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联村联户连民心 携手共筑致富路——省水利厅双联工作纪实

30.01.2015  19:21

 

省水利厅厅长魏宝君深入武山调研双联工作

 

      引言:联村联户结硕果,双手发力奔小康。“双联”行动开展以来,省水利厅紧紧围绕省委决策部署,以落实“六大任务”、打造“三大工程”为重点,充分发挥水利行业优势,厅机关15个处室、13个厅属常驻单位的620名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到双联行动之中,联系贫困户1103户5151人。从2012年开始,省水利厅机关和厅属单位紧盯联系8个市(州)、11个县(区)、24个贫困村的实际,明确发展思路,创新帮扶方式,制定脱贫规划,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多元富民产业发展,减少联系村贫困人口、增加农民纯收入成了他们双联行动的主抓手,不断推动双联行动向纵深发展。

      三年来共为24个联系村筹措涉水资金3100万元,安排项目59个,解决了城乡供水、农田灌溉、防洪减灾、水土保持、农村水电等水利工程建设;积极开展“走进贫困村、共度贫困日”主题实践活动,争取和自筹资金110万元改善联系村学校基础设施。为联系村小学捐赠课外读物3000多册,体育器材等600余件;争取资金2000万元修建通村道路86.7公里。协调贷款资金1亿多元,用于农户发展种植养殖产业。组织种植养殖和劳务技术培训6000余人次,协助劳务输出3000余人次,为480户困难户实施了危旧房改造,300多名孤寡老人、20名应届毕业生和150名留守儿童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帮扶和资助。三年来,省水利厅还为其他单位联系的100个村子安排涉水项目167项,资金达到1.45亿。通过他们的真情帮扶,目前联系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群众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取得了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党群更密切、社会更和谐的阶段性成效

 

 

夯实基础 做好实事

以行业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发挥部门职能优势,破解联系村发展制约瓶颈,省水利厅以此为着力点,大力推进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双联村谱写了为民富民的一个个新篇章。

 

武山县是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县和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县,蔬菜产业发展成为当地村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产业。

 

坐落在渭河岸边的武山县山丹乡周庄村、堡子村,距离县城6公里,是武山县无公害蔬菜示范园区,“盘龙”牌韭菜商标已是家喻户晓,蔬菜产业成了这里农民致富的摇钱树。“尝周庄西瓜,品盘龙韭菜,享健康生活”,已成为周庄人引以为傲的广告词。

 

走进周庄村,宽阔干净的水泥路、坐落有序的新农宅以及田野阡陌间交织的水渠、流淌清澈见底的水流和一座座蔬菜大棚,勾勒出西北地区一幅冬日的美景图。“自从双联行动开展以来,省水利厅干部就经常来我们这里,走村串户,了解民情,为群众帮办实事,对我们很是关心。在省水利厅的帮扶下,村内园区的灌溉水渠修好了,路面也硬化了,现在群众再也不会担心雨天行路难、蔬菜大棚的灌水问题发愁了。”正给蔬菜大棚灌水的周庄村一位村民感慨地说。

 

双联行动之初,针对周庄村、堡子村提出的治理山洪沟道、建设蔬菜园区灌溉配套设施、维修改造车家岸灌区新建渠首等涉水问题,省水利厅积极协调将武山县整体列为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投资240万元对周庄村13.8公里蔬菜园区支渠进行了维修和改造,蔬菜园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025亩。同时,把车家岸渠首改造工程列为省水利厅“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重点帮扶项目之一,投资1520万元,修建1座渠首引水枢纽、628米箱涵、1122米梯形明渠,新建180米跨河吊管, 在2014年10月实现全线完工通水。还投资65万元完成了两村3条山洪沟道治理工程,保护了4000多人的生命安全和3260亩耕地的防洪安全;2014年落实到位联系村车家岸灌区小农水资金900万元,覆盖其他乡镇的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项目人饮工程总投资达到6800多万元,解决了74000多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2014年11月5日,省委书记王三运在武山县调研期间,视察了省水利厅双联帮扶项目车家岸灌区渠首改造工程,指出这是个好事情,彻底解决了渭河两岸9个行政村2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

