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扩大向西开放实施“走出去”战略之篇

03.06.2014  10:26

——向西开放如何决胜千里


              兰州晚报报专访商务部研究院专家


  向西,向西,再向西!毫无疑问,“丝绸之路经济带”为甘肃企业带来“走出去”的绝好时机。对于甘肃的企业来讲,不管是西亚还是中亚、中东欧,都是投资开发的“宝地”,然而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满怀激情的甘肃企业该怎么走,加快“走出去”的战略机遇在哪里?企业跨国经营的风险挑战有哪些?如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本报记者采访了来自商务部研究院的专家们,听听他们都有些什么样的建议。


      甘肃要培育自己的跨国公司


      邢厚媛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


  “走出去符合甘肃经济发展的阶段目标。”邢厚媛说,前三十年甘肃重视引进来,今天强调走出去,其实是与时俱进调整对外贸易的两个轮子。从国家的整体战略来看,开放从东南沿海向西北推动,甘肃已经在白俄罗斯明斯克市、伊朗德黑兰市和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设立了3个商务代表处,为省内企业开展经贸合作提供协调服务。这代表着一个经济向外对接新的时代,也表明甘肃要像当年的广东一样向外开放的力度。但不一样的是,30年前的广东,是打开国门,让人家进来。而现在的甘肃是双轮开放,不仅要让人家进来,还要让自己的企业走出去。


  走出去,发展是宗旨。邢厚媛建议,培育甘肃的跨国公司,要明确“走出去”重点产业,清晰“走出去”重点市场,圈定“走出去”重点企业,把握“走出去”重点任务,出台“走出去”政策措施。同时企业要制定自身国际化战略,判断优势劣势,明确发展目标。通过双向的开放,全面推进甘肃经济的发展。


      “为什么说要培育甘肃本土的跨国公司,要知道当今的经济大国都是海外利益强国,强在GNP大于GDP。国际分工体系深化,市场更加扁平化,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扩大开放领域,拓展海外空间。跨国公司不一定全是大企业,同样鼓励中小企业国际化,通过走出去给大企业进行配套,形成在海外的产业集群,特别是通过工业园区的模式,以利于形成中国制造在全球的产业布局。”邢厚媛说,十二五规划还剩两年时间,培育跨国公司不仅仅是走出去投资,而是通过大企业的整合,去海外做品牌,提升附加值。“走出去”战略体现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从而带动全生产要素的跨国界交流。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全球化已经表现在市场、生产、研发、金融、规则等各个方面。从市场来看,全球货物贸易、加工贸易继续发展,增速高于全球GDP增速,跨国公司主导了全球三分之二的对外贸易。生产全球化表现为国际直接投资,全球8万家跨国公司及其85万家海外分支机构每年产值占世界GDP的10%以上。跨国公司占全球研发投放、产出和高新技术产品的85%以上,控制技术制高点和话语权,则是研发全球化的一个佐证。而在金融全球化方面,跨国金融机构全球化经营,全球市场中出入的国际投机资本相当于每年全球GDP总和的20%。目前,跨国公司在华的研发机构有1000多家。首席记者刘蔚霞


    西亚能源深加工行业值得甘肃企业“加关注


      李志鹏商务部研究院海外投资咨询中心副主任


    从地理位置来看,西亚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位于亚、非、欧三洲交界地带,西亚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所处的战略地位,更多的是发挥枢纽和节点功能。我个人认为,西亚的辐射能力非常强,欧洲、亚洲、北非、甚至南非,陆路海路都有“触角”。


    西亚各国从经济类型上其实可以分为两大类,就是石油输出国和非石油输出国,石油的大量出口让阿联酋等国家成为世界上人均收入很高的国家,但这毕竟是不可再生资源,这些国家正在促进经济多样化发展,值得我们关注的行业是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的一些原材料工业,比如炼油、石油化工、炼铜、水泥等。在非石油输出国,除以色列外,大多是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采矿业和加工工业都比较薄弱。


