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政放权须跳出“只说不做”的怪圈

06.06.2014  12:42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简政放权措施促进创业就业。在讨论进一步简政放权等有关事项时,李克强重申他在今年“两会”记者会上所做的承诺:年内将再取消和下放200项以上行政审批事项。不能让老百姓觉得审批工作就是“画圈”。(新京报6月5日《李克强谈有些审批设立8年无申请:说来好笑》)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的突破口,是释放改革红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一招。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核心就是简政放权。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并不是今天才开始,而是已有十余年的过程。回顾这些年来的改革历程,围绕简政放权这个中心,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也仍存在诸多“不到位”的情况,如,变相设定行政审批项目的现象严重、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管理不规范、审批过程“折磨人”……其中,一些行政审批制度的取消和下放仅仅体现在讲话和文件上,没有落到实处最为民众诟病。

  “把该放的权力放掉”。市场主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源泉,只有下决心进一步打开政府职能转变的这扇大门,把该放的权力放到位,才能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创造力,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为全面深化改革开好头、起好步,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因此,要把简政放权工作作为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载体和抓手,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群众办事,简化办事程序,降低行政成本,使其真正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

  简政放权不能只用嘴巴说说,不能只在文件上比划,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去落实。简政放权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优化市场资源配置,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经济发展动力的重大决策。理论上说,“上面”改革示范,“下面”自然能按照既定路径正常进行。但前提是,“下面”要有自我限权的主动意识。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出现的审批事项“越减越肥”怪圈说明,这些地方政府还存有不小的惰性,对审批权力还过于依赖,导致“上面”的行政改革措施在“下面”并没有得到落实。

  改革贵在行动,重在落实。改革的目的就是要简化程序,消除不合理环节,为什么还是出现了为人所诟病的“越减越肥”等问题?笔者以为,关键在于陷入了“只说不做”的怪圈,对简政放权的精神没有真正去落实。因此,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坚决打好简政放权的攻坚战,跳出“只说不做”的怪圈,将简政放权真正落到实处,一方面要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最大限度减少对微观事务的管理,把应该交给社会、企业、公民的权力真正放掉;另一方面,要发挥政府作用,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将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事项真正管好管住。此外,简政放权的各项具体改革措施要公开透明,自觉接受群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