 

农业是根基,水利是保障。如何发挥行业优势,为联系村办些实在长久的好事,是省水利厅领导和联村干部最为关心和重视的事情。省水利厅按照“整村推进、产业扶持、项目帮扶”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紧扣村情民意,真情帮联,真心为民,大力推进双联行动。

 

在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下,这些民生水利项目陆续完工发挥效益,有效解决了联系村群众反映的饮水安全、农田灌溉、防洪安全、梯田建设等问题,为大幅提升联系村村民的经济收入提供了强有力地保障。

 

会宁县柴家门乡冯严村是一个距离县城10公里偏僻的小山村,9个村民小组2021口人就分散住在这里,土地贫瘠、道路狭窄、经济落后是这里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双联行动开展以后,省水利厅第一时间与联系村户进行对接,准确掌握联系村的基本情况,通过细致地调研制定了《冯严村小康社会发展规划》和《冯严村村庄建设规划》,找准发展方向,选准致富产业,下大力气在农、田、水、路、电、草、林等方面进行全面帮扶。群众出行难是困扰冯严村2021口人脱贫致富的瓶颈问题之一,省水利厅双联干部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积极筹集资金。两年时间新修了24.2公里的通村道路,昔日崎岖的山路变成平展展的水泥路,当地群众高兴地称其为“冯严高速”。路通了,他们又在水的问题上做文章,2012年安排资金10万元在冯岔和严岔两个社各打一眼机井,2013年又安排资金20万元新打机井2眼,建设集流场2处,水窖4眼,筹措小水资金45万元,新建占地面积6亩的大型雨水集流场1处,硬化面积6.3亩,新建100立方米蓄水池2座,有效解决群众在干旱年份的人畜饮水问题,实现安全饮水全覆盖。双联行动前冯严村农户耕种的大多是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山大沟深,水土流失严重,双联行动中,省水利厅依托行业优势,整合各类涉水项目资金,投资400万元新修梯田1.28万亩,使冯严村人均梯田面积由双联行动前的1亩增加到7亩,基本实现了梯田化村的目标。当地农民高兴地说:“通过省水利厅的帮扶,我们这里走的是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喝上了干净方便的深井水,就梯田建设这一项每亩每年就能给我们增加粮食150公斤以上,没有水利厅的帮扶,这些事是我们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双联真正使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调整结构 转变方式

以多元产业促农民增产增收

 

在接地气中蓄底气,在帮扶中解难题。双联行动伊始,省水利厅迅速行动,通过组织双联干部进村入户与村民面对面拉家常、攀亲结缘、谈心沟通,全面宣传“双联”行动的目的、内容和意义,详细了解联系户家庭构成、主要收入来源、住房条件及种植情况,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同时,省水利厅把开展“双联”行动与联系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针对贫困村和特困户贫困程度各不相同的实际,制定发展帮扶计划。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意见》,省水利厅制定《关于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实施方案》,把破解贫困地区群众饮水难、灌溉难等瓶颈问题作为扶贫攻坚的核心目标,解决城乡供水、农田水利、防洪减灾、水土保持、农村水电等水利工程建设。

 

除涉水项目之外,他们还把帮扶重点放在扶持特色产业开发上,各联村单位、联户干部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围绕“设施农业+特色产业”主体生产模式,找路子、出点子,全力帮助群众调结构、促增收,大力培育发展以蔬菜温室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以暖棚养殖为主的草畜产业、以马铃薯全膜垄作为主的旱作农业、以高原夏菜为主的高效节水农业,不断增强农民致富的能力。

 