  从中国企业在全球的投资特征来看,中国对西亚的投资覆盖率很高,除了巴勒斯坦外都有投资,这个覆盖率已经超过对欧洲、北美、拉美和大洋洲的。我们之前做过一个很少对外公布的分析,就是从“机遇与潜力”、“营商便利性”、“风险障碍”三大类指标对西亚各国投资环境做了一个总体排名,排名前三位的是阿联酋、卡塔尔和沙特阿拉伯,这个评价体系的细化考量指标甚至会把“双边领导人的互访次数”都纳入计算。甘肃企业在“走出去”之前也可以依此做些预习功课。


  西亚与甘肃双方互补性还是很强的,比方说传统农牧业的合作,矿业、能源、能源业的深加工、制造业都有合作空间。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西亚现在关注的不仅仅是资源的初级开采,更多的是资源深加工,甘肃的石化深加工技术很可能与西亚有更多的对接。还有关键一点,在古丝绸之路上,兰州就是一个重要节点,如果从延伸来看,双方的商贸合作都有广阔前景,我们的特色商品、有价格竞争力等方面的商品都可以通过西亚向外辐射。兰州晚报记者王星明赵文瑞


    走向中亚五国和中东欧甘肃都大有可为


      金锐商务部研究院对外投资合作研究所副主任


  中亚是中国西部的战略前沿,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中亚五国是指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在古代“丝绸之路”上一直扮演贸易通道和中转站的重要角色。中亚已成为我国企业关注的境外投资新热点。


  中亚五国GDP构成以农业、工业、建设业为主,其服务业占比正在逐步提升。从自然资源来看,中亚五国具有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重点产业也是各有千秋,像以农业和工业为主的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而哈萨克斯坦除加工工业和农业外,采矿业也是其支柱产业。铝业和煤炭工业则是塔吉克斯坦的重点产业,不过,由于经济困难,塔吉克斯坦无力对煤炭开采业进行大规模投入。


  从投资领域来看,中亚地区丰富多样的石油、天然气等诸多矿产资源,与我国经济有着很强的互补性。我国企业对于中亚五国更多地投资分布在石油天然气开采,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和采矿等方面,当然,其电信、制造、建筑、道路交通等领域也都不容忽视。而这些领域,无论从哪个方面进行投资发展,离中亚距离更近的甘肃企业明显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从地缘来讲,甘肃与中亚距离更近。包括甘肃用的天然气都是从中亚通过新疆输过来的,为甘肃提供了清洁能源,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大气环境。而从经济结构和GDP的位置来讲,甘肃属于国家大力开发的地区,在目前的大背景下,甘肃应该借助这个好时机,抓住政策等有利时机,学习兄弟省市在外投资的经验,找到发展定位。从目前来看,甘肃经济结构相对要简单一些,从实际考虑,也就是从甘肃地缘地貌来考虑,融入这个大环境,将会对甘肃调整经济结构起到一个大幅提升。


  作为连接东方与西方的桥梁,中东欧覆盖了从波罗的海到爱琴海、从亚平宁半岛边缘至黑海西岸。其主要包含三大区域:狭义的中欧国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巴尔干国家(包括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及西巴尔干五国,即克罗地亚、波黑、塞黑、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


  中东欧和我国经济结构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从中东欧地区的投资环境来看,汽车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电子等领域都是各国鼓励外商投资的重点行业。以汽车工业为例,波兰的汽车工业外资企业占主导地位,其产品种类多、品牌多且外需旺;而在捷克,汽车工业已经具有100多年历史,是其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汽车工业更是塞尔维亚的辉煌产业之一,目前,汽车工业主要依靠政策扶持,依赖引进外资、技术及企业重组,处于恢复发展时期。


  至于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大多数中东欧国家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设施都面临改造更新问题,因此,都非常希望外资投向基础设施。有较强实力和丰富经验的甘肃企业,完全可以寻求参与中东欧基础设施建设的机会,在那里开辟广阔市场,甚至可以将视野扩大到整个中东欧地区。


