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年”活动助推全市招商引资项目顺利建设---全市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设工作综述

23.07.2015  12:05

  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开展“工作落实年”活动的安排部署和工作要求,在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中,深入开展“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年”活动,全力打好“5311”项目落地攻坚战,把项目落地建设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促进社会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开创了全市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设的新局面。

  围绕工作机制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构建了领导包抓、产业分抓、招商机构统筹推进、县区园区全面支撑、市直部门单位、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大招商工作机制。构建了各县区、园区和各产业组、市直各部门为兰州新区招商引资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形成了大招商、招大商,强招商、招强商的良好局面,全市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6月底,全市执行招商引资项目1276个,开工1106个,开工率86.68%,总投资7407.4亿元,完成到位资金1155.53亿元,同比增长25.3%,再创历史新高。省外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889.44亿元,同比增长28.76%,大大超过了同期增长19%目标要求。二是推行市级领导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结合项目建设实际,市级领导定期研究项目信息,制定具体推进项目落实的方案和工作措施,解决招商项目在洽谈、选址、落户以及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了一批重大项目成功签约落地、开工建设。今年以来,市上主要领导先后12次带队赴外招商,推进项目33个,总投资800余亿元,推进了武汉长飞光纤生产线、广州百圣牛实业西北国际钟表加工基地等一批工业项目,普洛斯物流园、联想科技城、红星美凯龙全球家居MALL等现代服务业项目,长城影视传媒集团动漫主题乐园、大敦煌文化产业园项目、关山森林山地运动公园项目等文化产业项目落地建设。市级包抓领导推行现场走访、跟踪服务机制,带队深入项目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力推进了项目建设的进程。三是全市上下坚持“干部用实绩说话、项目为干部说话”的用人机制。把招商引资作为培养锻炼和选拔使用干部的条件之一,选派县级干部到招商部门挂职锻炼,营造了招商引资是第一要务、第一政绩、第一责任、第一能力的工作氛围。强化了各招商引资工作部门“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意识,促使全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并对在招商引资项目推进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干部,进行了提拔使用。加强全市154个驻外招商小组的工作力量,开展全方位、多领域招商,建立了45个重点招商区域,通过对口单位、商会等多种渠道,共报备线索项目457个,其中已签约项目35个,报备项目投资总额978亿元,到位资金253亿元。

  围绕产业结构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明确重点项目,选择了一批有基础、有优势、有潜力,能够引领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大项目、好项目,进行重点支持,推动优先发展。今年以来,全市共引进新签工业项目92个,总投资219.86亿元。包括长飞光纤光缆兰州新区生产基地、钾肥深加工项目、新海天铝合金圆锭生产项目、年产1000吨铝及铝合金焊丝生产线项目等一批工业项目入驻我市。截至目前,全市共执行工业项目达308个,总投资1667.97亿元,本年度完成到位资金152.8亿元,累计完成到位资金719.61亿元。正威电子信息产业园、伊士顿电梯公司生产线、科天化工兰州新区水性树脂产业园、四联高新技术西北产业基地等一批续建工业项目的顺利实施,三一重工搅拌设备生产基地和生产维修基地、四川易从实业稀土高铁合金电缆生产项目、陇神戎发医药生产基地等项目的落地建设,对我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业园区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二是抓前期工作,加快转变发展思路,编制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推进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重大项目。在央企对接方面,重点对接中车、中石油、中国化工集团、新兴际华、中核建设、中国能建等项目建设。在电子信息方面,推进以中兴通讯兰州新区大数据智慧城市项目为代表的甘肃省大数据产业园建设。在电子商务方面,重点推进中国网库、软通动力等项目建设。在石油化工方面,加快新区石化园区建设,紧盯sk集团、韩华集团等企业,推进韩国化工产业园区建设。在物流方面,以广州鑫杰仕为重点,推进了国际快件监管库建设和普洛斯、五矿物流园、麦肯锡物流等项目建设。在有色冶金方面,紧盯忠旺型材,引进铝延伸加工项目,加快推进有色冶金产业园建设。在中小企业方面,以树屏乡、水阜镇、忠和镇、黑石川乡为重点,推进中小企业园区建设,加快引进了一批中小企业入驻。三是抓配套,围绕国家相关政策,进一步梳理完善全市各类招商引资配套政策。经梳理,涉及土地优惠政策8条,涉及税收政策31条,涉及补贴、补助、奖励、扶持等政策82条,涉及兰州新区各类政策83条。通过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结合、产业集聚和发展循环经济相结合、产业延伸和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发展大企业和培养中小企业相结合的模式,为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撑。

