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科考队员说南极:极仰着头吃饭 温室里种菜
原标题:仰着头吃饭 温室里种菜
我省科考队员南极归来说南极
中国甘肃网4月23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 (记者 孙理 文/图) 日前,我省参加第31次南极科考的中科院寒旱所科研人员柳景峰、王士猛圆满完成了科考任务回到兰州。历时163天,总航程3万海里,他们所在的科考队内陆队全面完成昆仑站建设收尾工程,正式开展深冰芯钻探工作,成功安装第二台南极巡天望远镜。这两位二次踏上南极土地的科学家此次科考有什么新的经历和收获?22日,记者采访了他们。
晒脱皮后长出“黑皮肤”适应紫外线
真实极光颜色单一没有相机拍出的好看
“虽然我们乘坐的雪龙号是很专业的科考船,但是如果风浪大起来的话依然不稳,虽然我是第二次去南极,但是我依然晕船了。”柳景峰回忆起再次登上雪龙号时的经历说,“雪龙号”从澳大利亚霍巴特港出来之后,就进入了有名的“魔鬼西风带”,看这个名字就知道一定是个可怕的地方。在此期间“雪龙号”遇到几次暴风雨,庞大的船体就像一个小蛋壳,船内所有人就像被隐形大手抛到空中一
样。“这种情况下晕船的人就可怜了,最严重的时候我根本就不敢低头,只要低头就想吐,最后连吃饭的时候我都要仰着头吃。”柳景峰笑着说。
到了南极之后,科考队员们又遇到了极昼。王士猛告诉记者,南极的四季与我们正好相反。以昆仑站为例,它的夏季一般是从11月上旬开始到来年的3月中旬。冬季一般是从3月中下旬开始到来年11月中下旬。事实上,在南极,睡觉就是一件不简单的事。这次他们在昆仑站曾有20天的极昼,简单地说,就是24小时太阳当空照,根本没有办法辨别时间。超强的紫外线和小米般的风雪,即使戴着专门的防护罩工作,脸上仍然会堆起厚厚的黑皮。“南极的紫外线实在是太厉害了,我刚到那边两三天脸上就被晒伤脱皮了,脱了皮之后长出来的新皮肤为了适应高强度的紫外线,格外的黑,我现在脸上的皮肤可比去南极之前黑多了。”王士猛打趣说。
此外,王士猛和柳景峰还提到了基地特有的景色——极光。“大家在一些图片上看到的极光五彩缤纷,感觉到非常漂亮。其实事实并不是如此,那些漂亮的照片都是相机长时间曝光的结果,真正的极光其实就像一条随风飘荡的彩带,颜色也比较单一。要是你亲眼看到,恐怕会失望。”王士猛说。
成功钻取172米深冰芯
“黑匣子”记录地球百万年前气候特征
此次南极科考,柳景峰和王士猛所在的内陆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面完成昆仑站建设收尾工程,正式开展深冰芯钻探工作,成功安装第二台南极巡天望远镜。
柳景峰和王士猛告诉记者,本次内陆队是我国开展南极内陆考察以来人员最多、投入车辆最多的一次,也是保障最完善的一次,“队员们的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都非常好,这次机械师将出现的设备故障在现场全部排除,保证了全部设备和物资顺利到达昆仑站,又顺利返回,轻松不少,而且,在整个内陆期间,气象条件也很眷顾我们。”柳景峰说,“我们这次内陆队的口号是‘不留遗憾’。”在55天的野外工作期间,他们承担的任务是在南极最高点DomeA(冰穹A,中国昆仑站所在地)执行一系列冰冻圈科考工作,主要包括南极内陆冰川运动与物质平衡观测、南极洲气雪冰界面水汽同位素在线观测、深冰芯钻取工作等。在第26次、27次、28次和29次南极考察中,科考队完成了深冰芯钻探场地的建设、深冰芯钻探导向孔的安装、深冰芯钻机系统的安装和试钻探工作,在经过6年筹备后,于本次科考期间正式开钻,成功获取172米深冰芯。
长20米、宽5米的冰芯房的气温与室外相近,接近-40℃。白天太阳光照充足,若不刮风,在室外不会觉得太冷,可冰芯房里却冰寒刺骨,待上个把小时就全身冻僵了,有的时候需要下到导向孔内检修钻机,下面的温度达到零下50多度。此外,在冰芯钻探过程中要使用钻孔液,钻孔液是带有刺激性气味的,队员们在钻探过程中必须戴上防护面罩。“昆仑站海拔4000多米,原本空气就稀薄,再戴上厚重的防护面具,呼吸就更困难了。”柳景峰告诉记者。在20天内,王士猛、柳景峰以及其他队员成功钻取深冰芯172米,灌注钻孔液2900升,积累了宝贵的深冰芯钻探现场工作经验,获取了大量实时工况钻进参数和孔内原始数据。
为何要钻探深冰芯呢?柳景峰说,南极内陆地区的冰雪终年不化,深冰芯会像年轮一样,成为记录地球气候变化的“黑匣子”。这是因为,不同历史时期的冰层里都含有气泡,这些空气都来自当时的地球大气,其二氧化碳含量与今天的空气并不一样。通过测定这些气泡的成分,科学家就能推算出当年地球的气候特征。此次长达172米的冰芯很有可能记录了地球100万年前气候的历史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