  与东南沿海企业相比,甘肃企业与中东欧在距离上更有优势,无论是准备投资什么产业,或者去哪个国家投资,甘肃企业都不必“枉自菲薄”,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带来的地缘和经济联通作用,甘肃企业完全可以走出新路子,获得更长远的收益。当然,机遇与风险是并存的。甘肃企业家在国际市场上,经验还不丰富,事实上,甘肃很多企业发展时间并不长,更多的对外企业都集中在央企和东南沿海城市。因此,政府要搭建信息平台,帮助企业家更好更快更全面地了解投资政策和投资信息,使我们的企业把金融等各种优惠政策用好用足,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重点的区域、合适的产业向企业重点推荐和引导,让企业花最小的成本走出去,获得更长远的利益。



——陇企“走出去”如何踢好“临门一脚


省商务厅举办扩大向西开放实施“走出去”战略培训班


兰州晚报记者穆珺首席记者刘蔚霞


  “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将联动亚欧涵盖30亿人口的巨大市场,绘出了惠及经济带沿线各国、甚而影响更深远的亚欧经济新版图。而在这新版图的布局中,甘肃似乎“一夜醒来”惊喜地发现自己站在了“前排”,既是连接我国和这条经济带的枢纽,又是处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段”上。我们绝非有意渲染和夸张这份喜悦,这对与地处西部、相对封闭、渴求改变和发展的甘肃来说是不言而喻的。如何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促进区域合作与发展,首先要向西开放,跨出国门,开展对外贸易交流与合作成为我省众多企业为之努力的一个目标。然而,当企业意欲“走出去”,突然发现,“临门一脚”却并不好踢:除了对各种风险的担忧外,最根本的一个原因就是企业无法获取欲投资合作国权威的信息。为此,5月29日至30日,省商务厅针对甘肃与中西亚及中东欧国家的经贸合作,举办了扩大向西开放实施“走出去”战略培训班。邀请了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邢厚媛、海外投资研究部副主任李志鹏、对外投资合作研究所副主任金锐来兰,分别就“全球视野下‘走出去’的战略机遇与挑战”、“西亚地区投资环境”、“中东欧及中亚地区投资环境”等专题与来自我省各地的商务工作者和部分企业家进行研讨交流,本报借嘉宾来兰的机会,结合四场专家演讲,将“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涉及的重点地域投资环境、政策及专家所做的分析呈现在这里,以期为甘肃企业向西开放“走出去”有所帮助。


  甘肃外经外贸 双轮”并进 走出去


 


    省商务厅副厅长肖立群在开班致辞中说,向西开放务实合作,甘肃得天独厚。在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我省企业积极扩大对外投资、开展境外工程承包、实施援外项目、加大外派劳务人员力度,为全省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提高了甘肃在海外的知名度。


  截至2013年底,全省累计完成对外直接投资逾28亿美元,初步形成多形式、多渠道、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格局。显然,甘肃的“走出去”已经从商品输出、劳务输出、技术输出转到资本输出,以外经带外贸,形成了外经外贸携手并进,共同发展的格局。下一步,省商务厅将探索建立与中西亚及中东欧国家政府、民间、企业多层次交流合作机制,力争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经贸合作战略协议。邀请我国驻中西亚各国大使馆商务参赞和中西亚各国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以及友好城市、民间友好团体参加下月举办的第20届兰洽会,将兰洽会办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综合性品牌展会。支持省内矿产企业、优势农业、畜牧业、机械电子设备生产等企业在中西亚及中东欧国家和地区以参股、并购等方式,开发境外资源,开展农业生产、制种培育、农机具制造、畜产品加工等投资合作,参与当地铁路、桥梁、房屋建筑等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举办面向中西亚及中东欧地区的设施农业、旱作农业、风能太阳能利用、医疗卫生等技术培训交流。加大面向中西亚及中东欧地区的劳务输转力度。充分利用国家和省上各项扶持政策,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优先支持企业特别是非公企业、民营企业拓展中西亚及中东欧市场,引导更多的企业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努力扩大向西开放。


