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玺玉在甘南督查调研精准扶贫和寺庙工作

21.08.2015  15:32

   中国甘肃网8月21日讯 据甘南日报报道 (记者陈建强) 8月18日至20日,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王玺玉带领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侨联党组书记张文学,省宗教局副局长张耀宇,省扶贫办副主任张森来我州督查调研精准扶贫和寺庙工作。

  州委副书记、州长赵凌云,州委副书记、州委统战部部长徐强,州委常委、副州长温辉,副州长、合作市委书记刘永革陪同。

  王玺玉一行先后深入玛曲县曼日玛乡夏秀寺、尕加村维高牦牛养殖合作社、乡政府,尼玛镇萨合村游牧民定居点,碌曲县郎木寺,合作市那吾乡多河村兴盛奶牛养殖农民合作社、绍玛村、卡加曼乡海康村,通过实地查看、查阅资料、听取汇报等方式,对我州精准扶贫和寺庙工作进行了全面督查调研。

  在夏秀寺和郎木寺督查调研寺庙工作时,王玺玉走进寺院僧舍详细了解僧人生活情况,并与寺管会负责人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寺院管理制度和国家有关补助政策的落实情况。王玺玉指出,党和国家十分关心和爱护宗教界人士,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民族宗教政策,全力支持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夏秀寺和郎木寺积极主动响应国家号召,依法管理寺院,为地方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王玺玉强调,加强寺院管理工作,是甘南州宗教工作的重点,宗教界人士应当自觉接受当地党委、政府及其主管部门的领导,自觉接受依法管理,努力搞好寺院管理工作,同时,要重点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学习。要认真学习和领会宪法及民族宗教政策,提高自我修养,通过学习提高寺院管理能力。二是加强管理。寺院僧人管理要做到建档立卡,一人一证,实名登记。财务管理要公开透明,努力做到依法管理、民主管理,寺院一切宗教活动要在宪法、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畴内开展。三是加强服务。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制定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支持寺院发展,把寺院僧人纳入国家补助范围,寺院一定要严格落实和执行好国家的补助政策,规范僧人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救助。四是加强保护。要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对寺院内珍藏的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进行鉴定评估,通过文物价值的影响力来提高寺院的知名度。五是加强总结。夏秀寺和郎木寺寺管会管理人员理念超前,管理到位,措施得当,值得学习和借鉴,寺管会要继续对好经验好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在全省寺院管理工作中形成楷模和典范。六是要加强联系。地方党委政府、宗教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和寺管会的联系,要广交深交朋友,积极听取僧人和群众的意见,让大家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为促进宗教和睦、寺庙和谐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维高牦牛养殖合作社和兴盛奶牛养殖农民合作社督查调研时,王玺玉要求,合作社要在现有经营机制上,进一步总结好经验,完善经营体制,积累资金,扩大养殖规模,鼓足信心,积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社会发展新趋势,带领群众如期实现脱贫致富目标。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大对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增强带动农牧民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积极发现典范,培育典范,全力扶持打造龙头企业。

  20日,在合作召开的汇报会上,听取了赵凌云关于我州精准扶贫的工作汇报后,王玺玉对我州精准扶贫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甘南州精准扶贫部署到位、推进有力,州委、州政府坚持把扶贫攻坚作为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把精准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来抓,着力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多措并举拔穷根、改穷业、挪穷窝、换穷貌,扎实安排部署,积极推动工作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就下一步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王玺玉强调,在舆论宣传上要处理好县以上和县以下的关系,在政策落实上要处理好期限内和期限外的关系,在脱贫成效上要处理好标准和效果的关系,在群众工作上要处理好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关系,在工作力量上要处理好分和合的关系,在工作指导上要处理好特殊性和普遍性的关系。要调实精准扶贫对象,摸清底细,真正让贫困户和贫困人员享受到国家补助政策,早日摆脱贫困;要讲实精准扶贫政策,州县乡党委和政府要积极组织力量,层层传导,把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广泛宣传到每个贫困村和贫困户当中,让贫困群众全面了解政策,运用好政策;要靠实精准扶贫工作责任,靠实工作力量,靠实脱贫目标,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要因情而定,按照村情、户情实际,找出致贫原因,挖掘积极因素,定好致富目标,寻找致富之路;要吃透精神、对准政策,发现典型、树立典型、推广典型、模范带动;要研究问题、提高能力,互帮互助、形成正气。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扶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时时放在心上、紧紧抓在手上、牢牢扛在肩上,带领广大农牧民群众努力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甘南梦”。

  督查调研期间,王玺玉还深入合作市那吾乡绍玛村看望慰问了双联帮扶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