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4家必胜客和8家德克士被查出“福喜”肉制品

23.07.2014  12:01

   中国甘肃网7月23日讯 据兰州日报报道 7月20日,媒体曝光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将过期肉类原料重新加工,更改保质期后,供应给麦当劳、肯德基餐厅等客户。该消息曝光后,兰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迅速展开“问题”肉制品追查行动。7月22日,记者从市食药监局了解到,在对连锁快餐拉网式检查中发现,必胜客、德克士餐厅有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调味牛肉排、鸡肉火腿片。检查出的“福喜”肉制品,已封存下架。

  20日当晚,兰州市食药监局要求相关企业自行封存和下架“上海福喜”肉制品,并于第一时间组织对全市肯德基、必胜客、德克士、华莱士4家快餐连锁店的肉类供应商进行了彻查。据了解,经过初步检查,在兰州12家肯德基餐厅中均未发现使用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肉制品原料;在兰的4家北京必胜客比萨饼有限公司经营门店中,检查发现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供应调味牛肉排,立即进行了封存,共计300袋98.4kg;在兰必胜客餐厅能提供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企业资质及调味牛肉排检验报告;在兰的13家德克士连锁餐厅中,有3家清真德克士未发现使用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供应的肉类原料。而在检查10家非清真餐店时发现,有8家查出使用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供应的鸡肉火腿片,共计51kg,提供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企业资质及鸡肉火腿片检验报告。所检查发现的“福喜”肉制品已由德克士公司自行销毁,食药监部门调取了现场销毁照片资料及产品台账。此外,在全市9家华莱士经营门店,均未发现使用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供应的肉类原料。

  有多少肉制品沦陷“福喜门”?

  ——多地封存下架“福喜肉产品”追踪

  作为全球性的食品产品供应商,福喜公司并非小作坊,而且是多次获得政府表彰的先进外资企业。肉类加工巨头的违法行为,到底是一次个体偶然事件还是有组织的长期行为?对于过期原料的使用,是工厂高层直接授意,还是多年来公司政策一贯如此?“上游供应商一个捣鬼,下游企业一片中枪。”麦当劳、肯德基供应商被曝大量使用过期、变质原料之后,人们关心的是这家公司的产品有多少被下架、封存。国家食药监总局表示,要求各地彻查福喜系全部工厂。记者第一时间连线多地食药监管部门:

  ——上海:封存9家企业的福喜公司产品约100吨,紧急约谈22家下游企业。上海市食药监局紧急约谈22家下游食品流通和快餐连锁企业,初步查明,麦当劳、必胜客、汉堡王、棒约翰、德克士、7-11等连锁企业及中外运普菲斯冷冻仓储有限公司、上海昌优食品销售有限公司、上海真兴食品销售有限公司普陀分公司共9家企业,封存了福喜公司的产品约100吨。

  ——广东:封停必胜客餐厅发现使用福喜问题肉万余公斤。百胜餐饮(广东)有限公司旗下的必胜客餐厅使用了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4个产品,分别是猪肉比萨粒、意大利风味猪肉粒、牛肉比萨粒和调味牛肉排,该公司在广州的物流中心已封存上述4个产品1319箱,共计13070.8公斤。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表示,将加强与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的沟通,及时掌握问题产品流向,一旦发现问题将及时开展针对性清查并依法查处。

  ——杭州:查封上海福喜原料近8千公斤。杭州市场监管部门在肯德基与必胜客的下沙配送中心检查到,上海福喜生产的调味牛肉排180箱1771.2公斤;麦乐鸡、猪柳块等原料6186.984公斤,当即予以查封。麦当劳门店已就地封存上海福喜生产的所有原料,现场没有发现过期产品及涉嫌更改标签情况。

  ——内蒙古:查处上海福喜食品公司供应的问题产品700多公斤。内蒙古各地执法人员对67家肯德基、18家麦当劳、15家必胜客和34家德克士进行执法检查,下架封存上海福喜食品公司供应的问题产品总计708.9公斤,其中呼和浩特市302.4公斤、鄂尔多斯市133.2公斤、赤峰市101.8公斤、呼伦贝尔市近65公斤。

  ——成都:封存9.6吨福喜肉制品。成都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市内快餐连锁企业进行了排查,发现麦当劳、必胜客、德克士等三家企业使用上海福喜的产品。三家企业已对总共7种、总重量逾9.6吨的肉制品进行了封存,相关产品均已下架停售。

  ——南宁:查扣6家必胜客店发现福喜问题肉制品。南宁市食品药品稽查支队餐饮大队对南宁六城区及三个开发区内的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多家门店进行检查,在其中6家必胜客餐饮店发现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提供的肉制品,目前已被查扣。

  ——西安:三家“洋快餐”店的福喜食品被下架。西安市未央区食品药监局张家堡食品药监所对一家麦当劳快餐店和两家必胜客快餐店的福喜食品被立即下架、停止加工出售。

  据新华社电

  新华时评

  不要用“比烂”的办法给洋快餐开脱

  一次成功的卧底采访揭开了上海福喜的重重黑幕:大量的过期变质肉类原料经过炮制,登上了各家知名洋快餐的大雅之堂,最后进入广大食客的肠胃。

  正当舆论哗然的时候,另一种声音也悄然兴起。据说有食客对媒体表示:比起小餐馆,洋快餐更能让人放心。面对这一“比烂”式的开脱方式,各家洋快餐的公关部门可以给这样的“仗义执言者”发一枚一吨重的勋章。

  一些地方的食品安全环境长期以来存在着诸多问题,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屡有发生,人民群众对此意见不小,批评很多。但是,以“小餐馆更不卫生”为由来给这次被曝光的洋快餐开脱,是一种“比烂”思维。

  “响鼓更需重锤敲”,大型国际餐饮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已拥有多年的霸主地位,凭借着其巨大的品牌优势和市场份额,完全不应该为了追求成本优势而偷工减料。更何况洋快餐辐射的消费者远比小餐馆面对的要高几个数量级,出现问题后伤害面更广。如果因为小餐馆更不让人放心,就放过了同样让人不放心的洋快餐,那简直就是“豺狼当道,安问狐狸”,也让那些诚实经营的小餐馆躺着中枪。

  记者注意到,长期以来,部分监管部门有一种“抓小放大”的心理,认为只要是家大业大,就内部管理完善,且更注重自身形象,是“输不起”的,因此会更加注重质量安全,而小企业则有“小人穷斯滥矣”的风险,要加强监管。“抓小”成效如何,不敢评价,但是“放大”的后果,则已经众目睽睽。这种“抓小放大”的心理背后,何尝没有“比烂”的动机呢?

  从另一方面讲,舆论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也需要来一次“统一度量衡”:每每遇到食品安全危机时,国产品牌溃不成军、一败千里,且多年以后还翻不了身,而洋品牌则往往能全身而退且越挫越勇。其主因固然是因为国产品牌的不争气和监管部门的护短,伤了大家的心。但是,像这种伤人者还没出来说“对不起”,受伤者已经抢着说“没关系”的场面,就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