  围绕节会活动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通过第21届兰洽会大平台推进项目落地。重点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向西开放战略实施,立足西部优势产业、兰州区位优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让更多的重点项目在丝绸之路节点城市落地生根。我市共签约项目144个,引资总额1388.62亿元。从产业类别看,现代服务类项目79个,引资额950.76亿元,占全市引资总额的68.46%,占比大幅提高;工业项目36个,引资额170.96亿元,占全市引资总额的12.31%;文化旅游类项目17个,引资额218.4亿元,占全市引资总额的15.7%;基础设施项目6个,引资额33.5亿元,占全市引资总额的2.4%;农业类项目6个,引资额15亿元,占全市引资总额的1.1%。从项目类别看,属于我市八大支柱产业类别的项目133个,引资额1343.62亿元,占全市引资总额的96.76%,更加符合产业发展趋势。从项目规模看,大企业、大项目明显增多,“三个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1个。10亿元以上项目41个,引资额1055.1亿元,占全市引资总额的75.98%,主要有厦门润晶蓝宝石生长领域基地、联想科技城、大敦煌文化产业园、浙江长城影视传媒集团动漫主题乐园、奥特莱斯国际广场、长城宽带网络服务甘肃总部等项目签约落地。二是通过各类招商活动推进项目落地。组织开展了民企陇上行、浙商陇上行、徽商陇上行等系列招商推介活动49次。参加了“迪拜投资年会”等境外招商活动,赴阿联酋、土耳其等地开展招商活动。定期召开全市商协会情况通报会和对接联系会,做好全市新签项目和市领导推进项目的跟踪、协调、推进、服务,大力发掘新的招商线索,广泛排摸引资信息,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先后赴外开展招商活动151批次,拜访820余家企业,对接洽谈项目710余个。三是通过参加省外节会推进项目落地。今年以来,组织参加了西洽会、亚欧博览会等8个省外节会的参会参展工作,对接洽谈了大唐西市、聚仁堂、丝路行盛世国际房车营地连锁项目等文化旅游产业项目、正融兄弟等特色农产品项目、天津菲瑞利斯蚯蚓产业链等医药产业项目,推进了一批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围绕责任落实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按照“产业归口、属地管理、五定包抓”的原则,加大对全市重点推进招商引资项目的协调服务和跟踪落实力度,实现项目责任管理、协调服务、开工建设、竣工投产联动推进,着力打好“5311”项目落地攻坚战,即,确定500个重点推进项目,狠抓近3届兰洽会签约项目,解决制约项目推进的100个难点、焦点问题,争取100个项目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通过明确市级包抓领导、产业单位、责任单位、推进时限,以实行“时间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追”,盯人、盯事、盯结果并举的方式推进建设。截至目前,第二十届兰洽会签约的科天化工水性科技产业园、兰亚铝业20万吨建筑铝型材、星河湾现代服务城、金凯瑞陇原文化主题酒店等114个项目开工建设,开工率80.28%,累计到位资金507.99亿元,资金到位率37.63%。第十九届兰洽会签约的兰州新区八冶装备制造基地、兰州新区申联医药兰州分厂、碧桂园青白石城市综合体、同济中医药文化产业园、中铁集团西北科学院研发产业基地、仁寿山生态文化旅游景区温泉养生园等127个项目开工,开工率达到92.7%,累计到位资金741.88亿元,资金到位率达到64.07%,当年资金到位率超过十七届兰洽会签约额总数,创下了历届兰洽会当年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及建成投产率的最高水平。二是大力推行“定人员、定项目、定责任、定措施、定时间”的五定包抓责任制,使各级责任领导和招商干部切实做到担责任、领任务、抓进度、保落实、重实效,通过加强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的确定性管理,加快推进了正威集团兰州新区铜电子信息产业园、绿地集团兰州新区中央金融商务区大型城市综合体、上海大名城集团东部科技新城、陇神戎发医药生产基地、联想科技城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截至目前,除兰洽会签约项目外,其他重点推进项目共121个,累计开工113个,开工率达到93.39%,累计到位资金932.14亿元,累计资金到位率为50.07%。三是召开重大招商项目建设问题征询会和推进建设专项协调会,研究协调推进重大招商项目建设,深入现场实地督查,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在第21届兰洽会期间,为保证“兰州号”中亚国际货运班列(兰州—阿拉木图)班列的开通,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过问、亲自落实、亲自协调,先后召开项目征询会6次,项目协调会13次,现场办公会3次,有效推进了班列的顺利开通,不仅扩大了中国与沿线各国能源合作、经贸合作的领域,而且缩短了中国西部与中亚各国之间的运输时空,让“中国制造”多了一条走向中亚乃至世界的便捷之路,为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区域经贸的发展合作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围绕园区发展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依托兰州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围绕高新技术、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现代农业七大产业,优化产业园区布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打造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光电制造、生物医药六大产业链。推进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在新区设立大数据中心,引进中星微电子、中兴通讯等一批企业。推进科技创新城建设,推进北京大学在新区设立技术转移中心。推进综合保税区的招商工作,以物流类和“两头在外”的加工企业为重点,精准引进一批高科技、低碳环保企业,促进厦门优传、金合智能液压等24个项目开工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二是根据各类园区的规划布局、发展定位、产业现状,因地制宜推进项目落地建设。兰州新区引进的碧桂园城市花园、节能改造及物联网大数据平台等项目,兰州新区树屏产业园引进的新型环保实木门生产线、甘肃曙光商品砼生产线等项目,兰州新区黑石川高载能产业园引进的甘肃圣龙钢结构金属加工制造、新型建筑材料加工生产线等项目,红古循环经济工业园引进的鑫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10万吨铝板锭生产线等项目,使各类园区产业结构更加完善,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三是建立了县区、园区、产业组招商引资工作月调度和重大招商项目推进建设定期通报制度,每月按时通报项目进展、交流共享信息、分析存在问题、研究解决措施、推进项目建设。截至6月底,兰州新区范围内完成到位资金250.57亿元(含基础设施项目),同比(218.16亿元)增长14.86%,完成年计划的33.19%。

