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夺铁矿石价格话语权的机遇与挑战 ——提升价格话语权专题报告之一
争夺铁矿石价格话语权的机遇与挑战
——提升价格话语权专题报告之一
2014年下半年以来,在供给过剩的压力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一轮暴跌,原油、铁矿石、铜等大宗商品价格跌幅超过50%,大宗商品出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这为提升我国价格话语权带来良机,提升价格话语权也被列为今年价格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近期,价格监测中心赴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开展调研,由于不同品种的市场环境差异较大,因此选择铁矿石、大豆两个具体品种深入分析,形成提升话语权的专题研究报告。
一、 争夺铁矿石价格话语权的重要性
我们常说的大宗商品价格话语权,从政府层面上,体现在一个国家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力。如果一个国家对某一大宗商品价格有话语权,那么该国就能通过政策调整一定程度上影响价格,使其价格走势有利于该国的利益需要,因此大宗商品价格话语权关系到国家的根本利益。
(一)铁矿石价格成为影响我国钢铁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作为钢铁业上游基础原料,铁矿石具有特殊重要地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和进口国,2014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再创新高,达到9.33亿吨,对外依存度78.5%,占世界贸易量的70%。由于世界铁矿石供应集中,约80%的全球海运贸易量来自于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力拓和必和必拓三家公司,虽然我国是世界第一大铁矿石进口国,却缺乏与之相匹配的价格话语权,致使我国铁矿石进口价格长期受制于三大矿商,严重影响了我国钢铁企业的健康发展。去年,钢铁行业销售利润率只有0.85%,在整个工业行业中垫底,而2013年更是全行业亏损。
(二)铁矿石现行定价体系不利于我国钢铁企业。 2010年之前,矿山和钢铁企业每年谈判一次,铁矿石采取长协定价方式,我国钢铁企业始终处于价格接受者的地位。2010年铁矿石定价市场化之后,在矿山企业的强势推动下,普氏指数在定价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目前80%以上的铁矿石国际贸易都按普氏指数进行结算。但是,普氏指数的采集样本有限,一天内只有下午某一时间段内的成交和报价才进入评估样本,且价格样本评估过程也不透明,这两点使得普氏指数容易受国际矿商的操纵,这对我国钢铁企业十分不利。
(三)铁矿石价格话语权之争对降低企业成本、回避汇率损失和人民币国际化都有重要的意义。 争夺铁矿石价格话语权,建立能客观反映市场真实供需关系的价格基准,于国于民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直接降低国内企业铁矿石购进成本。据统计,2014年大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大商所”)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结算价平均比普氏指数价格低46元/吨,如果采用期货价格结算,按2014年9.33亿吨的进口量折算,相当于一年内至少可为行业节约成本428亿元,相当于当年整个行业利润的1.4倍。其次,有利于规避汇率风险。我国铁矿石期货以人民币计价,如果采用我国期货定价,汇率波动风险将由境外客户承担。再次,争取铁矿石定价权,进而实现铁矿石国际贸易以人民币结算,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在全球70%以上的贸易矿石都运往我国的情况下,铁矿石人民币结算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有效载体。
二、 争夺铁矿石话语权迎来历史机遇
为争夺铁矿石价格话语权,我国在铁矿石定价历史转折期推出铁矿石期货。2013年10月18日,铁矿石期货在大商所挂牌交易,经过1年多来的培育,铁矿石期货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重构铁矿石定价体系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争夺铁矿石定价权迎来历史机遇。 当前的铁矿石贸易格局与20世纪80年代的原油十分相似。公认的定价中心尚未形成,贸易定价方式多元化,国际贸易量逐年增大,又恰逢铁矿石供需关系逆转,定价优势开始由卖方转向买方。如果我国能抓住此时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我国现货优势和期货市场良好的发展势头,积极推进铁矿石期货国际化,很有希望在我国形成铁矿石国际定价中心。
