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

14.12.2014  22:19

  --海外热议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中国兰州网12月14日消息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举行。习近平主席在仪式上发表讲话指出,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海外媒体和人士赞许习近平关于牢记历史、捍卫和平的重要言论,肯定中国举行国家公祭的做法。

  日本共同社报道说,中国把以往由地方政府主办的南京大屠杀追悼仪式升格到国家公祭,显示中国领导人在历史问题上不会让步的鲜明姿态。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30万同胞惨遭杀戮,无数妇女遭到蹂躏残害”,是对日本(否定南京大屠杀言论)的强烈牵制。

  日本时事社报道说,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坚决反对美化侵略,显示了中方对安倍首相历史认识的戒心。另一方面,讲话也强调国家公祭的目的不是为了“延续仇恨”,呼吁“中日两国人民应该世代友好下去”,显示中方愿意改善两国关系。

  韩联社报道说,习近平的讲话包含了对企图美化侵略历史的日本当局的批评。值得一提的是,习近平将军国主义、美化侵略历史的右翼势力同日本民众加以区分对待。报道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说,中国举行国家公祭矛头直指日本右翼势力。

  韩国湖西大学教授全家霖表示,当天他通过网络转播收看了公祭仪式,十分赞成中国设立公祭日的做法。遭受过日本侵略的韩国同中国一样感同身受。举行公祭提醒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不仅要铭记历史,也要珍爱来之不易的和平。

  泰国《亚洲日报》副社长钱丰说,中国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中国不会忘记二战这段残酷的历史,也绝不允许日本政府否定、歪曲这段历史。这场战争的亲历者在世的越来越少,但国家公祭日会代替亲历者向下一代讲述历史,让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永不忘记历史的惨痛教训,谨防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国家公祭日有利于凝聚整个民族的力量。

  印度尼西亚东盟南洋基金会主席苏尔约诺说,日本军国主义曾经对中国和亚洲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中国全国各地在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举行大规模纪念活动,不仅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维护和平的决心和立场,还能及时有效提醒中国和亚洲人民对日本军国主义和右翼势力保持警惕,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阿富汗喀布尔大学教授赛义德·易卜拉欣认为,历史不应该被遗忘,中国设立国家公祭日是值得肯定的做法。我从习近平的讲话读出,中国人民不是为了仇恨而纪念,而是为了警醒。中国的这种做法有益于地区长久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