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人才先行

20.07.2015  04:54

    7月16日下午,兰州园艺学校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毕业典礼——兰州市村级干部及后备干部学历教育2015届学员毕业,这意味着,3年来,我市安排部署的相关教育和培训取得阶段性成果,两届共1334人取得中专学历,他们将带着学到的“十八般武艺”(共开设了18门政治理论和专业课程)投入到全市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和扶贫攻坚战中。(详见7月16日《兰州日报》1版)

    加快发展,人才是根本,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技术硬的人才队伍,是实现我省精准扶贫工作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目前,我省正处在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关键时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希望人才的充实和扩充。

    正是基于此,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加强全省扶贫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早在2012年3月,市委组织部(人才办)、市农委联合发文,就全市村级干部及后备干部学历教育和实用人才培训进行了安排部署。同时,为鼓励更多优秀干部到贫困地区建功立业,我省决定从2015年起到2017年,每年向1000个贫困村派驻1000名优秀党员干部,确保精准扶贫,提高扶贫工作实效。

    2014年,全省减少贫困人口140万,扶贫对象年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扶贫工作成绩来之不易。过去一年,我省以58个贫困县为主战场,以“六大突破”为重点,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上精准扶贫的要求,坚持扶贫开发优先战略,扶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但是,由于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扶贫工作依然需要持续加大力量。而细究贫困根源,既有客观因素,如自然生产条件差、适合耕种的土地较少,也有人的因素,一些贫困人口思想观念较为落后,缺乏一定的技术技能。而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致富能力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这种能力的提高需要自身逐渐改变,更需要政府在扶贫工作上给予帮扶与支持,依赖于人才的对口扶持。

    扶贫攻坚,各方力量输入必不可少,但帮助贫困地区实现“造血”能力才是使其最终走出贫困的关键所在,给钱给物不如教会一项技术。因此,我市培养的两届共1334名村干部无疑为提高打赢扶贫攻坚战的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有效解决制约省级扶贫开发工作的人才瓶颈问题,增强推动发展的内生动力。推进现阶段扶贫开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贫困问题不解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难以实现。到目前为止,我省还有不少贫困扶持对象,只有不断加强精准扶贫力度和人才输入,大力提高贫困人口的思想素质和知识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