  甘肃省商务厅厅长杨志武在接受采访时说,我省在向西开放中机遇和挑战并存。向西开放是在沿海开放与我国改革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实行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具备了适应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力的大背景下提出向西开放,就是要发挥整个国家的综合优势,以西部地区为前沿和桥头堡,以内陆重点经济区为腹地,以东部地区为战略支撑,面向内陆国家、面向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开放。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就是要加强甘肃与中西亚、中东欧等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合作,推动我省新一轮改革开放,构建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力求探索走出一条西部内陆省份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路子。可以说,我省作为全国的新能源基地、有色冶金基地和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作为循环经济示范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实验区,还有兰州新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独特的区位优势、快速发展的经济态势、国家赋予新的功能,使得我省在向西开放、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中的发展基础更加牢固、发展潜力更加巨大。


  3个商务代表处承接需求付诸行动


  目前,我省在中西亚国家已有12家境外投资企业,7家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在中西亚及中东欧9个国家承包了27项工程项目。总体上,我省与中西亚及中东欧国家的经贸合作已经起步并逐步扩大。为了不断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今年年初,甘肃省商务厅分别在白俄罗斯明斯克市、伊朗德黑兰市和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设立了3个商务代表处,作为我省向西开放的窗口,为省内企业开展经贸合作提供协调服务。这3个代表处自设立以来,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实地考察对接活动,并积极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靠实了一批合作项目,其服务作用已经显现。


  杨丽平是甘肃省商务厅外经处处长,也是此次培训班的主要组织者,因为多年的外经工作,她对企业“走出去”需要做什么准备,存在什么问题更有发言权。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了使企业更好地防范风险,有效解决工作中的困难、问题和矛盾,提升“走出去”的质量和效益,省商务厅组织了此次培训。只有企业进一步掌握政策,了解中西亚国家情况,有针对性开展经贸合作,才能推动我省外向型经济突破发展。


  5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中再次提出,要发挥“走出去”的贸易促进作用,加快推进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鼓励企业采取绿地投资、企业并购等方式到境外投资,支持企业开展重大项目国际合作和工程承包,带动中国装备、材料、产品、标准、技术、服务“走出去”。支持企业开展境外品牌、技术和生产线等并购,提高国际竞争力。杨丽平认为,这是国家对“走出去”提出的新要求,而在省委省政府5月19日印发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也明确提出,要扩大对外经贸合作,加强对外投资与技术合作,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省内企业开展面向中亚西亚及中东欧市场的境外投资,参与中亚西亚国家资源勘探开发利用,积极承揽铁路、桥梁、建筑、水电等承包工程,加强科技交流合作,进一步拓宽技术劳务合作渠道,建立面向中亚西亚地区的劳务培训、输转基地。但是,甘肃企业怎样谋划自己“走出去”对接经济路线图,杨丽平认为:首先还是要以企业为中心、以项目为重点,以市场化来操作这些合作。企业家要选择好市场、项目、合作伙伴,发挥好你的特长。政府部门只是做好中间推介,像裁判员一样的,告诉运动员沿着怎样的路线图跑,至于运动员跑得好坏全靠他自己。


小贴士


    甘肃企业 走出去”该做好哪些 预习功课”?


  最基本重点:要掌握和了解当地的政治环境、能源电力价格、对外资市场准入规定、金融环境、税收体系和制度、土地政策、辐射市场、外商禁止投资目录等;


  附加重点:考察当地的承包工程履约限制、双边条约保障、当地未来规划、特殊经济区的建立、新开放的投资领域等;


  “因地制宜”的细节重点:适应法律环境的特殊性、处理好政府和议会的关系、处理与工会的关系等。


  举个例子:以伊朗为例吧,伊朗政府官员和议会议员多兼具宗教学者身份,政治地位较高,在宗教和社会事务中有重要话语权,中国企业在伊朗投资合作,应该重视与议会议员特别是议会派驻各地议员代表加强联络,听取议员意见获取议员支持;别被外商投资优惠政策“迷惑”也很重要,伊朗政府修改并出台过新的《鼓励和保护外国投资法》,还设立了自由工业贸易区、经济特区、工业特区、保税区等,虽然各区都制定了不少优惠政策,但配套政策不够完善,尤其在签证、工作准证、居住证、社保费、所得税等方面往往会有牵绊,延误工期导致成本增加。兰州晚报记者赵文瑞


