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五大领域确保达标天超90%

11.08.2015  01:44

    记者从市政府获悉,为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全市开展为期三个月的集中攻坚行动,确保达标天数90%以上。这次在夏秋之际开展的治污行动主要瞄准治理、建设、管理、执法、督查五大领域开展攻坚。

    今年1至7月我市达标天数146天,同比增加6天,综合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同比下降3.7%,空气质量同比虽持续改善,但随着治污不断深入,深层次的制约问题不断凸显,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明显放缓。从今年前7个月六项大气污染物来看,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浓度超标但同比下降,二氧化氮浓度超标且同比上升,臭氧和一氧化碳浓度虽然达标但同比上升,二氧化硫浓度达标并同比大幅下降。

    从六项污染物在全市综合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中的贡献率看,目前的结构已与前两年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可吸入颗粒物贡献率最大并排在第一位,占比达到28.2%,细颗粒物紧随其后占比为22.4%,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的占比分别为18.9%、12.7%、11.8%和6.0%。

    根据市环保局的分析,这说明我市以燃煤污染为主的二氧化硫持续保持低位,燃煤污染控制基本到位。机动车尾气、工业、城市扬尘等污染源造成的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浓度虽然同比下降但持续超标,臭氧浓度在7月份出现明显反弹,六项污染物治理和管控同步性较差,低空源治理减排的很空很大。

    同时,由于没能实现最大化的工业污染减排,对较多破损路面区域仅依靠洒水这样的单一措施抑尘而出现的极易反弹性,今年10月1日起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将执行国家新标准,而各县区尤其是远郊三县一区并没有跟进改造等目前在治污中突出或“短板”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倒逼”了这次破例在“冬防”之前的治污攻坚行动,以确保为今年“冬防”和长远治污打牢基础。

    据了解,此次集中行动的内容主要包括治理、建设、管理、执法、督查五大攻坚战。其中包括如兰石化、西固热电、范坪热电等在内的重点工业企业多项环保项目建设,兰通、安泰堂、新兰药等项目以及城区周边热加工类高排放企业的出城入园,全市46家现役20t/h以上在用燃煤锅炉的提标改造,城市建成区22万平方米未供暖楼院供热设施改造等等,现役经营性燃煤茶浴炉于10月底前一律拆除取缔,对城区餐饮业将强制推行清洁能源改造,并配套安装和运行高效油烟净化设备。

    此次行动还要求市区内东岗立交桥、西沙桥、西柳沟附近等市政现有道路破损处要于本月底前维修完毕。今后凡发现道路破损之日起5日内修补,道路开挖分段措施封闭施工。对国道109线忠和段、东金公路、西新线、盐什公路等交通道路路面进行全面整修维护,对周边环境进行集中整治。在城区主要入口设置自动洗车装置,对进入城区的机动车实施车轮和车体清洗,对市区重点管控点位周边道路安装道路扬尘视频监控设施,对进入城区的机动车尾气进行实时检测,结果用于交管部门现场执法。

    按照统一安排,10月底前市环保局将计划完成西固热电、范坪热电等10家重点工业企业插卡排污试点工作。近郊四区土方、渣土运输车要统一更换为密闭厢体车辆,并实行编号准入和GPS定位管制。同时将禁止“两高”行业新增产能,城区三家热电联产企业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的区域不再审批新、改、扩建燃煤、燃气、壁挂炉等其他形式热源,严禁建设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划定全市生态红线,城市及走遍重点区域不再启动影响生态环境的削山造地及类似工程,并统一环卫保洁作业标准和考评标准,对市区既有道路绿化带、行道树树坑逐一采取固化、绿化等措施。

    行动开展过程中将继续开展环境大检查,开展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对重点部位实行最严格交通管制,实行大车绕行制度,年底前至少实现国五标准车用柴油供应,规范管理散布于城区及周边的180多个垃圾堆存点,防止垃圾自燃、人为焚烧污染及恶臭污染,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和不落地收集,逐步取缔这些堆存点。对发现的环境问题,将按照一次通报、二次约谈、三次问责的原则进行问效处理,每天、每周、每月对四区空气质量进行排名并每月进行通报,对排名倒数的采取约谈、问责等措施。 首席记者崔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