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现场会在天祝观摩

05.04.2016  19:53

    原标题:全国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现场会在天祝县观摩

    冯新柱参加观摩 杨子兴 火荣贵一同观摩

    3月31日,全国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现场会第九、第十观摩组在武威市天祝县观摩。

    陕西省副省长冯新柱等观摩组成员参加观摩,甘肃省副省长杨子兴一同观摩。

    市委书记火荣贵、市委副书记李明生、副市长陈崇贵一同观摩。

    观摩组一行先后到天祝县南阳山片德吉新村、华藏寺镇岔口驿村,通过听取汇报、观看专题片、翻阅资料、走访入户等方式,对天祝县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精准扶贫“853”挂图作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情况、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运行情况及南阳山片“下山入川”生态移民情况进行了全面直观的了解。

    “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是近年来武威市为解决高深山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实施的一项“拔穷根”工程。

    南阳山片德吉新村是天祝县实施南阳山片“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中新建的移民安置区,工程于2014年3月开工建设,现已搬迁安置移民894户380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77户1642人,占移民群众的43.2%。搬迁群众涉及的51个村均是贫困发生率较大的村,原居住地山大沟深、生态脆弱、环境恶劣、信息闭塞,农牧民群众长期以来靠天吃饭,收入微薄,陷入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的困境,搬迁的愿望非常强烈。结合贫困人口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天祝县组织帮扶干部、双联干部、驻村工作队进村入户,挨门逐户宣传下山入川移民搬迁政策,了解贫困群众搬迁意愿,帮助分析致贫原因,尊重群众意愿,确定搬迁对象,制定搬迁脱贫计划,鼓励群众整村整组搬迁,教育引导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实现了“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为精准识别、精准搬迁创造了条件。天祝县将“人往哪里移、土地哪里找、水从哪里来、用钱怎么筹”等事关移民搬迁长远发展大计的问题摆在首要位置,着力加强精准搬迁政策设计,统筹县内水地资源,通过土地开发治理,盘活南阳山片土地资源,解决搬迁安置用地问题,启动实施南阳山片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小康供水工程,解决水资源短缺“瓶颈”问题。采取项目整合、银行贷款、个人筹资的方式,为搬迁户每户给予7.5万元的住房补助,并视搬迁移民筹资能力,为每户协调落实5—20万元不等的易地扶贫搬迁、精准扶贫、双联双业贴息贷款,既调动了群众搬迁的积极性,也缓解了搬迁资金短缺的压力。坚持产业先行,精准培育增收产业。针对德吉新村实际,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为每户搬迁户建成1座养殖暖棚,补助产业发展资金1.4万元,人均耕地1.5亩,组织搬迁群众大力发展设施农牧业,现已建成养殖暖棚894座2682亩。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建设香菇种植企业和蔬菜经营企业一家,带动200多户移民发展种养业,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为使搬迁群众尽快适应新环境,天祝县组织力量,对搬迁群众在思想观念、技术技能、产业发展、就业创业上提供“菜单式”服务,有效地促进移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生存方式的快速转变。坚持部门联动共建,精准配置扶贫资源。结合县上精准扶贫“1+17+3”专项扶持方案,统一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通过整合易地搬迁、石羊河流域生态移民、农村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生态功能区补偿、土地开发整理、藏区对口帮扶等项目资金,动员各行业主管部门联动,参与移民安置区建设。

    目前,德吉新村基本建成,根据搬迁群众需求,共建成大、中、小三种套型的框架结构住宅894套,配套建成小学、幼儿园、村委会、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并配套水、电、路、绿化以及金融、通讯等辅助设施,村文化广场及商业门店正在建设之中。按照社区化管理的要求,推行网格化管理,建立综合服务中心,实施“民情流水线”工程,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协调解决搬迁安置中的各类问题。着力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建立起了以“十户联防”为主的互融共建机制,促进了移民安置点民族融合、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同步建立移民点党组织,引导党员、致富带头人领办创办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切实提升党组织服务功能。

    海南省扶贫办主任吴井光在观摩了德吉新村后说,武威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甘肃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部署要求,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建立起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扎实做好精准扶贫基础工作,对每一户贫困户都做到底子清、情况明、措施实、效果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天祝县华藏寺镇岔口驿村地处庄浪河上游,2014年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25户1959人,贫困发生率为46.32%,是全镇贫困人口较为集中、农业种植比重较大的的贫困村之一。在脱贫攻坚工程推进中,该村紧紧围绕“六个精准”,盯住脱贫“短板”,靠实脱贫责任,用足用好政策,合力脱贫攻坚。驻村干部、双联干部、村组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四支队伍全员参与,按照“一核二看三比四评议五公示”流程,逐户摸清贫困户家底,分析致贫原因,列出扶贫清单,明确帮扶措施、帮扶目标、帮扶责任人和脱贫时序,“晒单扶贫”。按照“一户一策”的思路,依据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和迫切解决的困难,该村逐户制定了详细的帮扶计划和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着力从四个方面精准施策。着力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扶持贫困群众大力发展设施农牧业,全村累计建成设施农业1240亩,设施农牧业年产值达到900余万元以上;充分发挥当地水土资源优势,扩张有机蔬菜种植规模,建成万亩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年生产各类鲜菜2万多吨,产值达到3732万元,亩均产值3703元;依托地处城郊和“312”国道、天互公路穿村而过的交通区位优势,着力发展客货运输、餐饮服务、商贸流通、建筑建材、打工劳务等二三产业,年输转从业贫困家庭劳动力1500多人次,二三产业收入占比达到群众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加大金融支持力度,2015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各类惠农贷款487户4671万元。推进双联行动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县镇两级4个联村单位117名帮扶责任人结对帮扶525户贫困户,5名驻村队员长期蹲点开展帮扶工作。全面推行“853”挂图作业精准脱贫管理办法,倒逼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落实。严格落实“4342”脱贫验收责任体系,强化镇村主要领导、驻村帮扶工作队、帮扶责任人责任,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确保贫困户进出有据。制定贫困人口进出动态作战图,确保扶贫对象进、退精准。

    观摩中,与会人员对天祝县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等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天祝县在贫困户建档立卡、精准扶贫“853”挂图作业、大数据平台管理等方面工作扎实、成效显著、亮点突出。特别是对武威市实施的“下山入川”生态移民工程模式及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他们表示将认真学习和借鉴武威市在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中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加强交流学习,共同加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步伐,早日建成小康社会。

    陕西、浙江、内蒙古、西藏、吉林、海南等省、自治区扶贫办负责人参加观摩。(何立忠 于光虎)

( 编辑:网群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