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纪念活动期间天蓝云白 ——七省(区、市)保障纪念活动期间空气质量纪实

08.09.2015  16:53

中国环境报记者邢飞龙 文雯

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以下简称“纪念活动”)隆重举办。

阅兵期间,北京市空气质量达到一级优。8月20日至9月3日空气质量保障工作期间,北京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PM2.5平均浓度仅为1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3.1%,连续15天均为一级,创下PM2.5监测以来历史最好记录;京津冀及周边地区70个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PM2.5平均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其中52个可比城市同比下降34.0%。

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为做好纪念活动期间空气质量保障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提出明确要求;张高丽副总理先后11次就做好保障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并于5月19日亲自参加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第四次会议,进行动员部署,8月31日亲赴北京市环保局调研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环境保护部成立保障工作小组,陈吉宁部长每日召开会议研究调度部署保障工作。

参加保障督查的各有关单位多次召开全体会议和专题会议,传达学习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调小组专题会议精神和部领导有关要求,按照环境保护部专题会议要求,制定完善督查总体方案,深入谋划,调度力量,制订方案,把握督查方向,强化督查要求。在督查过程中,坚持严格、严谨、严肃,确保压力传递和督查效果;强化应急指挥,迅速将张高丽副总理和陈吉宁部长、翟青副部长的指示传达到每一位督查人员并落到实处;按照环境保护部统一部署,及时调整督查重点,不断深化督查工作,保证督查高压态势。

二是减排措施扎实落地。为了确保相关措施落实到位,河南省组织省发改委、环保厅等单位,组成10个督导组,采用“不定时间、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奔现场、直接督查、直接曝光”的形式,对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全面检查督导。

河北省提出,区域AQI值超200,当地政府主要负责人记大过处分;AQI值在150~200,政府主要负责人记过处分;AQI值在100~150,政府主要负责人取消创先评优资格,力争实现“环保绿”。保障工作开展以来,河北省共立案侦办环境污染刑事案件2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9人,查处治安案件32起,行政拘留35人。各市启动了对保障工作出现问题的部门(单位)人员实施问责,如唐山市对19起环境违法问题有关责任人员实施了问责。

山东省对列入保障清单拒不执行保障措施要求,或者执行不到位的,现场提出整改要求;对不落实整改要求的,通过媒体曝光,视情节问责相关负责人。山东省还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微博、微信等手段,广泛宣传做好保障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各项保障要求,增强相关企业和施工单位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北京市环保局与市政府督查室等单位探索实施了“5+4+x”(5个市级督查组、4个局系统督查组、多个区县和委办局督查组)督查模式,每日在全市开展多轮次、全方位的督查检查。

内蒙古自治区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1810人(次),检查企业7181家(次),检查施工工地2296个,整改完成率为100%。

山西省省、市、县实施三级联动,累计出动环境执法人员21039人(次),通过明查与暗查相结合、昼查与夜查相结合、巡查与驻点相结合,共排查10558家(次)工业企业、6527个(次)施工工地、2092台(次)燃煤锅炉,共发现问题123个,迅速进行了整改,对9家企业进行了处罚,对1名企业相关责任人进行了问责。

天津市8月23日至9月3日,各区县人民政府、各责任部门负责同志带队夜查和抽查累计达183次;市和区县两级共出动督查和执法人员35379人(次),督查检查电力和工业企业3843家(次)、各类施工工地10979个(次)、机动车27709辆(次)、秸秆垃圾露天焚烧等其他各类重点点位54580个(次),对124个问题责令整改;全市各级网格长、网格员和专职网格监督员累计巡查290826人(次)。自8月28日零时起,全市9家电力企业、570家重点工业企业和946个重点施工工地全面落实了24小时专人驻厂(场)值守。

河南省加大建成区主干道路每日机扫、清洗次数,严禁焚烧秸秆、垃圾和露天烧烤,禁止燃放各类鞭炮、礼炮;狠抓车辆污染,要求渣土车、危险物品车辆等高排放车辆在城市建成区内昼夜全部停驶,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公务车要停驶60%以上。截至9月2日,全省淘汰黄标车总数215927辆,占保障方案确定任务总数179183辆的121%,超额提前完成保障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

