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康乐县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工作侧记
原标题:奏响精准扶贫“富民曲”
康乐县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工作侧记
康乐县是一个农业为主的生态县、民族县和国家六盘山区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国家、省州大力实施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如一缕春风唤醒了这片沉睡的土地,也为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注入了强劲活力。
狠抓畜牧求发展
“无牛无羊不成家”这是康乐县各族群众自古就有的传统观念。这里养殖基础好,经验丰富,发展畜牧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自2007年以来,县委、县政府连续出台扶持意见,把畜牧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一号工程”来扶持,累计兑现各类奖励资金5000多万元,探索出了享誉省内外的“政府引导、协会组织,龙头带动、基地支持,科技服务、市场运作的“康乐模式”,促进了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截至2014年底,全县累计解决各类融资贷款5.35亿元,建成百头以上肉牛规模养殖场161个,其中千头以上17个;发展规模养殖户6750户,肉牛饲养量达20.03万头,出栏7.81万头。
育苗产业成规模
康乐县把育苗产业作为拓展群众增收的主要渠道,以建设西北最大的云杉为主的苗木繁育、供应、集散基地为目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技术服务体系、狠抓市场监管,全力培育“康乐云杉”品牌。着力打造苏集河流域“康乐万亩云杉产业园”,集中连片发展“康乐云杉”育苗基地,建成千亩以上育苗基地11处,百亩以上34处,规模化育苗9000多亩,占全县育苗面积的35%。形成了以云杉育苗为主体,油松、樟子松、速生柳、刺槐等12个地域特色明显、抗逆性强的苗木品种为辅助的育苗格局。为了强化技术服务,该县派遣林业技术人员不定期深入苗木基地,开展土壤消毒、栽植技术、苗木采挖、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着力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为了强化市场营销,县上坚持“两条腿走路”办法,对外拓展销售市场,对内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紧密、互利互惠共赢订单销售模式。
逐步形成育苗基地规模化、品种多样化、投资多元化、服务制度化、栽植规范化、销售网络化、辐射带动社会化的良好格局。
发展劳务增收入
康乐县通过认真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劳务基地建设、劳务品牌建设、回乡人员创业、职业技能鉴定”五大工程,建立了东西两大劳务基地,年输转务工人员6万人以上。劳务收入已占到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以上。劳务产业已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增长的“朝阳产业”。截至今年6月底,共输转务工人员5.4万人,占全年任务数的86%;完成职业技能培训0.67万人,占全年任务数的89%;完成职业技能鉴定600人,占全年任务数的60%;实现劳务收入5.04亿元,占全年任务数的57%。
中药奏响富民曲
每遇春耕时节,在康乐县的田家地头、农家院落到处可见县上组派的精准扶贫、双联行动、基层党建“三位一体”驻村帮扶工作队干部指导村民种植膜侧当归、套种柴胡等中药材的忙碌身影。这是该县大力培育当归、柴胡、党参等中药材产业,奏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富民曲”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康乐县以建设西部特色中药材种植加工基地为目标,把培育提升中药材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力举措来抓。在南部乡镇发展以当归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北部乡镇发展以白条党参、柴胡为主的中药材种植。按照市场需求,引导药农种植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好的中药材,实现了品种多样化,有效抵御了市场风险,增加了药农收入。现如今,该县发展年加工中药材能力1500吨以上企业1家,初加工户80多家,大小贩运户280多家。培育出“陇宝”牌莲花山当归醋、“奥妮雅”中药材系列化妆品、当归酒、当归鸡、当归鸡蛋等地方优势品牌。中药材产值已达3亿元以上,约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2%,为全县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深入实施和全县各族群众的共同努力,康乐这片沉睡的土地,将会更加美丽富饶。(记者马博文马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