——企业“怎么走”大家都在学习探索


甘肃本土企业发展需要政府牵线搭桥



  事实上,“走出去”战略确立于2000年,与当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并列为国家在新世纪初期的两大经济战略,甘肃也从未停下“走出去”的脚步,但是由于甘肃远离经济重心,企业向外拓展在实力和经验上都显得不够强劲和圆熟。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此次培训班上,企业家们虽然有“走出去”的强烈愿望,但是更多的企业还是没有一个明确的预期目标。加之不断传来的贸易摩擦、贸易壁垒、涉外诉讼、反倾销、政治安全风险等消息,让甘肃本土企业“走出去”的步履有点犹豫和艰难。


    新丝路”给了企业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金春甘肃泛植药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对于普通的兰州人来说,“泛植药业”这个名字似乎还是有点陌生,但其生产的产品作为添加剂却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就连彭丽媛出国送给其他元首夫人的“百雀羚”里也有泛植药业的添加成分。


  泛植药业创立于1995年,集团第一个工厂兰特植物化学有限公司诞生于兰州。泛植药业至今已是国内最大的甘草制品专业化生产和贸易企业之一。现拥有以甘草酸及铵盐、钾盐、钠盐,以及甘草次酸和甘草次酸的各种衍生物等二十多种系列产品,主要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烟草等行业的原料、中间体、增效剂和添加剂。泛植药业是甘草系列产品的专业化生产企业,其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标准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一说起“丝绸之路经济带”金春就显得有点兴奋:“这一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提出已经让不同行业的诸多企业重新审视向西发展的思路,点燃了企业家对中亚、欧洲、非洲国家投资兴业的希望。就拿我们企业来说,主要原料甘草大都来自中亚,我们在新疆建有三个原料生产工厂,可以说跨出国门就一步之遥。”但对“走出去”在国外建厂,金春表明了一个企业家的谨慎态度:“我们干任何事情都不能盲目,我省至今还没有建立专门提供国外商情信息的官方或者半官方机构,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企业所拥有的信息很不充分。而这些,均非企业凭一已之力可以解决。


  泛植药业依托兰州大学化学系雄厚的科研力量,建成了属于自己的药业研究所,从而形成从原料的深加工到精加工的生产和研发。金春说:“我们也曾多次在中亚国家考察参观,但重要的是怎么能留下来、坚持做下去,泛植药业的优势就是技术和研发的科技力量,但如何与中亚国家进行的交流合作和技术服务这需要政府部门来牵线搭桥。”兰州晚报记者穆珺


    传统出口市场萎缩外贸企业欲“走西口


    戴海甘肃物资(集团)公司总经理


  甘肃物资(集团)公司从1994年开展对外贸易以来,在浙江义乌设立办事处,与当地厂家建立合作关系,出口产品包括服装、圣诞树等轻工产品,业务往来主要集中在美国、德国、巴西等国家。总经理戴海告诉记者,2007年,外贸占到公司销售的80%左右。近几年,受欧美需求不振及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双重影响,传统的出口市场呈现萎缩态势,去年,公司出口总值400多万元,外贸在公司销售中的占比下降为60%左右。面对新形势,外贸企业急需寻找新的市场。而随着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甘肃企业纷纷把目光瞄向“走西口”。


  在参加了省商务厅组织的“甘肃省扩大向西开放实施走出去战略培训班”后,戴海说,这两年从国家到省市都非常重视向西开放,企业也有“走西口”的意愿,但因为对中西亚地区的投资环境和政策不了解,不敢贸然前往。而这次培训班,邀请商务部的有关


  专家对中西亚地区的投资环境、投资政策和风险防范做了详细的介绍,既给企业注射了强心剂,也打了预防针。下一步,我们企业将随省商务厅参加今年8月在伊朗举办的中国甘肃项目推介和商品展示会,先跟着政府出去,在实地踏访并与客商面对面交流后再做决定。首席记者刘蔚霞