据统计,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共对60余名负有监管责任的干部进行了追责,对部分企业负责人进行处罚。

三是科学组织、精准施策。针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环流和污染特征,在充分总结北京奥运会、APEC保障活动经验的基础上,环境保护部综合考虑环境效益和社会承受能力,根据污染物来源解析结果,科学编制了保障工作方案。将七省(区、市)的70多个城市划分为重点控制区和一般控制区,提出差异化、针对性的防控要求。同时,建立了国家及省级环保、气象部门和科研监测单位的会商机制,提供有力技术支持。根据源解析结果,北京9月2日至4日期间先后受偏南风和偏东风影响,环境保护部污防司有针对性地加强北京南部、东部城市火电、钢铁等高架源和石油化工等VOCs排放企业的环境监管,实现精确治污。

在北京周边地区,各省市分别根据自身特点,减排控污。山东省突出高架污染源、重点工业污染源和污染物协同治理“三个控制”,全力压减污染排放空间;北京市提前完成年度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任务;河北省将保障措施明确到具体的设备和工序,责任落实到人,确保执行到位;内蒙古自治区将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层层分解,逐级细化,从抑尘、控车、治企、禁烤等多方面采取保障措施;山西省环保厅会同山西省气象局每天对未来3天气象状况及空气质量进行会商,并每日向11市发布6项空气污染物监测数据及空气质量排名,指导各市强化保障措施;天津市将燃煤电厂污染物整体减排由原计划的约35%提高至50%以上。河南省对无法实现空气质量优良的市县, 1天不优良的省政府通报,3天不优良的省政府约谈,全省各级各部门共派出905个督导组,出动3989人,检查8978个项目,达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形成网络、不留死角的督导工作效果。

四是联防联控、协同治污。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牵头制定空气质量保障方案,多次组织召开会议研究落实。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和河南省(区、市)密切配合,统一行动,成立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制订印发保障方案,层层分解任务,严格落实责任。各地主动加压,提前执行临时减排措施。

纪念活动开始前,环境保护部组建了以北京市环保局为主,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和河南环保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监测预警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加强区域联动监测的统筹协调,建立空气质量实时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实现区域内监测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共用。七省(区、市)环保部门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共监测和上报PM2.5等污染指标有效监测数据60余万个,监测设备稳定运行率达98%以上,确保监测站点仪器和信息平台正常运行,为纪念活动期间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警提供可靠数据支撑。在预测到阅兵期间将会有一次污染过程时,29个重点城市实施最高一级应急减排措施。

北京市环保部门从8月20日起与气象部门每日开展未来一周空气质量趋势预测会商,其他省区环保部门也与气象部门建立日会商制度,期间环保气象两部门共开展不同层级会商100余次。

在做好部门会商的基础上,从8月27日起,每日由北京市环保局负责组织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七省(区、市)环保部门对未来两天和未来7天空气质量级别、首要污染物及空气质量变化趋势等内容进行空气质量视频会商,区域内相关省(区、市)共同开展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形势分析,有效提高了空气质量预报的准确度。截至9月2日,环境保护部共组织区域会商7次,北京市24小时空气质量预报准确率达90%以上。

8月29日,环境保护部紧急召开监测预报视频会商会议。陈吉宁部长、七省(区、市)政府分管同志及部分央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了张高丽副总理关于纪念活动空气质量保障工作的多次重要批示精神,分析和研判纪念活动期间空气质量变化形势,7省(区、市)政府分管同志分别介绍了纪念活动空气质量保障工作落实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安排,部署了下一阶段空气质量保障工作。

