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通渭县扶贫开发纪实:多措并举抓扶贫 苦地收获新生活
原标题:苦地收获新生活——通渭县扶贫开发纪实
一条条平坦通畅的道路,一栋栋白墙黛瓦的民居,一个个产业发展的项目,一张张写满幸福的笑脸……金秋收获时节,行走在通渭大地,展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幅幅壮观亮丽的新农村画卷。
在曾经被调侃为“吃救济粮、穿黄军装、喝拉运水、住土草房”的土地上,通渭群众坚持与贫困抗争,改写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用汗水和智慧书写出振奋人心的新篇章。
以梯田建设为主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通渭,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频繁,成为制约全县发展的最大“瓶颈”。
以扶贫攻坚为主的“三西”农村建设开展以来,以梯田建设为主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成为通渭县扶贫开发高奏的主旋律。
而今,步入通渭县农村,层层叠叠的高山梯田连片成群、星罗棋布,恰似山间的“五线谱”,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马营镇长川村是通渭梯田建设的典型代表。村党支部书记张庆华告诉记者,全村科学规划、规模治理、整体推进,打破乡、村、社、户地界,一座山、一面坡集中连片治理,兴修梯田7400多亩,人均5.03亩,全部实现了梯田化。“梯田修平了,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了,我们坚持发展以蚕豆、马铃薯、玉米等为主的种植业,群众的生活越过越好。”他说。
梯田建设的大规模推进,加上林草、谷坊等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使昔日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
机耕机播、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由川区走向了山区,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走出了“修梯田—调结构—搞养殖—建沼气—肥还田—增地力—再种植”旱作循环农业的路子。
甘肃省凯悦农业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马营流域涧滩村投资2400万元,流转新修梯田建设针叶树种育苗基地2500亩;定西爱兰薯业在水岔流域长川村流转新修梯田1200亩建立一级种薯繁育基地;平襄镇农民刘志在蒋川流域流转新修梯田2000亩,建立黑膜马铃薯二级种薯培育基地;恒芮牧业合作社在长川村流转新修梯田1000亩,发展种植紫花苜蓿、甜高粱等种植业,极大地提升了土地效益……
据了解,1983年以来,通渭县累计修建梯田130.6万亩、梯田化率达71.3%,治理水土流失1364.7平方公里、治理率达46.7%;完成退耕还林20.05万亩、荒山造林24.18万亩,森林覆盖率由3.2%提高到10.2%。2012年,通渭县被国家和省上确定为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5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省级示范县”。
以旱作农业为核心因地制宜育产业
金秋的通渭县李店乡,处处生机盎然,满山遍野的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成行成片,苗茎粗壮,果实累累。
“全膜玉米是‘旱不垮、打不倒’的‘铁杆庄稼’。过去我们‘种一坡、收一车、打一斗’,现在通过种植全膜玉米,粮食年年丰收,日子越过越好。”祁俊清是李店乡祁咀村农民,通过流转土地种植全膜玉米36亩,去年产量2万公斤,收入达4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玉米种植大户。
李店乡是通渭县最为干旱的乡镇。乡长张永平说:“全膜双垄沟播技术集雨、保墒、增温的功能十分明显,我们把全膜玉米种植作为发展旱作农业的关键举措和唯一出路,一抓到底。现在,全乡12个村种植面积达到5万多亩,占耕地面积的70%以上,成了全乡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为了解决粮食生产的瓶颈问题,通渭县主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大面积种植全膜玉米,催生了一场旱作农业革命,不仅彻底摘掉了通渭“缺粮大县”的帽子,而且为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有力支撑。全县全膜玉米种植面积由2007年的1.73万亩扩大到2014年的90.4万亩,粮食产量由14.44万吨增加到43.5万吨、年均增长17%。2011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2010年、2012年、2013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如今,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带动了全县马铃薯、中药材、小杂粮、林果业等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和草食畜牧业的转型升级,通渭县还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创建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