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六十年 美丽新临夏

09.10.2016  10:36

临夏市群众文化蓬勃发展。

临夏市团结北路新貌。

  临夏市位于甘肃省西南部,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全州政治、经济、文化和商旅中心,距省会兰州市117公里,属兰州一小时经济圈范畴。全市辖区总面积88.6平方公里,城市面积27.5平方公里。辖4个镇、7个街道,41个行政村、29个社区,常住人口28.18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181人,是全国人口高密度县级市之一。平均海拔1917米,年均降雨量332毫米。境内有汉、回、东乡、保安、撒拉等18个民族,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2.9%,是国内回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民族风情浓郁、特色鲜明,花儿艺术、八坊民居、回族砖雕、汉族木刻、藏族彩绘、雕刻葫芦、紫斑牡丹和清真饮食文化独具特色。东公馆、榆巴巴拱北、红园等人文景观星罗棋布,风格别致。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南道重镇,史称枹罕、河州,素有“茶马互市”、西部“旱码头”和“河湟雄镇”之称,享有“花儿之乡”“彩陶之乡”和“牡丹之乡”的美誉。

临夏州委常委、临夏市委书记 曹正民  临夏市委副书记、市长 郭维安

  春华秋实一甲子,沧桑巨变60年!

  今年11月19日,是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纪念日。6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临夏市历届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在临夏市的发展历史上谱写了灿烂辉煌的篇章。

新时代,抢抓机遇谱新篇

  自1956年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临夏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均呈井喷式发展。

  2012年年末,临夏市总人口为24.34万人,与1979年相比增加11.14万人。实现生产总值380313万元,与1993年相比增长19倍,年均增长17.8%,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6∶22.2∶69.2。财政收入51187万元,与1983年相比增长32倍,年均增长13.2%。农业总产值41215万元,与1979年相比增长40.9倍,年均增长12.3%。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96120万元,与1979年相比增长185倍,年均增长20.5%。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9030万元,与1979年相比增长213倍,年均增长21.1%。固定资产投资390232万元,与1979年相比增长1697倍,年均增长30.4%。房地产开发投资达169391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4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3067万元,与1986年相比增长27.5倍,年均增长12.6%。完成客运量356万人,旅客周转量32816万人公里;完成货运量340万吨,货物周转量42898万吨公里。拥有出租车776辆,公共汽车149辆。旅游总收入达33124万元,旅游接待总人数82.3万人次。文化产业增加值5622万元,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082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428元,与1998年相比增长4.2倍,年均增长11.55%,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5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376元,与1979年相比增长78.9倍,年均增长14.6%,农民人均消费支出5248元。年末全市共有环境监测站2个,烟尘控制区1个,控制面积14平方公里,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75%,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绿化覆盖率达29%。

十二五,砥砺奋进创辉煌

  “十二五”以来,临夏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临夏州委州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全市生产总值达到61.43亿元,增长2.3倍;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0.87亿元,增长3.7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9.07亿元,增长2.3倍;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9.3亿元,增长2.57倍;财政总支出达到24.7亿元,增长2.64倍,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高于全州平均水平。“十二五”期间,累计争取各类资金48.13亿元,实施重点项目234个,完成总投资353亿元。商贸旅游加速发展,清真食品、民族用品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设施农业规模持续扩大,现代服务业提挡增速,金融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一大批道路、桥梁、广场、公园相继建成使用,引黄济临工程、城区集中供热、大夏河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等民生项目全面开工,“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圆满完成,经济社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精准脱贫成效明显。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民生工程和最大政治任务,整合各类涉农资金6亿元,实施了整村推进、道路建设、安全饮水、危旧房改造、畜牧养殖等一大批农村基础设施和富民产业项目。累计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1.05亿元,落实双联惠农贷、妇小贷、互助社借款4.25亿元。创新实施“以德扶贫”和“五种模式”取得了实效,受到社会好评。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54万人,贫困面由35.81%下降到1.3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农村面貌得到显著改善。

