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效——兰州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侧记
学习、反思、反省,谈心、交心、交友,查摆、剖析、批评、整改……
转眼,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逐渐进入尾声。从2月底的动员会议到现在,兰州市作为省会城市,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全市党组织、党员干部,正积极投身教育实践活动大潮,以整风的精神和认真的态度,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了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全市广大党员干部通过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做好规定动作、创新自选动作,全市上下理想信念得到了进一步坚定,宗旨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增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自觉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这是一次荡涤污垢、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这是一次接地气、葆本色的作风锤炼;这是一次激浊扬清、取精用弘的学习实践。
呼应群众需求,从整治黄河风情线开始
以整治黄河风情线为开始,兰州市开展的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坚持呼应群众需求为原则。
作为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百里黄河风情线已成为兰州的一张名片,被称为兰州的“外滩”,也是许多外地人来到兰州必去的景点,
但是,整个黄河风情线与其他一些城市的景点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总体规划亟待完善升级,多头管理问题突出。市民对此有异议,省市领导要求以提升改造黄河风情线作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一件实事,迅速启动环境整治、整体设计、提升改造等系列工作,让市民充分享受公共资源,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于是,以整治黄河风情线为开始,兰州市开展的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坚持呼应群众需求为原则。
3月11日上午,市上四大家、市直部门、区、街机关干部7284人,开展黄河风情线全段河道卫生大扫除义务劳动,集中清理垃圾杂物、枯枝败叶等358吨,风情线河道环境面貌明显改观。为了保证黄河风情线整治的长久效果,根据《黄河风情线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任务分解表》,我市对近期和长远规划任务,如景区规划、配套建设、景观亮化、设施提升改造等,正在由指定相关部门着手实施。
“以前黄河风情线上狗屎可多了,天一黑就容易踩上。现在到河边走走,又干净又漂亮,这场整治真是来得及时。”家住永昌路北口的马大爷告诉记者。
找问题转作风,先从权力部门做起
作为兰州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自选动作”,对15个与群众联系密切的职能部门进行工作评议暨意见建议征集,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海燕的话说,就是——“找问题、转作风,先从权力部门做起”。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必须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而这场针对15个重点部门的意见征集活动,就是为“治病”而来。
自去年6月中央部署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后,虽为第二批活动开展单位,但兰州市不观望不等待,早动手、早调研、早准备,提前谋划部署教育实践活动。早在2013年8月份,虞海燕就指示国家统计局兰州调查队对兰州市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抽选了市、县区级单位以及城乡居民共计1100个样本,包括教育实践活动、作风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党政机关和干部形象四大方面的征求意见,分析整理后形成调查报告,共征集到意见建议11597条。
国家统计局兰州调查队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当前群众在诉求方面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依次为,群众反映的问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群众诉求渠道少,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听取群众意见不够,主动听取群众诉求不够等。”
“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四风’方面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尤其是有些权力部门的领导干部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有待加强,与群众的信息沟通不畅,正确引导舆情的能力不够。”虞海燕坦言。
于是,从2月18日至3月17日,由市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直接组织召开17场征求意见专场会,参加测评代表3852人次,发放问卷4000余份,个别谈话516人,向53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放征求意见表,累计征求意见人数达到万余人次,征集到原始意见建议36179条,其中,“四风”方面35667条,其他方面512条。
在4月9日召开的媒体通报会上,这些工作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数据,由中央及省市媒体呈现到了全市乃至全省和全国人民的面前。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国土局、市环保局、市建设局、市规划局、市房产局、市城管执法局、市交通局、市工商局、市物价局、市卫生局、市食药局等15个重点部门共有共性突出问题15条,其中包括“下基层调研走马观花,下去就是为了出镜头、露露脸,坐在车上转,隔着玻璃看,只看‘门面’和‘窗口’,不看‘后院’和‘角落’”等群众深恶痛绝的“四风”问题;除此之外,还有针对每个部门的个性突出问题各3条。
“市发改委:一些关键项目审批程序复杂,故意刁难卡要;一线办事单位的服务态度和质量不高,主动解决问题意识差;重大项目监管不到位,工作效率不高;市教育局:不愿与群众打交道,领导去哪了;领导怕担风险,不能实事求是,不听别人意见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教师吃拿卡要的现象仍未杜绝。市民政局:不考虑实际情况,对困难群体的关注和了解不够;窗口服务人员对群众不能做到耐心解答;听取群众意见不够,落实群众建议不及时……”
