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崆峒】甘肃最大发电企业的“新常态观”

29.07.2015  21:05

    “发电量不足,但不能无所作为”——甘肃最大发电企业的“新常态观

  新华社甘肃平凉7月28日电(记者王衡)华能平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集中控制室的电子显示屏上,一行红字和数据引人注目:除4号发电机有功功率在18万千瓦附近徘徊外,其他5台发电机组有功功率基本上为0千瓦。这表明,6台发电机组中只有一台在运转,其余均停转。

27日,“问道崆峒•走进平凉”大型全媒体融合报道采访团走进这家西北第二、甘肃最大的发电企业,公司党委书记胡金德并不讳言面临的困难:6台机组总装机252万千瓦,但只有18万千瓦的负荷,发电量不足总装机的10%。

  位于平凉市崆峒区二十里铺的华能平凉公司,是甘肃装机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和电网主要电源支撑点,成立于1996年。自首台机组投产以来至2014年底,已经累计发电1081亿千瓦时,实现产值228.5亿元。

  近几年,华能平凉公司深受电量需求下降影响。记者在展厅看到这样一组数据:公司发电机组利用小时数在2004年达到最高的7479小时,2008年开始显著下降,2014年只有3644小时,是2001年以来的最低。

  “今年上半年,我们发电量同比下降43%,利用小时数只有1000多小时,全年发电量有可能创新低。”胡金德说,近年发电量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是全社会用电量下降,二是快速发展的新能源取代了一部分火电。

  由于发电量不足,华能平凉公司上半年亏损约1.3亿元。

  “尽管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无所作为。”胡金德说,第一,公司加大了岗位竞赛、技能比武等活动,时刻为电力需求上升做好设备、人员、管理上的准备;第二,利用这一时机做好设备检修、改造和环保工作;第三,积极寻求外送电量机会。

  目前,华能平凉公司机组各项指标处于甘肃同类型机组先进水平,能耗低、效率高,被华能集团命名为“优秀节约环保型燃煤电厂”。今年先后完成一期4台机组脱硫改造、二期2台60万机组脱硝改造,被环保总局评为“国家环境保护百佳工程”。

  胡德金说:“公司氮氧化物和烟尘排放等指标,已经排在全国火电机组先进行列。已完成1、2号机组供热改造,去年集中供热面积已达800万平方米,正在对3、4号机组进行供热改造,完工后集中供热面积可达1200万平方米,能满足平凉全市冬季供暖需求。

  6月份,华能平凉公司发电量环比增加2亿多千瓦时,原因在于甘肃临时增加的2亿千瓦时外送电量中,平凉华能公司争取到了1亿千瓦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