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助农增收 改善生态环境 放大综合效益 革除陈旧观念 会宁扶贫的“加减乘除”法
脚蹬下地穿的旧布鞋,头戴浅灰色的老式解放帽,一身下田农民装扮的会宁县太平店镇大山顶村村民宋庭俊,却“很潮”地开着一辆四轮山地代步越野车,沿着田间道路悠悠地往自家西瓜大棚驶去。
“老人家,你这车很酷啊,哪里买的?”宋庭俊的“现代农民范”一下吸引了正在这里采访的记者的眼球。
“网上买的。”宋庭俊面对记者的“截访”满脸自信,谈起现在的生活更是充满了乐观:“我们穷过、苦过,如今赶上好政策脱了贫,好生活才开了头,还要和全国人民一起全面小康呢。”
和宋庭俊一样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梦想的,还有他脚下这片红色大地。
79年前,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在这片苦焦的土地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在会宁人民心中播撒下了红色的种子。
在党的领导下,会宁人民众志成城,用勤劳和汗水不断改写着这片贫瘠土地的历史。
随着全省双联行动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深入推进,会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加快脱贫致富为目标,综合施策,运用“加减乘除”法,形成了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蓄之已久,其发必速。
一场新的扶贫攻坚战正在会宁大地如火如荼地展开。
算好“加”法,增加农民收入
会宁穷。全县284个行政村,116个是贫困村,贫困人口13.79万,贫困面达26.9%。
“要脱贫,就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面对扶贫攻坚的艰巨任务,会宁县委、县政府有着清醒的认识。
在提高全县扶贫开发水平、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的过程中,会宁县着力做好“加”法——增加农民脱贫致富信心、增加粮食产量、增加养殖规模、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惠农政策落实……
目的只有一个:要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在新一轮扶贫攻坚中,新添堡回族乡道口村成为会宁做“加”法的代表村之一。
走进道口村,一户临近公路的农户院墙上,“牛肉”两个红色大字和一串电话号码格外醒目。显然,这则“广告”告诉大家:这家主人是肉牛养殖户,并很有经营意识。
主人名叫摆富珍,饲养着12头母牛、24头公牛。看着两头前不久出生的牛犊,摆富珍满面笑容:“添了牛,就是添了钱。”
“通过双联惠农贷款等各种融资渠道,这两年,道口村家家户户都添了母牛。”新添堡回族乡党委书记马新生说。
更让群众开心的是,2013年底,道口村成为省委书记王三运的双联联系村后,一条以发展“肉牛养殖加工”为特色的产业发展思路逐步明晰,成为村里做好“加”法的关键。
基于此,村里引进甘肃弘利养殖有限公司,建成肉牛屠宰加工基地。“这能为村民屠宰、加工肉牛省下一笔可观的支出。”马新生告诉我们,弘利养殖公司还将推出“公司+农户+合作社”模式,建立与农户共同发展长效机制,同时引进肉牛优良品种、实施有机肥生产、利用沼气发电,建设循环农业,继而带动全县养殖业发展。
对会宁来说,运用多种方式做足“加”法,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脱贫办法。
去年,会宁县12个贫困村、3.2万贫困人口实现整体脱贫,贫困面下降5.6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
做好“减”法,减少环境承载力
顺着312国道,辗转间,翟家所乡张城堡村移民安置点渐入眼帘。44幢青灰色屋顶的小康屋排列整齐,彩绘的文化墙格外醒目,村道两侧的太阳能路灯给村社增添了不少现代气息。
村民张荣家红色门楣上“人兴财旺”的春联横批仍然清晰,走进小院,张荣特意带我们参观了她家在政府资助下新添置的设备——一台净水器。“把院里集雨水窖里的水抽到顶上的大水桶里,通过净化器过滤,水就更洁净了。”
搬下山梁梁,搬出土坯房,搬进新瓦房,张荣家通过下山入川移民搬迁,过上了好日子。
翟家所乡乡长刘作卿说,通过中低产田改造,推广全膜种植、扶持草畜产业、鼓励劳务输出,张城堡村的贫困群众在移民搬迁中的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吃饭再也不用愁了”。
移民搬迁——会宁的“减”法口诀之一。
会宁生态移民搬迁工程,计划在2020年之前把全县地处旱山塬区的塬边、沟头、深山区的1.5万户、近7万人通过调整土地关系或保留土地关系的方式整体搬迁出来。
做“减”法,不止于此。
以减少生态负担、减少环境污染为统领,会宁的“减”法根本目的是要“换穷貌、改穷业、挪穷窝、拔穷根”,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群众生存发展问题,是要给群众脱贫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走进会宁,人们欣喜地看到——
