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项目观摩活动综述:“3341”项目工程的大检阅

16.10.2014  10:01

  记者 黄绿

  三年三大步,一步一个脚印。

  三年三台阶,项目硕果累累。

  项目观摩活动是省委、省政府的一次重大部署,是全面落实中央提出的甘肃要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实施项目带动行动的重要举措。

  从2012年到2014年,三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督促下,项目观摩活动经历了“看新不看旧,看大不看小,看高不看低”三个阶段,向全省各地各部门发出了重视抓项目特别是抓新项目、大项目、高新技术项目的强烈信号和鲜明导向,观摩活动的层次之高、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在我省历史上都是空前的。

  从观摩的整体上看,项目带动行动以“3341”项目工程为抓手,经过全省上下三年的不懈共同努力,项目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明显成效,特别是在五个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

   项目数量、总量、质量、科技文化含量普遍提升

  项目观摩活动启动三年来,我省经济建设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全省各地的项目增量持续扩大,并且正在由“量”向“质”发生着积极的转变。

  ——2012年,全省实施项目7562个,新开工项目5508个,到位资金4667.7亿元;

  ——2013年,全省实施项目9357个,同比增加1795个;新开工项目6629个,同比增加1121个;到位资金6308.8亿元,同比增加1641.1亿元;

  ——今年1—8月,全省共实施项目11871个,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776个;新开工项目8439个,同比增加了2943个;到位资金4480.3亿元,同比增加了84亿元。

  可喜的是,一方面,通过“3341”项目建设工程实施,我省项目的数量、投资总量都有大幅增加;另一方面,更有意义的是,一大批高新项目和服务业项目相继落地。

  2012年以来,全省实施的高科技项目就有180个,带动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4%,比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增速均高出3个百分点以上。2012年和2013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78.8%和68.2%,年均贡献率为73.5%。由此可见,项目投资的拉动作用之强。

  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成效明显

  实施“3341”项目工程,不论是三大战略平台建设,还是三大基础提升、四大产业突破,体现的都是综合社会经济效益。

  三年中,项目工作的持续推进对保持全省经济稳定增长及推动整个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保障改善民生,都起到了重大的支撑。

  以今年为例,尽管经济下行压力很大,1-8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依然达5187亿元,同比增长22.1%。其中省列160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140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77.6%、同比提高13.3个百分点,项目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势头依然强劲。

  同时,各地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新兴产业催生培育、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等方面,都实施了不少项目,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的比重由2011年的13.5∶50.3∶36.2调整为2013年的14∶45∶41。

  在这次“看高不看低”的项目观摩中,看到的甘南雪顿牦牛乳系列产品生产线项目、临夏兴发新型建材生产线项目、陇西文化旅游创意园项目、白银科技企业孵化器项目、兰州航天科技园项目、庆阳天富亿现代生态农业文化体验园项目、华亭年产20万吨聚丙烯项目、天水华天电子科技园项目、陇南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项目等,建成投产后都将成为当地乃至全省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和结构升级的支撑点。

  项目惠及民生方面,各地依托双联行动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深入实施,惠民项目、富民产业遍地开花。去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达2000多家,其中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有1071家,加工能力达4779万吨,年产值414.8亿元,农产品加工率达48.6 %,农民群众从加工和营销环节分享了更多的增值收益,这几年农民收入增长始终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同大力实施富民产业和富民项目是密不可分的。

   全省干部干事创业的工作作风得到锻造提升

  “3341”项目工程的实施,不仅使项目带动行动得到具体落实,也有力地推动了效能风暴行动,提升了干部素质,强化了工作作风。

  三年中,我省项目建设所取得的前所未有的显著成效,既是各级干部谋事实、创业实、做人实、作风实的具体写照,也是发展理念不断转变、项目意识不断增强、工作水平不断提升的生动体现。

  在项目带动行动的伟大实践中,全省各地各级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以强烈的项目意识,紧紧把握机遇、转化政策、谋划项目、狠抓落实,探索形成了上下联动齐促、区域合作共推的项目催生模式,普遍推行了“一个发展项目、一个责任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抓落地到底”等项目工作模式,采取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招商引资办法,营造了项目工作的良好局面,为全省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后发赶超、争先进位,催生了强大的内生动力。

   干部群众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信心大为增强

  作为一个基础差、底子薄的欠发达省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如果不落实在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上,蓝图也只是空中楼阁。同样,在日趋白热化的激烈市场竞争中,面对巨大的挑战和重重困难险阻,作为一个西部省份,要后发赶超、迎头赶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发展的信心、决心和精神确实比黄金还重要。

  正因为如此,这几年全省上下通过大力实施“3341”项目建设工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经济总量,通过项目工程建设惠及民生,奠定了在新起点上转型发展的基础,从而让广大干部群众从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的良好势头中看到了希望,从居民收入增加和生活的不断改善中增强了信心和决心。

  通过三年的艰苦努力,目前全省上下凝心聚力抓项目、一心一意促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精神不断增强。这种弥足珍贵的信心与决心,已成为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宝贵的原动力。

   甘肃的开放度、影响力、美誉度明显提升

  实施项目带动行动的三年中,通过各级各地的大力招商引资、扩大开放,为“3341”项目建设工程提供了强大的支撑。而也正是通过项目工程的大力实施,在较短的时间里,使甘肃的开放度、影响力、美誉度得到明显提升。

  项目带动行动的实施,持续地推动了我省对外开放的扩大。这几年,全省各地竞相展示特色优势,对外开放发展风生水起,海内外客商和各界人士也冲着甘肃的开放平台、后发优势、环境氛围纷至沓来。在投资兴业、旅游观光的过程中了解甘肃、认知甘肃、传播甘肃,使甘肃对外形象和美誉度不断提升,这也进一步增强了甘肃对外来资金、项目和人才的吸附效应。

  三年中,兰洽会签约资金分别达到4610.1亿元、6129亿元、6511.5亿元,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企业落地总数由2011年的85家增加到目前的108家,甘肃的对外影响力在不断扩大。

  实践证明,省委、省政府项目观摩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它对于推进全省上下深入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统一思想认识、强化项目意识、推动经验互识、凝聚发展共识,起到了积极而重大的作用,也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全省项目建设的巨大成效告诉我们,以“3341”项目建设工程为抓手的项目带动行动没有完成时,项目建设推动全省经济转型跨越的好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