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安全墙” 守护“生命线” ——甘肃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纪实

18.05.2016  10:00

舟曲三眼峪、罗家峪泥石流治理工程。

竣工后的舟曲三眼峪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大6号格栅坝。

岷县6.6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地质灾害治理项目。

重建后的东乡县城。

甘肃省国土资源厅
     

      甘肃省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的交会地带,地势起伏大,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地质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山丘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0%以上。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达21.4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50.47%,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地质灾害呈现分布范围广、密度大,活动频繁、规模大,危害严重等特征。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全省共发生各类地质灾害1942起,造成66人死亡、13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228亿元。截至2015年底,全省已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1.24万处,威胁191万人的生命和522亿元财产安全。各类地质灾害已成为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隐患和突出问题。

  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国土资源部的大力支持下,我省着力构建以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防治、应急能力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探索走出了具有甘肃特色的地质灾害防治新路子。地灾调查精度不断提高,监测预警体系日趋完善,综合防治效果日益显著,应急避险能力全面提升,科技支撑保障切实增强,制度建设逐步完善,取得了因灾伤亡和财产损失逐年下降的显著成效。“十二五”期间,全省地质灾害发生数量和因灾伤亡人数,比“十一五”时期分别下降53%、94%,2015年更是实现了地质灾害“零死亡”的目标,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力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直面灾难,完善体系,树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丰碑

  特大天灾,是生命的劫难。劫难面前,奏响的是生命的壮歌,不朽的是精神的丰碑。灾难留下的,绝不仅是巨大的伤痛,更有生命的感悟、发展的启迪。当噩梦过去,大地归于平静时,我们获得的,是重生的力量。当我们回首昨天,梳理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的成就时,有三个工程不得不提。那就是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东乡县城特大滑坡、岷县漳县地震灾后重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2010年8月7日,舟曲,突如其来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袭击了这座位于白龙江上游的高原小城。根据灾害范围和损失评估报告,全县15个村、2个社区受到了灾害的侵袭,受灾面积约2.4平方公里,受灾人口26470人,人员伤亡惨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山洪泥石流灾害。

  灾情刚刚发生,全省国土资源系统的精兵强将就集结舟曲,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应急调查与治理工作。

  当面对那些纵横交错的沟沟壑壑,特别是三眼峪和罗家峪这两条舟曲泥石流灾害侵袭最为严重的大沟时,地质灾害防治队伍明白,如果地质灾害不得以根治,隐患不能及时排除,舟曲县城就还有可能遭受再次冲击,灾后重建就无异于建于累卵之上。此时,给舟曲人民一个安全的家园,就是全省国土人唯一的心愿。

  地质灾害,关键在防。为了确保舟曲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地质灾害防治队伍,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采用多手段、多方法,查明地质结构及灾害类型、分布范围,加强县城及周边居民点和农村居民点的地质灾害排查、勘查,研究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坚持预防为主、合理避让、重点整治、保障安全的原则,对山洪、泥石流、滑坡和不稳定斜坡体等灾害风险区和隐患点进行综合治理,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统筹建设三眼峪、罗家峪等沟道山洪与泥石流防治工程,实施峰迭新区山洪和地质灾害防护工程,编制白龙江流域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有效消除灾害威胁。在充分考虑地震和各种地质灾害防治要求,避开灾害风险区和隐患点的前提下,对县城及周边处于山洪、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严重危险区和地震活动断层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居民,实施避让搬迁。

  在舟曲灾后重建的过程中,先后治理了县城及周边、峰迭新区26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建成三眼峪沟、罗家峪等6条沟道排洪通道;对三眼峪沟泥石流、罗家峪沟泥石流、南山滑坡东侧不稳定斜坡体、龙江新村不稳定斜坡体等区域的居民全部实施了避让搬迁。为了防止悲剧再次发生,在省国土资源厅主导下,建成了由雨量站、自动气象站、山洪泥石流灾害预警平台组成的灾害预警系统和专业监测网络,使当地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大幅提升。同时,通过完善县、乡、村三级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充分发挥乡村群测群防监测员、灾害信息员、气象信息员的作用,鼓励动员乡村干部群众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巡查、观测,及时报告灾害征兆,形成了专群结合的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预防体系。为加强防灾减灾宣传,在中小学开展防灾知识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多种形式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提高了干部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增强了全民自防自救和互救能力。

