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县---路线教育春风化雨激活“鱼水情”

26.09.2014  11:42

 

 

 

   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经进入整改落实阶段,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对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坚决扫除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有力促进了党风政风好转,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记者在榆中县基层采访时有一个普遍的感受,就是干部与群众的关系拉近了、亲近了、亲热了!这是因为榆中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各级党组织通过真整改赢得了民心、基层党员通过办实事惠及了民生、一线干部通过细微服务见了真正情意。

  多少年来,服务,是所有干部挂在嘴边的词汇,听起来似乎也不新鲜、不稀奇。但当把这个法宝运用得精妙、发挥到极致,我们才发现它的内涵可以如此细腻和深刻,才感受到它对人心的作用竟有这般威力。可以说,干部只有真服务,百姓才会真信服。因为当群众把你当“自己人”时,才会体谅你、支持你。说到底,党员干部要把服务群众这门“心学”学深学透,祛“四风”、扶清风,与群众心意相通、知冷暖解烦难。如是,干部就会成为群众的“主心骨”,群众就会成为干部的“粉丝团”。这才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初衷和目的。

  今年以来,榆中县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过程中,一是坚决克服会前“闯关”、会后“过关”的思想,狠抓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持续查摆整改问题,做到了“四风”问题常反省、自我净化不放松,始终当好全县干部群众的思想先导、行动楷模和作风标杆。二是以钉钉子精神抓好问题整改,对提出的整改措施,一条条兑现、一项项落实,将整改过程、整改效果公开化、透明化,使群众监督成了解决问题的推动力量。三是着眼长远抓好建章立制,紧扣制度建设这一教育实践活动的关键环节,从源头上铲除了滋生“四风”问题的土壤,基本实现了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的目标,健全了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

  9月的榆中,硕硕果实沁人心脾,缕缕清风扑面而来!

  在全省率先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后,榆中县常委班子在整改落实中,通过敢于“硬碰硬”——采取“五个结合”听意见;务求“实打实”——实施“五大行动”抓落实;突出实践特色,在开展“三下两联一挂牌”活动中,确保活动重实际、重实效、不漏项、不漏人,使活动有序推进。即防止了问题整改“虎头蛇尾”,更确保了整改落实不“虚晃一枪”。

  为民服务: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赢民心

  “现在不出村,就把事情办妥了。”近日,榆中县金崖镇陆家崖村二社村民陆海青笑呵呵地告诉我们,前段时间他购买微耕机需要申请农机补贴,拿上资料去村代理室申请后,代理员很热情地帮助他完成了全部相关手续,没多久就拿到了1300元农机补贴。

  近年来,榆中县探索推行以“为民服务代理制、服务发展承诺制、主动上门服务制、民情联系工作制”为主要内容的“为民服务四项制度”,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始后,又进一步深化拓展“为民服务四项制度”,通过广泛代理、主动上门、精准服务和民情联系相结合的服务方式,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构建了乡村干部与村民联系沟通的长效机制,提高了为民服务的主动性和有效性,走出了一条服务惠民生的和谐发展之路。

  ——广泛化代理为群众“办实事

  以前,不少群众由于不了解机关办事程序和要求,办件事常常托亲戚、找朋友,到乡里、县里有关部门来回跑,免不了跑冤枉路花冤枉钱。现在,群众只需向代办员提出办事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由为民服务代理机构在规定时限内为群众提供无偿全程代理服务,有效解决了群众办事难的问题。  流“办事就去找代理”已经成为榆中群众的 行语。银山乡大滩村残疾人李冬莲因多次迁徙导致户籍丢失,村干部宣炳序接到她的代理申请后,积极与马坡派处所联系,认真查找历史档案,成功帮其办理了落户手续。

  榆中县通过建立21个乡镇为民服务代理中心、238个村级代理室,结合县政务大厅和各部门的为民服务室,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网络。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便民利民为目的,围绕农村基层行政管理、落实国家政策和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确定为民服务项目,把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以及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密切相关的事项,如养老低保、就业援助、房改补贴、户口申报、法律咨询、宅基地审批等30余项事务全部纳入为民服务代理范围。

