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项目引领大发展 ——武威市项目建设推进转型升级综述

20.01.2016  15:23

      2010年以来,武威市坚持无中生有抓项目、有中生优增效益的发展理念,把项目建设作为转型升级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基本方法,争取、引进和实施了一大批项目,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基于对武威经济总量小、发展基础差、资源禀赋少这一市情的认识,武威市委坚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秉持“大资源、大市场”理念,无中生有,有中生优,强力推进“3341”项目工程建设,推动经济总量上台阶。

      至2015年底,武威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7亿元,是2009年的6.5倍;其中,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32亿元,是2009年的8.8倍。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1150项,完成投资60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232项,完成投资391亿元。“十二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62亿元、年均增长34.3%,其中规模以上2546亿元、年均增长29.7%。

      武威市坚持无中生有抓项目、有中生优增效益,先后开展了“项目带动行动”、“项目建设年”、“3341”项目工程、“工作落实年”等活动。市委主要领导率先垂范、亲力亲为,带头跑项目、争资金,带动和影响班子成员、各级干部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市委、市政府领导深入企业、项目单位、施工一线现场办公,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市人大、政协组织代表、委员深入调研视察,听取项目建设情况报告。市与县区、部门与部门之间强化协同合作,精心谋划项目,积极争取项目,认真实施项目。全市上下形成了深入研究谋项目、千方百计争项目、全力以赴上项目、齐心协力抓项目的良好氛围。

      在项目建设中,武威市实行“一个项目、一个责任领导、一套工作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推进机制,落实领导干部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建立自上而下、层层包干的责任体系。市委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强化协调服务,集中办理项目手续,加快推动项目落实。对重大项目实行月排序通报、季度小结分析、半年全面评比和年终考核评价,加强进度管理。建立重大项目联审联批绿色通道,在项目可研、用地审批、环境评价、融资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为项目推进积极创造条件。

      为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武威市构建大督查工作格局,成立了市督查工作领导小组,对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全过程跟踪督办,加大现场督办力度,突出工程质量、建设进度、资金使用和安全生产,严格规范项目建设。

      依托国家和省里一系列政策叠加机遇,武威市精心谋划建设了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永古高速、双营高速、金武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干武铁路增建二线、G569线北仙高速公路、民勤县城至红沙岗一级公路、天祝至景泰二级公路、天祝至青海互助二级公路开工建设。新建、改造农村公路4988公里。全市公路里程达到1.3万公里,路网密度达到39.1公里/百平方公里。石门河调蓄引水工程、杂木河毛藏寺水库枢纽等骨干实力工程建成。

      武威市突出重点加快建设现代服务业项目,甘肃首个海关特殊监管区——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全省首列中欧货运班列“天马号”常态化开行,甘肃国际陆港加快建设;万嘉国际广场、黄羊公铁联运物流中心、金沙物流园、昊天农产品交易中心建成运营,红星时代广场建设加快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武威项目区、特色旅游景区项目加快建设,武威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博览城开工建设,丝路风情天祝文化园项目成功签约。市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实训基地、民勤县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创建项目建成投运。

      武威市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稳定投资增长、推动经济总量上台阶的重要抓手,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都有招商责任”的理念,着力营造“能赚钱、不受气、条件好”的投资环境,先后引进了山东威龙、青岛啤酒、航天万源、中交建集团、北京神雾集团、汉能集团、内蒙古亿利资源集团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十二五”期间,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824亿元,年均增长85.4%。

      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武威市抢抓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机遇,转变工作作风,改进招商模式和方法,从参展参会招商向产业招商、园区招商、以商招商、上门招商、小分队招商、企地联合招商转变,特别是大力引进央企项目、大型民企项目,带动上下游产业形成集聚,达到“引进一个、拉来一串、带动一批、兴起一片”的联动效应。万嘉国际广场、凯帝斯年产5000台电梯生产线、中国航天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江苏振发古浪沙漠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等一大批招商引资项目落户武威。总投资50亿元的莫高·中国葡萄酒城建设项目,集生产加工、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商业地产于一体,成为武威“中国葡萄酒城”最佳的展示平台,辐射带动建成10万亩酿酒葡萄种植基地。