一条条建议就像一面镜子,直指15个部门的核心问题和办事作风。各类意见一经媒体公布,引起不小的社会反响,各方对兰州市对权力部门存在问题曝光“亮丑”的做法纷纷点赞,当事的15个重点单位一声不响地把属于各自的意见认领回去,制定整改措施。就连因治污得力被中央及省市媒体连连给予高度评价的兰州市环保局也毫不讳言自己的工作没有做到位。特别是针对“环保局光罚款不好好服务”等尖锐批评,局长闫子江坦言“有些工作我们做得不好,我们就改。现在我们在处理企业超标排放等问题时,不再简单地罚款了事,而是要求先分析它超标排放的原因,分清原因后再对症下药,同时对企业进行跟踪服务,将过去的重罚为主转变成如今的服务为主。”
即知即改,承诺让群众满意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最重要的就是解决问题,就是要紧紧抓住“四风”不放,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自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在省委第一督导组的有力督导下,我市坚持即知即改、立行立改,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特别是针对兰州市存在的“4·11”局部自来水苯超标、大气污染防治等群众关切的六个方面突出问题,兰州市有关牵头部门于7月1日向广大市民作出公开承诺,限期整改,并于9月初公布整改结果。这种一诺千金的行为,博得了市民群众的一致赞许。
关于如何解决好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市卫生局、市环保局、威立雅水务、市国资委等四部门分别根据分管职责,从水质保障、防疫检查、环保监测和第二水源地建设等方面列出明确的时间进度表;关于如何建立大气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市环保局承诺以建立完善大气污染防治长效机制为突破口,采取多项措施,大力提升空气质量,截至到8月底,按API老标评价优良天数211天,同比增加12天,优良率达到86.8%;按AQI新标评价达标天数169天,同比增加42天,达标率69.6%;关于如何整治黄河风情线环境,兰州市城管执法局以水车博览园至中山桥区域作为实验段,先后投入1600万元,高标准实施黄河风情线提升改造工程,为市民群众提供了干净、优美、舒适的休闲游览场所;关于如何整改市政工程超概算拖工期问题,市城乡建设局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改变设计、拖延工期等行为,加大对工程项目审计力度,强化对工程建设资金的管理,确保全市相关路、桥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关于如何深化拓展“民情流水线”工程承诺的落实情况,市委组织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有效促进了承诺事项的落实,今年以来,全市“民情流水线”共受理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10万多件,有效解决9.6万多件,办结率达96%以上;关于如何畅通信访渠道处理信访积案,市信访局健全完善信访工作制度,进一步落实信访工作责任,规范信访工作行为,推动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有效防止矛盾积累、信访上行。
特别是在今年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市信访局对已经排查梳理出来的55件重点信访案件中,对于近期能够解决的48件案子,按照领导工作分工和“一岗双责”的要求,落实了市委市政府领导包抓,明确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2009年,榆中县连搭乡政府以建设新农村为名,占用连搭乡三、四社土地434亩,建设住宅楼,并与农户签订了“以地换房”协议,但是由于土地变性手续一直没能办下来,住宅楼最终没有建成,导致400多亩土地荒芜。2014年2月,陶永胜、魏兴虎、石兴旺等20多位村民代表,集体到市委上访。
从2月14日接访到18日,市信访局会同榆中县相关领导、兰州高新区相关单位负责人带案下访,听取上访群众意见诉求;2月19日,督促榆中县委、县政府相关部门和连搭乡政府主要负责人开会研究;2月20日,乡政府与村民达成一致意见。仅仅一周的时间,历时5年的土地纠纷得到顺利解决,让上访群众连连感言“我们上访的时间刚好赶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这些部门的工作作风转变真是太快了,我们很满意”。
打通“最后一公里”服务群众零距离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兰州市在探索借鉴城市社区“民情流水线”党建服务理念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并全面推广“为民服务代理制”。这种变群众“跑腿”为干部“跑腿”的做法,温暖了农村群众的心。
“为民代理政策好啊!我身体有残疾,出行不方便,以前到镇上办事,跌跌撞撞坐车跑,来回就得一整天,有时办一件事要跑好几趟,太麻烦了。如今,只要把手续交给办理员,没过几天就办好送到家里了。”提起“为民服务代理制”,皋兰县忠和镇忠和村村民沈教春连连竖起大拇指。其实,让沈教春赞不绝口的,不仅是为民代理服务制本身的便民为民,更在于它的高效率和由此引申出的主动上门服务。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兰州市针对新形势下农村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渠道不畅,村干部服务群众的自觉性、主动性、能动性不强,抓发展、保稳定、促和谐的办法不多,措施不力,为民服务落实不到位,农民群众自己不会办或办不了等“办事难”的实际,在探索借鉴城市社区“民情流水线”党建服务理念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并全面推广“为民服务代理制”。这种变群众“跑腿”为干部“跑腿”的做法,温暖了农村群众的心。“过去农村有句谚语,说村干部的职责就是‘刮宫引产、催粮要款’,话虽糙一点儿,但基本概括了他们的职责。随着经济和形势的发展,现在这些职能都在逐渐消失。怎么能敲开群众的门,怎么让群众跟我们面对面说知心话?最关键的要点在于干部要主动上门,主动为群众服务。为民服务代理制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皋兰县委组织部的一位干部告诉记者。
而在榆中县,与为民服务代理制服务为民的本质一样,拉近干群距离的是另一个自选动作——村镇干部去官气“十不准”。不准在出行中让他人提包包、端茶杯;不准在公众场所衣冠不整,大大咧咧;不准在群众面前说脏话、爆粗口;不准在工作中当“甩手掌柜”……针对群众最反感的“官气”问题,榆中县高崖镇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出了村镇干部去官气“十不准”,并要求所有干部做到“三进、四访、五破解”,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如今,在高崖镇11个村68个社的群众对“十不准”拍手称赞,大家还从中得到了实惠。
而在城市社区,为民服务则建立了更多的载体。广武门街道作为城关区的中心街道,紧扣街道实际精心设计载体,使教育活动有了抓手和平台。这个抓手就是该街道结合实践活动,通过深化拓展“民情流水线”工程,提出了实施以“党建引领聚民心”、“便民服务暖民心”、“城管提质利民心”、“综治维稳安民心”、“志愿服务润民心”、“建章立制正民心”为重点内容的“惠民畅心园”特色党建,真正做到了“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在共建共享中共同发展”,使社区“小细胞”成为了“大基石”,“小阵地”成就了“大作为”。
这些意在零距离服务群众的“自选动作”,从创建之初就契合了群众的利益,相信未来也将形成长效机制,拥有长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