  宣炳序感慨地说:“为民服务四项制度的大力推行,使我们村上的工作比以前好搞多了,村民认为我们干部是真正为群众办实事的,做什么事情也能得到大部分群众的支持。

  ——精准化服务让群众“更满意

  站在自家新建的漂亮瓦房前,三角城乡龚家村困难户张永刚激动地说:“原来的土房子一下雨就漏,冬天屋里到处是穿堂风。去年年初,我到村委会申请危房改造,把材料交给村上的代理员,乡上和村上的干部跑前跑后帮忙,从县房管局申请了1.25万元的建房补助,年底我就住上了新房。

  榆中县各乡镇统一制作“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代办工作流程图”和“受理事项、办理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工作职责”公开公示板,统一悬挂标识,流程图和公示板上墙。印制《为民服务代理便民手册》发放到农户,设立咨询服务台,让群众知道有事“找谁办”和“怎么办”。

  在金崖镇陆家崖村为民服务代理室,代理员、村文书陆奎本每天认真登记群众申请代理的各类事项,采取“一室受理,全程代办,按时回复”的办法,严格按照受理登记、分类交办、跟踪督办、情况反馈、办结归档五个环节进行办理,对办理过程中涉及的服务事项和办理情况进行“内容、程序、时限、责任人”四公开,简易事项当场或当天办结,一般事项向申办人告知承诺办结的时限,特殊事项由村代理员上报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协调相关单位联合办理,在承诺时限内办结。这种“群众动嘴、干部

  跑腿”的办事方式,受到群众的好评,实现了党群干群关系良性互动。

  ——主动化上门把服务“送到家

  高崖镇马家集村村民丁明东因骑摩托车发生车祸,造成多重残疾,导致家中生活困难,包村干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为其积极协调申请了农村低保。金崖镇陆家崖村村民陆敬本因急发性脑溢血住院治疗,花去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借了外债,村代理员得知情况后,积极联系县民政局办理大病救助相关手续,向镇政府申请救助,助其解了燃眉之急。

  榆中县将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大病户、受灾户、优抚人员等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作为主动上门代理服务的对象,按照“有喜事上门祝贺,有丧事上门料理,有困难上门帮助,有病情上门看望,有纠纷上门调解,有意见上门请教”的原则,建立定期上门走访机制,每一名村干部联系一户重点户,及时走访了解困难群众所需所盼,主动代办医保、养老保险等手续。为孤寡老人和残疾人等特困家庭送去米面等生活必需品,为受灾户、优抚人员筹集地膜、化肥、种子等生产必需品,帮助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对上访户等耐心宣讲政策,化解矛盾纠纷,积极做好服务引导工作。这一系列的主动化上门代理服务,变群众“找上来”为干部“走下去”,使为民服务代理工作更加深入人心,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经常化联系让干群“心连心

  金崖镇瓦子岘村民郝翠萍从山区搬出以后,开始尝试种植蔬菜大棚,由于之前在山区掌握的旱作农业种植技术与蔬菜大棚种植技术不尽相同,第一次种植的黄瓜产量极低,赔了一大笔钱,就在她心灰意冷甚至准备放弃时,镇上了解到此事,协调联系农技人员来到她家大棚现场察看、全程指导,帮助她圆了产业发展梦。

  为了及时高效提供便民服务,榆中县各乡镇建立了《民情档案》,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建册,以户为单位登记建台账,详细反映每一户家庭情况;运行民情日志制度,乡村干部分片负责,每月进行一次入户走访,及时登记和更新村情户情信息,及时掌握、及时更新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事项,调整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做到群众有需求,干部有服务。

  帮民致富:以成效体现助农增收惠民生

  “群众路线传统好,广大干部继承了。理论学习入了脑,征求意见把病找。隔三差五入户来,嘘寒问暖当亲待……

  这是近日在榆中县群众中传唱的一个顺口溜,表达了老百姓的心声。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榆中县探索实施了将活动开展与发展经济、精准扶贫、关注民生相结合的“三下两联一挂牌”活动,架起密切联系干群关系的“连心桥”,推动活动与各项工作“两不误、两促进”。“三下”就是领导干部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接访群众、下基层上门服务,察民情、解民忧、惠民生。“两联”就是部门联系乡村、干部联系贫困户。“一挂牌”就是县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挂牌督办,破解难题,接受群众评议。