  围绕服务环境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充分发挥市政府项目落地办公室在项目信息管理、项目论证、调度会商、重大项目报告中的作用,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开工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采取现场查看、与项目单位负责人对接的方式,对于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逐一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解决时限。做好县区招商动态跟踪检查,每月对各县区、各园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动态,包括招商引资工作措施、年度目标任务完成进度、资金到位情况、开工建设情况、拟签约项目进展情况进行动态跟踪检查。按照“一月一通报、一季一排名”的总体要求,每月对全市项目推进总体情况及未按计划开工项目进行通报,督促未按计开工的县区、园区加大项目推进力度,有力促进了项目快速推进。二是认真梳理项目落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各县区、各园区、市直各部门进行对接落实,提出具体的解决意见和办结时限,定期督查推进解决。市落地办共组织召开专题协调会议16次,现场跟进督导项目31次,组织专题督查活动3次,协调解决各类问题71件,有效提升了项目服务的软环境。三是认真落实《兰州市重大招商项目行政审批代办服务实施办法》,完善项目推进派单机制,以“保姆式”服务,通过“一站式服务、一窗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审批、一单式收费”,以软环境的优势弥补硬环境的不足,推进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设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取得新成效。

庆阳市检察机关支持7位贫困户起诉讨回了欠薪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期,检察
庆阳市院为贫困群众发放司法救助金
    近日,庆阳市院干警前往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对正在住院治疗的国家司法救助申请人李某某现场发放救助金1.检察
甘肃检察机关2020年度聘用制书记员示范培训班圆满举办
    为提高全省检察机关聘用制书记员业务能力和综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