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平凉】“问”出发展之“道”

29.07.2015  21:05

    【问道平凉】“”出发展之“

    新华社甘肃平凉7月28日电(记者王衡)“问道崆峒•走进平凉”大型全媒体融合报道活动主题论坛27日在崆峒山下的弹筝湖水上乐园举行。围绕发展之道,来自兰州大学、甘肃省委党校、甘肃农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煤集团的专家和企业届人士展开热烈讨论。

    论坛开始后,平凉市市长臧秋华首先简要介绍基本市情:平凉是甘肃的东大门、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辖六县一区、230多人口,历史文化悠久、自然条件良好、区位优势独特、资源相对富集,但也面临煤电一家独大、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等难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艰巨,希望专家们积极建言献策。

    作为研究经济问题的学者,甘肃省委党校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李含琳认为,今天人们谈的“问道”应是发展之道,平凉应处理好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单项开放与双向开放等关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向西开放战略,让苹果等特色产品“走西口”。

    平凉计划在未来3年实现脱贫,怎么才能实现这一目标?甘肃农业大学副校长吴建平认为,应大力发展以平凉红牛为代表的草食畜牧业,作为一种优质地方特色肉牛,平凉红牛品质比美国、日本的优质肉牛并不逊色,要走规模适度、模式恰当、高效生产、环境友好之路,实现产业升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李丙智认为,苹果产业对农民脱贫致富的带动作用更大,今后要大力支持苹果苗木产业发展,并用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果业。

    问得尖锐,答得坦诚。

    平凉旅游资源丰富,有崆峒山、大云寺-西王母宫两个大景区。平凉市旅游局局长蒙银奎问:平凉“西有敦煌莫高窟 东有泾川大云寺”的提法是否合适?如何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发展?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杜斗城“接招”。他认为,“宝鸡法门寺 泾川大云寺”的提法更准确,因为这两者更有可比性。此外,可以提出“西有莫高窟 东有崆峒山”的口号,崆峒山旅游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开发不够,留不住人,应向国内一些开发得好的景区学习。

    曾任甘肃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的胡云安研究员认为,平凉文化底蕴深厚,包括伏羲文化、道家文化、西王母文化、农耕文化、针灸文化、民俗文化等方面,应分别深入挖掘。

    平凉煤炭产量占甘肃总产量的一半。对于煤炭产业如何适应新常态这一问题,华煤集团副总经理上官科峰说,尽管煤炭产业遭遇困难,但煤制甲醇仍是盈利的,集团整体上仍是盈利,未来还是要走深加工之路。

    “嘉宾们的观点对于我们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制定“十三五”规划等具有启发意义,论坛结束后我们将好好琢磨,消化吸收。”臧秋华最后总结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