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谋划创新举措全力推进---西固区双联帮扶改善民生温暖民心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是省委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形势,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立足转型跨越新实践,着眼密切党群干部关系新要求,作出的一项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这是一次解放思想、转变作风、锻炼干部的创新之举,是一项固本强基、促进发展、造福群众的务实之策。
全省“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西固区迅速行动,精心组织实施,严格按照省、市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精心谋划,全力推进,努力打造“三大工程”、认真落实“六大任务”,实施了“十大”帮扶工程,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农业农村工作,使双联帮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转变作风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全区91个单位部门,2234名干部,联系40个行政村,73个社区,对接困难户2250户,严格按照“八个覆盖”、“五件实事”的要求实施了一些具体的帮扶措施,联扶工作取得了实效,广大群众得到了实惠。
自2014年开始,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为使双联行动成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推手,进一步增强教育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西固区从全区91个联扶单位中抽调140名党员干部,组成40个驻村工作组,开展了“百名干部下基层、蹲点帮扶解民困”活动。各驻村工作组按照统一安排部署,按时到联系村报到,由村级党组织安排进行入户走访,采取面对面、拉家常的方式,挨家逐户宣传党的群众路线方针政策等相关内容,认真听取农户在吃水、行路、上学、看病、养老等生产生活方面的诉求,征求对区委、区政府以及区直相关部门“四风”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活动中各驻村工作组共入户13437户,征求到各类意见建议11689条。对这些征求到的建议由驻村工作组认真进行分类汇总,列入乡镇街道和区直部门整改范围,对有条件即知即改的,要求各责任单位指派专人及时解决;对短期内不能解决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人和时限,予以解决;对涉及多个部门的问题,采取召开现场办公会、协调会、调度会等形式,及时研究安排解决;对涉及全局性的问题,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成立专门工作组予以解决。通过“百名干部下基层、蹲点帮扶解民困”活动的开展,既把深化双联行动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又为广大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搭建起了宽阔的平台,密切了与群众的联系,增进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成为转变机关作风的过程、提高干部能力的过程、造福人民群众的过程。
四带整推 开创企业联村新模式
自2013年以来,西固区立足区情实际,研究提出了实施“四带整推”工程的帮扶工作思路,即“以城市带动农村、企业带动乡村、干部带动贫困户、创业带动就业,整体推进全区联扶工作创新发展”,确保实现“提前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四带整推”工程实施以来,不仅为各单位开展联扶工作指明了发力方向,还有力促进了各项任务的落实。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企业带动乡村方面,西固区依托驻区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和各类商会、协会众多的优势,在广泛征求企业意见和协调沟通的基础上,确定了40家驻村企业与40个行政村结成对子,通过“一企帮一村、一企联十户”的方式,充分利用企业的资金、信息、技术以及人员等各种资源优势,积极扶持联系村引进发展项目、培育富民产业、帮建基础设施、吸纳群众就业,开展扶贫济困,不断增强联系村和帮扶户的造血功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自企村结对帮扶活动开展以来,各企业主动加强与联系村的协调沟通,结合村情实际,想法设法帮助联系村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甘肃恒利集团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为了帮助联系村村民增加收入,恒利集团投资3亿元在联系的青杨村建成了甘肃恒利格翎锂电池材料有限公司,就近安置转移剩余劳动力近300人,人均月工资3800元左右,人均年收入44000元,仅此一项每年可为群众带来逾千万元的工资性收入,占全乡人均现金收入10﹪,为全乡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改善学生就学条件、解决全乡80多名幼儿的入托难和当地群众无文化娱乐场所的问题,恒利集团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新建了兰州二十三中教学实验楼、河口乡中心幼儿园和文化站,满足了群众的就学、文化生活需求。为彻底改变青杨村村民居住条件和环境面貌,恒利集团出资3500万元在青杨村二社原址,为村民新建小别墅120套,先后捐助465万元,为青杨村安装太阳能路灯,绿化荒山,建设农民公园。
