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发力 攻坚克难奔小康——徽县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纪实

16.09.2015  10:33

    甘肃徽县网讯 (记者 李文翠)坑坑洼洼的泥泞路变成了平坦通达的水泥路,破旧不堪的土坯房变成了繁花掩映的小洋房,广种薄收的田地变成了孕育财富的产业带……在徽县麻沿河乡,一幕幕跃动着希望的画面,描绘出这个十年九灾的贫瘠山乡在扶贫开发浪潮中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5年,徽县整合各类项目资金9.1亿元,交通建设、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扎实有序推进……
      精准识别找短板
    “银杏树乡关坡村吴庄社贫困户吴正明,致贫原因:身体残疾,妻子多病,缺乏劳动力;主要收入来源:粮食种植;帮扶措施:协调解决贷款10000元,建设圈舍3间,养殖土鸡300只,帮助种植并嫁接核桃树80株。”徽县委宣传部驻关坡村帮扶干部在《精准扶贫登记簿》上详细记录着贫困户的情况。
      徽县组织县、乡、村各级干部逐户走访、一一对接,全面开展贫困村、贫困人口的精准摸排工作。
      随着一次次的走访和一张张表单的完善,88个贫困村、2.95万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南北两个特困片区,道路交通、居住环境等基础设施落后以及产业结构单一、农业效益低下成为制约贫困群众全面脱贫的“短板”……掌握全县贫困底子,为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围绕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开展精准扶贫大数据建设工作。及时跟踪做好脱贫人口的退出消号和返贫人口的纳入管理工作,实现贫困村贫困户档案网络化动态管理。
      精准施策铺富路
      徽县坚持精准扶贫与转变贫困地区农业发展方式深度融合的思路,充分尊重自然资源和贫困群众意愿,因地制宜扶持发展种苗、林果、畜牧养殖等三大农业支柱产业和蔬菜、食用菌、蚕桑、烤烟、玉米制种、中药材种植、水产养殖等农业特色产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产业大户,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扎实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格局的形成。
      同时,巧妙融合电商扶贫、“互联网+”等新兴扶贫资源,精选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本土优质网销产品,引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加快仓储、保鲜等设施建设,从网货供应、快递物流、网络覆盖、营销策略等方面入手延长产业链条,带动创业务工,有效激活贫困村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精准攻坚破难题
      徽县不断加大“扶智”力度,围绕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培训、创业培训、专题培训等方式的精准培训,确保贫困家庭劳动技能培训全覆盖,大大提高贫困群众的创业、就业能力。
      截至目前,徽县已有10个乡(镇)建成互助社56个,入社农户10280户,组建互助小组1978个,互助资金总额1152.91万元,累计借款农户5287户,借款总额2417万元,成为徽县探索金融扶贫模式的成功范例。
      随着一股股扶贫力量的聚合、一个个基础设施的完善、一项项富民产业的发展……金徽儿女众志成城、奋力攻坚,共同迈向全面小康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