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扶贫之路

08.12.2015  11:00

  近年来,甘肃把深化扶贫攻坚作为全面小康建设的引擎,也作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融合推进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和“1236”扶贫攻坚行动,全力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贫困地区面貌得到明显改善,贫困人口生活显著提高。甘肃的扶贫工作开创了全国扶贫开发史上的三个第一:第一个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行动;第一个集中连片推进的区域性扶贫开发行动;第一个大规模易地扶贫和生态移民搬迁行动。这三个第一,既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积累了经验,也为后来的跨区域开发式扶贫和易地扶贫搬迁探索了道路。

  拉开扶贫开发的大幕

  我省地处西北内陆,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境内人类活动早、垦殖历史久远。气候干燥,年均降水量300毫米左右,气象灾害频发且危害严重。由于自然、社会等原因,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探索中,全省上下一直致力于发展生产、消除贫困的工作,但由于受到诸多条件限制,并没有走出贫困的阴影。

  改革开放后,甘肃扶贫工作有了新的机遇。1983年以来的30年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支持下,作为全国最贫困省份之一的甘肃迎难而上,为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倾尽全力。省委、省政府不断探索,科学决策,扶贫工作先后经历“两西”建设(1983年-1993年)、“四七”扶贫攻坚(1994年-2000年)和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年-2010年)》三个阶段,贫困地区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制约,贫困问题依旧突出。2013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作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要求。2015年2月,总书记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又作了实施精准扶贫、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明确要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那就没有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不是社会主义。”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刻的论断一直指导甘肃扶贫工作迈步向前。

  20世纪80年代初,党中央、国务院针对一些地区群众生产生活非常困难的情况,首先从“三西”(甘肃的定西、河西,宁夏的西海固)地区开展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工作。1982年,按照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决定,甘肃省以安定区、会宁县、靖远县、通渭县为代表的中部地区20个县和河西民勤县、古浪县、天祝县等19个县被列入“三西”建设范围。同年12月,甘肃省委、省政府召开会议安排部署“两西”建设,按照“兴河西之利,济中部之贫”的战略方针和“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水旱路不通另找出路”的三条路子,开始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农业建设和扶贫开发,也由此拉开了全国区域性扶贫开发的大幕。

  定西位于陇中,属于黄土高原西部,有典型的丘陵沟壑及高寒阴湿自然类型。山大沟深,地贫物瘠,自古以来就是极为贫困的地区。“山是和尚头,沟里没水流,十有九年旱,岁岁人发愁”唱尽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劣;“吃不饱肚子,穿不上裤子”道不完贫困生活的辛酸、悲苦;“甘肃要定,定西先定,定西不定,甘肃难定”,言明了定西地区治贫致富的重要性。借着“两西”建设的东风,定西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坚持水路、旱路、其他出路相结合的开发式扶贫路子,发扬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植树种草,兴修水利,改造梯田,治理小流域,发展多种经营和乡镇企业。重点实施了地膜粮作、梯田建设、集雨补灌工程建设和洋芋、畜牧、药材、果菜等产业开发,使贫困地区人民群众衣、食、住、行发生了显著变化,整体面貌大为改观,1999年,定西人民圆了温饱梦,农民人均占有粮达到323公斤,比1982年净增167公斤。最贫困地区人民温饱问题的解决,标志着甘肃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1986年,省委、省政府抓住国家加大扶贫资金投入的机遇,先后将陇东革命老区的华池、环县、宁县等9个县和南部高寒阴湿地区的岷县、积石山、迭部等21个县进行重点扶持。至此,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省内配套资金共同扶持的县(市、区)达到69个,形成了全面扶贫开发的局面。

  1983年到1993年10年间,甘肃共用“三西”专项资金16.6亿元,全省贫困人口从1982年的1254.42万人减少到1993年的427.42万人,贫困发生率由74.83%下降到22.35%。这些成绩的取得,特别是“苦瘠甲于天下”的陇中地区的深刻变化,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信心。

  1994年初,按照《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甘肃结合实际制定了《全省四七扶贫攻坚计划》,即用7年时间,解决省内400多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全省扶贫开发向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阶段迈进,提出了“修梯田、打水窖、兴科技、调结构”的发展旱作农业“十二字”方针和兴建“121”雨水集流工程计划。

  庄浪,曾经是一个沟壑纵横,地陡土瘠,生态环境严酷的国家级贫困县。自20世纪60年代起,庄浪人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用一双双手、一把把铁锹、一辆辆推车开始了改山治水、兴修梯田的征程。20世纪80年代,在“两西”建设推动下,更是掀起了平田整地的高潮。山坡上彩旗飘扬,深沟里人声鼎沸,干部群众在田地里挥汗如雨,加班加点、挑灯夜战,场面蔚为壮观……风雨三十载,前后两代人,庄浪修造了占全县总耕地面积90%以上的百万亩水平梯田,不仅大面积治理了水土流失,起到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还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实现了“水不出田,土不下山;大灾不减产,小灾保丰收”。

