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招商引资抓项目助推转型升级发展

24.07.2015  11:24

  在第二十一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武威市共招商引资签约项目98项,总投资1328亿元,引进资金1242.29亿元,是武威历史上取得最大硕果的一年。

  武威市签约项目涵盖新能源环保、基础设施、现代服务、装备制造、文化旅游、农业产业等多个领域,项目质量高,产业带动能力强。呈现出了引进一批大项目名企业、基础设施项目投资持续增加、装备制造业项目成果显著、现代服务业项目大幅提高以及农业产业化项目成倍增长等特点。

  武威市经济欠发达,为何能招外来客商投资?究其缘由是,坚持“以党建统揽全局、用发展凝聚人心,无中生有抓项目、有中生优增效益”的发展理念,全力实施工业强市、城乡融合、生态立市战略,树立大资源大市场观念,努力营造“能赚钱、不受气、条件好”的投资环境,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

  武威市招商引资助推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2014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35.5亿元,是2009年的6.6倍,近五年累计完成2524亿元。

  今年上半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9.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7%;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8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8%,比全省增速高9.2个百分点,列全省第3位。其中:500万元及以上在建项目762项,比上年同期增加92项,完成投资273.99亿元,增长15.83%,总量比上年同期增加37.44亿元。

  去年,武威保税物流中心顺利封关运行,全省首列中欧货运班列“天马号”实现常态化运营,甘肃国际陆港加快建设,使武威由内陆腹地城市变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为大力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创造了新的强力引擎,“手腕”功能凸显,吸引了一大批现代服务业企业入住武威。

  这是武威市无中生有抢抓的项目。甘肃省唯一的保税物流中心一落户,武威就是出口口岸,叠加区位、交通和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等优势,武威的物流产业必然腾飞。在今年的兰洽会上,大连万达城市综合体、波特电子商务物流园等20个现代服务业项目签约,引进资金241.6亿元,占引进资金总额的19.52%,较上届兰洽会同类项目引进资金增长89%。

  基于对武威经济总量小、发展基础差、资源禀赋低这一市情的认识,武威市委响亮地提出了“以发展凝聚人心、用项目衡量政绩,无中生有抓项目、有中生优增效益”的发展理念。这个新理念的核心,是增强各级干部抓项目的内生动力,凝聚人心,让广大干部积极主动跑项目、争项目、抓项目。

  以上率下引领,榜样力量无穷。今年6月中旬,武威市委书记火荣贵带领凉州区、民勤县、天祝县政府主要负责人,赴上海、北京招商引资。每到一个企业和洽谈会,火荣贵都详细介绍武威市情、比较优势、投资机遇、产业规划和发展前景,推介重点招商项目。很多企业对武威“能赚钱、不受气、条件好”的招商引资环境、对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建成运行、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天马号”实现常态化运营及武威重商爱商、谋求发展的诚心产生浓厚兴趣,对武威坚定不移持续做大经济总量、推动转型升级的决心和信心表示敬佩,对来武威投资兴业充满信心。

  在短短的三天时间内,火荣贵一行先后赴上海、北京等地,同上海国能物流有限公司、上海红星美凯龙集团、上海有色金属协会、上海核工程设计研究院、上海胜华电缆集团、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旭公司等企业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和对接洽谈。红星美凯龙公司表示,武威红星时代广场项目在武威市的大力关心支持下进展顺利,为公司在武进一步投资奠定了良好基础。公司将加快推进甘肃国际陆港内总投资122亿元国际家居产业园、专属保税物流仓库和国际贸易总部基地项目。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26亿元,在天祝县建设长焰煤多联产一体化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年产120万吨电石、40万吨聚乙烯、61.71万吨SNG、9.4万吨反丁烯、15万吨煤焦油及其他副产品。东旭公司是一家集光电显示、光伏、节能照明、绿色建材、装备制造、证券、地产等产业集群为一体的大型高科技企业集团,是国内电子玻璃制造旗舰企业。东旭新能源板块计划在武威建设光伏产业制造基地、光伏电站,设立光伏产业投资基金,参与天马财险的设立工作,总投资百亿元以上。