  城乡面貌显著变化。城市规划的主导地位进一步确立,切实发挥了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引领指导作用。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强力推进以东区、大夏河南岸片区为重点的城市建设,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10年的14.2平方公里,扩大到23平方公里。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围绕城市道路改造、桥梁建设、园林绿化美化亮化,全面实施了总投资80多亿元的上百个基础设施项目,加快了临夏市县一体化同城化进程。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网格化监管、长效化管理初见成效,软硬件投入力度持续加大,环境卫生脏乱差、马路市场、占道经营、流动摊贩、乱停乱放、随意掉头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城市管理中尊重群众意愿,通过群众投票的方式,集中破解了红园广场早市、下菜市马路市场、老花市退市还路等一批城市顽疾。建成了一批便民市场、公共厕所、停车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形象品位不断提升。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道路硬化、渠道衬砌、路灯安装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深入,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村容村貌整治、旱厕改造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全市6个“千村美丽”示范村、8个“万村整洁村”顺利通过省上验收,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产业基础更加夯实。围绕发展清真产业、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和公共服务,主动加强与央企、国内500强和知名企业的对接联系、洽谈交流,争取引进了一批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产业项目。累计争取各类资金48.13亿元,是“十一五”期间的4倍;共实施各类重点项目234个、总投资353亿元,比“十一五”时期增加325亿元。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培育优势产业、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拉动经济增长的切入点,成功引进西藏百益、青海伊佳、深圳南利等一批知名企业入驻临夏市。大力发展清真特色产业,成功举办了三届临夏国际清真食品民族用品博览会,与伊朗、马来西亚等国和深圳、青海、西藏等省市建立了广泛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进一步提升了临夏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投入近1亿元扶持清河源、雪羚、兴强等骨干企业转型升级,大夏河南岸片区、东区商贸核心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相继实施了义乌商贸城、天元商业广场等一批商贸项目,建成了西北最大的八坊虫草交易市场,成功引进北京华联大型连锁超市,全市各类商品交易市场达到36个,商业网点8614个;八坊十三巷民俗民居保护改造工程、临夏民族民俗文化产业园等产业项目加快建设,高标准建成了东区民族风情步行街、新西路民族风情商贸旅游一条街等特色街区,成功举办了临夏牡丹砖雕艺术节、环青海湖自行车赛等节会,旅游产业综合收入年均增长40%以上,达到7.79亿元,是“十一五”末的6倍,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5亿元,是“十一五”末的3.4倍,第三产业的比重提高了6.7个百分点,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经济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始终坚持源头治理、长效管理,扎实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天然林保护、荒山造林、南山绿化、大夏河堤防等生态工程相继实施,扎实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统筹推进水污染综合整治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空气质量明显好转,2015年超额完成了省州下达的优良天数指标任务,优良天数达到287天。全市建成区绿化面积从2010年的17万平方米增加到46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从2010年的5.63%增加到11.92%。红水河注水、沿岸灯饰初步建成,受到群众的欢迎,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民生状况持续好转。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执政为民的责任担当,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将每年财政支出的85%用于保障和改善社会民生,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棚户区等重点民生工程强力推进,城市小街巷硬化,村社、社户道路改造提标步伐加快,城市集中供热工程进展顺利,天然气实现了同城同价;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率先实现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15年全程免费教育,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2%,学前教育入园率达92.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1.2个百分点;加快卫计事业发展,不断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城乡卫生公共服务条件明显改善;广泛开展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实施了临夏博物馆、体育馆、体育场、大剧院项目,建成了一批农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和社区健身中心,市电视台、广播电台实现新闻日播和网络信号州内全覆盖;高度重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红水河综合治理、东校场广场建设、农村宅基地审批等一大批备受社会关注和代表委员呼吁的建议提案得到全面办理。同时,国防动员、双拥共建、社会救助、居家养老、统计、审计、科技、工商、质监、残疾人、妇女儿童、防震减灾、市志编纂等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落实,“两个共同”示范市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党委政府依法管理宗教工作的水平进一步提升。深化平安城市建设,加大政法、统战、城管硬件投入力度,下大力气解决人员、编制、资金等方面的困难问题,公安、交警、城管电子眼工程走在全省前列,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不断加强,社会治安持续好转,维稳、综合治理、禁毒等多项工作在考核中连年排名全州前列。南龙粮库、村村通等一批重大矛盾纠纷和信访历史积案得到妥善化解,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信访渠道不断畅通,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逐步完善社会矛盾调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机制,防灾减灾、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社会综合治理能力明显提升。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和党组织管理更加规范,干部作风持续好转。全面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拓宽选人用人视野,规范干部提名程序,注重在基层一线,脱贫攻坚主战场发现、培养和使用干部。深入推进基层党建“五大工程”、从严治党“五大行动”,持续加强基层阵地建设和便民服务工作,加强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转化,强化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加强对人大、政府、政协工作的领导支持力度,加强党群工作和群团组织建设,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深入。全面实施“3783”主体责任体系和“866”检验衡量标尺,始终把严明政治纪律放在首位,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细化分解到具体责任领导和部门,持续传导压力,督促各级党组织和纪检部门履职尽责,把“两个责任”落到实处,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主体向基层蔓延,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引向深入。