      招商引资,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武威市把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作为战略重点,主攻能源、化工、食品加工、装备制造、材料工业等,通过招商和引进,不断延伸产业链,使一大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武威。成功引进了甘电投、中节能、山东润峰等一大批知名企业。

      武威市精心谋划、引进和建设关联度高、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大项目、好项目,把打造能源电力、特色化工、冶金建材和新材料、装备制造、特色食品等5个百亿元产业集群,液体经济、电石及其深加工、水泥建材制品、煤炭及其深加工、装备制造业、新能源、碳基新材料、电解铝及其深加工、合金材料、传统能源等10个销售收入百亿元产业链作为主攻方向,强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祁连山2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青啤20万千升生产线、凯帝斯年产5000台电梯、承威年产3000辆专用车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凉州区、民勤县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和民勤红沙岗、天祝松山滩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加快建设,预计到“十二五”末,全市风光电装机规模将达300万千瓦。甘肃省风电装备制造全产业链联盟组建成立,中国航天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300台(套)2兆瓦电励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2兆瓦电励磁发电机,中电科耀300套风电塔筒等项目建成投产。

      大批骨干项目的开工建设和竣工投产,成为推动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加速器”,投资拉动效应逐步显现。

      武威市各级领导干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民着想,不负人民的重托和期盼,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广开思路,不因循守旧,在为民办实事中建功立业,谋划、建成一批发展项目和民生项目。

      围绕“工业新型化、城镇带状化、农业现代化、社会信息化”目标,武威市加快建设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金色大道、荣生大道、天颐大道等干线公路建成通车,核心区29个乡镇、364个建制村全部通沥青(水泥)路,一大批供热、燃气、供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项目建成投用。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123107套,新型农村社区110个,完成棚户区改造19138户、农村危房改造和新房建设14万户。凉州新城区公共卫生、水务、人社、交通、能源等综合服务楼投入使用。民勤县域“一心一带一片”、天祝县域“一心一川两翼”建设加快推进。

      通过支持“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建设,全市设施农牧业累计达到84万亩、户均2.4亩,特色林果基地累计达到155.6万亩、农业人口人均1亩。加快实施甜高粱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种植甜高粱27.3万亩,建设配套加工项目16个。认真实施国家、省级旱作农业示范区项目和高效农田节水项目,推动高效节水农业发展。全力实施“下山入川”工程,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已完成移民搬迁8.43万人,生态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武威市加快民生项目建设,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古浪县生态移民暨扶贫开发黄花滩项目水利骨干工程、武威城区地表水供水工程、天祝南阳山片“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小康供水工程、民勤县教育城等一批民生工程建成,武威市人民医院搬迁运行,武威职业学院一期扩建工程进展顺利,武威重离子治疗肿瘤中心暨荣华颐养园项目加快建设,重离子治疗肿瘤装置正在调试。市博物馆、体育馆、影剧院主体建成。随着一大批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项目的推进,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项目建设强力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投资拉动作用明显。2015年,武威市实现生产总值409亿元,是2009年的2.1倍,“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1.6%;全部工业增加值96.5亿元,是2009年的2倍,“十二五”年均增长15.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亿元,是2009年的4倍多,“十二五”年均增长3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40元,是2009年的2.1倍,“十二五”年均增长13.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74元,是2009年的2.3倍,“十二五”年均增长14.9%(记者 马顺龙)

庆阳市检察机关支持7位贫困户起诉讨回了欠薪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期,检察
庆阳市院为贫困群众发放司法救助金
    近日,庆阳市院干警前往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对正在住院治疗的国家司法救助申请人李某某现场发放救助金1.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