  ——“三下基层”办实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赢民心

  和平镇路口村自联村联户工作开展以来,种上了经济效益更高的百合、中药材,村民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由于缺乏交易平台,销售渠道窄小,价格也不稳定。在“三下两联一挂牌”活动中,县委书记甘培岳下基层现场办公时,路口村提出建一个农贸市场的想法,甘培岳现场办公,由村上自筹10万元,县上通过贴息贷款的方式,总共投资30万元,为路口村新建了农贸市场。

  “农贸市场建成以后,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路口村党支部书记柳文明高兴地说。

  榆中县领导干部把蹲点调研、解决问题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着力点,县四大班子领导干部带头走出机关,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听民声、解民忧,及时发现和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县级领导干部每周在联系点现场办公1天,主动掌握基层动态,指导基层开展工作,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让群众了解党和政府的亲民、富民、惠民政策,使作风在一线转变,工作在一线落实,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赢得了民心。

  兰州凤凰湾创意农业产业园项目是榆中县去年招商引资的项目,城关镇东湾村许多农民刚开始的时候认为,项目开工肯定得等好长时间,自己流转出去的土地也得跟着荒了。县长王林先后多次来到联系点城关镇东湾村,详细了解掌握项目情况、自来水入户情况、上水工程二次提灌项目等,深入现场帮助和指导工作,解决问题。短短几个月的时间,2000多亩薰衣草的种植工作已经完成。

  ——“联村联户”谋发展:顺民意办惠民利民实事

  “过去是每个月来两次,现在是每周都来,甚至驻在村上给我们做技术指导。这些技术员真的很负责任。”马坡乡村民丁国英说。马坡乡是著名的高原夏菜种植基地,榆中县农业局从播种到收割、销售,全力为菜农们做好全年无缝对接服务。

  围绕“密切联系服务群众”,榆中县57个县属部门与21个乡镇分别对接,联系到村,做到联系乡镇全覆盖,帮助他们因地制宜制定脱贫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和基层党建工作规划,积极争取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帮助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监督扶贫项目的实施。县级领导干部每人联系10户贫困户,科级领导干部每人联系5户贫困户,覆盖贫困户6330户,提供信息、技术、市场、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帮助分析贫困原因,寻找发展路子,落实发展措施,增强“造血”功能。同时,认真排查矛盾隐患,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做好调查研究、法律法规及政策解释,做好疏导情绪工作。

  ——“挂牌督办”解难题:着力回应群众关切惠民生

  “引洮工程”建成后将解决榆中北山6个乡及川区5个乡镇的山区村共5.1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改变北部地区及川区乡镇山区村靠天吃水的难题,并为北山地区发展畜牧业养殖业提供支撑。县委、县政府顺应民声,主要领导亲赴现场督办,组织水利、发改、土地、规划等相关部门,就项目申请立项、可行性研究报批、征地拆迁等工作,倒排工期,挂图作业,工程已于4月15日顺利开工建设。

  对于全县重大民生项目建设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榆中县按照定责任、定任务、定时限的“三定”要求,由县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挂牌督办,着力破解难题,并随时接受群众监督和评议。县上将兰州毅德商贸城项目、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农村道路建设、青城古镇建设等26项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作为教育实践活动中为群众兴办的民生实事,由县四大班子“一把手”任总指挥,实行挂牌督办,努力形成说了算、定了干、马上办的良好风气。

  谋划发展:以幸福榆中实践成果促发展

  ——抓产业:脱贫致富有路子

  随着国庆节的临近,榆中县三角城乡三角城村康源蔬专业合作社的大棚蔬菜迎来了上市的好时机。合作社负责人方君民说:“现在市场上小油菜、茼蒿等蔬菜正是缺货的时候,这次一定能卖上好价钱。”在清水驿乡稠泥河村,村民杨小林不仅成立了自己的合作社,“目前,辣椒、茄子等蔬菜苗已经育好,新引进的草莓育苗也马上到货,等大棚建好后就可以栽种了。”杨小林高兴地说。在高崖镇树梓沟村,远近闻名的暖棚养猪能手金菊芳已建成标准化暖棚猪舍12座,年出栏生猪500余头,存栏450余头,年收入达到35万元。在金菊芳的“传、帮、带”下,树梓沟村舍饲养猪产业得以蓬勃发展。全村年出栏生猪2500多头,养殖收入达440余万元,人均增收2100多元。

