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身金城兰州的"朱家大院"如烟往事(图)
讲述人:朱令炘 85岁 1991年从兰州大学外语学院退休
今日贤后街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朱家大院的四兄弟在一起
讲述人母亲在朱家大院下房前留影
1948年朱一平和女师的同学们留影
贤后街有关朱家大院的宣传画 文/图 首席记者 王文元(资料图片由记者翻拍)
2015年3月16日下午,兰州一个不起眼的住宅内,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拿出一叠叠老照片、一本本资料,他自陈,乃明韩王后裔,隐身金城已有300余年。
明初,朱元璋在全国各地大封诸王,以起到“控要害,以分制海内”的作用,就藩于平凉的韩王就是其中之一。明代封于平凉的王有前后两王,先是第二十二子朱楹就蕃平凉,是为安王。可惜,不久去世,身死国除。安王死后,长期滞留南京的第二十子韩王朱松,又被从辽宁开原改封平凉。
韩王一系,始封于洪武二十四年,第一代韩王韩宪王朱松在永乐五年去世,葬在了南京安德门外牛头山。直到宣德五年,第二代韩王才到平凉就蕃。明文学家李攀龙曾写道:“春风萧条白日斜,平凉西北见天涯,唯有青草王孙路,不入朱门帝子家……”到明末,韩王一系有郡王19位,镇国将军40位,一年供给这些王孙的禄米就达到19个平凉县的收入!
明末,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派贺锦西征,攻占平凉,昔日的王子皇孙也四散逃命。末代韩王辗转流落,被最后一支抗清义军尊为精神领袖。而其他的王子王孙,或死或逃,或改名,或换姓,庞大的韩王一脉就此烟消云散了。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上世纪上半叶,贤后街的“朱家大院”,在金城赫赫有名。大院占地颇大,可人口却不多。这家人主要以行医为生,孩子们个个喜欢读书,的确与众不同。谁会想到,他们就是韩王后裔呢?
今天,就让我们聆听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韩王后裔,隐身金城闹市
一条不太宽的巷子,十余座院落,依次分布在小巷的两侧,小巷中段一青砖门口,两扇木本色大门,看上去有些寒素,进去却别有洞天:院落前后两进,前院紧凑,青砖铺地,筒瓦鳅脊,后院宽阔,种植花木、掘井自用。暮色渐沉,昏黄的油灯逐个点燃,朗朗的书声,便在大院内回荡。这个大院名叫朱家大院,位于贤后街38号。如今它是我们的梦里家园。
二十多年前,住在张掖路、通渭路一带的人,或多或少都听说过“朱家大院”。说起朱家大院,人家都很惊奇。因为,“朱家大院”总是给人一种低调而疏离的感觉。大院的人和外界来往不多,除工作、学习外,大家很少和外人攀谈,更不会讲述隐藏在家族内部的秘密!
“朱家大院”的人系明韩王后裔。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话要从明末说起。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部将贺锦率军攻占平凉后,韩王的直系成为他们追捕的主要目标。而一些远支则暂时无暇顾及。乘此机会,一部分韩王后裔就此逃离了平凉。我们先祖是韩宪王二儿子一系,不太引人瞩目,因而能轻松逃走。
先祖逃出平凉后,或是窜居山林,或以行医为业。据我所闻,父辈以前的两代都是中医大夫。在解放前,家族还有两个药房,一个名叫恒德堂,另一个在城隍庙对面,后毁于火灾。大约到清中期,先祖们购置了贤后街38号的大院为居所,后来人称朱家大院。朱家大院名气听着响亮,但却不是朱家人修建的。据说,大院原主人姓郑,家在城外郑家台,后发生变故,先祖们盘下了大院,为定居之所。大院一直保持着最初的面貌,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1987年)拆除。它是家族的根基所在,至少有五六代朱氏族人在此繁衍生息。
