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支撑编规划

23.03.2015  17:30

为确保我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编制科学合理,落实《甘肃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方案》,3月18日上午在省环保厅12楼会议室,武德凯副厅长主持召开了《甘肃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会议邀请了13位来自兰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省国土规划院、省水电设计院、省经济研究院、省农科院、省统计局及省环境监测站的专家进行座谈,就我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进行认真讨论,发表意见看法,并对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和规划编制思路提出修改建议。专家们根据“十三五”环保规划编制专家委员会职能,结合自身领域,踊跃发言,积极探讨,为下一步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奠定了基础。

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 兰州交通大学校长 杨子江教授

作为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兰州交通大学校长杨子江教授提出:从自身科研实践来看,“十一五”及“十二五”十年中环保产业是科技界发展最快的领域,一些做的好的成果都与环保有关。“十三五”环境问题依然突出,必须做好发展与环保的合力选择。本届规划咨询委员会的专家来自环保各个领域,大家在环保厅的领导下,发挥学术界、技术界的特长,为我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及甘肃环保事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持。

甘肃省经济研究院 魏立桥研究员

省经济研究院魏立桥研究员提出:省委省政府提出转型跨越发展目标以来,我省环保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压力有所变化,规划编制前需要对“十三五”总体形势做一个客观的研判,要“有的放矢”。规划编制要“立足省情,突出重点”。“十三五”末要建成小康,环保任务的完成难度很大,主要原因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艰巨,发展和环保的矛盾也十分尖锐。国家对我省的其中一个重要定位是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从主体功能区的角度看,我省大部分地区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因此“十三五”规划编制首先要提出我省环境保护的基本定位,找准突破点,才能设置好规划的目标、指标和各项任务。国家环保指标分为约束性、预期性和引导性指标,约束性指标是第一考核内容,必须全面完成;预期性指标可根据市场调整;引导性指标以市场为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引导社会资源要素向此集中。环保工作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抓手,污染减排是重中之重。国家要求总量和质量双管控,但要发展就面临总量增加,而减排能力又受到科技水平的制约,如何完成各项总量减排指标,需要认真思考。 “十三五”期间要加快推进碳排放和排污权交易。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南忠仁教授

兰州大学南忠仁教授提出:省环保厅规划编制工作方案重点突出,思路可行。通过对比国家和省上的“十三五”规划思路,结合自己从事水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的经验,最大的感受是没有项目资金,规划很难落实,而先进可行的科学技术又是项目实施的有力保障。因此建议规划编制方案中增加经济基础和技术基础作为规划实施的根本基础。针对我省饮用水事件的教训,建议规划体系中增设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特别要关注乡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坚持问题导向,从解决环境问题入手做好工作。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 陈年来教授

甘肃农业大学陈年来教授提出:目前我省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偏于定性的描述,还需要进行定量的分析。要尽快与国家对接,明确“十三五”定量指标。国家思路是分类指导,目前的方案相对体现的不是很充分,要梳理好与国家整体规划的关系。污染总量决定环境质量,通过对农业领域的长期研究和调查,我省农业面源的土壤污染总量是亟需重视的。我省重金属污染、农田白色污染更为突出,加上土壤污染又具有隐蔽性,治理任务艰巨,因此分行业、分领域的环保目标制定尤为重要。当然还要强调环保科技的作用,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来看,“十三五”规划项目要防止治标不治本,不治本就会经常反弹。产业结构调整就是治本,要在“”上想办法,“十三五”要从环保上倒逼产业结构调整才行。农业、农村环保问题很重要,农业面源排污总量也很大,要引起高度重视。

兰州大学国土与区域规划研究院院长 陈兴鹏教授

兰州大学陈兴鹏教授提出:我省地处黄土高原,东部水土流失防治是个大问题,水源地保护,涵养功能区保护 ,以及河西走廊的沙漠化防治同样重要,要推广沙产业发展。有导向性地鼓励环保技术创新与推广,环境信息的及时公开有利于推进技术创新。改善空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质量要延伸到产业。明确我省资源环境超载区格局,依照环境功能区划定生态红线的做法有待商榷,应以生态功能区为基础划生态红线,以环境功能区为基础推动污染治理。“十三五”要加强制度创新,增设大环保的内容,开展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认真评估核与辐射安全状况,建立与周边省市的区域环境统一协调体系,建议国家放开由各省制定农村环境保护指标,陇南市要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要注重“十三五”环保规划与我省生态屏障试验区相关工作的对接。

