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要让文化力量成为主力军

16.12.2015  02:28

    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是打牢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一年来,市委宣传部坚持服务中心、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主动以“乡村舞台”建设为抓手,积极开辟精神文化扶贫的主战场,努力开创“强文化、塑精神、壮产业”的工作新格局,为夺取“联村联户,为民富民”精准扶贫行动的新胜利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相关报道见12月14日《兰州日报》2版)

    在贫困地区,经常可以遇到一些相对富裕一点的家庭,其中有不少还是当地的致富带头人。仔细了解之后就会发现,这些能够在同样贫穷落后地区努力改善自身生活和生产条件的人,大都是些具有一定文化水平、思想比较开放、富于创新的人。相反,那些极端贫困的人,除了因病因残而贫困,大多缺乏文化知识,由此也缺乏致富头脑和致富手段。这充分说明,在贫困地区,人们的贫困不仅仅是物质资源的贫困,更是社会资源的贫困,即智力贫困、信息贫困、观念贫困、文化贫困。

    “文化贫困”不是一个简单的精神产品能否满足的问题,事实上它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经济贫困”。尤其是在当下互联互通的硬件条件硬件普及的情况下,贫困更多是观念和教育程度低下导致的贫困。在贫困闭塞的地区,往往缺乏与外界的交流和借鉴,也由此导致自身独特的文化特性和生活方式缺乏变革。如果愿望或目标超出了他们生活现实的范围,他们总会抱着传统观念不放,表现出来的情绪往往是失望和无奈,而不是积极地去进取。因此,对于贫困地区的人们来说,“文化扶贫”扶的是一个开放现代的观念,一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这也是在贫困的农村地区,当前“文化扶贫”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的根本原因。

    以往我们在文化扶贫活动中成效不那么显著,一个关键的原因是没有让现代文明的种子在农村的土壤中落地生根。过去各单位也做了不少文化下乡的事情,但是农村的群众却仍在抱怨:“文化活动太少了。”显然,那些做法更像是一种慰问活动,没有让农民们参与其中,没有使他们成为建设农村文化的主角。带着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今年我市在文化扶贫的方针中将更多的精力倾注于“”文化。市委宣传部利用“兰州发布”微博集合平台和“指点兰州”、“爱兰州”、“微兰州”等新兴媒体平台发布各类文字和视频信息;用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开设专栏,刊发“三农”建设专题新闻。各县区也积极打造“一村一品”群众文化精品工程,大力繁荣发展传统文化。在传承保护的基础上,把时代精神和现代元素注入民俗文化,不断丰富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和艺术品位。重点打造了兰州太平鼓、兰州鼓子、魏振皆书法文化名片,建成了鼓子村、太平鼓村、书法村等一批特色文化示范村;涌现出安宁区农家乐文化大院、榆中县丁武明微缩古建筑文化传承、皋兰县乡贤文化构建、西固区鲜卑族文化发掘等诸多文化亮点项目。

    厚实了文化的底子,带来就不只是精神生活的充实。围绕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康疗、民族文化、农业体验、科普教育等不同主题,原本只知务农和打工的众多乡村正在依靠特色形成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文化旅游产品。通过主打“乡村游”项目品牌,“文化+旅游+扶贫”的发展模式深入推动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为精准扶贫注入新的活力,让众多乡村真实感受到了文化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文化是一个民族立身之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地域没有自己的文化,它就没有自己的灵魂,没有自己前进的方向。贫困地区如果没有文化力量的进入,最终的扶贫也取得不了长治久安的作用,因此,扶贫要有文化的力量,而且一定要是一种关键性的力量。扶贫必扶智,实际上说的就是精准扶贫中的文化力量一定要成为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