  近年来,临夏市抢抓政策叠加机遇,牢牢把握区位交通、商贸物流、清真品牌等资源优势,坚持新理念引领新发展。

  一是把握政策机遇优势。国务院支持甘肃发展的意见(国办47条)、省委、省政府支持临夏发展的意见的出台,州委“六抓”思路举措的提出,都为临夏市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市委、市政府着眼长远发展,上争支持、内扩开放,实施了一大批强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大项目、好项目,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劲头和热情前所未有,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是把握独特区位优势。临夏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中原农区与高原牧区、温带与寒带的过渡地带,临夏市正处于“三过渡”地带上的中心和枢纽位置,与兰州只有一个小时车程,自古以来就是西部地区的重要商埠,有着依藏面兰的得天独厚区位优势。临夏市依靠区位优势培育了辐射临夏周边及青藏川的市场网络,已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畜产品加工输出基地。

  三是把握交通便捷优势。临夏市与兰州市、甘南藏族自治州只有1个多小时的车程,市区与国道213线、省道309线、临循(青海循化)公路、康临高速、临合高速、临合二级公路、临达二级公路相连接,是州内刘临路、临大路、折达路等通县公路的枢纽。同时,河州大道已建成通车,兰合铁路正在动工建设,同青海省和省内兰州、甘南、定西等地区的交通变得更为便捷。

  四是把握商贸物流优势。临夏市按照巩固藏区大市场、扩大国内大市场、拓展国际大市场的思路,着力扩大出口消费,重点支持华安公司、主慈肠衣厂、什锦公司等外贸出口企业,开辟了阿联酋、土耳其、德国、法国等国外市场;积极发展新兴业态,加快“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发展,建成全市各镇(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引导扶持群众大力开辟电商市场;全力推进商贸重点项目,全面加快百益国际贸易中心、百益时代广场、大什字商贸城等重大项目进度,切实增强商贸产业的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产城融合互促发展。

  五是把握清真品牌优势。临夏市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独具特色,在西北乃至全国、中东阿拉伯国家都享有较高的声誉,尤其在清真牛羊肉加工、清真副食品加工和清真地方风味小吃方面有着特别明显的品牌优势。特别是近年来,临夏市大力发展节会经济,高标准举办环湖赛、河州牡丹旅游观光节等节会展会,积极组团赴西安、青海、杭州等地参加清真食品博览会,以节会聚人气、扩招商、提形象,努力提高清真食品和民族用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清真”食品已成为具有临夏特色的金字品牌。同时形成了以清真食品、乳制品、农畜产品、手工地毯、穆斯林生活用品和藏族生活用品加工业为主导,酿酒、建材、制香、医药、特色旅游和旅游产品开发共同发展的特色产业格局,从省级层面将清真产业纳入了全省“一带一路”建设的大战略。

  六是把握民族特色优势。依托临夏市穆斯林风情浓郁、伊斯兰文化特色鲜明,辖区内东公馆、八坊十三巷、虫草市场、彩陶馆、榆巴巴拱北、万寿观等一批旅游景点独具特色的优势,大力传承、保护和开发回族砖雕、汉族木刻、手工地毯、藏族彩绘和葫芦雕刻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州“花儿”“贤孝”等艺术自成一脉,加速了商贸、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共同发展。

  六十年风雨兼程,六十年壮志满怀。

  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新的征程,临夏市将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时刻紧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总目标,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各项决策部署和州委“六抓”思路举措,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既定的发展思路、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斗志,更加坚定的信心决心,更加创新的思路举措,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攻坚克难、苦干实干,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举全市之力全力打造山水临夏、绿色临夏、美丽临夏,在聚力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伟大实践中,奋力谱写新的华丽篇章。(摄影马春伟)

庆阳市检察机关支持7位贫困户起诉讨回了欠薪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期,检察
庆阳市院为贫困群众发放司法救助金
    近日,庆阳市院干警前往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对正在住院治疗的国家司法救助申请人李某某现场发放救助金1.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