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功 甘肃5处遗产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麦积山石窟一处雕塑造像(2013年7月15日摄)。
开凿于悬崖之上的甘肃炳灵寺石窟(2013年7月17日摄)。
3名工人在玉门关城门口搭建栈道(2013年7月21日摄)。
游客在甘肃锁阳城遗址内参观(2013年7月22日摄)。
悬泉置遗址。
6月22日下午,卡塔尔首都多哈传来喜讯:在此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历时8年,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项目涉及我省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锁阳城遗址、悬泉置遗址和玉门关遗址等5处遗产点。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联合申报的方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丝绸之路项目,也是我国第一个跨国联合申报的世界遗产项目。至此,中国世界遗产的总数达到47项,稳居世界第二位。
此次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分布于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属跨国系列文化遗产,线路跨度约8700公里。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2000多年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丝绸之路见证了公元前2世纪至16世纪亚欧大陆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之间的交流;它在长途贸易推动大型城镇和城市发展、水利管理系统支撑交通贸易等方面是一个出色的范例;它与张骞出使西域等重大历史事件直接相关,反映出宗教和城市规划思想等在古代中国及中亚等地区的传播,符合世界遗产的四项标准。
据悉,该项目共有33处各类遗迹,中国境内有22处,其中我省5处遗产点在列,这是时隔27年后,世界文化遗产大家庭再度迎来甘肃新成员。甘肃的世界文化遗产点也由2处增至7处,跃居全国世界文化遗产大省前列。
昔日丝路古道上,甘肃境内从东到西,遍布着星星点点的文物古迹,此次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5处遗产点,似5颗镶嵌在绵长飘带上的明珠,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彰显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是推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见证地。
5处遗产点的成功申遗,提高了我省文化遗产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说明我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理念、思路、方法和实践探索成果,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国际社会的肯定和认可,这是我省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事业取得的重大成果,必将对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建设起到助推作用。(记者李满福 施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