  好钢用在刀刃上

  随着扶贫实效的逐步体现,甘肃农村贫困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由改革开放初期几乎遍布全省,退至贫困程度较深、扶贫开发难度较大的边远山村,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征。“撒胡椒面”式的扶贫,已不能适应这种状况,扶贫的思路和方法必须进行调整。从分散到集中,“”成了扶贫工作的“牛鼻子”,扶贫工作的部署就要由以贫困县为基本单元向以贫困村为基本单元转移,“整村推进”模式应运而生。

  整村推进就是以贫困村为基本单元、贫困人口为重点扶持对象、广大群众全程参与为主要方法、整合扶贫资源为主要手段、提高干部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为重要途径、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内容、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的扶贫模式。1998年,我省在不同的地区选择10个贫困村,作为“扶贫综合示范点”,开展以村为单位的扶贫方式的探索;1999年,在总结前10个“扶贫综合示范点”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再安排10个村继续试验;2000年,安排99个贫困村在全省初步推广整村推进模式。整村推进工作逐步铺开。

  麻安村地处徽县北部山区,气候高寒阴湿,全村共152户666口人。实施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前,该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全村经济发展滞后,人均纯收入仅为600元,群众生活异常贫困,有些人家还住着茅草屋。2002年下半年,麻安村被列为全省规范整村推进项目示范村。村民自主确定发展草畜养殖产业项目,用退耕还林地种草种树,学习先进的养殖方式,建起暖棚圈舍,引进秦川牛、德国黄牛和南疆黄羊、波尔山羊等优质家畜,并对当地黄牛进行改良,草畜养殖产业收到了显著成效。仅仅三年,麻安村贫困面就由83%缩小到37%,人均现金收入增加到1200元,全村各种车辆从4辆增加到44辆……村民们谈起前后变化,感慨地说:“当时房屋破旧,公路不通,日子过得清苦。现在的的确确是大变样,不仅交通方便,而且家家户户盖新房,有了自来水,用上了沼气……

  伴随着整村推进的步伐,贫困地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区域性林业、瓜果、蔬菜、草食畜、中药材等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特色产业促进了“一乡一品”或“一村一品”品牌的创建,拉动贫困地区人均收入快速增长。

  在希望的田野上

  为了解决一些地区缺乏基本生产和生活条件导致的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问题,针对当地不具备就地扶贫条件的实际,20世纪80年代开始,甘肃有计划、有组织地向河西走廊移民。同时,在中部沿黄地区也建成了一大批移民基地。虽然穷家难舍,故土难离,但是安土重迁的人们在严酷自然环境推力和易地致富拉力共同作用下,渐渐转变了观念,由政府号召动员迁移转变为自己积极要求迁移,由分散搬迁转变为整村搬迁。移出的农户绝大多数实现了“一年安家,两年温饱,三、五年后稳定脱贫”的目标。

  东乡族自治县位于甘肃临夏,是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重点贫困县,素有“陇中苦瘠甲天下,东乡苦瘠甲陇中”的说法。人均耕地仅1.33亩,人地矛盾十分突出。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在政府的号召和组织下,东乡县的贫困群众陆续踏上迁往河西走廊等地的移民之路。1997年,东乡县春台乡周家村的马全英一家到达移民目的地——瓜州县腰站子乡。这里原本是一片荒滩,没有地名,移民迁住这里后,命名为扎花营村,取意“扎根开花”。随后几年,移民基地建成了学校、医院、村委会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创造了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现在马全英家种植茴香、红花等中药材,养殖牛和羊,农闲时节还打工摘棉花,年收入近三万元,解决了温饱问题,生活渐趋富足。东乡县先后建立了小金湾、古浪灌区、引大灌区、疏勒河扎花、独山子等移民基地,累计移民9238户4.34万人。迁出的群众在疏勒河流域的千里沃野、在水资源充足的灌区,因地制宜,或发展特色种植业,或进行家畜养殖,或做生意跑营运……摘掉了贫穷的帽子,在希望的田野上安下心,扎下根。

  易地开发移民缓解了中部地区的人口压力,使“越穷越垦、越垦越荒”的恶性循环得到扭转,促进了贫困地区生态的休养生息。当地群众说,迁出一个人,宽松两个人,解决三个人的贫困。即一个人迁出了,他的土地留下来,分给当地两个人,他俩宽松了,结果就是解决了三个人的贫困。另一方面,贫困地区的移民为迁入地也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加快了当地开发建设。生态移民搬迁行动为后来的易地扶贫搬迁探索了道路。

  2001年,在总结“两西”移民和“四七”扶贫期间易地开发移民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甘肃开始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到2012年底,该项工程累计搬迁贫困群众12.77万户64万人。此外,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1.77万户8.5万人,“5·12”地震灾后重建安置1万户4.1万人。2012年以来,在深入实施扶贫攻坚行动的推动下,全省完成易地扶贫搬迁6.1万户30.5万人。广大农牧民得到搬迁并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的目标。