  2011年3月2日,东乡县撒尔塔文体广场突发特大滑坡地质灾害。18万立方米滑坡土方,瞬间将广场部分场地吞噬,造成2.7万群众受灾,县城绝大部分建筑物损坏,直接经济损失4.69亿元,间接损失10多亿元。成灾范围广,受灾程度深,潜在威胁大,是自治县建县以来遇到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灾害发生后,省国土资源厅组织专家编制了县城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方案,综合治理主要采取后缘削坡减载+前缘固坡压脚+中部抗滑支挡+地表地下排水等工程措施。省级投资5.87亿元,全面开展地质灾害治理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2013年5月,县城特大滑坡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顺利完工,彻底消除了县城核心区域地质灾害隐患,重建城区面积由原来的1.49平方公里扩大到1.78平方公里。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甘肃时,实地查看了工程治理现场,并给予了充分肯定。

  2013年7月22日,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处发生6.6级地震,波及定西、甘南、陇南、天水等市州13个县的109个乡镇,共造成经济损失232.08亿元。由于灾区地处秦巴山区、六盘山区特困集中连片区,自然条件严酷,极易发生滑坡、崩塌、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面对艰巨的重建任务,省国土资源厅立即启动地质灾害应急机制,先后采取工程措施治理灾区13个县的地质灾害隐患点171处;对灾区320处受地质灾害威胁的5627户居民实施搬迁;建设13个县级监测预警平台;建设综合减灾救灾应急体系平台和省、市、县三级应急广播平台;开展灾区地震活动断层探测、重建场地地震安全评价等,使受灾地区防灾综合能力普遍得到提升。

  舟曲、东乡、岷县漳县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丰碑。如今,在这些曾经饱受灾害凌虐的地方,一项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已成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安全墙”“防护屏”。以此为范本,在全省各地质灾害多发、频发地区,各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正紧锣密鼓地建设着。今后,这些工程必将使地质灾害这一长期困扰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恶魔”被完全束缚。

高度重视,精准部署,构建地质灾害防治保障机制

  多年来,国土资源部对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给予了有力支持,尤其是部长姜大明、副部长汪民始终高度关注我省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地质遗迹保护等工作。舟曲8.8级特大山洪泥石流、东乡县城特大滑坡、岷县漳县6.6级地震等重大灾情险情发生后,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亲临一线面对面指导甘肃省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帮助我们渡过难关、破解难题。特别是在开展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上,进一步给予了重点支持,将甘肃省确定为首批中央财政支持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重点省份,有力推进了甘肃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对于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国土资源系统来说,大力推进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特别是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仅是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的现实需要,更是义不容辞的职责使命。

  正是基于这份沉甸甸的责任,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致力于从政策与资金两方面构建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障机制。

  岷县漳县地震和陇南、天水等地暴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明确要求全面分析灾害成因,排查地质灾害隐患,加强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的监测、排查、预警,务必把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和灾害易发区域监测工作做实做细,努力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2015年初,王三运在检查指导省国土资源厅工作时,再次强调要高度重视做好地质灾害的预测预警预报工作,加快推动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林铎十分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省委常委、副省长李荣灿多次听取相关工作汇报,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了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下发后,省政府先后印发了《甘肃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补充实施意见》,厘清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从组织机构、人员经费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编制了《甘肃省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甘肃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对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出了科学全面的安排部署,形成了良好的顶层设计。

  省政府印发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重点工作分工方案》,建立了分级负责、部门协同的工作责任机制。省国土资源厅制定了《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工作方案》和《甘肃省地质环境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在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中的职责任务,规范了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建设程序和工作要求。全面修订了《甘肃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即将提交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发布。一系列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为全省地灾防治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和政策遵循,促进了相关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与此同时,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投入力度与规模也不断加大。“十二五”期间,全省投入地质灾害防治资金68.86亿元,安排工程治理项目392个,实施了197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搬迁避让,涉及4.26万人。建成地质灾害避险场地872处,有效保护了90万人的生命安全和386亿元社会资产,取得了良好的防灾减灾和社会效益。

统筹协调,科学高效,打造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

  实践证明,只有健全完善以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防治、应急能力四大体系建设为核心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做到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统筹协调、防治高效,才能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防治效益。

