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公布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方案 鼓励社会资本办医

12.10.2015  10:45

  原标题:我省公布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方案

  百度资料图

   中国甘肃网10月12日讯 据西部商报报道(记者 李杨) 2015年全省所有县市(不含市辖区,下同)全面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到2016年实现县级公立医院门诊、住院患者人均费用和总收入增幅下降,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和大型设备检查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提升,病人自付医疗费用占总医疗费用比例下降。到2017年县级公立医院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的《甘肃省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了上述要求。

  鼓励社会资本办医

  《实施方案》提出,2015年全省所有县市(不含市辖区,下同)全面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到2017年,初步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逐步建立,县级公立医院看大病、解难症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确保90%的病人在县域内就诊。每个县市办好1~2所县级公立医院,至少有1所达到二级甲等水平。落实社会办医在土地、投融资、财税、价格、产业政策等方面的鼓励政策,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支持社会资本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的服务领域。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支持公立医院资源丰富的县市推进公立医院改制试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多种方式引进社会资本。

  2017年实行复合型付费方式

  自2015年11月1日起,所有县级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允许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所辖县市区与试点城市一道,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自行采购。采取多种形式推进医药分开,患者可自主选择在医院门诊药房或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在开展医保总额预付的同时,加快推进按病种、按人头、按床日付费等复合型付费方式改革。 2015年底前,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要覆盖县域内所有公立医院,各县市区按病种付费病例(中西医同病同价)覆盖80%以上的县级公立医院出院病例数。到2017年,全面实行以按病种付费为主,按人头付费、按床日付费等复合型付费方式。

  实现新农合“一卡通”多项服务功能

  各县市区探索建立省级新农合结算平台,统一处理和协调省内与跨省就医费用核查、结报工作,实现省、市、县、乡级“先看病,后付费”和省内、外异地即时结报。建成覆盖全省的新农合和健康档案信息化平台。取消合作医疗证,实现新农合“一卡通”参合缴费、身份识别、医疗费用审核、医疗行为监管、补偿报销等多项服务功能。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门诊病人在县、乡、村就诊比例分别达到10%、40%、50%左右,各县在省上确定的县级医疗机构100个病种、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0个病种实施分级诊疗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病种,三级医疗机构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