  新形势下的大手笔

  “两西”建设和“四七”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河西建成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地区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南部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面貌有了较大改善。新世纪以来,甘肃省持续坚持开发式扶贫与社会保障相结合,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争取中央和兄弟省市及有关单位的对口帮扶、东西扶贫协作与群众自力更生相结合,扶贫工作体系逐步完善,扶贫开发取得新成效,贫困人口不断减少。全省人均收入1196元以下的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756万减少到2010年底的310万,贫困面由37%缩小到14.9%。

  2011年,国家按照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以下为线,出台了贫困新标准。照此标准,在2012年,甘肃尚有692.2万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户籍人口的33.2%,贫困发生率居全国第二。有58个县(市、区)分布在国家六盘山区、秦巴山区和藏区三大集中连片特困片区,片外有17个插花型贫困县。要帮助这些地区的人们彻彻底底“挪穷窝”“改穷业”“换穷貌”“拔穷根”实非一日之功。另外,从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看,之后甘肃年平均增速必须达到3.4%,到2020年才可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扶贫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2012年2月,面对扶贫新形势,省委深入研究、全局思考,做出了在全省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重大决策。“双联”行动以省、市、县、乡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为主要形式,通过干部和群众结对,帮助群众了解政策、开阔视野、提高技能,早日脱贫致富。

  蔚生基家住在永昌县朱王堡镇汤宁村,家里四口人,他和妻子在家种地,儿子、儿媳妇在超市打工,年人均纯收入大约2000元左右。全家有12亩耕地,2011年种了3亩洋葱,由于滞销反倒赔了几千元钱。2012年3月初,当帮扶干部第一次到蔚生基家里时,他有些激动。他说在电视和报纸上看到了关于双联行动的报道,以为就是走过场,压根没有想到干部真的能到农民家里来。干部来认“亲戚”,让他觉得很温暖,想着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他们这些需要帮助的农民。帮扶干部和他拉家常、算经济账,了解到他家里想搞养殖、种植反季节蔬菜,就是缺乏技术和资金,这是最大的困难。深入群众才能体察民情,体察民情才能解决民困。帮扶干部知道了蔚生基家的期盼后,先是联系了县农牧部门,协调提供种植塑料大棚的技术,然后和蔚生基一起到乡镇信用社咨询政策、准备材料,办理了农村妇女小额创业贷款。在解决基本问题之后,蔚生基着手扩大家庭养殖规模,圈养小尾寒羊。同时,搭建了一座塑料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一亩纯收入在5000至8000元之间。他所在的汤宁村在联系单位的帮扶下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蔚生基感慨地说:“以前只知种地打粮,不知道市场行情,一年到头,吃饱之后,口袋没有余钱,有时还赔钱。现在有人帮咱了解政策、把握市场,还办了政府贴息贷款,养羊、种蔬菜,收入明显增加,几年就能翻身。‘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一点都不走过场,给困难家庭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帮助”。

  双联行动中许多干部和群众结成了“亲戚”。双联行动实施三年来,全省各级各方面已联系6220个贫困村,广大干部共联系129万贫困户。双联行动已由58个贫困县延伸到了全省86个县(市、区),由农村延伸到了城市贫困户,形成了大规模、全覆盖、综合性、常态化的工作局面且不断向纵深发展。单位联到村,干部联到心,双联行动搭建了扶贫和践行群众路线的有效平台,将扶贫攻坚与密切联系群众紧密结合,是扶贫工作战略格局下的大手笔,是认识到位、感情到位、决心到位的社会参与扶贫的新举措。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是总书记经常讲的一句话。不论是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还是抓好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这些殷殷期望,都是甘肃扶贫工作的无穷动力。

  早在2013年9月,为了进一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努力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决定举全省之力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持续坚决打好扶贫攻坚这一硬仗。提出要在全省扶贫工作创造的“三个第一”基础上,紧紧围绕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这个核心,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金融资金支撑、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素质提升六大突破”的宏伟目标。随后,各个市州和县市区也制定出台“1236”扶贫攻坚行动实施意见,不断借鉴先进经验,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产业开发为支撑,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服务保障,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发展的精准扶贫的新路子。“1236”扶贫攻坚行动实施一年后,取得显著成绩。“六大突破”有序推进,扶贫效果逐步显现,一年来,全省减少贫困人口140万,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9.8%,全省扶贫对象年均纯收入达到2398元,增幅15.4%。这一时期成为甘肃历史上减少贫困人口最多的时期、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贫困群众增收最快的时期。可以说,“1236”扶贫攻坚行动已成为甘肃扶贫开发的一个“品牌”。

  30年来,甘肃扶贫工作成就有目共睹。当前,全省扶贫任务依然艰巨、长期、复杂,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增加等问题成为致富路上难啃的硬骨头。脱贫致富奔小康,是全省人民的“甘肃梦”。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要“时不我待做好扶贫工作”,持续沿着符合民情、省情的扶贫道路,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一步加强扶贫目标任务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有效衔接,坚持不懈、砥砺奋进,全力打好扶贫工作的新一轮攻坚战和整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