移出来的山,流转出去,退耕还林还草,建成特色林果示范园区,减少生态负担;
搬进来的川,细心规划,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减少环境污染。
会宁人深切感受到,这两年雨水多了,山开始变绿了。
2014年,会宁实施生态扶贫移民搬迁2280户、1万人,其中包括新添堡乡道口村、老君乡老君村、翟家所乡张城堡村等31个农村集中安置点。同时,全县新修梯田1万亩,扶持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业和经济林建设6000亩。
把握“乘”法,放大扶贫综合效益
会师楼脚下,祖厉河穿城而过。会宁人知道,祖厉河的苦水改变不了会宁缺水的现实。
年平均降水量370毫升,蒸发量1800毫升,十年九旱。
兴水,成了会宁脱贫绕不开的话题。
会宁太平店镇大山川村坐落在平定高速公路旁一片不大的川地里。这里是“会宁高效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第二标段”。
走进村里,一排排蔬菜塑料大棚银光熠熠。
“以前没有水,靠天吃饭,家家都穷。”太平店镇党委书记刘登峰说,在各级扶贫资金的扶持下,大山川村建成一座100立方米的高位水池,把村子附近塘坝里涌出的地下水收集起来,配备滴灌、喷灌等节水设施,发展蔬菜产业。
正是这一汪清泉,成为大山川村致富的源泉。
“有了水,去年大山川村建了220个大棚。”太平店镇党委书记刘登峰算了笔账,一座大棚一年收入1万元,比以前种地的收益翻了10倍。
看到村民都开始种菜,杨丽琴夫妇乘势投资10万元建成一座育苗暖棚,向乡亲们提供辣椒、黄瓜、西红柿等菜苗。
两年前,杨丽琴还是一个普通农家妇女。如今,她已成为一座年入“斗金”的暖棚“棚主”。她自己都没想到,好日子来得竟是这样快。
对会宁人来说,每一滴水都弥足珍贵。
兴水,成了会宁放大扶贫综合效益的“乘”法。米峡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甘沟驿镇岳家沟节水项目、步龙岔沟综合治理二期工程……通过一系列水利工程建设,会宁已发展有效灌溉面积26万多亩,尤其是全县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项目的实施,使项目区灌溉保证率达到了90%,年节约灌溉水量655.8万立方米,使受益区农民人均增收450元。同时,计划于明年全面完成建设的引洮供水一期会宁北部供水工程,将解决会宁北部11个乡镇25万人的用水和1.7万亩农田灌溉。
把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是会宁做好“乘”法的要诀。
——通过创新农村经营方式,会宁完成了4个乡镇农村承包土地确权颁证试点,流转土地10万亩,建立适宜现代农业的发展机制。
——通过创新金融扶贫方式,会宁加快普及双联惠农贷款、牛羊蔬菜产业贷款等各种融资手段,为扶贫攻坚创造不竭动力。
——通过创新资金整合机制,会宁把更多资金投向见效快、能致富的产业和项目,使涉农资金得到更合理的配置。
……
利用“除”法,革新产业发展方式
这几天,中川镇高庙村农技员张宏吉开始忙碌起来。村里4月中旬建起的160座蔬菜大棚陆续出苗,大伙儿不时便会邀他过去查看病虫害情况。
张宏吉手里随时都拿着手机,遇到不能诊断的情况,就拍下来发送给县里或市里的农技专家,向他们求教、请他们支招。
今年,会宁在全县60个村试点建起了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站,以“农技部门+互联网”方式解决农户遇到的农作物生长问题,宣传惠农政策,传播实用技术信息。高庙村成为试点村之一。
“群众非常高兴,有了一个学习科学种植、科学养殖的重要途径。”中川镇党委书记王池柳说。
新一轮扶贫攻坚中,会宁的“除”法秘诀是:革除旧观念,发展新产业,掌握新技能,走出一条更广的产业发展路子。
——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让贫困户掌握“看家技能”。
——实现扶贫资金的精准投放和精细管理,主导产业由群众说了算、资金项目由群众自己管。
——“产学研”相结合,支持龙头企业广泛引进先进适用技术、现代加工设备、工艺流程和先进管理方法。
……
“这是变‘输血’为‘造血’的重要途径。”会宁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童琳说。
“下一步,我们还要变‘造血’为‘活血’。” 童琳说,会宁正在争取祖厉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会宁中国现代草业产业科技园建设等项目的立项及建设,同时进一步开发红色旅游经济、建设重点交通项目。
“乘国家和省上助力老区扶贫奔小康的机遇,我们将积极培育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增长极’。”童琳轻声勾勒着未来,“我们一定会过上好日子。”(记者张斌强 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