当然,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多,甘肃新天乐购物广场在了解到吊庄村村庄通往达家台农田道路不畅,严重影响村民运送农资和农产品这一情况后,立即捐助30万元,组织人员帮助维修改造农田道路,解决了影响村里生产发展的道路问题,还为吊庄村村委会办公用房维修改造帮助解决资金9.6万元,解决了村里办公用房严重老化,影响正常办公的难题。甘肃闽兴建材物流公司通过发展企业带动周边村民1200余人实现就业,为支持教育发展,帮助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捐资10万元,积极协调其他联扶单位筹资6万元,为龙爪山小学修建了新校舍,还先后捐资10万元铺设了马家山村道近4000平方米。兰州丰易房地产公司为帮助改善马泉村村容村貌,捐资50万元,为马泉村安装了103盏太阳能路灯,解决了马泉村总长10200米的70条小街巷的亮化问题,极大地方便了全村2569人夜间出行。这些企业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和对人民群众最真挚的感情,开创了企村结对帮扶新模式,对当地农村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基础设施 着力解决瓶颈问题
双联行动开展以来,西固区各联村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各联系村基础设施发展规划,采取联系单位扶、干部职工帮、项目资金投、金融机构贷、社会力量捐助等办法,协调帮助联系乡镇和联系村实施了一批水利、交通、公共服务等事关当前和长远发展的基础设施项目。几年来,各联扶单位共争取协调资金9830万元,实施基础设施项目127项,完成安全人饮工程7项,农灌设施改造工程4项,范坪一级泵站等重建项目2项;改造农村危房661户,新建村民文化广场17处,新修农村公路12条,新建6所村卫生室,新建16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实施校安工程22项,安装太阳能路灯478盏,为老百姓帮办了实事,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
因地处偏远,大滩村的村民长期以来一直存在饮水难的问题,在双联行动的带动下,区委主要领导包抓大滩村开展联系帮扶,通过入户走访、深入调研,了解到群众最关心和最急需解决的就是安全饮水问题后,提出将解决饮水难等问题确定为为民兴办实事,彻底解决全村1300名群众饮水难、饮水不安全的问题。因大滩村地处永登、皋兰、西固交界地带,地处山区,距离城区较为偏远,群众居住分散,实施自来水工程较为困难,为抓好工作落实,区委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区委办协调区水务局提供技术指导,同时,村两委班子多方筹措资金、人力,共筹措资金71万元,保障了工程的开工建设。经过1年多的施工建设,全村270户村民家家通上了自来水,彻底解决了群众饮水难的突出问题。
上车村是区供销社联系帮扶村,自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以来,区供销社结合自身工作,积极开展为联系村、联系户送化肥、送农膜、送技术、送温暖、送爱心等活动。针对上车村群众长期以来一直没有文化活动场所这一情况,经与村两委班子商议、召开村民大会后,确定帮助上车村建设一个“联心”广场。在将原有废弃的垃圾场清理改造、配置健身器材后,争取资金45万元,为“联心”广场建成包括远程教育室、老年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共360平方米的多功能综合楼,成为集学习、健身、娱乐于一体的村级活动阵地,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产业发展 转型升级增加收入
如何加快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是双联帮扶的核心任务。为实现全区农业转型升级发展,在落实省、市各项惠农政策的基础上,2014年西固区政府制定出台了《设施农业发展扶持办法》、《养殖业发展扶持办法》和《农灌水费奖励补贴办法》、《农业产业发展贷款贴息管理办法》等政策,进一步加大现代农业扶持力度,区财政预算支出1000万元,用于各项奖补、贴息政策。
各联扶单位在广泛宣传各类支持农业产业发展政策的基础上,围绕定规划、上项目、送科技,重点扶持特色产业发展,近几年共实施产业帮扶105项,总投资9700万元。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启动了达川乡千亩设施农业建设项目,实施了河口乡千亩设施农业建设项目,支持张家台和大滩村村民贷款发展设施农业,新建塑料大棚160座;