  上花岔乡大岔村村民金子山对乡村干部这一段时间来的工作作风、办事效率态度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说:“现在办事真是方便多了,每周二都有村干部在村上集中办理村民需要办理的低保、大病救助、贷款等事情”。

  “以前我们村的路不好走,坑坑洼洼的,一遇上下雨下雪天就更难走了,今年乡上和村里给我们修了这条砖路,真是太方便了。”贡井乡贡井村柯岔圈社村民张建政告诉记者。

  为了解决困难、化解矛盾、促进发展,上花岔和贡井乡结合“三下两联一挂牌”活动,组织开展了“勤走访、察民情、解民怨”“查低保、纠偏差、促公正”活动,坚持每周一次开门接访,并定期进行下访,及时听到群众的意见,及时掌握群众的困难,同时不断寻找增加农民收入的发展之路。

  近年来,榆中县加大投入,扶持以日光温室、舍饲养殖和温室滴灌等为主的设施农业和北山中药材发展,并结合农业灌溉和自然气候特点,建成小康营乡、夏官营镇、青城镇百亩设施农业基地,使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幅提升。去年,全县建成投入生产的设施农业面积达2.88万亩,其中日光温室种植面积1.68万亩,高架大棚种植面积1.2万亩,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

  上花岔乡与甘肃众友药业公司签订1万亩的中药材种植土地流转协议,使全乡今年中药材种植达到1.56万亩。并不断发展壮大养殖产业,全乡舍饲养羊总数达到2.1万只以上。贡井乡按照“公司+合作社+大户+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扶持450户农户种植中药材8千亩。众友药业公司投资1亿元,新建占地200亩中药材贮藏加工基地,流转土地种植中药材9000亩。同时,扩大甘肃金佑康药业公司仓储基地建设,投资400万元扩建5000平方米贮藏库。目前,全乡舍饲养羊达到2万只,散养鸡达到5万只,当地群众户均来自养殖产业收入达到1万元。

  ——促发展:群众增收得实惠

  一手抓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手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在县委书记甘培岳看来,只有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才能确保实现作风转变、民生改善、经济发展、群众受惠,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双促进双落实”。自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榆中县始终把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推动各项工作全面进步上,坚持把抓好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实施“1235”发展战略、打造榆中经济发展升级版、建设幸福美好新榆中的强大动力,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榆中县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实施县委“1235”发展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突出重点,真抓实干,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升。特别是在经济建设中,该县把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和抓好项目投资有机结合起来,将重点项目全部分解,县级领导全员挂钩,在项目建设一线研究措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将今年实施的兰州毅德商贸城项目、兰州高原夏菜副食品采购中心项目、旧城改造、县城中心广场改造、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农村道路建设、青城古镇建设等22项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实行“三定”,即确定项目的完成时间,确定项目的各项任务,确定项目的责任人,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为群众兴办的民生实事,实行挂牌督办。并将其中实施难度大、急需解决的旧城改造、县城综合市场建设等重点项目确定由四大班子一把手包抓,实行指挥部模式,积极推进项目建设。把群众路线教育与优势产业的培育结合起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积极调整种植结构,狠抓高原夏菜、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不断扩大养殖规模,有力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上半年,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17.74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14.1万亩,动物饲养量107.9万头(只),在提质改造上下功夫、要产值。

庆阳市检察机关支持7位贫困户起诉讨回了欠薪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期,检察
庆阳市院为贫困群众发放司法救助金
    近日,庆阳市院干警前往庆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对正在住院治疗的国家司法救助申请人李某某现场发放救助金1.检察
甘肃检察机关2020年度聘用制书记员示范培训班圆满举办
    为提高全省检察机关聘用制书记员业务能力和综检察