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卫计委联合甘肃日报社开展卫生精准扶贫专题报道活动

15.12.2015  11:34

  扶贫一直以来都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扶贫工作的重点也随之而变。在扶贫工作取得重大成效的关键时期,“科学治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为打好扶贫攻坚战当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为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和一揽子专项配套实施方案,形成了“1+17”精准扶贫工作方案。

  卫生扶贫,是实施精准扶贫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保障。在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更是将“健康中国”作为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这将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中长期规划。为此,根据国家卫计委及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省卫计委于日前牵头出台了《甘肃省精准扶贫卫生扶贫支持计划实施方案》,以期通过多种切实可行的举措,开启我省卫生扶贫的新征程,开创我省卫生扶贫的新局面。

统筹兼顾建立卫生扶贫帮扶机制

  在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召开后,省卫计委高度重视,及时组织人员学习传达省委、省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指示精神,作出安排部署,并于6月18日,召开了全省卫生计生精准扶贫工作会议,对卫生计生精准扶贫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

  为整合精准扶贫、对口支援藏区、双联行动、支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等扶贫工作,省卫计委成立了由主任刘维忠任组长,班子全体成员任副组长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全系统精准扶贫工作开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内设综合组、人才组、宣传组,抽调专职人员成立了委精准扶贫办公室,既集中了领导力量,又提高了扶贫效率。同时,为靠实工作责任,省卫计委还专门制定印发了《全省卫生计生精准扶贫工作任务分解通知》,将省委、省政府“1+17”精准扶贫方案确定的卫生计生精准扶贫工作任务分解为13项26条具体措施,明确了目标任务、完成时限,将扶贫任务落实到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市县卫生计生部门。

  在具体实践中,省卫计委利用全员人口数据库和基层计生网络,对贫困县2014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736元、因病发生高额医疗费用超过家庭承受能力、基本生活严重困难家庭等贫困人口有关情况进行入户摸底调查。调查显示,全省417万贫困人口中有8.52万人患重大疾病,使7.3万家庭、31万人口致贫。这8万多患重大疾病贫困人口支出医疗费33.97亿元,报销15.25亿元,欠债18.72亿元。此外,这8万多患重大疾病贫困人口所患疾病达400多种,其中前三位的是脑梗塞、脑出血5185人,占6%,重症精神病3694人,占4.3%,先天性心脏病(成人)2831人,占3.32%。

深入基层着力缓解因病致贫现象

  在摸清了我省贫困家庭医疗基本状况后,省卫计委针对我省因病致贫人口众多这一事实,采取了一系列可行性措施,有效缓解了我省贫困地区农民因病致贫的现象,有力地推动了精准扶贫工作。

  首先,对贫困人员患重大疾病所欠的债务,通过新农合和大病保险累计结余资金报销、民政救助、各级财政筹集、动员双联单位捐助和利用扶贫资金为贫困户购买商业保险等途径,逐年消化所欠26亿元债务,确保全省40万因病致贫人口脱贫。为解决好8万多因病返贫人员精准就医问题,各级选派的挂职乡镇卫生院副院长会同乡计生办工作人员确保做好就医宣传和组织工作,做到病情确定准确,就医路径清晰,看病报销便捷。

  同时,省卫计委还督促各部门做好新农合、商业保险、大病保险、民政大病救助的报销政策的宣传,落实好新农合、大病报销和违规医疗行为收费扣减办法医疗机构药品价格排队公示办法等有关卫生计生精准扶贫政策和文件精神。全省各市县均出台了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方案,制定了以县乡医疗机构医疗费用总额包干加适度奖惩为主的新农合资金和公共卫生均等化资金支付办法。此外,各市县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患病情况组织开展了调查、摸清了患病原因,并加强对60岁以上和易感人群的健康体检工作,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工作。

整合资源建立长效扶贫模式

  扶贫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短时间内取得的成绩需要有长效的模式进行巩固,才能达到精准扶贫、科学脱贫的目标。为此,省卫计委通过加强村卫生室建设、推行健康促进模式改革、结合双联工作等措施,整合资源,建立了一套长效的卫生扶贫模式。

  乡村卫生室是基层人民群众就诊的主要场所,村医是农村地区最重要的医疗资源,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人才匮乏等原因,村卫生室的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为此,省卫计委在卫生精准扶贫工作中把加强村卫生室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在加强对村医上班制度落实情况检查的同时,要切实落实村医待遇,确保将新增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落实到村医身上,做到村医收入明细上墙,杜绝克扣村医收入。对克扣村医收入行为进行有奖举报,处理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同时,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开健康促进模式改革工作。鼓励各地借鉴陇南市、定西市、嘉峪关市市委、市政府将健康融入政策的做法。要求各级卫生计生部门要协调国土、环保、城建、水利和食药监等部门,围绕土壤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和食品污染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改善群众生活环境。督促各市县区卫生计生部门成立健康服务业促进科室,抓好健康服务业工作,发展特色服务。

  此外,省卫计委还加强卫生精准扶贫与双联工作的有机结合,做到人力资源有效整合,工作相互融合支撑。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各级计生干部队伍在卫生计生精准扶贫,特别是健康档案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信息采集等方面的作用,坚持定期入户开展慢性病管理,培训农民掌握“记录、观察、调整”的慢性病管理的六字方法。进一步推进“村级三件事”工作和“智慧村医”软件应用。

  正是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极大地促进了我省的卫生扶贫工作的推行,为解决贫困地区人民因病致贫、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为充分展示我省卫生精准扶贫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绩,即日起,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将与甘肃日报社联合开展“落实精准扶贫卫生强村富民”专题报道活动,将利用《甘肃日报》宣传平台,全面展示我省卫生扶贫工作全貌,敬请广大读者关注。(作者杨君辉 王瑞英)

庆阳市检察机关支持7位贫困户起诉讨回了欠薪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期,检察
庆阳市院为贫困群众发放司法救助金
    近日,庆阳市院干警前往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对正在住院治疗的国家司法救助申请人李某某现场发放救助金1.检察
甘肃检察机关2020年度聘用制书记员示范培训班圆满举办
    为提高全省检察机关聘用制书记员业务能力和综检察
省院开展刑检业务专题调研督导活动
    为认真贯彻全省检察长会议精神,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