不断提高行政审批效率。要切实加强对下放事项的事中和事后监管,指导地方做好接、管、放工作,坚决克服重放轻管现象。要坚持依法治水管水,加快完善水法规体系,在年内出台《甘肃省农村饮用水供水管理条例》;做好《疏勒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和《讨赖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的立法调研论证工作。要严格水利执法,依法加强河道管理,依法惩处各类水事违法行为,维护良好的水事环境。要按照《甘肃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要求,加强对“三条红线”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要按照“党政同责”的要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集中力量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狠抓施工安全管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等工作,建立上下联动的水利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继续保持稳定。
(六)切实抓好项目前期工作。 我省水利基础设施欠账多、建设任务重,如何抓住当前难得的历史机遇推动水利超常规发展,这是对我们工作能力的巨大考验。在前期工作上,我们还存在敏锐性不强、重要节点赶不上;舍不得投入、精度深度不够等问题;有些地方甚至被动应付,不作为、慢作为。要进一步靠实工作责任,严格时间节点,按照《全省重大水利项目前期工作推进方案》的要求,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对每一部分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凡是处在重要节点上的,不论是行业主管部门的,还是环保、土地、文物、地震等部门的,都要指定专人盯办,搞好衔接配合。各地要把面上项目的前期工作放在与重大项目同等重要的位置抓紧抓好,提前做好项目实施准备,确保资金下达后就能立即实施,切实扭转有了资金等项目、下了资金没进度等被动局面。要抓紧组织编制“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加强向水利部的衔接,加强与全省“十三五”规划纲要的衔接,争取更多的项目纳入国家规划盘子。
(七)加强水利党风廉政建设。 要着力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落实,坚持党风廉政建设与水利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推进、同落实,始终保持反腐倡廉、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要以工程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管理等为重点,继续开展巡查工作,加大问题整改和执纪问责力度。要把落实省委关于干部“逢提必下”的要求与推行重大项目派驻制度结合起来,选派责任心强、业务熟练的干部到水利建设一线锻炼,履行监督管理职责。要抓紧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水利项目资金监督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关于加强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防范廉政风险的具体实施意见,并配合水利部做好水利审计免疫系统向省市县三级延伸工作。要按照“责任、权力、资金、任务”四到位的要求,切实规范水利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切实解决资金安排分散、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要按照省厅和省委双联办联合下发的《关于在双联行动中创新推进贫困地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小型水利项目的支持力度和监管力度,确保项目落地生根,对报而不建、报大建小、重复申报甚至挪用、套取、骗取资金的要严肃追究责任。要进一步加强水利系统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水利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全省水利系统大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今年是省委确定的“工作落实年”,全省各级水利部门和水利系统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作为,善谋善为,敢闯敢干,攻坚克难,勇于担当,始终把干事创业谋发展作为最大的责任,切实做到勤勉敬业。要用创新思维拓展工作局面、改革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市场手段激发建设活力。要深刻理解项目法人责任制的内涵,落实建管合一的项目建设管理机制。要打破传统思维和惯常做法抓项目建设、抓管理改革,把水利发展的项目建设机遇、改革政策机遇统筹抓好,用足用活用好。要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任务,靠实工作责任,加强协调配合,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圆满完成年度水利改革发展各项任务,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水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