    该“怎么走”正是我们想学习的


    王凤玲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运营部科长


  “国际化的经营环境肯定比较复杂,金川集团经营跨国项目有一定的历史了,真正规模做大是从2012年开始,现在较大的项目是位于南非的铜钴矿项目。我们的企业“走出去”时确实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如何控制好国家风险、市场风险、要研究国际国内的大环境大形势,才能有效提高我们对外投资的质量和效益。甘肃企业“走出去”该“怎么走”,这正是大家都在积极探索和想要学习的地方。”


  1959年成立的金川集团在全球矿业领域已经有一定地位,是采、选、冶、化配套的大型有色冶金、化工联合企业,生产镍、铂、


  铜、钴、稀有贵金属和硫酸、烧碱、液氯、盐酸、亚硫酸钠等化工产品以及有色金属深加工产品,镍和铂族金属产量占中国的90%以上。而甘肃企业在向西大跨步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也正是矿业等能源资源丰富、矿业综合开发实力待发展的地带。金川集团现在的发展定位就是“实施跨国经营,建设百年金川”,相信会在此轮向西开放的进程中迈出更为坚实的步伐。兰州晚报记者赵文瑞


    让更多甘肃人到外面去发展


    冯德胜甘肃地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在翻译出身的冯德胜看来,向西开放拉近了甘肃与中亚、中东欧等国家的距离,为甘肃地质工程企业开辟了一片更广阔的蓝天。


二十多年来,甘肃地质工程公司代表甘肃援外工程涉足非洲大地,先后在非洲喀麦隆、乍得、加蓬、中非、津巴布韦、赞比亚、马拉维、刚果(布)等国从事打井供水和土建施工,承担了由世界银行、非洲发展银行、伊斯兰发展银行、欧盟、中国、德国、法国、比利时、加拿大、日本等援助机构以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出资的项目近百个。


    “每到一个新环境,刚开始总是有些困难,比如语言、生活习惯等,这是一个适应和融合的过程。”冯德胜说,向西开放将为甘肃企业提供更多“走出去”的机会。“走出去就会发现,其实甘肃有不少优势,我们必须更多地寻找与中亚、中东欧等国的合作机会,不仅能促进甘肃海外投资、工程承包、援助项目工程的大发展,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甘肃的就业难题,让更多的甘肃人到外面去发展,去挣钱。”兰州晚报记者王星明


    把葡萄酒通过


    “西口”销出去


    陈胜甘肃夏博岚葡萄种植有限公司总经理


    “我们把每一株葡萄种苗都当成是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培育,只有这样,才能结出最好的果实,酿出最美的葡萄酒,借着向西开放的好时机,我们要让世界知道,中国西部的甘肃也有世界最好的葡萄酒。


  众所周知,甘肃葡萄酒产业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目前已成为中国酿酒葡萄的种植大省。选择在民勤种植葡萄,就是因为那里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发展潜力巨大,而这一千多亩的种植基地将形成经济、生态、文化、旅游四大产业链。“试想想,在茫茫的沙漠间隙,突然出现一片绿洲,除了葡萄园,还有大片的薰衣草,那是一种什么样景象。”陈胜告诉记者,他们已经从法国、美国、意大利引进优质嫁接葡萄苗和基础繁育材料,建立葡萄母本园和种植园,建设夏博岚葡萄酿造酒庄,今年又花费80万元进口了一台德国激光引导种植机。


  企业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要走出去,“葡萄酒需要销路,需要出口,而向西开放就是最好的机会,我们将寻找最佳合作点,把甘肃的‘波尔多’向西销到更远的欧洲去。

 

白银市靖远县获“全国文冠果之乡”称号
   中新网甘肃新闻电  据甘肃林业网披露,商务之窗
兰州新区旅游接待量创新高
     2019年“十一”国庆黄金周期间,兰州新区旅游市场火爆,接待量再创新高,接待游客突破15.商务之窗
靖远举办第三届“小口大枣”采摘旅游节
      绿树爽朗映硕果,惠风和畅迎嘉宾。商务之窗
“甘肃宣传思想文化发展70年成就展”亮点频现
    追求速度,保证质量,还亮点频现。商务之窗
中国·甘肃文化旅游经贸(日本)推介会成功举办
     9月9日上午,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