  ——调查评价体系:“十二五”期间,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省级财政每年投入3000万元,全面开展了86个县(市区)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1∶5万)和95个重要城镇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区划(1∶1万—1∶5000)。采取点、线、面结合,以遥感调查为先导,以野外实地调查为主的方式,对基本具备成灾条件的地质灾害隐患地段或区域逐一排查,并进行大比例尺测绘,圈画地质灾害隐患范围,评价其危害程度。对重大灾害隐患点进行大比例尺地面和剖面测绘,辅以必要的物探、钻探、山地工程等验证。目前,已完成53个县(市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和209个重要城镇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区划工作。

  通过认真细致的地质灾害基础调查,全省地质灾害数据库得以建立,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和分布得以摸清,防治目标和任务得以确立,应急处置预案得以制定,为科学防灾、有效减灾提供了重要依据。此外,甘肃省还探索建立了党委政府主导、相关部门主抓、社会资本参与的开发式地质灾害防治模式,促进了生态环境修复与扶贫开发的统筹结合,有效整合了各部门、各单位资金和社会资本,形成了工作合力,提升了防治工作效率。

  ——监测预警体系:按照全面覆盖与重点防范并重,专业指导与群测群防监测预警并举,动态巡查与简易监测并行的原则,健全了省、市、县、乡、村、组以及监测人的“6+1”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预警体系,在地质灾害隐患排查、重大险情信息上报传递和预警、组织受威胁群众避让撤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二五”期间,省级发布预警信息303次(一级预警10次,二级预警87次,三级预警206次),其中成功预警114次,转移疏散群众16万人,避免伤亡7000余人。在兰州、陇南、天水等重点防范区域,建成了238处专业监测网点;省级和市州建立了国土资源、气象、水利等部门共建共享的雨情、水情、灾情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和预报会商联动机制。经过多年的努力,“面区点监测相关联、长中短预报相衔接、预报结果和预警信息相呼应”的多层次监测预警体系已基本形成,实现了对不同灾害类型的高效、科学、准确监测。

  ——综合防治体系:结合城镇化建设、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新农村建设、棚户区改造等工作,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精准制定具体防治方案,综合运用疏导分流、搬迁避让、工程治理等方式,实施了大量地质灾害搬迁避险工程。对危害公共安全的大型和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按轻重缓急,以人口密集区、城市区域、风景名胜区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区为重点,分期、分批实施治理工程。已实施的治理工程,基本消除了安全隐患,治理工程防护范围区内再未发生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毁现象。同时,坚持搬迁与扶持优势产业发展相结合,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地方政府对搬迁农户统筹安排免费技能培训,组织劳务输出,鼓励、支持、引导开展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生产经营。对自主搬迁建房农户,给予三年期2万—3万元的贴息贷款扶持,提高了搬迁安置农户生产生活水平,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取得了显著的防灾减灾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应急能力体系:根据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口、财产和类型等因素,兰州市、陇南市、天水市和甘南州等9个市州和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36个县区率先成立了地质灾害应急与监测机构。全省86个县(市、区)全部达到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初级建设标准,58个县(市、区)完成了高标准“十有县”建设任务。省国土资源厅还有效整合省地矿局、省有色局、核工业地质局、建材甘肃总队等地勘单位和省科学院、中科院兰州分院、兰州大学、中铁西北科学院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所的专业技术力量,并按就近划片原则,作为当地国土资源部门的技术支撑,强化了地方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服务保障能力。目前,甘肃省市县三级共有地质灾害防治行政管理人员19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300多人,技术专家110人。责权明晰、反应迅速、全面专业的省市县三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体系已经初步建立,重点地区应急处置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此外,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还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微信、微博等新兴传播手段,以山区农村、社区街道、工矿企业、学校和人口密集城镇为重点,面向一线、面向群众,广泛深入地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特别是综合防治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科学知识,加强对县乡村组干部和监测预警人员的分级分类培训,切实增强了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十二五”期间,全省各地举办各类宣传培训活动2144场次,开展防灾演练1745次。开展了“守护家园——甘肃省地质灾害防治与可持续发展”专题巡展宣传活动,以“科普大篷车”的形式进行巡回宣讲,免费发放地质灾害预防知识手册、视频光盘7000余张,观众3万多人次,收到了良好效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将进一步推进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防治及应急能力建设,确保实现至2018年与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基本建立,威胁城镇的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基本消除,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护,因灾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社会影响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明显减轻,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地质安全得到保障的总目标,为幸福美好新甘肃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