西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 石培基教授

西北师范大学石培基教授提出:要认真总结新常态下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我省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要和我们自身的发展相结合。所有重大项目的设计要和目标紧密结合,突出国家和省上的战略。作为一个规划,既要全面,但不能面面俱到。生态红线在目前没有明确划定方案的前提下,要深入考虑研究。做好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建设。一些重点项目和重点任务要在省政府备案,协调好环保部门的专项规划和全省环境保护规划之间的关系。规划编制要突出甘肃特色,如新型城镇化、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屏障等。规划编制要与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衔接,和省情紧密结合,如兰白经济区、新区建设、陇东能源基地建设、酒嘉地区经济发展等。重大项目设计要和保护目标相关联,要推进项目库建设。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研究室主任 杨虎德研究员

省农业科学院杨虎德研究员提出:国家“十二五”期间做的非常好的一点是量化了很多考核指标,“十三五”我们要继续继承加强。环保项目涉及的背景不同,从长远来看,不建议把林业、国土、水利等方面的项目纳入环保规划,具体的协调应当由中央层面来解决。规划项目时要明确具体资金需求和要达到的目标要求。重点项目要结合实际情况,设置一些解决比较严重、敏感问题的环保项目,并在设计项目时考虑我省的资源优势。农业部门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是标准、条例、制度的建设和创新,建议环保部门取经学习。

兰州交通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陈学民教授

兰州交通大学陈学民教授提出:目前的规划编制方案整体可行。在对“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总结时,借鉴国家对“十三五”形势的研判做出我省的环境形势研判。后续规划编制要紧紧关注环保部动向,还要跟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例如结合“兰白”、“酒嘉”等都市经济圈建设规划。整个规划目标要更加明确地体现出来,方案中分区分类别设立指标的思想很好,也非常必要。要牢牢抓住治污减排这个抓手,夯实内容。如果国家提出将总磷、总氮纳入指标考核,我省要做好面对困难的准备。在后续国家“水十条”和“土壤十条”出台后,我们编制规划时要有所体现。规划要关注重大工作领域,如综合利用、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秸秆焚烧等。

另外,陈教授还在会上向大家介绍了新近在张掖试点的生物酶法麦草制浆项目的相关情况,分析了此项创新技术对我省农业源大气和水体污染及造纸行业将会带来的深远影响。

兰州大学研究生院 姚泽恩教授

代表兰州大学陈熙萌院长参会的姚泽恩教授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加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在我省目前尚无建立核发电企业计划的背景下,做好已有涉核行业的管理,对现有涉及核与辐射安全的单位要设置专门的监管部门。提高社会大众的核安全意识,在规划宣教部分增加一些开展科普、宣传核文化活动的内容。

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处处长 熊伟高级工程师

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熊伟高工提出:我省地下水开采对生态影响非常严重,地下水超采问题也十分突出,开展地下水的监测尤为重要。目前水利上有很多重大的涉及生态的项目,包括内陆河的生态屏障建设,西湖、青土湖等湖泊生态修复,泾渭河生态用水分析等,建议环保规划确定项目时充分与省上的重大项目进行衔接。

甘肃省统计局社会科技统计处 李素芬副处长

省统计局李素芬副处长提出:“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把小康指标融入环保规划。建成小康社会的各项指标中涉及到资源环境方面的大指标有6项,建议将其中的环境质量指数、污染排放指标放进环保规划。

甘肃省国土资源规划研究院 郭思岩工程师

代表省国土资源规划研究院冯永忠院长参会的郭思岩工程师提出:国土部门划定土地红线时会以生态红线划分为参考依据。在开展“多规合一”工作时,国土部门对很多规划进行了叠加,发现同一地区有多个分区定位,建议“十三五”环保规划编制时能有分区措施的提出。

听完大家发言后,武厅长对各位专家进行了诚挚的感谢,感谢各位专家教授给环保规划编制人员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看出交流座谈前,大家在百忙中抽出时间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充分的准备,讨论的问题很有针对性和建设性,规划编制的同志也深受启发,对下一步编制我省“十三五”环保规划将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武厅长希望与会专家继续关心我省“十三五”环保规划编制工作,多提意见和建议,为环保规划提供科技支持。下一步还将采取多种方式继续向各位专家请教。

本次会议是环保厅组织的第三次规划编制座谈会。根据厅领导安排,近期还将举办两次相关座谈会,邀请规划编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各市州环保局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切实把规划编实、做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