(二)各方积极争夺铁矿石定价权,我国不可懈怠。 目前,虽然全球公认的铁矿石定价中心尚未形成,但各个国家都在大力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以期发展成为全球定价中心,各类指数也层出不穷,现货交易平台方兴未艾,定价权的争夺日趋激烈。以新加坡市场为例,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掉期、期货、期权等品种齐全的衍生品体系,而且市场规模发展迅速,2014年新加坡掉期的成交量是2010年的15倍,铁矿石期货、期权的季度平均增速分别为63%、32%。我国如不加紧推进,待铁矿石国际定价中心花落别家,争夺定价权的难度将愈来愈大。
(三)大商所争夺铁矿石定价中心的优势。 大商所铁矿石期货上市后,市场总体运行平稳,流动性快速增长,交割制度已被市场认可,市场影响力稳步提升,主要表现为:
一是市场流动性充足,已具备足够的市场深度。截止到2015年4月底,铁矿石期货累计成交1.39亿手(单边,下同),折合现货约138.65亿吨;按可比口径比,大商所铁矿石期货成交量分别是新加坡铁矿石掉期和期货的38倍和41倍、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铁矿石期货的429倍。目前,铁矿石期货的期现规模比已超过13,市场流动性完全能满足境内外企业的套保避险需求。
二是产业客户参与积极。嘉能可、嘉吉等国际前五大贸易商,瑞钢联、中建材等国内前十大贸易商中的9家,以及沙钢、日钢、华菱钢铁等7家龙头民营钢厂和12家国有重点钢厂等都已参与交易。目前,已经形成了包含矿山、钢铁企业、贸易商等产业客户以及基金、私募等机构投资者的多元化结构。
三是实物交割顺畅、套保效率不断提高,企业利用期货市场方式不断创新。鉴于良好的流动性,境内外贸易商和国内钢厂纷纷从新加坡掉期市场回流至国内,同时,受益于健全的产业链期货体系,企业利用期货的模式不断推陈出新,比如对贸易融资的铁矿石现货开展套期保值操作,实现多方共赢。
四是定价影响力逐步显现,改变了普氏指数运行规律。铁矿石主力合约价格与青岛港现货价的相关性在0.99以上,与普氏指数、TSI、中钢协、我的钢铁等所有境内外铁矿石价格指数的相关性也都超过0.98,期货价格已成为现货贸易和国内外价格指数的重要参考。普氏指数的运行规律也发生实质性变化,改变了普氏指数快涨慢跌、涨幅大跌幅小的特点。
三、 国际化不足是争夺铁矿石价格话语权的主要障碍
总体来看,大商所铁矿石期货已经在国内外市场建立了相当的影响力,对国际市场定价产生实质性影响,具备了争夺国际市场定价中心的基础,但期货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不高,成为制约价格影响力的主要障碍。在目前体制下,一个主要由国内机构参与、资金来源于国内、商品单向流通(进口)的期货市场,发展的极限也就是占领国内市场,成为国内市场价格的基准,无法成为国际市场价格的基准。从这个角度看,面对国内市场的期货价格,已经难以适应提升价格话语权的要求,这也是我国其它大宗商品期货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期货市场国际化的核心就是国际期货话语权,构建国际化的期货市场就是构建国际化的期货定价中心。期货市场国际化包括主体的国际化和业务的国际化。期货市场的主体主要由交易所、期货公司以及客户共同构成,业务的国际化主要体现在交割、结算等领域。通俗的看,主体和业务的国际化,核心就是“人、财、物”的国际化。
(一)市场参与者。 要提升铁矿石期货市场在国际市场的价格话语权,就必须引入国际参与者,使价格能反映国际参与者对供求关系的判断。平衡全球供需双方力量形成的价格,才能获得国外参与者的认可,才有可能成为价格基准。
在境外机构“引进来”方面,目前境外机构参与到我国期货市场的途径尚不畅通。境外机构需要借道QFII,而QFII仅限于投资金融期货,商品期货尚不允许。还有一个间接的途径,外资机构需要在国内设立子公司,以境内子公司的名义投资期货市场。目前来看,这种方式投资的数量和金额相对有限,也主要集中在国内有下游企业的外资机构。
为原油期货上市交易做准备,今年6月27日,证监会正式公布《境外交易者和境外经纪机构从事境内特定品种期货交易管理暂行办法》,8月1日执行,目的就是吸引境外机构。原油期货为首个我国境内的“特定品种”,这表明我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步伐迈出实质性一步。
(二)市场交易资金。 期货市场的参与者结构基本决定了市场参与资金的结构。比照国际成熟的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是投机炒作基金,是市场的主体,也是大宗商品金融化的主要体现。反观国内市场,个人投资者是市场交易的主体,应该说市场还有待继续培育发展。