按照“种植打基础、养殖鼓腰包”的思路,他们积极培育传统富民产业。会宁县的冯严村在省水利厅的帮扶下,种植全膜玉米5800亩,建成了5000亩优质牧草基地。在联系村建成小型标准化养牛场1家、生态鸡养殖场1家,在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下,全村养羊户累计达到280多户。在舟曲县高效设施农业连片产业区,对2300座已建成蔬菜大棚进行提质增效增收改造,每年推广种植脱毒马铃薯3万亩;发展冬播油菜3万亩;推广复播荞麦3.5万亩;引进玉米新品种试验示范种植500亩;推广双垄沟播全膜覆盖种植3万亩。引导当地农民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积极推广舍饲圈养,不断扩大生猪、土鸡的养殖规模,同时充分利用自然蜜源植物资源,培育发展土蜂养殖产业。

 

韩羊生是武山县周庄村一位普通的村民,也是省水利厅魏宝君厅长的联系户。韩羊生告诉记者,他家在省水利厅的科技帮扶下,2014年家中2亩多地种植的西瓜和蔬菜比往年在质量和产量上都有了新的突破,收入还是很可观的。虽然儿子有病不能干重活,但是通过帮联干部的关怀,计划利用双联贷款资金来养一批羊。在听到养羊的想法后,魏宝君厅长十分高兴地说:“你这个想法不错,你买一只,我送你一只,咱们先试试,待有经验了,咱们再多养几只。”韩羊生夫妇听后十分感激,表示一定要把羊养好。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武山县周庄村、堡子村种植和养殖业迅速发展起来了。

 

通过走种养结合的道路,省水利厅联系的24个帮扶村种植养殖业发展迅速,使传统的产业优势得到加强,产业层次得到有效提升,让省水利厅联系的24个贫困村喜开双联之花。

 

发挥职能 履行职责

做精做细多元富民产业

 

省水利厅认真履行组长单位职责,积极组织协调省直13家单位在舟曲县9个乡镇23个村开展双联行动,积极引导各帮扶单位立足实际,统筹协调,发挥桥梁作用,凝聚合力,共同推动舟曲县双联行动取得实效。

 

他们组织联系舟曲县省直13家单位以双联工作为平台,不断创新行动载体,紧紧依托自身优势,加大舟曲县水利项目建设投入力度。三年来,为舟曲县双联村落实帮扶项目24个、资金735万元。2012年下达3172万元资金解决了舟曲县11.95万农村人口和2.74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2014年藏区规划实施中又下达1500万元,用于舟曲县人畜饮水提升工程,使全县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筹措1000万元用于“五小”水利工程建设,为实现舟曲县整体脱贫奠定坚实基础。组织成立了联系舟曲县省直单位双联行动协调推进工作组,统筹协调舟曲县省直单位双联工作的开展,并组织编制了《省直单位推进舟曲县联系村多元富民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加快了舟曲县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在舟曲县帮扶工作中,省水利厅利用驻村蹲点、进村入户和各类培训时机,围绕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低保、双联惠农贷款等民生政策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通俗易懂地宣传到广大农民群众中间,从群众最直接最紧迫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围绕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培育、农村公共服务、基层组织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多个方面,为广大群众帮办各类实事,群众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住房难、就医难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省水利厅协助122 户农户贷款287.5万元,培训种植养殖技术人员71人,协助劳务输出120人次,推动23亩闲置土地合理有偿流转。及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落实项目资金1091.9万元。把劳务经济、中药材种植和经济林果作为支柱产业,兼顾以土蜂、土鸡为主的特色养殖和以大棚蔬菜为主的设施农业,拓宽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开展果树栽培、家畜养殖、药材种植等实用技术培训,累计培训人数1400人次。省水利厅还组织40余人赴岷县、宕昌学习中药材种植技术,赴陇南学习油橄榄栽植技术,建立中药材专业合作社3个,积极组织劳务输转,输出外出务工人员600人;积极协调安排就业困难的大学生到林区就业,派出技术干部,从外地请来专家,在联系村开展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

 

为推进舟曲县发展,省水利厅紧紧围绕舟曲县产业布局,立足村情实际,尊重群众意愿,协调各联系单位和联系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光伏扶贫、电商扶贫,推进优质经济林果、中藏药材、特色养殖、设施种植、劳务输出等五大特色产业,积极发展核桃、花椒、中药材、土鸡、土蜂等优势产业,做精做优,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互助社,走组织化、规模化发展之路,持之不懈地予以推进,使之融入周边产业发展格局,持续提高农民收入。到2016年底,使舟曲县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9%,力争达到7000元。