  近年来,在无中生有抓项目新理念的引领下,从武威市委主要领导到市县区各级领导不等不靠,自加压力,主动作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积极寻找招商线索,每年多次主动走出去洽谈对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用活用足用好各类政策,树立大资源、大市场理念,着力打造良好的软硬环境,紧紧抓住现有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高效利用省内外、国内外各种资源,谋划引进建设了中国航天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等一大批带动力强、产业链长的工业、农业、交通、物流、民生等项目,推动武威经济转型升级发展。

  2010年以来,武威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到810亿元,是2009年的43.5倍,近五年累计达到1929亿元。仅今年上半年,全市开工实施500万元及以上在建项目762项,比上年同期增加92项。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84项;实施招商引资项目594项,落实到位资金345亿元。

  武威市招商引资带来的最大效应是推动了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武威工业基础弱,经济总量小,发展基础差,过去只是有几家白酒和小型红酒、啤酒、酱油醋等企业,没有机械制造工业,连一颗螺丝钉也不生产。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无中生有抓项目理念,强力招商引资,大手笔谋划项目、引进项目,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液体经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建材工业、特色化工、汽车装备与进出口等支柱产业,使工业企业上规模、创品牌、增效益,积极构建新型工业体系,努力建成全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冶金、制造业、新兴产业和农产品加工基地,中国葡萄酒城,西北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节点。目前,全市工业经济已经形成了食品经济(包括葡萄酒产业、啤酒产业、羊肉深加工、休闲食品、矿泉水等)、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包括新能源汽车制造、飞机制造、重离子装备制造、风机制造)等主导产业,走出了一条具有武威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职责所系、从政准则和成事之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党赋予领导干部的一个历史“大担当”,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一担当既是时代的考题,也是人民的期待。武威市委主要领导以上率下,带头招商引资,发展地方经济,应答的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发展的时代考题,回应的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加快发展的群众期待。这是忠诚履职,尽心尽责,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的行为,体现的是一份责任一种精神。

  事业因担当而精彩。领导干部带头招商,是责任,是担当。从武威招商引资的成果充分说明,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有没有敢于担当的精神,敢不敢招商,会不会引资,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也直接影响一个地方的发展。近五年来,武威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的实践证明,作为一地之“帅”之“首”的市、县委书记,就应当涵养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勤于履责、勇于担责、敢于负责,在敢于担当中历练提高,在真抓实干中建功立业,带领当地干部群众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

  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基础,招商引资工作是加强项目建设的前提,是领导干部担当精神的体现,也是政绩观的反映。武威市委书记火荣贵说,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推动经济总量上台阶”的重大战略要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动摇,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推动经济总量上台阶”重大战略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要进一步坚定招商引资的信心,长期坚持无中生有抓项目、招商引资助发展。

  今年以来,武威市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兰洽会为契机,多方联系邀请东旭集团、中交建集团、上海红星美凯龙集团、北京神雾集团、亿利资源集团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具有战略投资眼光的客商来武威洽谈对接,达成了一批投资合作协议。这些项目的正式签约,标志着双方合作已全面开始。

  在招商引资中,武威市着力引进产业关联度高、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的大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全力“抢滩”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打造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助推武威科学发展、转型升级目标的实现。

  重离子治疗肿瘤是当今国际公认的先进放射治疗技术,目前全世界仅有美国、德国、日本和中国有这项技术。武威重离子治疗肿瘤中心暨荣华颐养园项目由甘肃荣华集团为主体投资建设,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提供技术和设备支撑,荣华集团整体接管武威肿瘤医院为医疗服务配套机构。项目总投资约16亿元,建设期2年,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重离子治疗肿瘤中心、设置床位1600张的配套医院,以及以中医养生为特色的荣华颐养园。项目建成后,将实现直接经济收入5亿元,带动相关产业实现产值1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000个。可以为武威、甘肃乃至全国的肿瘤患者带来福音。项目直接辐射我省近2700万人口,并带动西北五省乃至全国的肿瘤防治事业。