引进占地3000亩、总投资2.5亿元的明德伟业千亩现代生态农业循环产业项目。不断扩大养殖规模,通过政策扶持,帮助新发展养殖户56家,全区规模养殖(场)户达到326家,年均畜禽饲养量超过100万头(只),建成10个千只羊场,完成7个千只、1个万只肉羊饲养基地羊舍建设任务。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注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12家,建成6个现代农业示范点,在达家台、张家台、杏胡台等地流转土地7000亩,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柳泉乡漫坡头村是西固区农技推广站联系帮扶的村,该村属南部山区村,耕地1231亩,其中旱地900亩,由于降水稀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洋芋等,经济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及种植业,2012年人均纯收入4800元。双联以来,西固区农技推广站组织全体帮扶干部进村入户,深入了解村情和产业发展情况,查找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同村两委班子一起与帮扶户进行座谈沟通,理清发展思路,制定详实的发展规划,一户一策制定具体的脱贫致富措施,以项目带动、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为抓手,在旱作农业上做文章,压缩夏粮,扩大秋粮和经济作物面积,不断调整漫坡头村农业产业结构,全力助农增收。通过争取资金,实施山旱地籽瓜试验示范项目、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引进适合山旱地种植的农作物和种植技术,通过科技特派员和农技专家面对面帮农民“把脉支招”;2014年全村籽瓜种植面积达到150亩,亩产3000公斤,双垄玉米种植面积700亩,均比传统种植品种增收200%,产值达122万元。
绿化净化 全力建设美丽乡村
农村人居环境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事关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民的切身利益,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西固区一直以来对此高度重视,为充分发挥联扶单位在农村环境改善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搞好农村村庄绿化,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西固区将帮助联系村开展村庄绿化和环境卫生整治作为联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各联扶单位深入联系村,通过进村宣传动员、加大资金投入、开展集中活动等方式帮助联系村努力改善环境面貌。
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方面,西固区政府财政列支200万元,用于购买苗木,绿化村庄道路。各联扶单位也按照《西固区村庄绿化规划》,结合联系村实际,因地制宜,一方面筹措资金,捐赠适宜当地种植的各类苗木,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广大干部职工,抓住每年春季有利时间,深入联系村,同乡、村干部群众一道,齐心协力,共栽“联心树”。为确保栽植成效,在严格按照区林业局提供的《苗木栽植成活技术要点》种植的基础上,通过认领树木、加强日常管护等方式,确保苗木成活率达到95%以上。在参与村庄绿化工作中,各联扶单位共捐赠各类苗木14300余株,价值40余万元,组织干部职工110批次、3000多人次,通过广大干部参与村庄绿化,不仅让大家种下自己的一片爱心,也为联系的村庄增添了一份绿色,还加深了帮扶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增进了交流。
在帮助联系村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中,联扶单位通过入户宣传、发放资料、制作展板等方式积极向联系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动员,不断提高群众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意识;有的单位为联系村配备了垃圾箱,修建了垃圾池,捐赠了清扫工具,完善了环卫设施;有的单位组织干部职工,参与集中整治,租用清运车辆,帮助清理卫生死角,清运垃圾。很多联扶单位还以此为契机,建立了每周、每月定期到联系村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的工作制度,通过成立“清扫小分队”、组建“巾帼保洁队”、开展“清洁家园行动”等方式,建立了联扶单位参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长效机制。
今年重点工作
2015年西固区联扶工作按照“四带整推”工作思路,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紧盯“六大任务”,力争在惠农政策落实、富民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环境面貌改善等方面实现突破,纵深推进双联行动可持续、均衡化发展。一是统筹推进“六大任务”。宣传政策注重抓实见效,反映民意注重了解实情,促进发展注重促农增收,疏导情绪注重促进和谐,强基固本注重提升素质能力,推广典型注重示范引领。二是严格落实各级责任。按照《关于落实区委联扶工作主体责任的实施方案》要求,发挥好区级领导示范带头作用,落实组长单位牵头抓总责任,乡镇(涉农街道)主体责任,联扶单位具体帮扶责任。三是健全长效机制。严格执行县级领导下基层、干部轮流驻村等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困难群众摸底排查制度、联扶单位和联户干部兴办实事制度,切实以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促进行动开展的常态化、长效化。四是强化督查考核。进一步完善联扶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加大考核力度,强化负激励机制,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激发各联扶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