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史钩沉:家住贤后街 金城兰州"朱家大院"的如烟往事

21.03.2015  12:45

    原标题:家住贤后街38号,金城“朱家大院”的如烟往事

讲述人:朱令炘 85岁 1991年从兰州大学外语学院退休

今日贤后街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朱家大院的四兄弟在一起

    讲述人母亲在朱家大院下房前留影

    1948年朱一平和女师的同学们留影

    贤后街有关朱家大院的宣传画 文/图 首席记者 王文元(资料图片由记者翻拍)

    2015年3月16日下午,兰州一个不起眼的住宅内,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拿出一叠叠老照片、一本本资料,他自陈,乃明韩王后裔,隐身金城已有300余年。

    明初,朱元璋在全国各地大封诸王,以起到“控要害,以分制海内”的作用,就藩于平凉的韩王就是其中之一。明代封于平凉的王有前后两王,先是第二十二子朱楹就蕃平凉,是为安王。可惜,不久去世,身死国除。安王死后,长期滞留南京的第二十子韩王朱松,又被从辽宁开原改封平凉。

    韩王一系,始封于洪武二十四年,第一代韩王韩宪王朱松在永乐五年去世,葬在了南京安德门外牛头山。直到宣德五年,第二代韩王才到平凉就蕃。明文学家李攀龙曾写道:“春风萧条白日斜,平凉西北见天涯,唯有青草王孙路,不入朱门帝子家……”到明末,韩王一系有郡王19位,镇国将军40位,一年供给这些王孙的禄米就达到19个平凉县的收入!

    明末,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派贺锦西征,攻占平凉,昔日的王子皇孙也四散逃命。末代韩王辗转流落,被最后一支抗清义军尊为精神领袖。而其他的王子王孙,或死或逃,或改名,或换姓,庞大的韩王一脉就此烟消云散了。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上世纪上半叶,贤后街的“朱家大院”,在金城赫赫有名。大院占地颇大,可人口却不多。这家人主要以行医为生,孩子们个个喜欢读书,的确与众不同。谁会想到,他们就是韩王后裔呢?

    今天,就让我们聆听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韩王后裔,隐身金城闹市

    一条不太宽的巷子,十余座院落,依次分布在小巷的两侧,小巷中段一青砖门口,两扇木本色大门,看上去有些寒素,进去却别有洞天:院落前后两进,前院紧凑,青砖铺地,筒瓦鳅脊,后院宽阔,种植花木、掘井自用。暮色渐沉,昏黄的油灯逐个点燃,朗朗的书声,便在大院内回荡。这个大院名叫朱家大院,位于贤后街38号。如今它是我们的梦里家园。

    二十多年前,住在张掖路、通渭路一带的人,或多或少都听说过“朱家大院”。说起朱家大院,人家都很惊奇。因为,“朱家大院”总是给人一种低调而疏离的感觉。大院的人和外界来往不多,除工作、学习外,大家很少和外人攀谈,更不会讲述隐藏在家族内部的秘密!

    “朱家大院”的人系明韩王后裔。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话要从明末说起。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部将贺锦率军攻占平凉后,韩王的直系成为他们追捕的主要目标。而一些远支则暂时无暇顾及。乘此机会,一部分韩王后裔就此逃离了平凉。我们先祖是韩宪王二儿子一系,不太引人瞩目,因而能轻松逃走。

    先祖逃出平凉后,或是窜居山林,或以行医为业。据我所闻,父辈以前的两代都是中医大夫。在解放前,家族还有两个药房,一个名叫恒德堂,另一个在城隍庙对面,后毁于火灾。大约到清中期,先祖们购置了贤后街38号的大院为居所,后来人称朱家大院。朱家大院名气听着响亮,但却不是朱家人修建的。据说,大院原主人姓郑,家在城外郑家台,后发生变故,先祖们盘下了大院,为定居之所。大院一直保持着最初的面貌,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1987年)拆除。它是家族的根基所在,至少有五六代朱氏族人在此繁衍生息。

    明末丧乱,朱明后裔遭受了空前的追捕和屠杀。诸王子孙或隐姓埋名或远走山林,躲避追杀。改名换姓是最常见的,有人改姓为未,暗含朱字无头之意。从平凉逃离的先祖也遭受了空前的磨难,身世自然就成了最大忌讳。直到康熙祭拜明孝陵后,才稍有宽松。我估计,先祖就是在那时才陆续恢复了韩王一系的辈分。按照洪武皇帝颁赐诸王辈分顺序,韩王一系共有20个字,以区别其他诸王后人。名字中第三个字,必须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为偏旁,取相生不息之意。我们这一辈是“”字,算是第十六代。可惜的是,在后来反封建大潮中,辈分排字也无人使用,真是令人可惜。

    家族原有的族谱也在文革中失踪了。至今我还记得厚厚的家谱,是细绵纸印的,有两层包袱,最外一层为蓝布包袱,里面则用黄布包裹。由于种种原因,家族中长辈多不愿意谈往事,更不愿提韩王,但家谱中对此却有记载。

    据看过家谱人说,家谱中提到韩王就蕃、韩藩收入等情况。虽先祖们多不愿对外人谈家族逸事,但却坚持让后人填表时,在籍贯一栏中要写上“安徽凤阳”,或自称“平凉人”。往事不可追,如今“朱家大院”留给我们的只有回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