根据工作安排,七省(区、市)领导亲自组织开展督查、夜查,确保各项保障措施落到实处。北京、山西、河南、河北等省市“一把手”批示指导,山东、天津、河南等省副省长纷纷挂帅,确保阅兵期间空气质量万无一失。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市长王安顺等市领导多次现场指导工作;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谢伏瞻等针对本省的空气质量保障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山西省省长李小鹏主持召开省长办公会亲自审定保障方案;河北省长张庆伟组织召开纪念活动空气质量保障措施落实情况调度会;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强调要高标准完成保障任务,向党中央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五是严格的监督执法。环境保护部根据不同阶段空气质量保障要求,及时调整督查重点,保持督查高压态势。华北、华东、西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和环境保护部应急中心联合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等七省(区、市)环保部门分3个阶段对北京,天津,河北11个地市、10个省管县(市),山西太原、大同、阳泉,内蒙古呼和浩特、乌兰察布、赤峰,山东济南、淄博、东营、德州、聊城、滨州,河南郑州、安阳、鹤壁、濮阳、新乡、焦作、济源等42个重点地区进行了督查,各地累计出动16.7万人(次),检查工业企业2073家、各类建筑工地516处,为推动地方落实保障方案发挥了有效监督作用。环境保护部22个督查组从8月15日开始,根据科学的预测结果,由部领导亲自带队,开展了3个阶段专项督查,重点对各地政府保障任务部署情况、重点城市污染治理措施落实情况、核心区高架源管控情况进行检查。

以环境保护部华北环保督查中心为例,自8月16日起,由督查中心负责人带队,华北环保督查中心派出10个督查组36名工作人员分赴现场展开督查。在现场督查中,没有昼夜、没有早晚、超常措施、连续作战。督查组不仅每天要督查数十家企业,还要定期向环境保护部报告督查情况,平均每天工作时间总体超过10个小时。为了抢时间,一些同志查完现场当即开始汇总情况,有的甚至通宵工作,做到第一时间督查、第一时间反馈、第一时间报告。

此次督查在注重检查具体问题的同时,更注重督促地方落实保障方案和应急减排措施,综合采用反馈、曝光、督促问责等多种方式,通过新闻媒体曝光、环境保护部网站公开,打出一套组合拳,形成了共振效应,切实向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传导了压力。通过坚持明查与暗查相结合、晨查与夜查相结合、应急督查与日常巡查相结合、突击督查与重点督查相结合,不少督查组晨查或夜查次数达到10次,查实了一批突出环境违法违规问题,切实督促地方保障措施的落实。

此外,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督查组通过汇总整理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数据,让各督查组全面了解重点企业特别是高架源的排放情况;还联合相关部门对石家庄、辛集、沧州、大同、安阳、聊城、滨州、淄博等地开展了无人机检查;华北环保督查中心一个督查组还利用夜查机会,到石家庄市污染源在线监控中心调阅了火电、钢铁、自备电厂等十余家企业运行工况和在线监控数据,核实落实应急减排方案、环保设施达标排放等情况。这些措施为有针对性开展现场督查奠定了基础,为推动地方落实保障方案发挥了监督作用。

六是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为切实减轻工业企业污染排放,一些企业将检修时间安排在活动期间;一些企业使用更清洁的燃料使排放远低于标准限值;一些企业顾全大局,甚至不惜牺牲一些经济利益,采取降低生产负荷的措施。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和六大电力公司,作为国有企业,率先垂范,带头实施减排措施。北京及周边城市采取了机动车临时管控措施,给广大群众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了不便,但广大群众全力配合,给予充分理解和热情支持,使得保障工作圆满完成。

此次阅兵空气质量保障,也是对《大气十条》实施成效的一次重要检验。《大气十条》实施两年以来,取得了初步成效,2014年京津冀区域PM2.5浓度下降12.3%,今年上半年又下降12.3%,为“阅兵蓝”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同时,各地将保障工作作为落实《大气十条》的重要机遇,以2015年措施为重点,提前完成主要工程和任务,尽早产生环境效益。

阅兵蓝”的顺利实现,为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加快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信心。但同时也要看到,大气污染治理任重道远,仍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