 

在省水利厅的组织下,省直13家单位双联干部深入村组,积极进村入户入寺庙,驻村蹲点开展维稳,协助开展重大社会矛盾积案化解攻坚行动,将各类矛盾纠纷和突出问题化解在基层。通过与群众真心恳谈、相互摆谈等方式,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藏区发展的良好形势,启发农牧民进行新旧对比,感受党和政府的关怀照顾,促使群众安心搞生产、快致富。及时了解对口帮扶户房屋建设、牲畜养殖、土地种植、主要经济来源等动态变化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帮困帮扶。及时召开双联维稳行动专题部署会,统一思想认识,实化工作任务,按照包村联户、积极参与、汇报协调的原则,明确在藏区每个村有一名处级干部负责、成员不少于3人的联村工作组,确保村村有人、周周有人、轮流值守,有力维护了藏区稳定。

 

转变作风 创新思路

用真情帮扶促双联工作上台阶

 

省水利厅把双联行动作为密切党群关系、转变工作作风、锻炼培养干部的有效载体。干部走出城市、走出机关,深入一线进村入户,深入群众承接地气,广泛了解群众的意愿,倾听群众的诉求,感知群众的冷暖。面对联系村的贫困现状和群众的朴实愿望,省水利厅的干部自身思想受到了很大的触动,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开展双联行动的必要性,也增强了落实“六大任务”、打造“三大工程”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三年来,省水利厅620名双联干部进村入户达2万多天,撰写民情日记400多篇,调研报告30多篇。2013年,省水利厅获得省委双联行动“民心奖”,省饮水办李军学因在藏区工作中成绩突出,获得国务院颁发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的荣誉称号。

在双联行动中,省水利厅主动作为,为联系村争项目资金支持,重点组织实施通村公路、清洁能源、小康农宅、农村环境等项目,切实改善贫困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而为贫困村致富奔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只有充分发挥双联干部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做好双联工作。为此,省水利厅专门举办厅系统双联行动辅导报告会,开展“双联行动筑起干部群众连心桥”征文活动,收集作品100余件,筛选汇编成册,真实记录省水利厅双联行动的开展情况。

与联系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选派干部到联系村挂职,并帮助建立了驻村工作队,进一步加强了村“两委”班子建设,使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凝聚群众和带头致富的能力得到提升。

 

举办双联干部培训班,组织双联干部和部分村民赴岷县、和政县学习中草药、树莓和啤特果的种植、加工、销售等成功经验,增强群众的造血功能和发展能力。在联系村建成了“三位一体”活动中心,改善了村委会办公条件,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解决了村民就医难的问题。

 

群众不脱贫,帮扶不脱钩,把双联的重点放在发展增收致富产业求实效上。结合地域特色、民俗特色和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为贫困村、贫困户培育能够从根本上长远解决增收问题的主导产业,形成辐射带动效应,夯实农民增收基础,持续提高农民纯收入。

 

聚集力量解难题,真帮实扶谋发展。现在,抓双联、促发展、奔小康的强大合力已通过省水利厅各双联点上形成,所帮扶的24个联系村群众的生产生活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省水利厅手拉手地帮,心贴心地联,帮扶村的群众一定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帮扶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董福鸿  王义民)

 

为联系村送去帮扶物资

 

 

参观学习大棚葡萄种植

 

 

会宁县柴家门乡冯严村梯田

 

 

武山县车家岸渠渠首引水枢纽工程

 

 

新建成的舟曲县曲告纳乡茶坪村木头内岭排洪渠

庆阳市检察机关支持7位贫困户起诉讨回了欠薪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期,检察
庆阳市院为贫困群众发放司法救助金
    近日,庆阳市院干警前往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对正在住院治疗的国家司法救助申请人李某某现场发放救助金1.检察
甘肃检察机关2020年度聘用制书记员示范培训班圆满举办
    为提高全省检察机关聘用制书记员业务能力和综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