  这是一个无中生有抢抓的高科技项目。项目的成功建设,彰显了武威市委主要领导无中生有抓项目的胆略和敢为人先的气魄、追求卓越的精神。

  中国航天万源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控股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风力发电机组研发、总装、关键零部件制造和稀土电机研发、制造的专业化上市公司。2013年,这个公司与武威市握手建设总投资20亿元的中国航天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项目,今年11月建成。项目主要包括由中国航天万源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建设年产300台套2兆瓦电励磁直驱风电机组成套设备生产线项目;由无锡航天万源新大力电机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建设年产300台套2兆瓦电励磁和永磁低速同步发电机生产线项目;由有能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8亿元,建设年产500兆瓦风电变流器、200兆瓦光伏逆变器生产线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000多个。

  武威市着力营造“能赚钱、不受气、条件好”的招商环境,对引进的重大项目,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要求,成立协调服务领导小组,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对重大签约项目审批事项开通“绿色通道”,并联审批,特事特办,急事快办,为企业提供热情、周到、高效、便捷的服务。

  甘肃达华节水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是经省纪委牵线搭桥,由广东达华节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古浪县工业集中区投资建设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自项目开工建设以来,无论是办理审批手续还是厂区建设,古浪工业集中区管委会都会安排专人引导并提供专职服务,更有相关主管部门对企业的规划与发展提供长期、稳定、全方位的跟踪指导。“这种建设速度和推进效率,不仅来源于企业自身的努力,更得益于市县党委、政府的有效引导、积极协调和大力支持。”广东达华节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怀聪如是说。

  为了使项目更好地落地生根开花、产生效益,武威市形成了“人人抓项目、事事为项目”的强大合力。建立市县级领导抓项目机制,责任到人,分解招商引资任务,承担招商引资任务的部门、单位由原来的64个增加到69个。靠实工作责任,构建大督查工作格局,成立了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担任组长的市督查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督促检查重点项目推进落实。推行招商引资“三项指标三套体系”目标考核管理办法,每月对各区(县)、市直各部门招商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情况进行通报并逐一排名。建立洽谈对接项目、签约项目、开工在建项目管理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全面监控,有力地促进了签约项目的履约实施。市上还制定出台《重大项目包抓工作考核奖励办法》,将招商引资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做到“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各职能部门主动协助办理项目备案、用地审批、环境评估、注册登记等手续,为招商引资企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在今年的兰洽会上,有7个引资项目参加了全省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民企陇上行”活动签约和单独签约,投资866亿元,引进资金781亿元。市政府与东旭集团签约投资292亿元的新能源综合发展及发展基金建设项目,与中国交通建设公司西北区域总部签约投资127亿元的G569线北山至仙米寺高速公路,与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签约投资126亿元的长焰煤节能环保综合利用一体化项目,与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公司签约投资122亿元的国际贸易总部基地和国际家居产业园项目,与亿利资源集团签约投资105亿元的生态修复造林绿化、燃煤锅炉改造、生态光伏发电项目等。

  武威签约的项目中投资额在5亿元以上有27项,分别是河北珠峰藏医药公司与天祝县政府签约的总投资50亿元的藏药材种植加工与产业化推广一期项目,内蒙古盛朝房地产公司与凉州区政府签约的总投资35亿元的武威雷台文化旅游产业项目,福建金顺房地产公司与武威市招商局签约的总投资20亿元的中欧进出口商品采购基地,河北冀衡集团与古浪县政府签约的总投资20亿元的生物医药系列产品生产项目,无锡航天万源新大力电机公司与天祝县招商局签约的总投资20亿元的风力发电项目,山东玉晶集团与古浪工业集中区签约的总投资19.8亿元的硝酸钠系列、玻璃系列产品生产项目,大连万达集团与凉州区政府签约的总投资15亿元的武威万达城市综合体项目,新疆祥达世纪公司与凉州区政府签约的总投资15亿元的现代农机城项目,嘉兴百洋投资公司与凉州区政府签约的总投资13亿元的万嘉商业综合体项目,上海胜华电缆集团与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签约的总投资10亿元的电线、电缆生产基地等等。

  这些充分说明,今天的武威,正在“无中生有抓项目、有中生优增效益”理念引领下,以开放的思维、优越的区位、广阔的土地、便捷的交通、充足的人力资源、优惠的投资政策、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着国内外企业纷至沓来,在武威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庆阳市检察机关支持7位贫困户起诉讨回了欠薪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期,检察
庆阳市院为贫困群众发放司法救助金
    近日,庆阳市院干警前往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对正在住院治疗的国家司法救助申请人李某某现场发放救助金1.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