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渭源县精准扶贫工作调查

19.10.2015  12:09

  原标题:探索新路破解贫困村发展瓶颈

  渭源县精准扶贫工作调查

  渭源县是六盘山片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受自然环境、基础条件等制约,全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贫困面大,3年多来,通过省市县乡各级帮扶单位、双联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全县减少贫困村30个,扶贫对象人均纯收入达到2554元,较2011年的1587元净增967元,减少扶贫对象6.85万人,现有扶贫对象7.54万人,贫困面下降到23.2%,全县小康实现程度达到61.3%。

  创新财政与金融资金融合

  10月9日,温暖的阳光洒在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广场上,聚集在这里的村民满怀喜悦,领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企业帮扶分红的“红包”。村民郭连映领到了圣源公司、神农公司和良种羊合作社及企业带动分红资金5350元后激动地说:“我用这笔钱继续扩大中药材种植、苗木繁育,增加收入,努力改善全家人的生活水平,提前实现小康生活。”

  元古堆村是一个高寒阴湿、山大沟深、群众生活极其困难的贫困村,全村13个村民小组1917人,2012年人均纯收入1465元,贫困人口达1598人,贫困率为83%。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我省视察时专程到元古堆村,作出了“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的重要指示,并就元古堆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提出了具体要求。

  两年多来,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元古堆村先后实施了道路硬化、饮水安全、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等重点项目,积极培育富民产业,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此次分红总共为300多户群众分红28万多元,企业带动26户分红9万多元。

  贫困户最大的难题就是想发展农业生产,没有资金来源。在精准扶贫中,渭源县坚持把解决融资难问题作为扶贫攻坚的突破口,组建了盛鼎、中惠等信用担保公司8家,引进工商银行、甘肃银行在我县设立了支行,争取农发行土地储备贷款6500万元、精准扶贫专项贷款规模7.48亿元、六期世行贷款2325万元,探索“互助增信”扶贫互助资金运行新模式,投入财政资金2188万元发展村级扶贫互助社115个,发展金融便民服务网点60个。三年累计发放支农贷款20多亿元,其中双联惠农贷款3627户4.92亿元,2014年双联惠农贷款增量和贷款余额均位列全市第一。

  渭源县委副书记介绍说,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把破解农民特别是贫困户发展产业资金短缺的难题作为突破口,创新财政资金与金融资金融合支持农户发展产业的机制,探索开展了“互助增信”扶贫互助资金运行新模式,有效破解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财政精准扶贫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瓶颈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

  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破解发展瓶颈

  渭源县以水、电、路、房为重点,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有效破解了制约贫困村发展的瓶颈。家住祁家庙乡郭家山村的常彦荣现在当公交司机,每天开上新买的14座客车往返在村部与县城之间,既方便了沿途群众,也找到了一项致富门道,这都是修通了玉娜梁至郭家山通畅工程带来的实惠。

  “以前郭家山人出门,别说开车,就是步行也不好走,现在好了,我和李明他们4人都买了皮卡车跑起了药材贩运,小日子过得倒也红火!”郭家山社的郭安涛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投资125万元的玉娜梁至郭家山村硬化路全长2.5公里,犹如一条明亮的飘带,将大山深处郭家山村210户445户人家连入了县乡公路,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筑起了“快车道”。2015年,总投资2.22亿元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1.3亿元,渭源县交通运输局攻坚克难,落实全省“6873”交通突破行动战略部署,坚持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加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大任务,紧盯通畅工程、灾后重建两个重点,打响交通扶贫攻坚战,昔日的一条条“瓶颈路”、断头路脱胎换骨变通途铺就了群众增收致富的“小康路”。

  不仅是为贫困村修路,三年来,渭源县新建河堤100公里,新修梯田12万亩,植树造林22万亩,发展高效节灌1万多亩,新通自来水2.4万户,累计达到6.9万户,农村自来水通水率达到96%;大力实施农网改造,改造面达82%,动力电覆盖面达到86.7%;与易地扶贫搬迁、灾后重建、农村危房改造项目相结合,建成集中安置点36个2694户,改造农村危房7500户,占应改造危房25591户的50%。

  张震亚介绍说,近年来,县上坚持“城镇发展带动扶贫开发”,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全力支持会川镇、莲峰镇率先发展,打造五竹、路园、上湾等旅游特色城镇,建成元古堆、绽坡2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全县城镇化率达到20.43%,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实施三大产业增收工程

  近年来,渭源县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扶贫攻坚的核心任务,积极推动产业扶贫,马铃薯、中医药、畜草三大产业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马铃薯种薯产业以打造“中国马铃薯良种第一县”为目标,与国际马铃薯中心合作,共建研究机构,研发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培育新型农民,建成脱毒瓶苗组培温室1.28万平方米、原原种生产温室666座,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年产脱毒瓶苗2亿株、原原种3亿粒、良种80万吨,渭源县已成为全国以县为单位最大的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

  中医药产业以打造“全国知名的中医药产业基地”为目标,与浙江中医药大学签订产业合作协议,共建种植基地和人才实训基地,大力推进中药材GAP基地、中药材加工企业和市场、仓储、质检体系建设,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年产中药材干药8万吨,发展中药材加工企业65家,年加工能力达到3.4万吨。今年,建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5.5万亩、标准化生产基地15万亩,新发展中药材加工企业7家,新增GMP认证企业9家,新建中药材烘烤房34座,年加工能力达到4万吨。

  畜草产业以打造“全国知名的绿色肉食品生产基地”为目标,突出扩群增量这一重点,发展养殖企业(小区)510家、家庭养殖场1104个、规模养殖户1.22万户,引进建设年屠宰加工20万头(只)的畜禽屠宰加工厂2个。今年,新建养殖企业(合作社)100家、家庭养殖场1000个、规模养殖户3300户,建成南山放养虫草鸡规模点16个。2014年,全县农民人均从三大产业获得的纯收入达到2095元,几乎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

  渭源县委书记吉秀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渭源扶贫开发工作以来,县上坚持把扶贫攻坚作为当前最大的政治、党员干部最大的责任,以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以‘六大突破’为主攻方向,以旅游扶贫、电商扶贫为创新补充,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全力实施扶贫攻坚行动‘八大工程’,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记者 庄俊康 刘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