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经济增长的坚实基础 今年全省项目观摩活动综述

29.07.2015  12:12

  盛夏七月,陇原大地项目建设又一次热潮涌动。

  就在这个炎炎夏日,省级领导分别带队组成14个组分赴14个市州,对全省项目建设进行了集中观摩、点评和总结。

  在持续3年的项目观摩活动之后,今年,省委省政府又一次组织项目观摩活动,再次向全省上下发出抓项目的强烈信号和鲜明导向。

  在7月28日召开的全省项目观摩活动总结大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指出,今年的项目观摩,是前三年“三看三不看”项目观摩活动的深度延伸,是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实际行动,是“两手抓、两手硬,双促进、双落实”以及“工作落实年”的重大举措,也是做好“十三五”规划前全省经济社会的一次大调研、大检阅。

  观摩活动是一面镜子,使我们更加全面准确地掌握了全省项目建设的具体情况,基本判断就是总体趋势向好、薄弱环节明显。

  总体向好的趋势值得总结肯定,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需要积极应对。全省上下必须牢牢扭住项目工作不放松,竭力推动项目建设不懈怠,不断把项目建设这一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创新观摩方式,项目看细看实看全面

  转眼间,项目观摩活动已连续开展4年。4年观摩有特色,有亮点;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

  与前三年观摩活动相比,今年的项目观摩活动时间提前、范围拓展、方式创新。一周时间,省级领导分别带队的14个组认真观摩、认真思考、认真点评、认真研判,力争把项目看细看实看全面,体现出了鲜明的特色和亮点:

  ——时间节点重要。今年观摩活动比往年提前。从宏观背景来看,当前是“十二五”规划收官和“十三五”蓝图谋划的交替时期,是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的叠加时期,是经济转型、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项目工作怎么抓、抓什么,需要提前认真研究和思考。

  同时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全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稳增长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尽管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保持了8%的增速,基本上处在合理区间,但一些指标增速跌出预期。为此,省委省政府把今年的项目观摩活动提前到7月份,目的就是要从现在开始抓,决战下半年,为完成今年目标任务、争取“十二五”有个圆满收官和“十三五”有个良好开局打好基础。

  ——范围空间拓展。在总结前三年项目观摩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今年观摩活动组成14个观摩团对应14个市州一对一观摩,每个观摩团在每个市州都确定多个观摩项目,在一个地方沉下来开展为期一周的项目观摩,不仅看市州的项目,而且基本覆盖到每个县市区。

  ——参与领导增多。前几年项目观摩时,省人大、省政协只有部分领导同志参与,这次省级四大班子成员除特殊情况外全部参加,并担任各组组长和副组长,目的就是通过深入调研、实地督促、现场办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项目审查严格。为突出看大项目、好项目、新项目,今年的观摩对项目规模、质量、结构和时间都提出明确要求,前三年已观摩过的项目不再观摩,完成投资不足总投资三分之一以上的不纳入观摩范畴。各地和相关部门严格筛选和确定项目,确保了项目的代表性、示范性和观摩性。

  今年的项目观摩已落下帷幕,当前最关键的就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对经济形势的研判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加大投资的有利条件传递给社会、传递给市场和企业,坚定信心,综合施策,形成抓投资、抓项目的整体合力。

  总体趋势向好,为实现全年各项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全省上下牢牢牵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不放,以项目拉动投资、以项目调优结构、以项目创新发展,以项目改善民生,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纵观全省项目建设,基本判断是总体趋势向好,表现出三个方面的积极变化。

  首先是方向感出现积极变化,就是项目工作同国家政策的导向和要求扣得更紧,同当前拥有的机遇和平台扣得更紧,同转型升级的趋势和需要扣得更紧。

  正是紧扣这个导向,各市州抢抓机遇,认准方向,坚定前行。兰州市围绕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开工建设了铁路综合货场、毅德商贸城等项目;白银市全力打造有色金属深加工及新材料、化工、能源和先进高载能3个千亿元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陶瓷建材、农畜产品深加工、生物医药4个百亿元产业,目前已初具规模。特别是各地紧盯“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建设和经济、文化、生态等战略平台打造,积极主动谋划和建设了一批代表性项目。如嘉峪关市先后实施了方特欢乐世界、草湖国家湿地公园等文化旅游项目,投资规模超过200亿元;金昌市规划建设了“紫金花城、神秘骊”大景区建设,实施相关项目40多个;张掖实施的丝绸之路文化艺术中心项目等,都体现出抢抓向西开放和平台建设机遇的强烈意识。

  其次,令人欣喜的是项目高新度出现积极变化,项目的结构、层次和水平逐步提高,战略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占比不断增大。今年上半年,14个市州实施战略新兴产业项目1511个、高新技术类项目213个,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去年的10.2%提高到11.5%。省列重大项目中,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占到14.3%,同比提高了2个百分点。

  另外,项目的特色性有了积极变化。从今年观摩情况看,各地更加重视发挥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一批“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的独特产业正在形成。如平凉的20万亩优质果品生产示范区项目,庆阳的瑞华天然气综合利用及深加工项目,临夏的中藏回医药文化产业园项目等,都比较好地体现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

  观摩活动表明,我省项目建设凸显以上亮点和成绩,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全省上下的不懈努力,得益于多年来持续推进项目带动行动所奠定的坚实基础。同时也说明,我省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这为我们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提供了坚强信心。

  找准薄弱环节,对症下药解决抓项目存在的问题

  今年观摩活动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无论是现场观摩,还是会场点评,各个观摩组不仅看成绩,更重视找问题、找差距,问题导向更加突出、鲜明。

  在总体趋势向好的情况下,我们清醒地看到当前全省项目建设中还存在地区工作进展不平衡、项目布局层次不平衡、干部干事状态不平衡等问题,薄弱环节明显。观摩团成员形成的共识是:只有找准薄弱环节,把问题看透,吃准,才能对症下药,才能在不断调整中推进项目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地区间项目工作进展不平衡,最直观的表现是各地项目建设速度有快有慢、规模有大有小。综合体现在固定资产投资、生产总值增速等指标上,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各市州最高的达到14.89%,最低的是负增长42.3%;生产总值的增速各市州最高的达到9.2%,最低的仅为3.3%。

  项目布局层次不平衡,表现在同样是在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有的地方在促进增长上用的心思多一些、使的力气大一些、抓的工作实一些,项目的规模、层次和结构就有了新的进展,而有的地方做得还不够,新项目、好项目、大项目不多,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步子迈得不够大。

  干部干事状态不平衡。有些干部存在的错误思想,极大影响了项目建设的进展和质量。突出表现在有些地方和干部跑项目和招商引资积极性明显下降、项目审批工作效率明显下降、推动项目工作力度明显下降、谋划项目的主动性明显下降。

  面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坚持问题导向,善于在问题中找对策、在差距中找潜力,变压力为动力,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增长的关键措施,千方百计、凝心聚力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筑牢经济增长的坚实基础。

  抓好全省项目建设,事关当前和长远发展全局。全省上下要以这次项目观摩活动为新的起点,以正在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进一步强化责任和担当,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促进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为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奠定坚实基础。(记者 严存义 沈丽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