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多措施推进医改

16.06.2015  09:33

  原标题:8措施推进我省医改

   中国甘肃网6月16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首席记者 田小东)记者6月15日获悉,甘肃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起草的《甘肃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已经省政府同意并印发实施。其中,明确8项内容为2015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任务,分别为全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支持发展社会办医,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积极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统筹推进各项配套改革。

  公立医院补偿改为两个渠道

  在全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方面,重点是建立科学补偿机制。所有县级(含县级市,不含市辖区)公立医院和庆阳、白银两市的城市公立医院(市辖区及以上城市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降低虚高药价。对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通过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大政府投入、改革医保支付方式、降低医院运行成本等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

  同时,落实编制人事制度改革。各县和试点市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方式,逐步实行编制备案制。

  要建立适应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研究制定县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办法,严禁向医务人员下达创收指标。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同工同酬的收入分配原则,不断完善医疗卫生单位薪酬制度,重点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严禁将医务人员奖金、工资等收入与药品、医学检查等业务收入挂钩。

  完善公立医院院长选拔任用制度

  各市州要制定区域卫生规划与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并向社会公布。每千常住人口公立医院床位数达到3.3张的,原则上不再扩大公立医院规模。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和建设标准和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公立医院要优先使用国产医用设备和器械,严禁公立医院举债建设、超标准装修和超规划配置大型医用设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落实公立医院法人主体地位。完善公立医院院长选拔任用制度,明确院长的任职资格和条件,推进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强化院长任期目标管理,建立问责机制。推动公立医院去行政化,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人一律不得兼任公立医院领导职务。将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纳入试点城市和县级人民政府绩效考核内,落实政府主体责任。

  改革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今年,对于健全全民医保体系,要求2015年全省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7%以上。要加快推进和完善基本医保市级统筹,有序推行省内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和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还要全面启动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到2015年底,重特大疾病重点救助对象年度救助限额内住院自负费用救助比例不低于70%。

  根据国家部署推进药品价格改革。今年,重点规范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制定出台全省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实施意见,全面启动新一轮药品采购。政府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提高二、三级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允许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以市

  为单位在省级药品采购平台上自行采购。高值医用耗材必须通过省级集中采购平台进行阳光采购,网上公开交易。

  同时,改革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根据国家部署,健全药品价格信息监测制度,推动建立药品零售价格、采购价格、医保支付标准信息共享机制,加强药品价格信息采集、分析和披露,每月公布医疗机构药品自行采购最高价、最低价、销售价,引导形成药品合理价格。改进药品定价方法,完善进口药品、高值医用耗材的价格管理。对部分药品建立价格谈判机制,通过谈判降低部分专利药品、独家生产药品价格。推进医疗信息系统与国家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对接。完善优先评审技术要求,实施有利于创新的药品、医疗器械特殊审批程序。提高审评审批透明度,控制供大于求药品审批。推动实施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鼓励创新药和临床急需品种的上市。

  支持发展社会办医

  要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推动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建立完善分级诊疗政策措施。重点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继续支持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

  还要支持发展社会办医。重点解决社会办医在准入、人才、土地、投融资、服务能力等方面政策落实不到位和支持不足的问题。优先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努力形成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办医格局。重点是全面落实非公立医疗机构在市场准入、医保定点、重点专科建设、职称评定、学术地位、医院评审、技术准入、分级诊疗、多点执业等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对待政策。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各地要集中清理不合理规定,研究制定在人才流动、土地、投融资、财税、产业政策等方面进一步支持社会办医政策,并向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投向医疗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倾斜。

  支持社会资本兴办老年护理院

  2015年,还要推动社会办医联系点和公立医院改制试点工作。优先支持社会资本举办康复院、老年护理院等接续性医疗服务。鼓励社会资本兴办眼科、口腔、中医、康复等专科医院和高端特色医疗机构。在医疗资源丰富的地区建立省级社会办医联系点。选择有条件的县开展部分公立医院改制试点,吸纳社会资本,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融资体系。按照国家部署推进社会办中医试点工作。加强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的行业监管。将非公立医疗机构纳入统一的医疗质量控制与评价范围,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严肃查处医疗机构违法违规行为,规范和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诚信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