(三)我国的金融体系也制约了国际化的步伐。 考虑到人民币还不是充分自由流通的货币,以及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开放程度,尚不允许国际机构直接设立期货公司,也不允许直接参与期货交易。目前来看,直接放松或者改变这些限制还不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制度储备和修订。
(四)交易品种和国际惯例还有较大差距。 在税制上,我国与西方国家有明显不同,大商所交易的铁矿石是含税价,包括进口增值税和关税,而国外期货商品净价交易,这也导致外资进入国内期货市场的积极性不高,国内期货价格的国际影响力低。
四、 大商所推进铁矿石国际化的主要做法
为争夺国际定价权,大商所将铁矿石期货国际化列为今年重点工作,制订了国际化方案,总体原则为“立足现有平台、分步稳妥推进、确保风险可控”。简单的概括,就是在现有平台基础上,以人民币为基础计价和结算货币,外币仅用于充抵保证金,采用保税交割打通境内外物流通道,境外交易者通过代理方式参与铁矿石期货交易,并探索境外交易者通过合格境外机构(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RQFII)等成熟模式参与商品期货。
(一)已经推进的工作。 第一步,保税交割。确立“优先推动保税交割再直接引入”分步走的推进原则。2015年1月,国家海关总署批复大连商品交易所在大连港散货物流中心开展铁矿石期货保税交割业务试点。
第二步,比照原油设计方案,优化合约规则。首先,在整体设计上,铁矿石国际化基本参照了原油方案,以确保我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整体规划的统一性。其次,依据铁矿石品种特点进行个性化处理,确保国际化工作稳妥推进。如,铁矿石期货价格是含税的人民币价格,原油是净价交易,因此在保税交割具体业务处理上也与原油存在差异。最后,重新审视现有合约制度和规则,建立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业务细则和管理办法。
(二)下一步推进的工作。 首先,将铁矿石列为允许境外交易者参与交易的特定品种,适用原油期货所有相关配套政策。其次,寻求相关部门支持铁矿石期货保税制度进一步落地实施。
从大商所已经推进和正在推进的工作来看,核心是前述的“人、财、物”的国际化,建立一个投资者、资金、商品等各个市场要素都自由流动的、开放的国际化铁矿石期货市场,满足争夺定价权的前提条件。
五、 对策建议
(一)推动加快《期货法》立法,夯实市场发展的制度基础。 面对国际投资者和国际化的需要,以完善我国期货市场法律体系为抓手,加快推进《期货法》立法工作,健全期货市场法律体系。
(二)在现有金融、税收等制度框架下,制定期货市场国际化的特殊支持政策。 这种方式,不需要进行大的制度论证修改,风险可控,实施较为便捷,操作可行性大。以铁矿石为例,如果允许QFII和RQFII参与铁矿石期货,仅是对投资范围的扩大,对资金汇兑和投资运作等方面的监管,仍遵从原来的法规体系,只需要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和中国人民银行修改相关规定,允许QFII和RQFII投资扩大至铁矿石期货。
(三)充分利用好保税区政策,形成铁矿石“中国价格”,为提升价格话语权做好铺垫。 即将上市的原油期货是我国第一个完全按照国际化要求的品种,设立在上海保税区,为符合国际惯例的不含增值税的净价,这也是铁矿石国际化的主要思路。建立在完全国际化基础上的期货价格,能够充分反映中国需求,形成“中国价格”,以建立国际定价中心为目标,从区域性向世界性过度,循序渐进的提升我国期货市场的价格话语权。
(四)积极丰富铁矿石新的衍生品工具。 相比其他工具,期货市场具有流动性强、标准化程度高等优势,但是对于铁矿石这种品类繁多、品质复杂的大宗散货商品来说,不同现货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显得更为突出,单一工具难以满足所有企业的需求。对此,应着手研究铁矿石掉期市场机制以及价差交易等相关制度,进一步丰富铁矿石衍生工具,更好的满足实体经济的需求。
(五)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积极推介我国铁矿石期货品种。 铁矿石国际定价中心的形成,不仅需要“请进来”,而且要“走出去”,包括向巴西、澳洲两大出口国的相关机构,淡水河谷等矿山企业,新加坡普氏、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等商业机构,积极推介我国铁矿石期货品种和交割制度,建立数据共享等合作关系,激发境外投资机构的参与积极性。下一步可以在相关国家建立交割仓库,提高我国价格基准的影响力。
(价格监测中心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相关材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