明末丧乱,朱明后裔遭受了空前的追捕和屠杀。诸王子孙或隐姓埋名或远走山林,躲避追杀。改名换姓是最常见的,有人改姓为未,暗含朱字无头之意。从平凉逃离的先祖也遭受了空前的磨难,身世自然就成了最大忌讳。直到康熙祭拜明孝陵后,才稍有宽松。我估计,先祖就是在那时才陆续恢复了韩王一系的辈分。按照洪武皇帝颁赐诸王辈分顺序,韩王一系共有20个字,以区别其他诸王后人。名字中第三个字,必须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为偏旁,取相生不息之意。我们这一辈是“令”字,算是第十六代。可惜的是,在后来反封建大潮中,辈分排字也无人使用,真是令人可惜。
家族原有的族谱也在文革中失踪了。至今我还记得厚厚的家谱,是细绵纸印的,有两层包袱,最外一层为蓝布包袱,里面则用黄布包裹。由于种种原因,家族中长辈多不愿意谈往事,更不愿提韩王,但家谱中对此却有记载。
据看过家谱人说,家谱中提到韩王就蕃、韩藩收入等情况。虽先祖们多不愿对外人谈家族逸事,但却坚持让后人填表时,在籍贯一栏中要写上“安徽凤阳”,或自称“平凉人”。往事不可追,如今“朱家大院”留给我们的只有回忆了。
青砖铺地,廊房相连,大院内自有乾坤
在大院生活的日子是令人难忘的。这是座典型的两进四合院,从贤后街上看,整个院落坐北朝南。
大门有些陈旧,上是铜制的兽头衔环,为了不打扰四邻,还特地用布条缠绕。家人们悄悄地推门进去,快走几步,就到院子里,眼前豁然开朗。四合院落,青砖铺地,斗拱飞檐,对面是上房,左右两面则是厢房。上房大半是用来供奉先祖牌位、家谱,小半则是仓房,用来储藏粮食及各类物品。上房和两侧厢房之间则有出檐走廊相连。可以说,这是一个家族的精神和物质根源所在。
上房对面是下房,这仅仅就位置而言的。下房是接待客人们的地方,上下两房的结构比较大,部分窗户上有纱橱,上或绘风景画,或题诗写字。我小时候,总要看看上面画着什么,试试诗词是否能背下去,淡淡的文化气息,就在不经意间,悄悄传播。按照传统,全院门窗都没有油漆,梁柱间祥云木雕也是清清白白,清一色木本色,淡雅质朴,如同做人一样。这种质朴之气令我们终生难忘。
在前院和后院之间则是过厅。过厅起着分隔前后两院的作用。它的两侧则是厢房,春夏之际常有燕子衔泥做窝。后院中的空地不铺砖,可种植花草,常置放着一缸金鱼以及盆景假山。最难忘的,院中有口水井,汲水可用来洒扫,可浇花。大院离黄河非常近,因而井水异常甘甜。清末,后院还捐出一块地用来修建四川会馆的文昌宫大殿。
上房背后有一排杂房,原为柴房、磨坊、马厩等。抗战时,大院曾遭日寇飞机的轰炸。那时,家族派人带着家谱,远走青海,以躲避日寇飞机的袭击。先辈说,不论何时,家谱在,我们的根就在。
如今,通过多方寻找,散佚数十年的家谱也有了眉目。可大院留下的只有无尽的回忆!
儒医传家,学风浓厚有传承
朱家以儒为宗,以医为生。平常少与人来往,大门紧闭,不信僧道,只祭门神、土地、灶君等,三姑六婆不入门,周围邻居称我们为“朱死人”。或许自从逃离平凉后,先祖就以医术文案谋生,而对子弟读书要求很严。家族内读书成风,令字辈有七人,文化水平相当高。老大朱太岩早年就读北平师范大学,抗战时返回兰州。后来致力于教育事业,长期在西北师范大学任教,为陇上学人。曾担任《兰州市志》编纂学术顾问,1989年任《中国西北地方文献丛书》副主编、《西北稀见方志文献》主编。而其他几位兄弟也学有所才,全毕业于师范学校。令字辈唯一的女子朱一平(朱令炳),解放前就参加兰州地下党,曾任兰州市图书馆馆长。
而先祖朱序东医术非常高明,善于诊治痘诊。曾为甘肃皋台邓承伟的孩子治痘诊,不几日而好。邓称他为“兰之有道君子”。为他送来“年高德劭”的匾额及一副对联。后来远亲乡贤刘尔炘也给家里写过对联。凉州教谕曾为另一位先祖朱仪亭题“丹溪品望”的匾额。这块匾额在大跃进时,被征集走了。当时,要大办食堂,可没有大案板,这怎么能行。有人说,朱家大院的“丹溪品望”的匾挺宽,当面板最合适。这样,这块匾额的命运就定了。
贤后街从东向西,坐北朝南有五泉书院、湖北会馆、两湖会馆、豫章会馆、朱家大院(门牌38号)、四川会馆、朱司令家、张维家(50号)等院落。这是一条散发着浓浓读书气息的小巷。
朱家重教育、重孝道,这是朱氏家风的延续和传承。朱元璋勤奋执政,要求后人勤奋读书,五更天不亮就打灯笼去上课!平凉暖泉公园有皇家弟子读书亭。我小时候,练毛笔字,写不好要挨打,至于抽烟、喝酒更是不允许。在严格教育机制下,朱家大院人人学有所成,普遍记忆力很强,以前没电脑,要查什么字、朝代,张口就来。
一座大院是社会的细胞,也是一个城市根脉的所在。时光虽已远去,一代代人渐渐消失,但大院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却是终身难以磨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